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24)
2023(11667)
2022(10166)
2021(9544)
2020(8012)
2019(18289)
2018(18474)
2017(34818)
2016(19204)
2015(21695)
2014(21923)
2013(21337)
2012(19506)
2011(17404)
2010(17163)
2009(15501)
2008(14821)
2007(12935)
2006(11183)
2005(9574)
作者
(56729)
(46957)
(46798)
(44354)
(29898)
(22530)
(21242)
(18631)
(17922)
(16722)
(16107)
(15788)
(14964)
(14891)
(14432)
(14414)
(14193)
(14177)
(13502)
(13313)
(11890)
(11559)
(11438)
(10688)
(10515)
(10458)
(10435)
(10257)
(9493)
(9409)
学科
(71436)
经济(71346)
管理(57510)
(54109)
(45984)
企业(45984)
方法(33782)
数学(28931)
数学方法(28598)
(19157)
中国(18583)
(18139)
(17870)
技术(17344)
业经(16288)
地方(14370)
理论(13876)
(13613)
农业(12810)
(12147)
(12006)
贸易(12002)
(11639)
(11588)
财务(11512)
财务管理(11493)
环境(11481)
教育(11157)
企业财务(10908)
(10552)
机构
大学(269346)
学院(268116)
管理(107902)
(99257)
经济(96848)
理学(93826)
理学院(92781)
管理学(91147)
管理学院(90667)
研究(89836)
中国(64067)
科学(59013)
(58165)
(46501)
(45618)
(44155)
业大(44072)
研究所(42036)
中心(40248)
(38803)
北京(36613)
农业(36602)
(35896)
财经(35826)
师范(35485)
(33314)
(32650)
技术(32273)
(31609)
师范大学(28613)
基金
项目(191369)
科学(148807)
研究(138962)
基金(136501)
(120289)
国家(119301)
科学基金(101430)
社会(84141)
社会科(79569)
社会科学(79547)
(76122)
基金项目(73290)
自然(67558)
自然科(65958)
自然科学(65944)
自然科学基金(64728)
(64132)
教育(63870)
编号(57322)
资助(55733)
成果(46105)
重点(42800)
(41210)
(40420)
(40229)
课题(39823)
创新(37666)
科研(36771)
项目编号(35596)
计划(35497)
期刊
(106616)
经济(106616)
研究(75873)
中国(51250)
学报(47273)
科学(42181)
(41592)
管理(39140)
大学(34927)
教育(34096)
学学(32891)
(32682)
农业(29200)
技术(26214)
(18563)
金融(18563)
业经(17932)
财经(16563)
经济研究(16386)
科技(15826)
图书(15739)
(14907)
(13987)
技术经济(13844)
问题(13591)
理论(13369)
(12853)
业大(12609)
实践(12488)
(12488)
共检索到382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昌生  黄佳鸣  叶加松  何华武  廖志强  王忠坚  许辉鸿  
福建海区人工养殖的高体于5~7月繁殖,盛期为5月中旬~6月中旬。成熟亲鱼注射HCG就可产卵,产卵率20%~90%,受精率70%~89.8%,孵化率61.9%~82%。水温22~28℃、盐度32~35有利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苗种培育期间加强了水质管理、饵料生物的营养强化和病害防治等工作,培育出平均叉长为33.5mm的幼鱼22.4万尾,确立一套较完善的育苗生产工艺。
关键词: 苗种培育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刘振勇  全汉锋  
研究了鬼人工催产、受精卵孵化、饵料系列的选择以及仔、稚、幼鱼的生态习性,并对其胚胎发育进行了连续观察。使用激素LRH A3和HCG的人工催产、人为条件下的受精卵孵化和仔、稚、幼鱼培育,经35d的人工育苗共获得了平均全长2.1cm左右的鬼幼鱼11.025万尾,受精卵平均孵化率为62.9%,育苗平均成活率达30.2%。结果表明提高海水盐度能提高鬼受精卵的孵化率,轮虫、卤虫、桡足类是鬼仔、稚、幼鱼的优质饵料,仔、稚、幼鱼有两个死亡高峰期,水质好坏是影响育苗成活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施兆鸿  赵峰  傅荣兵  黄旭雄  王建钢  
