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8)
- 2023(10301)
- 2022(9243)
- 2021(8845)
- 2020(7471)
- 2019(17332)
- 2018(17346)
- 2017(33572)
- 2016(18257)
- 2015(20681)
- 2014(20796)
- 2013(20478)
- 2012(18624)
- 2011(16819)
- 2010(16612)
- 2009(15230)
- 2008(14750)
- 2007(12700)
- 2006(11104)
- 2005(9621)
- 学科
- 济(70639)
- 经济(70524)
- 管理(54075)
- 业(50110)
- 企(42780)
- 企业(42780)
- 方法(34360)
- 数学(29603)
- 数学方法(29248)
- 农(18211)
- 财(17807)
- 中国(17651)
- 学(17494)
- 业经(15593)
- 地方(14228)
- 制(13867)
- 理论(12449)
- 贸(12277)
- 贸易(12271)
- 和(12056)
- 农业(11981)
- 易(11860)
- 技术(11563)
- 环境(11141)
- 务(11052)
- 财务(10989)
- 财务管理(10967)
- 企业财务(10409)
- 银(10157)
- 划(10127)
- 机构
- 大学(262189)
- 学院(258453)
- 管理(105497)
- 济(97427)
- 经济(95145)
- 理学(92437)
- 理学院(91343)
- 管理学(89695)
- 管理学院(89237)
- 研究(84727)
- 中国(61140)
- 京(55831)
- 科学(55118)
- 财(44764)
- 所(42689)
- 农(41836)
- 业大(40733)
- 研究所(39229)
- 中心(37596)
- 财经(36262)
- 江(35897)
- 北京(35260)
- 范(34685)
- 师范(34377)
- 经(32953)
- 农业(32793)
- 院(30960)
- 州(29812)
- 经济学(28103)
- 师范大学(28039)
- 基金
- 项目(183120)
- 科学(143405)
- 基金(132888)
- 研究(132382)
- 家(116120)
- 国家(115147)
- 科学基金(98717)
- 社会(81906)
- 社会科(77322)
- 社会科学(77301)
- 基金项目(71797)
- 省(71119)
- 自然(65991)
- 自然科(64407)
- 自然科学(64391)
- 自然科学基金(63241)
- 教育(60409)
- 划(60373)
- 资助(54381)
- 编号(53943)
- 成果(43659)
- 重点(40675)
- 部(40078)
- 创(38072)
- 发(37921)
- 课题(36841)
- 创新(35395)
- 科研(35167)
- 教育部(34174)
- 大学(34035)
- 期刊
- 济(105217)
- 经济(105217)
- 研究(74273)
- 中国(46587)
- 学报(43595)
- 科学(40223)
- 管理(37678)
- 农(37637)
- 大学(32749)
- 财(32360)
- 学学(30797)
- 教育(28591)
- 农业(26292)
- 技术(21056)
- 融(18889)
- 金融(18889)
- 业经(17515)
- 财经(17189)
- 经济研究(16102)
- 经(14435)
- 图书(14301)
- 科技(13692)
- 问题(13638)
- 理论(13296)
- 业(13034)
- 实践(12411)
- 践(12411)
- 版(12088)
- 技术经济(12050)
- 现代(11664)
共检索到364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祁应莲 陈志 张慧武 马有龙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上的小型哺乳动物,一定数量内的高原鼠兔可以提高高寒草地的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当其种群密度过大时,可能会导致草地退化。探究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因素能够为科学防控高原鼠兔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从气象、土壤、植被、地形及人类活动多角度探究16个生境因子对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从16个生境因子中筛选出年均温、植被高度、海拔及土壤硬度为主要建模因子,并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AM)分析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与4个建模因子之间的作用关系,构建高原鼠兔种群密度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本研究构建的GAM模型拟合度较高(R~(2) = 0.946 ),可以较好地评估青藏高原地区高原鼠兔的潜在致灾风险;土壤硬度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海拔、植被高度和年均温度均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并且海拔为3800~4000m、植被高度为6~8cm、年均温度为-2~0℃区间时高原鼠兔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值。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田富 程云湘 周国利 马青青 申波 曲久 常生华
本研究采用有效洞穴法确定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鼠洞密度(从低到高划分Ⅰ、Ⅱ、Ⅲ、Ⅳ共4个梯度),通过分析鼠洞密度与研究区裸地面积、土壤物理特征、植被结构特征的关系探究鼠兔活动对果洛藏族自治州高寒草甸土壤和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1) 4个梯度的有效鼠洞数量依次为每100 m~2(4±3)个(Ⅰ)、(15±2)个(Ⅱ)、(24±2)个(Ⅲ)、(37±5)个(Ⅳ);2)高寒草甸表层(0–10 cm)土壤含水量受鼠洞密度影响,在梯度之间差异显著(P 0.05),仅梯度Ⅱ样地内的土壤紧实度显著高于梯度Ⅰ样地(P 0.05);4)有效洞口数影响样地内裸地面积(P 0.05),不同鼠洞密度梯度样地之间植物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适当的鼠兔干扰有助于改善鼠兔生境,推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正向演变,当高原鼠兔干扰过高时,生境质量下降迫使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逆向演替。
关键词:
