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51)
- 2023(15919)
- 2022(13426)
- 2021(12425)
- 2020(10494)
- 2019(24508)
- 2018(24034)
- 2017(45132)
- 2016(24713)
- 2015(28544)
- 2014(28724)
- 2013(28618)
- 2012(27520)
- 2011(25157)
- 2010(25440)
- 2009(24302)
- 2008(24513)
- 2007(22160)
- 2006(19895)
- 2005(18648)
- 学科
- 济(119583)
- 经济(119445)
- 管理(72273)
- 业(65926)
- 企(53503)
- 企业(53503)
- 方法(46813)
- 数学(40731)
- 数学方法(40306)
- 中国(32826)
- 财(29891)
- 农(28789)
- 制(25821)
- 学(25647)
- 地方(24310)
- 业经(23535)
- 贸(22239)
- 贸易(22225)
- 易(21614)
- 银(19511)
- 银行(19455)
- 融(19220)
- 金融(19216)
- 农业(18828)
- 行(18655)
- 体(18042)
- 务(17004)
- 财务(16959)
- 财务管理(16910)
- 和(16784)
- 机构
- 大学(375359)
- 学院(369156)
- 济(164597)
- 经济(161245)
- 研究(139761)
- 管理(132617)
- 理学(111960)
- 理学院(110567)
- 管理学(108649)
- 中国(108259)
- 管理学院(107958)
- 科学(82929)
- 京(81801)
- 财(77916)
- 所(73324)
- 农(66438)
- 研究所(65902)
- 中心(62204)
- 财经(60154)
- 江(57811)
- 经(54477)
- 业大(53818)
- 北京(52826)
- 经济学(52654)
- 农业(52271)
- 院(49521)
- 范(48132)
- 师范(47579)
- 经济学院(47093)
- 州(44760)
- 基金
- 项目(232995)
- 科学(182398)
- 基金(170915)
- 研究(166962)
- 家(150795)
- 国家(149581)
- 科学基金(125590)
- 社会(107972)
- 社会科(102269)
- 社会科学(102238)
- 基金项目(88635)
- 省(87619)
- 自然(80017)
- 自然科(78144)
- 自然科学(78113)
- 自然科学基金(76775)
- 教育(76346)
- 划(75312)
- 资助(71731)
- 编号(64843)
- 成果(55527)
- 重点(53820)
- 部(53422)
- 发(50868)
- 创(47042)
- 课题(46350)
- 国家社会(45929)
- 教育部(45503)
- 科研(44822)
- 制(44451)
- 期刊
- 济(192050)
- 经济(192050)
- 研究(119708)
- 中国(81770)
- 学报(63307)
- 财(62737)
- 农(61051)
- 科学(56726)
- 管理(52243)
- 大学(47794)
- 学学(44877)
- 农业(40822)
- 融(38956)
- 金融(38956)
- 教育(38116)
- 财经(32123)
- 经济研究(31489)
- 技术(30944)
- 经(27843)
- 业经(26237)
- 问题(25230)
- 贸(23637)
- 业(22930)
- 国际(21877)
- 世界(20905)
- 技术经济(19512)
- 版(18496)
- 统计(18140)
- 理论(16983)
- 图书(16097)
共检索到591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凌涛 陶现定 徐燕 王素珍
一、1992年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分析 1992年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是从1990年上半年开始的经济增长回升的延续和加速,从那时算起到1992年底(尚未最后截止),这次经济增长扩张期已经持续了30多个月,这次扩张期的长度,长于改革以来的任何一次经济增长周期。扩张期的进一步延长,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周期中的扩缩比例(即扩张期/收缩期)有所提高,这无疑是一种良好的经济运行演变趋势。但是,在1992年中国经济高增长过程中,也呈现出以下三个明显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形势分析课题组
1991年经济形势继续朝好的方向发展,生产和需求增长都出现了明显回升,而且没有引发曾经担心的通货膨胀。但是,企业效益仍然低下,十分困难的财政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我们认为,由于经济增长在结构调整改善不大的基础上继续回升,也加剧了潜在通货膨胀压力,这无疑增加了1992年宏观调控的难度。对此,应有足够的重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京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科片“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于1993年4月23日召开了“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1993年春季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来自国家各部委、实际经济工作部门和有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30多个单位的50余名专家学者。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总负责人刘国光到会并致开幕词。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京文主持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对我国1993年经济增长的各项主要指标提出了预测。并就当前经济的总体态势及若干重点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现将会议发言综述如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阎衍 段亚林
2012年,预测全年GDP增速为9.2%,全年固定投资名义增速较2011年出现轻微回落,增速为22.3%,实际增速与2011年持平。2012年,消费名义增速将有所放缓,大约为16.6%,但实际增速却有所提高。贸易总额增速进一步回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毛振华 刘元春 袁海霞 张英杰
2016年经济呈现出短期底部企稳与泡沫聚集的特点。在潜在增长平台下移、周期性、结构性以及趋势性因素共同作用的背景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巨大,2017年宏观经济仍将持续筑底。而底部运行的深度和持续的长度取决于世界经济复苏程度、中国经济潜在增长水平、新产业新动能培育、房地产周期调整、政治经济周期波动以及对潜在风险的化解与对策等多种因素。与此同时,在"债务—投资"驱动模式下,我国债务规模快速攀升,债务水平已经积累至相当程度,债务的结构性风险突出,尤其是广义政府债务水平超出国际警戒线。而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关键词:
筑底 债务风险 广义政府债务 风险缓释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毛振华 刘元春 袁海霞 张英杰
