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3)
- 2023(479)
- 2022(437)
- 2021(414)
- 2020(367)
- 2019(749)
- 2018(745)
- 2017(900)
- 2016(917)
- 2015(994)
- 2014(920)
- 2013(955)
- 2012(983)
- 2011(964)
- 2010(943)
- 2009(899)
- 2008(866)
- 2007(817)
- 2006(613)
- 2005(537)
- 学科
- 学(3091)
- 害(1914)
- 虫(1768)
- 生物(1700)
- 虫害(1573)
- 病虫(1451)
- 病虫害(1451)
- 水产(1410)
- 防(1181)
- 防治(1156)
- 治(1155)
- 动物(1132)
- 及其(1038)
- 微(1024)
- 生物学(1023)
- 微生(1021)
- 微生物(1021)
- 动物学(928)
- 病害(813)
- 微生物学(790)
- 物(776)
- 鱼(710)
- 壤(620)
- 土壤(619)
- 植(574)
- 各种(570)
- 植物(570)
- 菌(568)
- 类(514)
- 草(493)
- 机构
- 大学(14394)
- 学院(14381)
- 农(12502)
- 农业(10380)
- 科学(9712)
- 研究(8616)
- 业大(7735)
- 农业大学(6806)
- 所(6628)
- 室(6605)
- 实验(6515)
- 研究所(6400)
- 实验室(6371)
- 重点(5975)
- 业(5841)
- 省(5133)
- 生物(4503)
- 中国(4382)
- 技术(4220)
- 科学院(3909)
- 部(3286)
- 京(3221)
- 中心(3126)
- 林(2955)
- 工程(2857)
- 农业科学(2788)
- 科技(2775)
- 院(2773)
- 生命(2746)
- 学生(2703)
共检索到18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清 王瑶 陈尚武 李平兰
通过变色圈法和透明圈法从泥土中筛选出脂肪酶产生菌,并根据菌株的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和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筛选得到菌株的种属。采用罗丹明B(Rhodamine B)平板初筛出51株脂肪酶产生菌,以荧光圈直径或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HC)为指标,选取HC>1.60的9株脂肪酶产生菌,采用橄榄油乳化液平板进行复筛,对HC进行测量比较筛选出1株高产脂肪酶的菌株L-17,其HC为2.27。利用透明圈法对菌株L-17的粗酶液的酶活力进行测定,HC为3.07,表明菌株L-17具有较高的酶活力。菌株L-17经初步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为一株高产脂肪酶的菌株,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关键词:
脂肪酶 筛选 鉴定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夏宇 周文化 邓学良 伍金娥
为获得高产脂肪酶菌株,对包括白地霉在内的数十种微生物进行了筛选。在采用油脂培养基进行初步筛选之后,用酸碱滴定法对菌株所分泌的脂肪酶活力进行测定,筛选获得了高产脂肪酶的白地霉菌株,其酶活力达10.79 U/mL;然后对该菌株的产脂肪酶培养基配方、pH值、温度、摇床转速等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适产脂肪酶条件是:培养基配比的橄榄油2%、牛肉膏2%、蔗糖0.5%、(NH4)2SO40.1%,最优培养条件为pH值7.0、温度28℃、摇床转速225 r/min。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衣杰荣 王允绍 张兆斌 李晓晖
从上海地区富含油性的土壤中,以橄榄油为唯一碳源进行富集培养、以罗丹明B为指示剂的平板进行初筛,摇瓶复筛得到产脂肪酶菌株51-43。通过对51-43进行形态学观察,以及18S rDNA特征片段比较分析,初步确定51-43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黑曲霉51-43产脂肪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优发酵条件为:蛋白胨2.35%,小麦粉1%,K2HPO40.1%,MgSO4.7H2O 0.05%,CaCl20.01%,NH4Cl 1%,Tween-80 0.5%,橄榄油1%,pH 7.0。此培养基在28℃,160 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72 h...
