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4)
- 2023(12848)
- 2022(11146)
- 2021(10438)
- 2020(8794)
- 2019(19701)
- 2018(19634)
- 2017(37610)
- 2016(20729)
- 2015(22691)
- 2014(22425)
- 2013(21879)
- 2012(19975)
- 2011(17630)
- 2010(18060)
- 2009(17375)
- 2008(17236)
- 2007(15212)
- 2006(13758)
- 2005(12613)
- 学科
- 济(73765)
- 经济(73662)
- 管理(65896)
- 业(57873)
- 企(48046)
- 企业(48046)
- 财(38215)
- 方法(26668)
- 农(24337)
- 制(23393)
- 数学(23365)
- 数学方法(23070)
- 中国(22899)
- 税(22349)
- 税收(20889)
- 收(20705)
- 务(18750)
- 地方(18722)
- 财务(18719)
- 财务管理(18663)
- 财政(17766)
- 业经(17725)
- 企业财务(17701)
- 体(15842)
- 农业(15439)
- 政(14872)
- 银(14850)
- 银行(14834)
- 行(14085)
- 贸(13841)
- 机构
- 学院(272333)
- 大学(267711)
- 济(115244)
- 经济(112732)
- 管理(100497)
- 研究(93324)
- 理学(84698)
- 理学院(83818)
- 管理学(82590)
- 管理学院(82052)
- 中国(73812)
- 财(70070)
- 京(54799)
- 科学(52521)
- 财经(49257)
- 所(46880)
- 江(45290)
- 经(44374)
- 中心(43331)
- 农(42853)
- 研究所(40945)
- 经济学(35923)
- 财经大学(35804)
- 业大(35507)
- 范(35069)
- 州(35066)
- 师范(34804)
- 北京(34396)
- 省(34110)
- 院(33166)
- 基金
- 项目(170023)
- 科学(134068)
- 研究(131385)
- 基金(121789)
- 家(103971)
- 国家(103041)
- 科学基金(88676)
- 社会(83957)
- 社会科(79601)
- 社会科学(79581)
- 省(69503)
- 基金项目(62974)
- 教育(61064)
- 划(55892)
- 编号(55093)
- 自然(53774)
- 自然科(52490)
- 自然科学(52477)
- 自然科学基金(51497)
- 资助(49507)
- 成果(47307)
- 课题(39157)
- 重点(38627)
- 部(38278)
- 制(37973)
- 发(37449)
- 性(36180)
- 创(35858)
- 国家社会(34486)
- 创新(33655)
共检索到444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小海 马衍伟
究竟怎样看待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中国经济运行真的已进入过热状态吗?在当前经济已经恢复高增长的态势下如何把握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控方向和新一轮税制改革的走势?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现任甘肃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米建国教授。米建国教授不仅是财税金融方面的专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整个采访轻松、愉快,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米建国教授均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解答。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高培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康 马晓玲
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分析和配合中央近期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对积极财政政策加以调整。这不仅有利于巩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而且对于把握机遇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在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中要适当调减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改进原来以长期建设国债为主的实施财政扩张性政策的工具组合,根据公共财政要求调整支出投向和重点。特别是应注重结合财政政策调整推进财政改革,完善税费制度,构建内需平稳增长机制,强化财政对结构优化的作用,并健全分税分级的公共财政体制,在长期建设国债规模缩小后,发展新的财政支出方式。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调整 财政改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振鹏 焦建国
在今后一段时期,扩张性财政政策还要继续实施下去。未来的政策操作要进一步强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政策目标要从追求经济增长转到关注经济发展,核心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失业问题、经济增长质量问题;政策作用方向短期是需求管理,长期是供给管理;政策的着力点是通过改变收入分配格局消除广大低收入阶层消费不足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目前,财政风险不是来自于扩张性财政政策,而是来自于财政政策的制度方面,因此,推进预算制度改革是我们的紧迫任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阎坤 王进杰
自 1 998年以来 ,中国政府连续五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通过发行国债、扩大政府支出并辅之以稳健的货币政策 ,实现了经济稳定与增长的目标。许多研究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没有挤出效应 ,还有挤入效应 ,也就是引致民间投资的效应 ,但还是有一部分学者从债务的可持续性以及财政的稳定性出发 ,说明了过度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会对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增长构成威胁。本文重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内涵、政策手段和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美国、日本与香港特区运用积极财政政策的经验教训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选择。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政策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时变参数模型分别考察了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差异的影响。分析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中对西部地区的正向影响力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积极财政政策并没有有效地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反而促使我国区域差异进一步增大,但影响力度逐年减弱。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凌云 鲍怡
本文以中国1999—2007年26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理论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效率,针对制度特征、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分析了它们对制造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结论表明: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效率逐年提高,FDI对我国的制造业整体上存在正的溢出效应,而国有程度高低则对技术效率有负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的重要政策含义是:中国制造业若要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必须加强经济安全意识,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技术效率。
关键词:
SFA 制造业 技术效率 FDI 制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中国经济增长效应分析”课题组
本文对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分析了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推动,其中消费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投资。目前积极财政政策暂时还难以退出,需要做的工作是转换模式,扩大内涵,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闫坤 张鹏
2009年世界正处于一个暗流涌动的转型期。主要经济体在保持低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中的深层次矛盾却得以调整和化解。在良好复苏前景的支持下,沉淀在经济中的扩张性政策效力开始被激活,通货膨胀的压力骤然增大,但失业问题却更加严峻。总体上我国主要税种的收入呈增长趋势,财政收入体系的自动调节功能得到完善,财政支出重点逐步向社会事务转移,形成了由经济外延性扩张向社会外延性扩张的转变。为防范通货膨胀,支持经济快速复苏,我们应采用带有内部收敛性的政策协同,在推动经济复苏增长的同时,有效防止和控制通货膨胀就成为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的首要目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超林
许多文献论证了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并未对民间资本产生挤出效应 ,本文赞成这种观点的同时还认为 ,没有挤出效应仅是积极财政政策增长效应的必要前提 ,并不必然表明具有挤入效应。本文在对积极财政政策增长效应严格细分和界定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没有产生挤出效应的制度原因 ,以及形成挤入效应的制度条件
关键词:
国债 挤出效应 挤入效应 制度条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储德银 崔志坤
税收政策是财政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多方面分析 ,认为没有实施“减税政策”是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正确选择。并从如何认识当前世界性的减税浪潮着手 ,指出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中的税收政策取向 :当前不适宜大规模减税 ,应对税制进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 ,继续稳妥推进“税费改革” ,规范政府分配秩序。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减税 税收负担 税费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