鼠兔分布 鼠洞密度 土壤性质 植物多样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雯娜 金少红 于成 庞晓攀 王娟 郭正刚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干扰会引起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本研究分析了高原鼠兔干扰对高山嵩草草甸土壤主要养分的影响,并同步分析了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和总洞口密度与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干扰显著增加了土壤0-20cm土层有机碳、全氮、全磷、铵态氮、硝态氮含量(P<0.01),但显著降低了土壤速效磷含量;随着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和总洞口密度增加,土壤0-20cm土层全效养分(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而速效养分(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含量先降低后增加,说明高原鼠兔总洞口密度和有效洞口密度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一致,因此当分析高原鼠兔干扰程度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的趋势时,可采用总洞口密度代替有效洞口密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春雨 王德胜 魏彦波 赵秀海 贾玉珍 周海成
在长白山次生杨桦林及次生针阔混交林中各建立1块5.2hm2固定样地,于2006—2008年的4—10月观察繁殖器官(花、种子),据此判断样地内雌雄异株树种山杨和水曲柳成熟植株的性别,研究雌雄异株树种山杨和水曲柳性比与种群密度及林分密度间的关系,并利用随机区块抽样技术,建立种群性比与取样面积、种群密度和林分密度之间的关系,通过GLM模型检验种群性比的密度依赖性。结果表明:雌雄异株树种山杨和水曲柳雌雄植株数均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山杨和水曲柳种群性比具有显著的密度依赖性(P<0.001),种群性比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次生杨桦林样地中,繁殖植株密度及种群密度与山杨种群性比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雌雄异株 密度依赖 性比 水曲柳 山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茂彬 陈佩珍
影响湿地松粉蚧种群密度因子的初步研究*顾茂彬陈佩珍关键词湿地松粉蚧、种群密度、环境因子湿地松粉蚧(OracelaacutaFeris)[1]于1988年由美国传入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后,迅速繁殖并向四周扩散,目前此虫已分布到开平、新会、恩平、鹤山、...
关键词:
湿地松粉蚧,种群密度,环境因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高伟 刘伟 杨孔 祁腾 李西动
四川省红原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纯牧业县,牧业健康发展是当地社会稳定的基础,而鼠害对草场的破坏会直接影响牧业经济安全。本研究针对当地草场2种优势害鼠种类[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和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于2013年7-9月采用"有效洞口法"和"样方内捕尽法"分别调查了红原县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结果表明,当地草场高原鼢鼠有效洞口平均密度为113.3个/hm2,高原鼢鼠种群平均密度为39.7只/hm2;高原鼠兔种群平均密度88只/hm2,危害程度均为Ⅳ级(危害程度严重)。为此,应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探明草场鼠害现状,深入研究害鼠生物学特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侯阁 詹天宇 刘苗
本研究以高山草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为研究对象,对5个不同鼠洞密度梯度的草地生境、植物群落组成、土壤养分以及地上生物量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草地生境土壤温度、容重与鼠兔洞口数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0.05),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多(P <0.05)。研究结果揭示了高原鼠兔更偏好于保暖性好和干燥的土壤,以及棘豆类植物主要分布的草地;此外,高原鼠兔洞口数量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改善高寒草原的土壤营养环境,促进地上生物量的增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学梅 朱永久 李昊成 姚建伟 李飞 杨德国
以高密度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鳙(Aristichthys nobilis)分隔养殖池塘为研究对象,分析养殖期间(2013年4月—10月)池塘浮游生物和水体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池塘水体温度、p H、DO和总氮指标在养殖期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Duncan's多重比较显示,温度在6—8月显著高于其他时间(P<0.05);总氮在7—9月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氨氮和亚硝态氮在8—10月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池塘浮游生物的变化表现为:枝角类和桡足类物种数随养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其中秀体溞属(Diaphanosoma)占优...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碧颖 王毅 刘苗 曾涛
