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85)
2023(4724)
2022(3928)
2021(3346)
2020(2777)
2019(6315)
2018(6129)
2017(12585)
2016(6346)
2015(6855)
2014(6931)
2013(7164)
2012(7047)
2011(6489)
2010(6807)
2009(6547)
2008(6074)
2007(5500)
2006(5306)
2005(5108)
作者
(19309)
(16442)
(16267)
(15836)
(10418)
(7731)
(7354)
(6270)
(6192)
(5987)
(5751)
(5422)
(5399)
(5275)
(5254)
(5127)
(4880)
(4705)
(4608)
(4437)
(4213)
(3967)
(3952)
(3832)
(3808)
(3726)
(3473)
(3330)
(3250)
(3191)
学科
(57121)
经济(57100)
管理(17083)
方法(16191)
地方(16026)
(14851)
数学(14774)
数学方法(14717)
地方经济(12456)
(11077)
企业(11077)
中国(10538)
(9398)
业经(8692)
(8444)
(8135)
产业(7448)
(6944)
经济学(6662)
(6442)
农业(6184)
结构(6168)
环境(6062)
(6044)
金融(6044)
(5527)
贸易(5523)
(5438)
(5248)
(5139)
机构
学院(102655)
大学(102434)
(59821)
经济(58968)
研究(40854)
管理(36017)
理学(30569)
中国(30479)
理学院(30197)
管理学(29815)
管理学院(29612)
(24915)
科学(21610)
经济学(20942)
(20742)
(20697)
财经(19770)
经济学院(18562)
研究所(18516)
(17903)
中心(16824)
(15544)
财经大学(14487)
(14337)
(13798)
北京(13306)
科学院(12583)
(12139)
师范(12018)
社会(11829)
基金
项目(61675)
科学(49265)
基金(46427)
研究(44826)
(39974)
国家(39711)
科学基金(34055)
社会(32311)
社会科(30851)
社会科学(30844)
基金项目(23741)
(23079)
资助(19663)
自然(19626)
教育(19302)
自然科(19164)
自然科学(19160)
自然科学基金(18853)
(18587)
编号(15879)
(15372)
国家社会(14483)
(14459)
经济(14345)
重点(14243)
(14148)
发展(13069)
成果(13014)
(12917)
教育部(12479)
期刊
(74112)
经济(74112)
研究(37859)
(19183)
中国(18017)
管理(15265)
经济研究(13972)
学报(13426)
科学(13214)
(12329)
财经(11368)
大学(10607)
学学(10409)
(10346)
金融(10346)
(10069)
问题(9530)
技术(9102)
业经(8911)
农业(7949)
技术经济(7666)
(7043)
统计(6980)
世界(6801)
国际(6239)
经济问题(6123)
(5786)
经济管理(5597)
商业(5432)
决策(5431)
共检索到166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立林  
中国的经济已经进入高速增长的新时期,这是令人欣喜的。然而多年来经济屡次出现波折,如1984—1988年的高速增长,1989—1991年的市场疲软所留下的恐惧,仍使人对当前11%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小平南巡讲话以来的投资热潮产生了疑问。经济是否已经过热?是否需要新的一轮紧缩,对此理论界和决策层均有不同的看法,这也是本文力求讨论的问题。一、经济增长和经济过热的区分与界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永定  
本文既是对以往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也是对今后经济增长的关注;既对前期发展不足中做出了评判,也对当下经济发展提出了近忧和远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小鲁  
由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举办的以"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第7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于2014年11月1~2日在海口举行。本刊征得张军扩、王一鸣、吴晓求、宋立、倪红日、曹文炼、刘尚希、王小鲁、汪玉凯、张占斌、郑新立、郭濂、欧阳康、李实、薛澜等专家学者的同意,编发该组演讲论文。文章在"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纵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涵盖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与增长前景;以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城镇化新趋势;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税改革的目标、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经济增长、收入分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岚  
中国入世之初恰逢全球经济衰退 ,如何摆脱这一不利影响 ,保持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当前经济运行的状况和特点 ,对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以及增加就业等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岳平  
目前,我国供求关系和比较优势都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在为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我国产业结构将朝着服务业加快发展、工业中高加工度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农业现代化和功能化方向演变,并由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跃升、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由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白景明  
在我国经济增长率和税收增长率双双下降同时,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却在加速。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超第二产业,2014年该比重达到了48%。显然,深入分析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增长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本文从学理角度对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同向非固定系数性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从结构角度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协调三者关系的对策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  刘迎秋  吕风勇  
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再次经历了一个从明显下滑到初步企稳的过程。尽管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仍然处于低位,但经过2011~2012年较大幅度和较长时间的回调,大部分企业在产能和存货等方面的调整已经进行得比较充分,经营状况有所改善,赢利能力有所提高。不过,宏观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制约着中国经济的较快复苏,甚至威胁未来中国经济的稳定运行,关注并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对于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和促进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定坤  杨英云  
“菱形经济”,即两端小而中间大的经济框架,本文系指作为国民经济的第一、三产业,主要是基础产业相对萎缩,中间第二产业相对膨胀,头重脚轻,结构失衡的经济模式.总的看来,1992年度我国国民经济有明显的超常规发展迹象,但笔者也不敢苟同国民经济发展“过热”的观点,而认为国民经济的强劲发展是在“菱形经济”格局下结构性推动所引发的,是国民经济各产业、行业冷热不均的“结构性过热”. 一、需要明确的两个问题 1、判断国民经济过热的客观依据是什么.1992年度我国国民经济以12.8%的高速度发展,如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郎永清  
产值与就业结构的调整究竟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还是原因?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劳动转移、资本积累在二元经济增长中的相互关系。对该模型的分析表明,虽然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只有总量的高增长率才能导致经济结构的高变换率,因此结构变化并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因。推动经济增长乃至于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而人力资本则是影响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提高人力资本的平均水平是实现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晨曦  
中国经济的强劲态势再一次令全球感到惊叹。早在今年1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已达到11.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落,全社会固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郭庆旺  吕冰洋  
通过对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税收收入增长影响的分析,笔者发现:(1)从全国总体而言,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是1.54,但是从东部地区到中部地区再到西部地区,弹性值递减。(2)第三产业的兴起有利于税收增长,特别是有利于企业所得税的增长,但是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受益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严太华  李梦雅  
运用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标和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我国107个资源型城市2007-2017年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变动速度较快,产业结构发展较为均衡,已逐步呈现多元化发展方向;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但产业竞争力不强,发展波动性较大;资源依附型城市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产业竞争力较弱,对经济增长作用最小;资源依托型城市产业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资源依从型城市产业结构较为合理,竞争力较强,对经济增长的提升作用也更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古越仁  鲁向东  
金融体系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就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言,研究人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应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全面审视现有金融结构的特征和合理性,提出符合经济增长需要的调整思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厉以宁  
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有效益的投资主体)都是企业。制定经济增长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时,应把企业作为具有独立利益和接受利益约束的主体看待。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各个不同部门之间投入比例、产出比例及部门内投入产出比例的变化。企业成为利益主体时,既从投入产出方面,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樊胜根  张晓波  ShermanRobinson  
本文创立一个新的分析体系并用此来解释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源泉,传统的索洛方法只包括投入与技术进步两方面内容。我们创新地引进结构调整作为第三个增长的源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结构调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即通过将资源从低效率的部门转移到高效率的部门,尤其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生产上。我们还发现资本投资在对农业生产及乡镇企业的回报率比在城市要高许多,表明在农村地区缺乏投资。另一方由于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的劳动生产率还是很低。因此,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促进跨部门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对提高整个经济效率将会有决定性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