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68)
- 2023(13072)
- 2022(11410)
- 2021(10723)
- 2020(9070)
- 2019(20517)
- 2018(20313)
- 2017(38756)
- 2016(21552)
- 2015(24054)
- 2014(23757)
- 2013(23424)
- 2012(21553)
- 2011(19279)
- 2010(18960)
- 2009(17377)
- 2008(17021)
- 2007(14772)
- 2006(12776)
- 2005(10837)
- 学科
- 济(80056)
- 经济(79960)
- 管理(60175)
- 业(57001)
- 企(47345)
- 企业(47345)
- 方法(39285)
- 数学(33996)
- 数学方法(33569)
- 农(21834)
- 中国(20792)
- 学(20776)
- 财(20068)
- 业经(18079)
- 贸(16053)
- 贸易(16047)
- 易(15591)
- 地方(15415)
- 农业(14679)
- 理论(13710)
- 制(13628)
- 技术(13297)
- 务(13068)
- 财务(13004)
- 财务管理(12982)
- 和(12972)
- 环境(12943)
- 企业财务(12272)
- 银(11993)
- 银行(11923)
- 机构
- 大学(306420)
- 学院(303339)
- 管理(118700)
- 济(112271)
- 经济(109757)
- 理学(104219)
- 理学院(102966)
- 研究(102571)
- 管理学(100863)
- 管理学院(100372)
- 中国(73212)
- 科学(70128)
- 京(65322)
- 农(60895)
- 业大(54279)
- 所(53514)
- 研究所(49654)
- 财(49013)
- 农业(48585)
- 中心(46164)
- 江(42712)
- 北京(40630)
- 财经(40434)
- 范(39556)
- 师范(38996)
- 院(36912)
- 经(36843)
- 州(34926)
- 技术(33660)
- 农业大学(32784)
- 基金
- 项目(218000)
- 科学(168323)
- 基金(157068)
- 研究(150013)
- 家(140635)
- 国家(139485)
- 科学基金(117760)
- 社会(92283)
- 社会科(87333)
- 社会科学(87308)
- 省(86203)
- 基金项目(84582)
- 自然(80768)
- 自然科(78879)
- 自然科学(78850)
- 自然科学基金(77433)
- 划(73181)
- 教育(68494)
- 资助(64691)
- 编号(59997)
- 重点(48930)
- 成果(47390)
- 部(46436)
- 发(45515)
- 创(45266)
- 计划(42974)
- 科研(42635)
- 创新(42257)
- 课题(41244)
- 大学(39646)
- 期刊
- 济(117027)
- 经济(117027)
- 研究(82593)
- 学报(61776)
- 农(54853)
- 中国(53602)
- 科学(51921)
- 大学(44869)
- 学学(42646)
- 管理(41283)
- 农业(38089)
- 财(35630)
- 教育(31503)
- 技术(24037)
- 融(21807)
- 金融(21807)
- 业经(19837)
- 业(19348)
- 财经(18905)
- 经济研究(18664)
- 业大(17630)
- 版(17037)
- 科技(17014)
- 图书(16243)
- 经(16031)
- 问题(15422)
- 理论(14539)
- 农业大学(14456)
- 技术经济(14054)
- 实践(13505)
共检索到424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白娟 戴宏 吴文彬 叶飞 王勇
普洱熟茶中存在多种细菌,采用高压脉冲电场对来自云南省不同地方的8种普洱熟茶样品选择不同强度、不同频率和不同作用时间进行了灭菌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前后其细菌总数发生了很大变化,以B组效果最好,平均灭菌率为92%,合适条件下灭菌率近100%。高压脉冲电场可为普洱熟茶的灭菌提供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高压脉冲电场 普洱熟茶 细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白娟 蒋明忠 白玉艳
以云南省勐库大叶种普洱茶为原料,利用高压脉冲电场(HPEF)对茶样进行处理,检测经HPEF处理前后茶样的茶多酚含量,比较了不同加工工艺(生茶和熟茶)、不同年份、不同HPEF处理后茶样的茶多酚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同年份的生茶和熟茶茶多酚含量差异大,生茶的茶多酚含量比熟茶高。不同年份的普洱茶,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茶多酚的含量呈现下降趋势。经不同条件HPEF处理后的茶样,茶多酚含量都明显减少。经HPEF处理后茶叶的茶多酚含量趋于减少和自然陈化的茶叶茶多酚含量减少的趋势是一致的。
关键词:
普洱茶 高压脉冲电场(HPEF) 茶多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冷彦 王静 吴文斗 沈晓静 陈立佼 杨贺凯 吴奇 王白娟
【目的】分析不同高压脉冲电场(high voltage pulsed electric field, HPEF)预处理普洱熟茶对SD大鼠体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影响。【方法】采用DCFH-DA(2,7-dichlorofuorescin diacetate)结合多功能荧光酶标仪检测大鼠肝、肾、心、脑组织内ROS水平的变化,并利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HPEF预处理组与未预处理组均能降低大鼠肝、肾、心、脑组织内ROS水平,剂量越高ROS水平越低,且除心脏外,其余组织HPEF预处理组对ROS的抑制作用优于未预处理组;HPEF预处理高剂量组(2.0 g·kg~(-1)·bw)处理8周后,肝脏、肾脏和脑组织中ROS水平可分别降低24.51%、63.20%、68.24%,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除空白组外,大鼠肝、肾、心、脑组织内ROS水平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结论】普洱熟茶可降低大鼠肝、肾、心、脑组织内的ROS水平,HPEF预处理可提高普洱茶的该抑制作用,可为普洱茶功效研究提供新思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颖 周芳梅 杨秀莲 陈婷 刘斯桐 王白娟