2016年经济呈现出短期底部企稳与泡沫聚集的特点。在潜在增长平台下移、周期性、结构性以及趋势性因素共同作用的背景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巨大,2017年宏观经济仍将持续筑底。而底部运行的深度和持续的长度取决于世界经济复苏程度、中国经济潜在增长水平、新产业新动能培育、房地产周期调整、政治经济周期波动以及对潜在风险的化解与对策等多种因素。与此同时,在"债务—投资"驱动模式下,我国债务规模快速攀升,债务水平已经积累至相当程度,债务的结构性风险突出,尤其是广义政府债务水平超出国际警戒线。而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本质上大多与债务风险密切相关。比如资产泡沫的聚集,实际上是"债务—投资"驱动模式中投放的大量货币在股市、债市以及房地产等领域的伺机流动。债务风险有可能是引发中国经济爆发危机的关键点。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具备防范危机的实力,但是对于可能引发危机的潜在因素必须重视。一方面,树立正确的危机观,不惧怕危机,建立危机应急机制。另一方面,在债务风险演变至债务危机前,防患于未然,建立风险缓释机制。
关键词:
筑底 债务风险 广义政府债务 风险缓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分析课题组 张晓晶 汤铎铎
2009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主要特点是,经济企稳回升,但复苏基础尚不稳固;物价仍处于下滑状态,但资产价格却大幅上扬。从政策角度来看,鉴于复苏基础不稳及外部环境不甚乐观,保持政策的延续性与稳定性实属必要。但考虑到近期凸显的资产价格攀升及通货膨胀预期等问题,须对宏观政策进行适度微调,并通过改革提高经济体的弹性,更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力量在经济复苏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经济复苏 资产价格 通货膨胀预期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哈继铭
在流动性过剩和地方政府扩张经济的强烈冲动作用下,中国经济已明显过热且日益失衡。随着进一步紧缩政策的出台,2006年下半年和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略有放缓但依然十分强劲。由于政府致力于区域平衡发展,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吸引外资流入,中国经济急剧调整的可能性不大。中国经济虽有其自身的弱点,但抵御资本外逃的能力相对较强,持续的经济过热将导致产能过剩、通缩和资产价格调整。然而,近期全球经济强劲增长的前景、中国对经济增长而不是中期稳定的偏好,以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都将在近期内继续为中国资产价格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宏观调控 投资 消费 经济增长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郝中华
确保经济增长8%是我国今年经济工作的主旋律,也是我国实现近期和中期发展目标所必需的。要实现8%的经济增长率,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宏观调控的操作要科学、灵活和适度,把近期和中长期的发展措施结合起来,切实保证实现经济发展的调控目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运成 王寿仁 安万福 吴国富
一、1992年中国宏观济经形势预测1.经济增长。1992年,中国经济已进入改革以来的第四次经济周期(用月度经济指标测量的短周期,下同)的上升期。预计,在1991年底或1992年上半年,经济周期将跨过峰值,1992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将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但是,就总体来说,1992年中国经济仍然处于高增长时期,尤其党的“十四大”将在1992年四季度召开,这将给中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劲的推动力量,有可能推迟经济速度的下滑。全年预计,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7%,国民收入将增长6%,工业总产值(乡及乡以上,1990年不变价)将完成2727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增长水平比上年降低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小广
本文分析了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提出有两大因素将影响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一是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二是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的内生性紧缩。宏观经济将会继续调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计会降至9%以下,但通胀形势将会明显好转,消费物价指数(CPI)增长将回落到3%左右的合理区间。文章强调,要正确地看待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整。宏观经济进入调整型增长期,是一种内在发展要求,关键是要在调整型增长期中解决长期结构性矛盾,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提出宏观经济政策总基调和具体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现阶段发生持续高通胀的可能性极小,相反,房地产泡沫可能出现的深度调整会使中国经济大幅减速;◆国际经济环境呈偏紧态势,对我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压力,而国内发展环境总体上仍处于适度宽松状态;◆2011年投资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投资与消费增长再次面临严重失衡问题;◆出口明显放慢将使外向型企业效益下降,产能过剩问题将逐步显性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凌涛 徐燕 纪敏
1994—199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凌涛,徐燕,纪敏·1994年宏观经济运行的新特征是经济增长放慢而通货膨膨升高·货币流通速度减缓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货币供应量较快增长的影响·通货膨膨上升虽有需求拉动影响,但主要是受成本推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少维
本文首先分析了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及影响因素,并对我国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消费、进出口、物价以及财政金融等国民经济各方面进行了分析预测,同时指出了经济运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国内生产总值,经济预测,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