2005~2006年,在舟山海域银鲳繁殖季节(4~5月),随流刺网和张网捕鱼船出海,捕捞性腺成熟的银鲳进行人工授精,把胚胎运回岸上在孵化桶中继续孵化,得到初孵仔鱼并移入水泥池中进行培育。在水温19.0~24.0℃、盐度25.0~28.0的人工育苗条件下培育苗种。饵料为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和配合饲料,孵化后3 d仔鱼开始开口摄食。银鲳初孵仔鱼~12日龄为仔鱼期,13~40日龄为稚鱼期,41日龄起转为幼鱼期。经50 d培育,获得20~27 mm叉长的银鲳幼鱼。育苗成活率为5%~14%。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徐伟  尹家胜  匡友谊  姜作发  
采捕野生乌苏里江哲罗鱼(Hucho taimen Pallas)幼鱼,在流水池塘中培育至性腺成熟,进行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注射催产激素HCG、S-Gn RH-A和DOM的混合制剂可促使成熟的亲鱼排卵,(9±2)℃水温药物的效应时间在8~11 d。哲罗鱼的受精卵,为圆形、淡黄色,卵膜较软,无粘性。7+~9+龄鱼的卵径为4.20~5.56 mm[平均(4.98±0.33)mm];吸水膨胀后的卵径为4.32~5.76 mm[平均(5.20±0.38)mm],增大约0.2 mm。6~12 kg的雌性亲鱼绝对产卵量为4 500~14 000粒/尾,相对产卵量1 000~1 200 ind...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光亮  
于 1 998~ 2 0 0 1年分别利用野生的成熟亲鱼、由野生鱼培育成熟的亲鱼与由人工苗养成后经培育成熟的亲鱼 ,采用注射激素法或单纯生态法使成熟亲鱼排卵 ,经人工授精 ,获得了不同批量的受精卵 ;采用不同的饵料系列与饲养管理技术 ,分别培育出平均全长 32 9~ 6 0 0mm的鱼苗 3 6、2 1 4、2 96 0万尾 ,育苗成活率达4 6 5 %~ 83 3%;建立了一套全人工批量育苗工艺。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崔建军  朱文荣  施建华  华梁  陈丽平  徐文婷  邵飞  韩红宾  何培民  
研究了浒苔(Ulva prolifera)人工育苗技术全过程。首先研究了室内育苗浒苔藻体孢子放散的最适温度及藻体密度,孢子附着及萌发的最适温度与光照强度,浒苔苗网下海养殖小苗最适长度。结果显示:浒苔在温度25℃、藻体密度为0.8 g/L时藻体放散孢子量最大,温度为20℃、晴天[光照强度>300μmol/(m2·s)]时浒苔孢子附着及萌发效果最好,浒苔幼苗海区养殖的适宜藻体长度为1~3 cm。根据以上育苗技术参数,2013年12月10日至2014年1月26日,在浙江象山港河伯所村奉化益珍海藻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浒苔规模化人工育苗试验,并初步建立了浒苔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本次规模化育苗共用6.6 k...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倪勇  张其永  陈德富  贝宏锦  洪万树  
前言大弹涂鱼 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Linnaeus)为暖水广盐性鱼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各省,栖息于港湾和河口潮间带淤泥滩涂及红树林区。该鱼食物链短,养殖成本低,投资较少,管理方便,鱼病少,易于养活,活鱼耐长途运输。鱼体虽较小(一般为10~15厘米),但肉味鲜美,富有营养,有滋补功效,深受浙、闽、粤、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春琳  郑春静  蒋霞敏  赵青松  王象设  
通过黑斑口虾蛄人工育苗试验,初步研究其生态习性、繁殖生物学及其幼体发育的特性。认为水温。环境稳定性及光周期是影响其抱卵孵化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水温、光照、底质或人工洞穴、饵料是影响幼体变态率及成活率高低的关键因子。黑斑口虾蛄的伪蚤状幼体生长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印黄营养阶段、浮游阶段及底栖阶段。仔虾蛄比底栖阶段的伪蚤状幼体对低盐度的适应能力强,前者海水相对体积质量耐受低限为 1.005,后者为 1.010(28~3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中之  柳学周  徐永江  兰功刚  曲建忠  马学坤  蔡文超  关健  
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采取控温控光和营养强化培育等措施,使67尾经过驯养的野生亲鱼性腺全部发育,并自然产卵和受精,其中,32尾雌鱼产卵14350 mL,包括浮卵4635 mL,浮卵率32.5%。在水温(23±1)℃,盐度30±2,pH 8.0~8.2的孵化条件下,32~36 h孵化出仔鱼,初孵仔鱼约350万尾,总孵化率82.6%。90尾2+龄人工亲鱼中,部分亲鱼性腺发育成熟,其中,雌鱼占13.2%,雄鱼占30%,但均未产卵或排精。12个鱼苗培育池先后放入人工初孵仔鱼199万尾,在(23±2)℃水温条件下,经过70 d的培育,共培育出全长30~50 mm的商品...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明  史家樑  徐亚同  