文章以云南勐库大叶种普洱茶为原料,利用高压脉冲电场(HPEF)对茶样进行处理,检测经HPEF处理前后茶样的总灰分含量,比较不同加工工艺(生茶和熟茶)、不同年份和不同等级的普洱茶经过处理的茶样总灰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同年份的生茶和熟茶总灰分含量有差异,其中生茶的总灰分含量比熟茶低;不同年份的普洱茶,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总灰分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等级越低茶叶的总灰分含量越高。所选的16组茶样中有3组已经超过目前国标规定的总灰分含量。经不同条件HPEF处理后的茶样,总灰分含量都明显减少。研究结果提供了用物理手段降低茶叶总灰分的方法,对了解和掌握茶叶中灰分限量指标以及云南普洱茶总灰分的检验监控现状...
关键词:
普洱茶 高压脉冲电场(HPEF) 总灰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斯瀚 陈婷 何继燕 夏梓祥 彭文 王白娟
以云南主要产茶区2012年乔木古树为原料,利用HPEF的生物效应,对普洱生茶醇类香气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电子鼻对样本香气成份进行检测。通过提取醇类香气的原始数据并处理分析,结果表明茶叶在18k V/120Hz/45min条件下醇类香气的含量增加了21.8%。利用电子鼻自带软件WinmustEr对醇类香气的数据进行主成分(PCA)、线性判别(LDA)和传感器区别贡献率(LoADings)的分析,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HPEF促进茶叶醇类香气的优化条件为12k V/120Hz/30min,影响醇类香气的主要因素是时间,电压因素的影响有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晓辉 李照禄 方婷 陈锦权
研究了高压脉冲电场(PEF)对接种于南瓜浆中不同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及其对南瓜浆中菌落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场强度、脉冲处理时间和协同温度在试验参数范围内的增加,PEF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显著提高;不同微生物在南瓜浆中对PEF耐受力的大小为:青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酵母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耐受力强于枯草芽孢杆菌;60℃的温和热与20.14 kV·cm-1、109.25μs PEF的协同处理使南瓜浆中的菌落总数显著下降,显示出很好的协同作用.
关键词:
高压脉冲电场 南瓜浆 杀菌 菌落总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智 张冬英 黄业伟 张行 邵宛芳
以普洱熟茶为材料,以水为溶剂,利用正交法优化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结果显示,普洱熟茶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固液比1∶25,浸提时间45 min,提取温度80℃。此提取工艺具有高效省时、操作简便、提取结果稳定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普洱熟茶多酚提取方法。
关键词:
普洱熟茶 茶多酚 提取工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学军 殷涌光 范松梅 朱畅
通过GC/MS分析,研究了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葡萄酒中高级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一定条件的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葡萄酒中多种高级醇的含量均有所变化。其中,对葡萄酒风味有负面影响的高级醇总含量有下降的趋势,而起正面作用的高级醇含量则略有上升。与这一变化相对应的是葡萄酒的刺激性减小,口感更为醇和。
关键词:
高压脉冲电场 高级醇 GC/MS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婷 魏奇 陈锦权
针对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室内电场分布不均匀,供液体流过的截面面积小的问题,对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室进行改进。采用Laplace方程数值模拟方法,模拟改进前后处理室中的电位分布和电场强度分布;研究高压脉冲电场对啤酒酵母菌、青霉菌和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当流量为30mL/min,脉冲电场频率128 Hz,脉冲宽度17μs,脉冲处理时间3.92ms,电场强度为2.50、5.00、7.50、10.00、12.50和15.00kV/cm时,改进后处理室中啤酒酵母菌、青霉菌和大肠杆菌的致死效果明显优于改进前处理室;当电场强度为15.00kV/cm时,啤酒酵母菌、大肠杆菌和青霉菌在改进后处理室中的相对存活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路 邵宛芳 甘泉
以日光干燥至不同含水量的晒青茶为原料,按常规后发酵工艺加工普洱熟茶,并对其进行品质差异分析。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含水量为26.9%的原料加工成的普洱熟茶(处理2)与含水量为11.6%的原料加工成的普洱熟茶(对照)品质相似,均优于含水量为43.5%的原料加工成的普洱熟茶(处理1)。理化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渥堆过程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水溶性糖茶多糖变化规律相似,在普洱茶成品中的含量相差不大。采用GC-MS色质联用归一化峰面积计算方法,对普洱茶成品进行香气成分比较检测,结果显示,处理1成品以醇类、碳氢化合物和酯类物质为主;处理2成品与对照成品在香气组分上相似,都...
