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83)
- 2023(3994)
- 2022(3372)
- 2021(3230)
- 2020(2783)
- 2019(5984)
- 2018(5961)
- 2017(10460)
- 2016(6072)
- 2015(6878)
- 2014(7089)
- 2013(6628)
- 2012(6202)
- 2011(5733)
- 2010(5857)
- 2009(5483)
- 2008(5330)
- 2007(4873)
- 2006(4303)
- 2005(3953)
- 学科
- 济(19709)
- 经济(19660)
- 管理(17267)
- 业(13683)
- 企(12351)
- 企业(12351)
- 学(11515)
- 理论(6340)
- 体(6328)
- 制(6239)
- 方法(6200)
- 中国(5948)
- 农(5859)
- 财(5343)
- 业经(4868)
- 教育(4781)
- 数学(4154)
- 数学方法(4066)
- 和(4024)
- 银(3811)
- 人事(3805)
- 人事管理(3804)
- 银行(3785)
- 融(3706)
- 金融(3699)
- 行(3686)
- 体制(3539)
- 地方(3512)
- 农业(3499)
- 策(3406)
- 机构
- 大学(87664)
- 学院(86301)
- 研究(33201)
- 管理(29064)
- 济(28339)
- 经济(27493)
- 理学(24282)
- 理学院(23941)
- 中国(23792)
- 管理学(23338)
- 管理学院(23166)
- 科学(22510)
- 农(20510)
- 京(19582)
- 所(18212)
- 研究所(16750)
- 农业(16432)
- 业大(15315)
- 中心(14597)
- 江(14555)
- 财(14536)
- 范(12773)
- 师范(12508)
- 技术(12193)
- 北京(12114)
- 院(11957)
- 省(11730)
- 州(11228)
- 财经(11104)
- 农业大学(10344)
- 基金
- 项目(57143)
- 科学(43325)
- 研究(40589)
- 基金(39460)
- 家(35939)
- 国家(35635)
- 科学基金(28924)
- 省(23458)
- 社会(23436)
- 社会科(21853)
- 社会科学(21849)
- 基金项目(20144)
- 划(19810)
- 教育(19545)
- 自然(19331)
- 自然科(18881)
- 自然科学(18868)
- 自然科学基金(18514)
- 编号(16942)
- 资助(16072)
- 成果(15447)
- 重点(13316)
- 课题(12788)
- 部(11953)
- 创(11764)
- 发(11677)
- 计划(11374)
- 体(11291)
- 创新(11016)
- 科研(10879)
共检索到136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常藕琴 石存斌 任燕 王芳 吴淑勤
实验使用组织病理学、活体压片和电镜技术,运用H.E常规染色法和美兰染色法对患有疑似类结节病的高体魳进行病理组织学诊断和观察。结果显示,患病高体魳肾脏和脾脏有大量白色小结节,直径大约1 mm;活体压片,观察到脾脏和肾脏中有散在短杆状细菌和大量呈团块状聚集的细菌结节;光学显微镜下,肾脏和脾脏有大量细菌聚集形成的嗜碱性结节,肾间质淤积的血液中也有大量细菌;透射电镜观察到肾脏和脾脏中有些巨噬细胞在吞噬细菌,有些菌体聚结成团形成结节,未见病毒颗粒。从病变组织中分离到两端极染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无鞭毛,长0.8~2.6μm,宽约0.6~1.2μm。患病高体魳器官主要组织病理学变化有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关键词:
高体魳 类结节病 病理组织学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徐金铖 刘宇婷 潘连德 杨吉平
