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89)
2023(4394)
2022(3468)
2021(3459)
2020(2698)
2019(6263)
2018(6413)
2017(9423)
2016(6759)
2015(8055)
2014(8200)
2013(6924)
2012(6356)
2011(5980)
2010(6289)
2009(4962)
2008(4873)
2007(4598)
2006(4128)
2005(3784)
作者
(16118)
(13569)
(13400)
(12992)
(8598)
(6456)
(6237)
(5365)
(5269)
(5083)
(4675)
(4542)
(4523)
(4429)
(4348)
(4331)
(4198)
(4183)
(4131)
(3897)
(3822)
(3502)
(3470)
(3338)
(3151)
(3093)
(3030)
(2957)
(2909)
(2860)
学科
教育(21081)
(15320)
管理(14121)
技术(12400)
(12215)
经济(12212)
中国(11590)
(11268)
企业(11268)
教学(10037)
理论(9349)
(5832)
技术管理(5727)
学法(5634)
教学法(5634)
(5270)
方法(5171)
研究(5168)
学理(5085)
学理论(5085)
农业(4580)
数学(4459)
数学方法(4344)
(4142)
发展(3869)
(3803)
改革(3749)
(3745)
学校(3717)
思想(3700)
机构
大学(84135)
学院(81498)
研究(31785)
教育(30136)
管理(23242)
(23205)
师范(23089)
(21924)
经济(21078)
(20088)
理学(19862)
理学院(19522)
师范大学(18939)
管理学(18915)
管理学院(18727)
科学(18673)
技术(18425)
职业(17712)
(15944)
(14905)
研究所(14576)
中国(14496)
北京(13754)
中心(12923)
职业技术(12310)
教育学(11519)
(11479)
(11466)
(11297)
业大(11250)
基金
项目(51976)
研究(48242)
科学(41858)
教育(33735)
基金(30828)
(26082)
国家(25647)
社会(25298)
(24232)
编号(23879)
社会科(23622)
社会科学(23616)
(22149)
成果(21791)
课题(21118)
科学基金(20896)
(18246)
基金项目(15517)
规划(15301)
项目编号(13884)
重点(13860)
(13358)
(12731)
(12674)
(12671)
(12561)
教育部(12200)
研究成果(12185)
资助(11986)
创新(11391)
期刊
教育(56464)
研究(34178)
中国(33246)
(23071)
经济(23071)
技术(17503)
职业(16500)
技术教育(11137)
职业技术(11137)
职业技术教育(11137)
学报(10930)
(10124)
科学(10109)
大学(9664)
管理(8701)
(8530)
论坛(8530)
农业(7615)
学学(7144)
高等(6681)
成人(6414)
成人教育(6414)
(6414)
高等教育(5662)
(5562)
职教(5400)
科技(5261)
技术经济(4796)
(4719)
图书(4517)
共检索到135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解旺  
一是进一步提高职业技术院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低层次办学只能更加降低整个职业技术教育的吸引力。国家应该出台优惠和倾斜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水平和层次,并逐步培育出一批高层次的职业技术大学,甚至是研究型大学。目前国家已经在职业院校中遴选出一批国家级名校,但因学校层次低,影响力非常有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明伦  
人才培养规格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本文在分析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主要因素和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的基础上,从构建维度论出发,研究了构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三要素:复合知识结构、综合能力结构、人格素质结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蔡薇  
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效益深圳”、“和谐深圳”的重大决策,标志着深圳的发展模式从重速度、规模和总量向重效益、质量和结构优化的转变。要实现这样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就是要有一支适应新发展模式需要的人才队伍,其中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一线高职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支撑力量。笔者认为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是根本,而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职教改革的核心,特区职业技术教育担负着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创新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蕾  刘辉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高移成为发展的必然,技术本科应运而生,技术本科的研究也随之兴起。这一领域研究在研究队伍、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路线及研究焦点等方面呈现明显特征,但同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吸引多方参与,壮大研究队伍;丰富研究方法,提升研境价值;深化研究内容,凝练研究重点,并在实践中运用研究成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宇  黄胜  邹立君  
对我国高校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在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培养目标倾向学术型人才、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模式单一及导师队伍素质结构不健全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理想的人才培养策略体现在培养目标多样化、课程设置合理化、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导师素质结构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发周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内涵不清、定位不准、描述笼统、评价乏力等问题,需要构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明确专业学习目标结构、阶段目标结构、层次目标结构、区域目标结构和家庭目标结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整化、结构化、科学化。构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需要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以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以体制机制完善为关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韩玉  
培养目标定位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研究生培养首先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回溯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历史,并从研究方向的变化观察该专业硕士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现状与问题。当前,应从确立目标定位的依据、完善目标基本定位、与其他培养阶段目标对接这三个方面进行目标定位的战略性调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晔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健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文章总结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对进一步促进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玉林  
面向21世纪高职教育要以独特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 ,要以“够用”为度强化应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学生在科技、生产实践中成为新世纪的新型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烈强  
本文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角度,较深入地研究了人才的能力培养问题。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能力培养特色,较系统地研究能力的广义域、能力与知识的关系、关键能力与其他能力的关系和形成能力的主要培养环节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祝林  王建初  张建荣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合群  金华  
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科教学、文化游学、实景研学三个环节,为社会培养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适应实际工作岗位需要的学科应用型高级人才。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课程、基本课程、能力课程、文化游学课程以及实景研习课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仁清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决不是被动的知识存储器,也不是被动的技能机器人。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一方面,由于劳动分工出现单一工种向复合工种转变,技术进步导致简单职业向综合职业发展,劳动者应具备跨岗位和跨职业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爆炸催化学习向终身学习迁移,竞争机制迫使终身职业向多种职业嬗变,劳动者还应具备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这表明职业教育要更加重视在动态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引言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如今面临巨大的需求、挑战和机会。劳动力市场正在快速变化,教科文组织会员国面临的众多紧迫问题包括青年人失业以及社会隔阂。在世界范围内,各国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都期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能够满足从减贫、粮食安全和社会和谐到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多种社会经济发展关键问题。在长期存在失业和就业不足的情况下,青年人本身要求有更多的教育与培训机会,要求改善教育培训与工作领域的相关性。自营职业需要有创业技能,并且雇主所要求技术和能力的范围与水平日益提高,需要兼备技术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新发  
以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下增设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开展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培养为出发点,分析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培养的路径选择。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师)培养实践,提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教育硕士培养措施建议,包括发挥院校主体作用、实现招生考试突破、优先重点领域培养、强化两个场所实践、突出三个能力提升、推进四个方面协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