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75)
2023(8213)
2022(6686)
2021(6070)
2020(5006)
2019(11727)
2018(11889)
2017(23050)
2016(12314)
2015(14122)
2014(14586)
2013(14305)
2012(13168)
2011(12101)
2010(12580)
2009(11570)
2008(11111)
2007(10014)
2006(9097)
2005(8483)
作者
(35569)
(29572)
(29374)
(28209)
(19003)
(13988)
(13470)
(11438)
(11233)
(10800)
(10291)
(9891)
(9750)
(9531)
(9183)
(9159)
(8729)
(8627)
(8319)
(8260)
(7608)
(7194)
(7170)
(6946)
(6756)
(6744)
(6501)
(6443)
(6096)
(5683)
学科
(76027)
经济(75979)
管理(34747)
(29242)
方法(27977)
数学(25197)
数学方法(24674)
(23755)
企业(23755)
地方(18284)
中国(15498)
(14038)
业经(13224)
地方经济(12754)
(12582)
(11634)
理论(10579)
(9974)
农业(9652)
环境(9501)
(8984)
(8839)
贸易(8830)
(8485)
金融(8484)
(8455)
(8232)
银行(8224)
经济学(8201)
(7845)
机构
学院(182395)
大学(178647)
(83834)
经济(82120)
管理(67180)
研究(60990)
理学(56817)
理学院(56208)
管理学(54917)
管理学院(54586)
中国(47757)
(37198)
(37182)
科学(34674)
(30547)
财经(28986)
(28967)
中心(27796)
研究所(27057)
经济学(27003)
(26030)
(23943)
经济学院(23866)
北京(23811)
(23103)
(23011)
师范(22809)
业大(22668)
(21706)
财经大学(21090)
基金
项目(110734)
科学(86641)
研究(82890)
基金(78653)
(67164)
国家(66639)
科学基金(57552)
社会(53034)
社会科(50308)
社会科学(50294)
(44482)
基金项目(39982)
教育(39278)
(35938)
自然(35590)
自然科(34769)
自然科学(34765)
资助(34409)
编号(34322)
自然科学基金(34095)
成果(27904)
重点(25067)
(24886)
课题(24515)
(23865)
(22422)
国家社会(21775)
大学(21216)
创新(21000)
教育部(20996)
期刊
(102825)
经济(102825)
研究(59116)
中国(37642)
(30040)
管理(28085)
学报(22983)
科学(22306)
(21970)
教育(20991)
技术(20288)
大学(18309)
经济研究(17825)
(17371)
金融(17371)
学学(17241)
财经(15153)
业经(14905)
农业(14553)
(13218)
统计(12787)
问题(12394)
技术经济(11603)
(11031)
决策(10225)
商业(9232)
(9202)
世界(8459)
现代(8214)
经济问题(8173)
共检索到287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裴权中  
分析现代世界各国经济运行模式,概可分为低增长、高通胀;高增长、高通胀;低增长、低通胀;高增长、低通胀四种类型,高增长并不必然伴随高通胀。高增长、低通胀是各国货币政策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国经济运行模式的最佳选择和唯一选择。实现高增长要以扩大再生产和经济顺利运行为前提,实现低通胀则以适度控制货币供求量为条件,其难点在于寻求发展和稳定二者间的均衡点。为此,要打破对持续高增长低通胀的种种制约因素,通过适当增加投融资力度、优化经济结构、输通流通渠道、谨慎执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措施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魏民  
在经济腾飞时期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结合●魏民编者按:去年江西省价格学会、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联合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96价格理论研讨会征文活动,收到了大量来稿。鉴于此次研讨会因故至今未开,为了反映此次征文成果,《价格月刊》从本期起开辟“征文选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华  
印度外贸研究所莎丁达尔·巴拉哈教授、L·沙胡副教授以及印度领事吴立民先生,1994年12月7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介绍了当前印度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扬  
“高增长低通胀”与宏观调控刘扬一、调控目标;高增长低通胀(一)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多种组合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的集中表现,纵观改革以来的各次通货膨胀,每一次都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发生的,可以说,我国改革以来经济运行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高增长、高通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任若恩  
由克鲁格曼挑起的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争论,也引起了国内经济学界对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热烈讨论。国内许多研究试图沿用克鲁格曼的立论所依据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方法分析我国经济增长的来源,以此判断我国现有经济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对关于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争论进行深入考察有助于对中国有关问题的研究和理解。本文力求通过对有关国内外文献的综述,对全要素生产率方法发展和理论基础的深入分析,以及对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经验的回顾,来论证克鲁格曼当年挑起这场争论的出发点是站不住脚的,他的文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意义存在误解,在经济学理论方法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我们不应该以克鲁格曼的方法和立论为依据,继续宣传与此有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莹莹  
本文在马克思就业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79-2013年全国时序数据,采用VAR模型,分析经济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及就业三者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固定资产投资是GDP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GDP增长率对就业弹性具有微弱的影响。对于以上结果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大规模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这种增长靠的是资本的投入,也就是不变资本的增加,而不变资本多数投入到资本密集程度高的企业,其对就业具有挤出作用,因此,不利于就业的增长。
[期刊] 改革  [作者] 靳涛  踪家峰  
从中国政府主导型经济转型的模式来考察和揭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有效的研究视角和线索。中国已完成从政府命令型经济到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也直接导致了粗放式经济增长问题的产生和锁定。中国只有完成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才算是真正完成经济转型,当然也只有通过这个过程才能完成经济从粗放式增长到集约式增长的转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樊彩跃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性技术进步加快,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物价下降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高增长、低通胀”日益成为世界新一轮长期增长周期的重要趋势。我国经济自2003年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以来,GDP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放鸣  
马来西亚、日本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财政战略徐放鸣日本从50年代开始进入经济高增长,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马来西亚从70年代中期步入经济高增长时期,1995年人均GDP达10068零吉特,约合4000美元,高于泰国、菲律宾和印尼,正逐年接近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迎秋  
本文对中国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政策操作经验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得出了中国经济在起飞阶段保持国民经济以(9±09)%~(9±19)%的速度持续增长,同时容忍3%、最多不超过6%的通货膨胀,既是前一个时期经济实践和政策操作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国今后政策操作的一个首要目标与归宿,为实现低通货膨胀而牺牲国民经济的适度高增长,实际上并不经济这样一个基本判断与政策主张,进而通过大量实证分析得出了继续深层推进制度创新和积极倡导技术创新是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中国经济能否实现持续高增长、低通胀目标的长期的和根本的政策选择的逻辑结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蒋清海  贾铁真  刘都生  朱红艳  董积生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态势,全年GDP增速达8.7%,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态势。展望2010年,世界经济虽已由衰退转入复苏,但发达国家经济回升的基础还较脆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影响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翁媛媛  高汝熹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30年的强劲增长速度,年均增长率达到9.8%。中国经济高增长模式的质量和效率到底如何呢?为了准确分析中国的高增长模式,本文另辟蹊径,通过对配置效率和资本生产率公式的分解,从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国民收入分配、支出分配四个维度,分别考察了资本生产效率和体现经济增长质量的三个指标间关系及具体在中国的表现情况如何,试图能够更加全面地看待高增长模式在中国的运行效率和效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曾令华  
文章在审视我国1984—1996年宏观调控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可容许性高增长和勉强性高增长的概念及其对宏观调控的启示,并对“九五”期间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约束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