为探究美国鲥鱼内脏结节病的病因病理,本实验从患内脏结节病的美国鲥鱼体内分离出肝、脾和肾等内脏器官组织,通过对病鱼样品H.E染色、马松染色和抗酸杆菌染色,并结合亚显微结构观察对病变组织、细胞以及疑似病原菌进行分析。病鱼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体表多处损伤,鳞片下出血,腹部膨大,肛门出血。病理解剖见腹腔内含大量积水,肝、肾和脾脏表面有大量白色结节,肝脏呈深红色,多处破裂出血,肾脏表面附着大量白色纤维样病变,失去原有颜色和结构,脾脏呈深黑色,肠道出血,除此外未见其他器官有结节分布。组织病理分析结果表明:显微结构所见肝、脾和肾器官组织病变为出现肉芽肿,且又大又多。肉芽肿中心由坏死的组织碎片和聚生菌体组成,外围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包膜由纤维组织构成。肝脏组织内含大量空泡为脂肪变性;肾组织内肾小管腔破裂分解,肾间质出现大面积组织坏死;脾组织间充斥大量红细胞。其它内脏组织内未见肉芽肿。抗酸染色和亚显微结构观察证实滋生在组织间的细菌为一种短杆菌。由此得出,肝、脾和肾组织由于病原菌感染形成大量肉芽肿继而导致脏器产生大量的结节,最终出现器官功能低下或衰竭导致鱼体死亡。
关键词:
美国鲥鱼 结节病 组织病理 肉芽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晟毓 魏文燕 刘韬 杨倩 谢恒 何琦瑶 汪开毓
2018年4月四川邛崃地区某养殖场大口黑鲈感染致死性结节病,死亡率高达80%。为明确病因,通过常规微生物分离、鉴定,从患病鱼皮肤溃疡灶、鱼鳔腔积液和肝脏组织中分离到同一株优势菌,命名为HSY-NS02。经菌体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抗酸染色镜检、生理生化实验、16S rDNA序列扩增及系统发育分析和特异性PCR扩增,确定该菌为诺卡氏菌。进一步对健康大口黑鲈进行分离菌的人工感染实验以确定其致病性,结果显示,人工感染鱼出现与自然发病相似症状,且从人工感染鱼体中再次分离到相同菌。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皮肤溃疡灶、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和鳃发生不同程度的慢性炎性肉芽肿病变,其中脾脏病变最为严重。对菌株HSY-NS02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庆大霉素、新霉素和制霉菌素3种药物敏感,对其他18种药物耐受,呈多重耐药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金珊 王国良 赵青松 陈惠群 陈寅儿
2002年5月从患细菌性类结节病的濒死鲈体内分离到一株细菌02517 1,经人工感染试验及API20E系统鉴定,认为该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显示,与健康鱼相比,患病鱼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糖、蛋白质、尿素、胆固醇等显著下降,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等血清酶类活性增强,说明经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鲈在营养物质代谢、抗病力、消化、呼吸、排泄等方面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损害。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等4种化学疗剂及地榆、乌梅、木瓜、五味子等4种中草药对该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关键词:
鲈 类结节病 嗜水气单胞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骆豫江 陈昆慈 朱新平 潘德博 常藕琴 李凯彬
利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出膜后1~30d的高体革(鱼刺)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形态学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水温在26.6~29.7℃条件下,高体革(鱼刺)初孵仔鱼消化管为一柱形盲管,管腔狭窄,口、肛门尚未与外界接通。出膜30h仔鱼,口开始张开,消化管相通。出膜2d仔鱼肠壁出现皱褶,肠瓣将肠道分为前肠和后肠,在显微镜下可见消化管蠕动。出膜3d仔鱼可以开口摄食,消化管上皮分化,食管中出现黏液细胞,肝脏和胰脏出现,鱼体由内源性营养转入混合营养阶段。混合营养阶段仔鱼消化道明显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前肠、直肠等,消化腺肝脏和胰脏也已形成,各部分已经有初步结构和一定的消化吸收能力。随...