为了探究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对高寒草地的影响,2016年在三江源高寒草原选取4个不同高原鼠兔密度梯度的采样点取样,分别对植被群落特征、地上地下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与高原鼠兔密度梯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植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整体上随鼠兔密度的增加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但适量的高原鼠兔能够改变草甸植物群落的组成。2)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都随着高原鼠兔密度的增加而减少,但其根茎比整体随高原鼠兔种群密度梯度呈逐渐升高的趋势。3)不同土壤属性及其在不同土壤深度上对鼠兔种群密度梯度的响应差异显著,在0–20 cm的土壤中,多数土壤属性值随鼠兔种群密度梯度的增加呈现波动状递减趋势;无鼠兔采样点与高密度和低密度鼠兔采样点的土壤属性整体上差异显著,而与中密度鼠兔采样点的土壤属性值趋于近似。4)通过对所有采集的土壤性质指标与根茎比做热度图分析,发现土壤因子是影响植物根茎比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适度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改变草原的植物群落结构,改善土壤营养,为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金良 张书敏 刘俊祥 李树林 王振庄 李建成 赵文臣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是世界性的一大害虫。它具有散居型、中间型和群居型三种型态,各型之间可随其密度的增减而相互转变。1921年Uvarov就论述过蝗虫因其密度不同可产生群居型,首先创立了蝗虫型变学说。1950年Key也述及型变是由于其它原因所引起的对密度过剩的迁徙。Kennedy(1961)、内田(1972)等亦认为,高密度可促进型变。但何种密度可导致型变,尚未见报道。为了探讨蝗蝻种群与型变间的关系,研究其随密度变化而出现的不同生态型变规律,我们于1988~1990年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蝗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泽胜 李胜 陶一舟 朱志欣 汪婧 王华珍
【目的】研究分析九龙国家湿地公园三叶虫萤Emeia pseudosauteri生境特征以及相关生境因子对其种群密度的影响,了解三叶虫萤的生境需求,为开展物种资源保护利用、种群繁育、栖息地保护管理等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2022年4月上旬,以九龙国家湿地公园及其周边三叶虫萤栖息地为研究区,设置34个调查点,实地调研获取每个调查点的三叶虫萤种群密度和12个生境因子数据,建立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生境因子对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郁闭度[X_(CC),标准化系数(β)=0.505,P<5,P<0.05,说明纳入分析模型的3个生境因子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共线性,该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高的郁闭度、较低的风速和较高的土壤含水量是三叶虫萤根据自身生物特性和生活习性对环境作出的选择,反映了三叶虫萤在通信交流、求偶交配、繁殖产卵等方面的生境需求。在开展三叶虫萤种群繁育保护和栖息地管理中应注意增加郁闭度、降低环境风影响、维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表4参32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汉瑞英 罗遵兰 赵志平 肖能文 史娜娜 孙光
应用生态学“源—汇”理论,以祁连山区为研究区,利用最大熵模型模拟高原鼠兔潜在分布区域,提取最高适生区作为鼠害潜在区域,运用最小阻力面模型构建鼠害生态阻力面,提取了祁连山区81条鼠害潜在发展扩散路径,识别出120个鼠害扩散节点,结果表明:等温性(Bio3)、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和土壤砂砾含量是影响高原鼠兔潜在地理分布的主要因子;鼠害源地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区青海地区西南、西北部,多以条带状分布,占祁连山区总面积的2.97%;中度覆盖草地和低度覆盖草地是鼠害扩散路径的主要景观构成类型,约占扩散路径总面积的78.6%;鼠害扩散路径密度较高的区域集中分布于刚察县、祁连县中部、天峻县西部,这些区域容易形成连片的鼠害区域;鼠群灾害扩散节点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区西部天峻县、祁连县和刚察县境内,是鼠害防治的关键节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舒杨 殷中琼 赵建 李平 李太强 龙兴发 朱链发
【目的】研究合欢皂苷颗粒剂对高原鼠兔的抗生育作用,确定最佳用量,为高原鼠兔种群数量的控制提供参考。【方法】用主药量为135,270和540mg/kg的合欢皂苷水溶液灌胃小鼠,进行抗小鼠生育力试验,确定效果后换算为高原鼠兔的相应剂量,制备成合欢皂苷质量分数分别为0.3%,0.6%和1.2%的颗粒剂,并进行摄食系数研究,筛选出抗生育效果与适口性均良好的剂量,研究该颗粒剂对高原鼠兔怀孕率及生殖器官临床剖检和病理学的影响。【结果】主药含量为540mg/kg的合欢皂苷抗小鼠生育效果良好,对雄性小鼠的抗生育率可达63%,对雌性小鼠的抗生育率可达70%。通过换算,合欢皂苷质量分数为1.2%的颗粒剂对高原鼠兔...
关键词:
合欢皂苷 抗生育作用 颗粒剂 高原鼠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桂仲 刘顺通 楚智鹏 段爱菊 原国辉 段永兰
研究结果表明:麦岩螨种群密度与其寿命、繁殖、迁逃等关系密切,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麦岩螨卵的孵化率降低,初孵幼螨死亡率增加,雌成螨繁殖力下降,寿命缩短,扩散迁逃率增加,其危害密度为每株小麦20~40头及其以下。防治指标为:返青期百茎螨量1400头,危害指数为1%;拔节期百茎螨量6700头,危害指数为6.5%。
关键词:
麦岩螨,种群密度效应,防治指标,危害指数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朱晓峰 张卫 张琳
微政务信息公开是一个由多主体、多媒介、多对象所营造的共生系统,基于内部种群密度分析共生演化规律,对于"互联网+政务"下各方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为此,本文从共生角度分析,以博文种群和粉丝种群为缩影,建立Logistic动态方程,从独立发展和共生发展两个维度剖析了种群演化历程,以新浪微博为数据来源挖掘政务微博和微博用户在公安、新闻、交通和气象等领域内的共生表征,以此映射我国政府与公众在不同领域内互惠互利、彼此促进的协同发展现状。实证表明,微政务信息公开存在共生演化关系;新闻类、交通类政务微博内部种群增长不协调,均处于寄生模式;公安类、气象类政务微博内部种群均和谐发展,均处于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
关键词:
微政务 种群密度 协同发展 共生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