采取在养殖池内投放和接触氧化水循环处理装置内接种挂膜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和放线菌等环境有益微生物 ,并与微藻、光合细菌等活饵料应用技术相结合的池水净化循环处理技术 ,通过基础试验和生产性试验进行了研究考察 ,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使育苗池水循环利用 ,降低生产成本 ,减少对周边水环境的污染。试验苗池溶解氧 (DO)高于 7 5mg/L ,氨氮低于 0 5mg/L ,水质明显优于对照苗池 ,符合河蟹育苗要求。试验苗池蟹苗总成活率 19 4 % ,产量 175 8g/m3 ,蟹苗成活率、产量和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苗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任东植  徐兆飞  王文琪  白莉  曲运琴  李峰  李富华  
应用生物技术从优质枣苗的脱除类菌原体(MLO)到启动组培技术、增殖培养技术、生根培养技术、组培苗无土栽培技术和温室营养钵栽培及室外炼苗大田绿叶移栽技术进行了系统试验。完成了脱毒枣苗工厂化育苗开发研究。结果生根率达到94%,大田绿叶移栽成活率达到98%,枣苗当年生长高度达到40~80cm,第二年生长高度可达到115~180cm。该项技术对于长期以来红枣生产中遇到的繁殖慢、品质差、枣疯病日趋严重三大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顾孝连  乔振国  
蟹类养殖产业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以下简称河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以下简称梭子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以下简称青蟹)是我国主要的养殖蟹类。目前3种蟹类土池育苗技术发展不平衡,河蟹、梭子蟹土池育苗技术较为成熟,已经普及推广并在养殖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青蟹土池育苗尚未有成功的报道。本文综述了我国河蟹、梭子蟹、青蟹苗种生产技术,尤其是土池育苗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河蟹、梭子蟹土池育苗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蟹类土池育苗技术应用于青蟹土池育苗的可行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蕊  郑红娟  贾桂霞  
为提高北美蓝云杉引种成活率并促进其幼苗生长,于2007年进行了适宜菌种的筛选和菌根化育苗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1)普通裂褶菌和Pt菌剂为较适宜的菌种。2)接种Pt菌剂后,不同种源间的平均苗高差异不显著,不同接种时间的平均苗高差异极显著。3)不同种源的适宜Pt菌剂接种量不同。1号和3号种源施用1g/株的菌剂,2号和4号种源施用0.5g/株的菌剂促进生长的效果最好,2个月后1~4号种源幼苗的平均苗高分别为3.31、3.90、3.84和3.54cm。4)在幼苗移植时接种Pt菌剂不仅可以提高移植成活率,还有助于保持观赏性状。接种Pt菌剂后移植成活率均达85%以上,其中4号种源移植成活率最高,为92.8...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开宝  孙宝胜  孙延芳  倪玲  吕青青  
通过室内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秦岭冷杉嫩枝扦插的实验研究,旨在寻求适宜的试剂,并确定最佳使用质量浓度,提高秦岭冷杉嫩枝扦插的生根率。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ABT 1号生根粉和吲哚乙酸(IAA)溶液浸泡插条均可显著提高插条的愈伤率,其中质量浓度为150mg/L的ABT 1号生根粉溶液处理的枝条愈伤率最高。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秦岭冷杉嫩枝扦插最佳措施为:扦插基质采用珍珠岩,枝条类型为嫩枝带2年生枝梗,用质量浓度为150mg/L的ABT 1号生根粉浸泡3h,可以明显促进枝条下端愈伤组织的形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顾国栋  辜云杰  和献锋  李恒  唐平  罗建勋  
麻疯树嫁接育苗技术能快速固定改良品种的优良性状,缩短良种选育时间。试验以5月龄麻疯树幼苗为砧木,以优良无性系3年生植株的1~2年的枝条为接穗,开展枝接法(劈接和切接)、芽接法(嵌芽接和单芽切接)等嫁接方法和时间对嫁接成活率影响的研究,同时开展以4~5年生幼树的一级分枝主干为砧木的高接换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麻疯树萌芽生长期(旱季)采用劈接法、切接法、嵌芽接法和单芽切接法的嫁接成活率均能够达到100%;嫁接30d后枝接法和芽接法的嫁接成活率差异不显著;在嫁接后20d内枝接法和芽接法萌芽率均超过90%以上,表明麻疯树接穗萌芽期主要集中在嫁接后10~20d;芽接法接穗后期生长量明显大于枝接法;采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