关键词:
黑曲霉 脂肪酶 发酵条件 正交实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震 张岩 杨朋坤 任双慧 高雅欣 孙玉娇 王永芬
【目的】对1株产脂肪酶细菌MY016进行鉴定并对其产脂肪酶特性进行研究,为后期规模化发酵生产脂肪酶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测序分析,对实验室分离保存的1株产脂肪酶细菌MY016进行鉴定;通过菌落和芽胞计数、生长曲线测定,对MY016的生长特性进行分析;通过产脂肪酶量和酶活检测、脂肪酶基因扩增和系统进化分析,对MY016菌株的产脂肪酶特性进行探讨。【结果 】产脂肪酶细菌MY016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分析,被鉴定为枯草芽胞杆菌。MY016在培养2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生长迅速;培养10 h其菌液600 nm吸光度最高达到4.7,随后进入稳定期;12 h时活菌数约为5.3×10~9 CFU/mL;培养22 h后开始二次生长,吸光度最高达5.2;培养46 h后进入衰退期。芽胞观察和计数结果显示,MY016菌株在接种16 h后开始形成芽胞,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芽胞形成率逐渐升高,直至72 h完全形成芽胞,芽胞数最高为1.9×10~9 CFU/mL。产脂肪酶能力检测结果显示,MY016菌株在培养36 h时产酶量达到最大,为246.918 mg/L,然后总酶量逐步降低;48 h时总酶活达到最高,约为281.883 U/L。成功扩增了MY016菌株的脂肪酶基因,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MY016脂肪酶基因与其他芽胞杆菌的脂肪酶基因亲缘关系最近,表明其脂肪酶基因进化保守。【结论】产脂肪酶枯草芽胞杆菌MY016生长迅速、产酶量稳定,总酶活较高,适合后期规模化生产和在畜牧业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菌株鉴定 脂肪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锁珠 李龙 付冠华 王利红 强巴央宗 李家奎
【目的】从西藏藏猪粪便中分离可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并对其进行分类和鉴定。【方法】用羧甲基纤维素(CMC)水解圈法对藏猪粪便中的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初筛,再用滤纸降解试验、秸秆纤维降解试验和胞外酶活力测定等进行复筛,筛选可高效降解纤维素的细菌。通过观测所获菌株的菌落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筛选到1株具有较强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经鉴定其是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一个亚种或变种,将其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TL
关键词:
藏猪 纤维素降解菌 纤维素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亚萍 汪瑾 张充 吕凤霞 别小妹 陆兆新
从油脂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了1株高效产脂肪酶的细菌S31,经鉴定为Burkholderia cepacia(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cepacia S31所产脂肪酶具有活性高、耐高温、耐有机溶剂和位置非特异性水解甘油三酯等优良特性。为了进一步提高S31菌株的产酶量,对该菌产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子试验筛选出最佳碳源为麸皮,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佳诱导物为Tween-80。通过对培养基各组分及外部培养条件因素的正交试验,确定S31菌产脂肪酶的摇瓶发酵最优条件为:以20 g.L-1麸皮、10 g.L-1蛋白胨、40 g.L-1Tween-80、0.5 g.L-1MgSO4和2 g.L-1K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瑞 岳田利 袁亚宏 王周利 王军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建立嗜酸耐热菌的脂肪酶和酯酶指纹图谱,为建立基于脂肪酶和酯酶指纹分析的嗜酸耐热菌快速鉴定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将5个脂肪酶和酯酶底物直接与嗜酸耐热菌反应,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得到了9株嗜酸耐热菌的脂肪酶和酯酶指纹色谱图,并对色谱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所得脂肪酶和酯酶指纹图谱能将脂环酸芽孢杆菌和芽孢杆菌明显分为2个类群,且同一属的2个不同种的细菌也能得到正确归类。【结论】脂肪酶和酯酶指纹分析能够用于嗜酸耐热菌的快速鉴别,且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经济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汉民 沈莲清 桑卫国 董明敏 黄晓春 黄光荣
采用扩展青霉 (Penicilliumexpansum )PF868产生的碱性脂肪酶为酶源 ,酶解脱脂鲐碎肉 ,其最适条件为 :32~ 34℃ ,pH 9.3,酶活浓度 4 0u/ml,碎肉的质量与酶液体积比为 1g∶5ml,脱脂时间 5 0min。鲐碎肉的干基残脂率低于 4 .0 %。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继莲 李明源 任羽 陈芸