关键词:
高体革(鱼刺) 消化系统 器官发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钟正苹 金丽 张耀光
采用血液学和组织学研究了鳠锥体虫病对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外周血及部分组织器官(鳃、肝脏、肾脏、头肾及脾脏)造成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在感染的的早期和中期,有虫组的红细胞(RBC)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Hb)均有所下降,白细胞(WBC)数目增多,但在感染末期个体三者均显著下降,并且白细胞血式发生改变。各项血清指标显示有虫组的肝脏、肾脏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感染末期个体损伤较严重。组织切片观察显示,鳠锥体虫病能使大鳍鳠的血液、肝脏、肾脏、头肾和脾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局部鳃丝断裂、出血;肾脏、头肾和脾脏出现不同程度充血,肝细胞呈水样变性,感染末期个体的肾脏、肝...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邵晓阳 叶雪平 胡建饶 金柘
用连续切片的方法对患有红体病的青虾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患病青虾鳃部、肌肉组织和肝胰腺部位病症比较明显,不同患病阶段组织变形差异显著。鳃片细胞在患病初期表现为胞质收缩,后期则细胞膨胀破裂,细胞内物质外溢,细胞边缘界限不完整;肌肉组织在后期出现肌纤维束之间间隙,且部分肌纤维有断裂的现象;中期肝小叶间隔出现空隙和腺细胞变形,在后期则表现为小叶溃烂。造成青虾因红体病死亡的原因,初期主要是因为鳃片的组织病变导致呼吸困难,进而造成青虾生理异常;后期主要是因为肝胰脏的溃烂造成消化功能全面丧失。
关键词:
青虾 红体病 组织病理学 拟态弧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景松 郭亚男 王健霖 王建东 张正刚 刘红燕 李继东
【目的】对宁夏某规模化绵羊场大肠杆菌和艾美耳球虫混合感染进行分离鉴定并对靶器官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固体培养基进行细菌病原分离,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寄生虫检测;采用大肠杆菌16S rRNA引物进行基因序列扩增和测序,使用DNA Star软件将分离菌株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标准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采用MEGA 7.0软件中的邻接法,依据16S rRNA序列构建分离株系统发育树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对靶器官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中观察到金属光泽的黑色单一菌落,在血平板中有溶血环的灰色圆形单一菌落,染色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共分离得到3株菌株;麦克马斯特法检测显示,粪便中有卵圆形,表面光滑的孢子化艾美尔球虫卵囊,其平均OPG为2200,属于轻度感染;对3株菌株16S rRNA扩增片段与阳性对照一致,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大肠杆菌在同一分支;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肠组织黏膜层绒毛溶解坏死、黏膜上皮结构丢失;回肠固有层内有球虫虫体,呈嗜酸性圆形;空肠间质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腺腔有镰刀状球虫裂殖体;结肠局部黏膜有溃疡灶,并有大量弱嗜碱性短杆状物质沉积。【结论】结合病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结果分析表明,该例绵羊群腹泻是由大肠杆菌和艾美尔球虫共同感染所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桦 魏勇 王利
为探究四川省某养殖场湖羊患病情况,以1只发病湖羊为例,研究观察病羊临床症状、解剖变化,采用H.E.染色方法分析病羊实质器官病理组织学变化,并从病羊中分离出菌株Z-1,采用生理生化、16S rDNA基因测序对其鉴定,采用腹腔注射对菌株Z-1进行动物回感试验,纸片扩散法对菌株Z-1进行药敏分析。结果表明:患病羊病症有高热、剧烈咳嗽并伴有喘气,口鼻周围可见黄色浓稠分泌物;解剖变化为多个实质器官明显肿大、充血,肺脏充血、颜色暗红,切开有血样泡沫状液体流出;病理组织切片可见肺、肝、脾等组织细胞肿胀、充血、出血,肺泡腔和细支气管中有大量粉红色纤维素性渗出物,炎性细胞浸润;菌株Z-1为革兰氏阳性菌,乳糖、七叶苷和山梨醇等生化反应呈阳性反应,木糖醇、甘露糖和蜜二糖等生化反应呈阴性反应;16S rDNA基因目的片段长度为1 428bp,与菌株NR_026471的相似性达到98%,综合鉴定为链球菌;动物回感试验表明该菌株对小鼠具有很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等敏感,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和拉氧头孢等耐药。综上,该病湖羊患链球菌感染的纤维素性肺炎。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邵明瑜 张志峰 刘建国 李昀 张全启
垂体作为鱼类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在生长、发育、生殖以及其他一些内分泌相关生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作者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牙鲆的脑垂体发生,对不同发育时期的腺垂体细胞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孵化后1d仔鱼的间脑下方可见一实心细胞团,于孵化后3d迁移至间脑后方的漏斗体下,与来自漏斗体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及其神经纤维结合共同形成脑垂体,前者形成腺垂体,后者则主要形成神经垂体。孵化后8d腺垂体分为中间部(Pars intermedia,PI)和外侧部(Pars distalis,PD)两部分。孵化后14d腺垂体分化为前外侧部(Rostral pars distalis,RPD)、中外侧部(Proxim...