关键词:
晒青茶 普洱茶 渥堆发酵 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超 徐凌志 孙长波 董思敏 殷涌光 张晶
【目的】优化高压脉冲电场辅助(PEF)法从人参药材中提取多种水溶物的工艺条件。【方法】以电场强度、脉冲数及料(g)液(mL)比为因变量,以人参皂苷、人参多糖、AF及AFG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用PEF法提取人参中水溶性物质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最后与用煎煮法和超声法对各提取物的提取率进行比较。【结果】用PEF法提取人参多种水溶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电场强度25kV/cm,脉冲数10,料(g)液(mL)比1∶30。在此条件下,人参水提物中的皂苷、多糖、AF和AFG提取率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茹芸 李亚莉 周红杰
以不同储藏时期、不同级别的普洱茶为材料,对氨基酸总量及组分含量进行理化分析。结果表明,普洱茶贮藏过程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加长,普洱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明显降低,其中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组氨酸已基本消减,仅检出精氨酸、脯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缬氨酸、胱氨酸,其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性;从7个级别标准样中检出15种氨基酸,未检出苏氨酸、组氨酸、色氨酸,其中氨基酸含量最高的组分是精氨酸,其次是天冬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谷氨酸。茶氨酸在普洱茶中的含量与其它茶类不同,其含量仅占普洱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30%左右。与其它茶类中氨基酸含量相比,普洱茶具有氨基酸种类齐全,营养配...
关键词:
普洱茶 贮藏 氨基酸 品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学敏 沈培平 徐蕾 王玉海 李咏涛 郝春 赵辉 廖竞谦 安晓玥
本文认为,我国普洱茶历史悠久,迄今仍是一种重要的特种茶饮品,其特殊性在于产地独特、功效独特、文化独特;普洱茶销售市场经历了从以出口为主到国内市场地位逐步上升的变化过程,传统市场升温,新兴市场扩展,品种内涵凸显,增长幅度可观。普洱茶生产和市场销售中也存在某些问题,一是标准滞后,品牌杂乱;二是生产分散,技术落后;三是市场销售行为不规范等。文章提出,要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确立生产和销售的相关技术标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市场制度的建设,促进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普洱茶 生产特征 市场结构 普洱茶产业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天宝 陆蒸 陆则坚
脉冲强光可以有效地杀灭熟地瓜干表面污染菌,20 s处理可使大肠杆菌数量降低5个数量级;25 s处理熟地瓜干的感官品质(色泽、气味、质地、味道)没有显著变化;理化品质(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变化率都不超过0.30%;在3个杀菌工艺参数中,闪照时间对熟地瓜干杀菌效果和理化品质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脉冲强光 熟地瓜干 杀菌效果 品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亦璐 徐梦兰 邓健善 谢甜 郭时印 肖航 唐忠海 胡建兵
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脉冲次数、料液比、电场强度对高压脉冲电场(PEF)辅助处理提取水性介质中化橘红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化橘红黄酮的PEF提取工艺;利用乙酸乙酯萃取和AB–8大孔树脂吸附方法纯化提取的化橘红黄酮;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法和铁离子还原测定(FRAP)法对化橘红黄酮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高压脉冲电场提取化橘红黄酮的最优工艺为脉冲次数250、电场强度7.8 kV/cm和料(W,g)液(V,m L)比1∶70,此时黄酮得率为30.34 mg/g;大孔树脂吸附、乙酸乙酯萃取的黄酮质量分数分别为51.20%、20.90%,大孔树脂吸附的纯化效果更好;粗提取物、大孔树脂吸附、乙酸乙酯萃取的化橘红黄酮的IC50在DPPH法中分别为428.16、112.43、256.64μg/m L,ABTS法中分别为50.57、24.99、23.59μg/m L;粗提取物、大孔树脂吸附、乙酸乙酯萃取的化橘红黄酮的抗坏血酸效价在DPPH法中分别为1268.22、4829.67、2115.80 mg/(100 g),ABTS法中分别为31 797.51、64 345.74、68 164.48 mg/(100 g);大孔树脂吸附、乙酸乙酯萃取、粗提取物的化橘红黄酮的FRAP值依次降低,其结果与DPPH法测定的抗氧化能力一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