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97)
2023(15789)
2022(13361)
2021(12264)
2020(10449)
2019(23646)
2018(23463)
2017(46038)
2016(24609)
2015(27603)
2014(27341)
2013(27528)
2012(25053)
2011(22373)
2010(22337)
2009(20949)
2008(20773)
2007(18669)
2006(16587)
2005(14669)
作者
(70743)
(59157)
(58605)
(55701)
(37451)
(28300)
(26551)
(23250)
(22328)
(21057)
(20024)
(20009)
(18799)
(18535)
(18158)
(17907)
(17509)
(17408)
(16906)
(16801)
(14647)
(14333)
(14301)
(13668)
(13342)
(13168)
(13102)
(13080)
(11866)
(11689)
学科
(104984)
经济(104782)
(102590)
(82882)
企业(82882)
管理(81737)
方法(48124)
(47951)
数学(38875)
数学方法(38531)
(34168)
业经(33410)
农业(31988)
中国(27317)
(22723)
财务(22641)
财务管理(22606)
(22273)
企业财务(21422)
技术(19963)
地方(18842)
理论(18230)
(18139)
贸易(18129)
(17744)
(17696)
(17641)
(17370)
(16784)
银行(16750)
机构
学院(357990)
大学(353228)
管理(150548)
(149464)
经济(146527)
理学(130236)
理学院(129005)
管理学(127155)
管理学院(126518)
研究(111038)
中国(89461)
(73683)
(69562)
(68426)
科学(66972)
业大(55955)
财经(55599)
(54555)
(53095)
农业(52443)
中心(51968)
(50706)
研究所(49313)
北京(45881)
经济学(44131)
(42638)
(42399)
师范(42319)
财经大学(41105)
经济管理(40915)
基金
项目(241795)
科学(192133)
研究(179511)
基金(177764)
(152691)
国家(151279)
科学基金(132619)
社会(116117)
社会科(109826)
社会科学(109798)
基金项目(94972)
(94884)
自然(85073)
自然科(83161)
自然科学(83145)
自然科学基金(81691)
教育(79853)
(77451)
编号(73759)
资助(72157)
成果(57809)
(53659)
重点(52336)
(51946)
(51342)
课题(48426)
创新(47874)
国家社会(47843)
(46756)
人文(46356)
期刊
(168658)
经济(168658)
研究(104890)
(68378)
中国(65485)
管理(55428)
(54009)
学报(51882)
科学(50017)
农业(46304)
大学(40662)
学学(38916)
(36616)
金融(36616)
业经(33289)
技术(30779)
教育(30634)
财经(26916)
经济研究(24709)
(23593)
(22948)
问题(22528)
技术经济(19641)
现代(17548)
理论(17376)
(16947)
科技(16770)
商业(16759)
世界(16066)
实践(15684)
共检索到523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任天驰  杨汭华  
提高保障水平是农业保险政策改革的重要举措,高保障能给农户带来高收入吗?本文基于湖北、江西、四川以及云南四省1290户农户数据,通过分析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与农业收入的倒U关系,以及保障水平与非农收入的门槛效应,讨论了一个“折弯”的总收入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保障水平的提高在门限值(0.740)之前可以有效促进农户收入增长,但其增长效应在越过门限值之后消失,从而高保障并不必然带来高收入;其次,保障水平对农业收入存在“倒U型”影响,对非农收入的影响则存在门槛效应,在“倒U型”拐点之前,农业收入的增长为总收入提供了增长效应,越过拐点后,“增长的非农收入”拉平了“下降的农业收入”,形成整体上“折弯”的总收入曲线;最后,保障水平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相比于规模经营户,小农户收入曲线的“折弯”点出现更早。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军  杨玉洁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的"保险+期货"模式,运用EGARCH模型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现货价格进行拟合,并对期现货价格的相互引导关系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实证结果表明:2018年我国粮食经济作物的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正负向消息对于不同农作物的价格水平影响存在差异,农户的收入水平受到影响;现阶段我国的期现货市场的互动关系较弱,仅在玉米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间发现单向的引导关系。依据上述结论,认为应大力发展农作物收入保险,保障农户收入水平,稳定农业发展;加强农作物期现货市场的建设,充分发挥农产品期货价格对于收入保险目标价格拟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康   叶明华   李琴英   郑慧  
提升农业经济韧性是守好“三农”基本盘的重要举措,农业保险风险保障功能的有效发挥与农业经济韧性具有内在契合性。以我国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政策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2—2020年我国420个产粮大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提升影响农业经济韧性的效果。研究发现,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农业经济韧性提高,并且数字化程度能够显著正向调节其促进农业经济韧性的效果。异质性检验表明,相较于粮食种植规模较大的地区,粮食种植规模较小地区的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提升对农业经济韧性促进作用更强。相较于完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提升农业经济韧性的效果更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邵全权  刘宇  
收入不平等关系农民福利、获得感与满足感,解决农民收入不平等问题尤为重要,那么农业保险是否能降低农民收入不平等问题?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文章基于Kesten分布,建立农村家庭收入模型,引入风险乘子与保险乘子,通过数值模拟来研究灾害损失、农业保险保障、补贴以及农险市场结构对农村家庭收入的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上述因素对基尼系数存在线性影响,农业灾害会提高收入不平等,农业保险补贴的提高和事前异质性的降低可以减轻收入不平等。另外,文章运用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单方程回归和联立方程回归证实了灾害损失会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农业保险保障、农业保险补贴和事前同质性能降低收入不平等。同时,面板门槛回归发现了上述变量间的关系存在异质性,而面板分位数回归进一步发现事前收入越公平,保险越发达,越有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文章结论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农业保险“扶贫攻坚”,改善分配工作,帮助农业保险更好地发挥保险保障和金融服务实体的功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方  
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不仅可以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同时也有助于破解"三农难题"。本文从农业保险的性质以及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入手,指出现存农业体系存在保障水平低、覆盖率不足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文丽  苏晓鹏  