关键词:
牙鲆 脑垂体 发育 组织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小东 严安生 秦玉丽 黄峰
对性成熟雌性鳜鱼的脑垂体进行了组织学研究。鳜鱼脑垂体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两大部分组成。腺垂体分为前叶、间叶和过渡叶。间叶中含有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其中嗜碱性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在年周期中有明显变化,并与生殖活动密切相关
关键词:
鳜鱼 脑垂体 组织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训蒲 熊传喜 黎会平
从组织学的角度探讨了黄鳝脾脏和肾脏的结构与机能。脾脏的结构类似于哺乳动物的脾脏,即有红髓、白髓之分,有生发中心;主要为造血器官。肾脏则具有中肾的典型结构。脾脏和肾脏内有大、小淋巴细胞和不同发育阶段的其他粒细胞。脾脏具有吞噬功能和贮血功能。
关键词:
黄鳝 造血器官 组织学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佟春萌 陈乃松 季振尧 徐祥泰 苟仕潘
采用组织切片和免疫组化技术对大口黑鲈的胰腺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经H-E染色和G-醛复红染色了的切片显示:大口黑鲈腹腔中10多个肉眼可见的黄白色颗粒物其实是被一层结缔组织和外分泌胰腺包裹着的胰岛结构,其中最大的一个即为主岛;还有许多肉眼不可见的胰岛结构被埋藏于总胆管的管壁中;肝脏中有外分泌胰腺的存在与分布。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免疫组化切片和图像分析显示:B细胞主要集中胰岛的中央区;A细胞分布于胰岛的全部。本研究的结论为:大口黑鲈的内分泌胰腺主要分布于总胆管周围,外分泌胰腺除了包裹于胰岛之外也分布于肝脏中,胰腺的分布属于弥散型。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胰腺 胰岛 组织学观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方廖琼 陈昌琼 何成明
中华鳖出血性肠炎病病理组织学研究方廖琼陈昌琼何成明(四川畜牧兽医学院水产系,重庆632460)本文作者对中华鳖出血性肠炎病部分组织器官作病理分析,以期对鳖出血性肠炎症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实验室水族箱饲养稚鳖,体重50—75克,共4只,3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奚德华 侯加法
研究了265头青年猪1 060个关节(附关节和腕关节各530个)骨软骨病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肉眼观察主要表现为患部关节软骨变色、充血,关节面粗糙、裂开、糜烂或凹陷,并根据其损伤程度进行分类,即正常、轻度、中度和严重,分别占21.7%、33.3%、29.0%、16.0%。显微观察特征为关节软骨局部增厚,软骨细胞增生、肥大;在一些区域软骨细胞变性、坏死,坏死区易形成裂隙;骨质内形成软骨岛。结论:青年猪有很高的骨软骨病发病率,后肢比前肢严重,并表现典型的骨软骨病组织病理学特征。
关键词:
青年猪 骨软骨病 组织病理学 分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