要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需要提高农业保险保障广度和保障深度,既要通过农业保险的"扩面增品提标"来实现,同时还要缩小地区间保险保障水平差距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中央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多个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的文件,都对农业保险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克  何小伟  肖宇谷  张峭  
保障水平不足一直是中国农业保险的短板。随着中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的深入,各界对农业保险作用的期许不断加大,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从辨析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概念入手,利用合约设计理论和蒙特卡罗模拟技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如何提升中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进行分析和论证。研究发现: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不能仅关注提高农业保险保额或扩充保险责任,而应从农业保险合约设计的角度来考量;保额并不是影响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唯一因素,在中国现有农业保险合约下,保额的提高并不必然带来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提升,相对免赔率和分阶段赔付系数是影响中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重要因素,它们比保额的影响更显著;取消或调整分阶段赔付规定是现阶段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有效方式。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提升中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以及今后完善农业保险合约设计都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金霞  武翠芳  
农业所具有天然的弱质性影响农业信贷供给。农业保险具有的经济补偿功能、社会风险管理功能、担保增信功能可以增强农业的防灾减损能力,降低农业风险,稳定农业收入,提高信贷清偿力,保障信贷资金的顺畅运行;农业保险能够增强信贷机构的信息甄别能力,克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农业信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减少信贷配给。论文在全面分析农业保险对农业信贷保障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VAR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延中  龙玉其  江翠萍  徐强  
社会保障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社会保障的收入再分配作用需要在客观调查的基础上充分考察社会公众的主观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2012年在四川、黑龙江、湖南、山西、江苏、海南等省采用经验分层和非严格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了城乡入户问卷调查,对社会保障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了宏观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包括了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客观测量与主观评价。本研究表明,我国社会保障收入已经成为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从总体上看,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收入差距的,但是的确存在一些扩大收入差距的制度安排。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效果还存在若...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任天驰  杨汭华  
因灾致(返)贫一直是脱贫攻坚及其成果巩固的巨大挑战。基于2019—2020年五省两期农户调查数据,使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以及门限模型研究了农业保险参保行为及保障水平变化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保障水平是农业保险能否有效减贫的关键因素,在保障水平越过失效区间后,参加农业保险才可以显著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并且保障水平的失效区间会随贫困标准线的提高而扩大。其次,农业保险可以通过促进农业收入增长、降低收入波动以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方式缓解农户贫困脆弱性。最后,对脱贫户、陷贫户、持续贫困户以及持续非贫户进行异质性研究,发现农户贫困状态越深,农业保险发挥显著减贫效应所要求的保障水平临界值越小。因此,提高保障水平应成为农业保险政策改革的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借助农业保险强化农户对农业技术的主动接纳和投入,从内生动力层面衔接现代农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文丽  段亚东  
中央政府试点农业保险补贴政策自2007年施行以来已有11年时间。各级政府每年耗费大量财力补贴农业保险,这到底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多大程度的风险保障,是政府非常关心的问题。论文对河北省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进行测算和多维度比较,对影响河北省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辉  周园  
一般认为商业性养老保险具有较高的养老保障水平,有其他养老保障体系所不具备的优势。但站在投保者个人理财的角度来看,我国现行商业养老保险的投入产出比较低,相对养老保障水平较低,投保者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及其按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不足一半被用于被保险人的养老,这与保险公司支付给保险销售人员的佣金有着重要关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平福  韩建民  
阐述了目前我国对农业生产风险的保护状况和可能保护农业产业化农业风险的组织形式以及保证措施,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余洋  
在农业保险中,保障水平与保费补贴比例是影响农民参保决策的重要因素,二者有效配合有利于实现保费补贴效用最大化。我国现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推动了农业保险的快速发展,但局限性也日益明显。中国可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逐步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实施差异化回归比例补贴,从而优化中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峭  王克  李越  王月琴  
正确认识并客观评价过去十几年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完善新时期农业保险政策、助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保险的核心功能——风险保障视角出发,从保障水平、效率和贡献三方面构建了相对独立又具有内在逻辑、可较为科学评价农业保险风险保障程度的指标体系,并以2008~2018年的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于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明确下一步农业保险政策优化调整的方向和路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