从慕士塔格峰江布拉克冰川融水中筛选获得一株耐低温蛋白酶细菌菌株P3-1,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假单胞菌,其分泌的蛋白酶最适催化温度为25℃,符合低温酶特性.通过单因子筛选及正交试验优化P3-1发酵条件,确定其最佳产酶培养基配比为:3.0%葡萄糖、1.5%蛋白胨、0.3%Mg SO4,最适宜培养条件为:接种量3%,P H 7.0,发酵时间42 H.在此条件下菌株发酵产酶活力可达82.1 U·M L~(-1),是最初(37.3 U·M L~(-1))的2.2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蕾 黎继烈 蒋丽娟
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rman设计及响应面法对芽孢杆菌T3—4的产脂肪酶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适C、N源分别为麦芽糖、蛋白胨+硫酸铵,碳氮比为1∶3。其最适产酶条件为:七水硫酸镁0.05%,蓖麻油1.5%,蛋白胨0.75%,磷酸氢二钾0.1%,麦芽糖0.5%,硫酸铵0.3%,pH值6.5,接种量10%。在此条件下,发酵脂肪酶活力可达805.836 U/mL。
关键词:
芽孢杆菌 脂肪酶 响应面法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明 沈进军 吕春娥 张顺萍 赵剑锋 薛勇 程祖锌
从本实验室保存的57株菌株中筛选出一株可高效降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哈茨木霉APS62,其滤纸酶活力(FPA)为4.981 IU.g-1,是对照里氏木霉模式菌株APS63的3.02倍.产酶条件优化研究的结果表明,以稻草粉为底物,APS62菌株产滤纸酶的最适条件为: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3 d,稻草粉与麸皮比5∶0,接种量6%,氮源为NH4NO3(总氮量0.4%),培养基起始pH为5.0,吐温80含量0.1%.此条件下的FPA为6.125 IU.g-1,比优化前提高8.1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封晔 来航线 郑真
为了得到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和确定其最优生产发酵工艺,采用比色法对供试的Z1、Z2、Z3、W2、W5、FG10、FG209、H8和A8等9株真菌进行筛选,对筛选出的高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并对其最佳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G10和FG20为高产纤维素酶菌株;FG10的最适产酶条件为豆粕0.3 g/kg,pH 4.8,35℃培养48 h;FG20的最适产酶条件为油渣0.2 g/kg,pH 4.4,35℃培养48 h;2株菌均属曲霉属,其中菌株FG10为烟曲霉,菌株FG20为米曲霉。
关键词:
纤维素酶 菌株筛选 产酶条件 曲霉属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邢成锋 阎萍 梁春年 裴杰
脂蛋白脂酶是脂质代谢的关键酶,主要催化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水解。产生供组织利用的脂肪酸和单酰甘油。笔者综述了LPL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调控以及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脂蛋白脂肪酶基因 突变 多态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黎军胜 李建林 吴婷婷
以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O.aureus)为实验材料,研究其淀粉酶、脂肪酶分布与特性。结果表明,Ⅰ(体重55.14g)、Ⅱ(体重122.82g)、Ⅲ(体重225.68g)组实验鱼肠道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均表现出相似规律: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前肠、中肠、后肠。实验鱼体重从55g增至122g,肠道淀粉酶活性急剧上升,实验鱼体重从122g增至225g,酶活性增幅减缓。3组实验鱼肠道各肠段淀粉酶活性相对比值(前肠、中肠、后肠)分别为1:0.95:0.52、1:0.44:0.21和1:0.50:0.24;脂肪酶活性相对比值(前肠、中肠、后肠)分别为1:0.17:0.12、1:...
关键词:
罗非鱼 淀粉酶 脂肪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卢斌 柯才焕 杨明 康康 赵晶
琼胶酶在多糖降解应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而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琼胶酶高产菌株成为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从养殖的杂色鲍体内分离到一株高产琼胶酶的菌株MA-B22。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经16S rRNA序列鉴定表明,与Tamlana agarivorans sp.nov.具有99%同源性,因此初步定为Tamlana sp.。在2216E培养基中该菌株在培养时间60h,温度25℃,起始pH为6.0条件下产酶活性最高。基于上述培养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培养基的最佳基本组成:氮源为牛肉膏(其最适浓度为6.0‰),碳源为琼脂(其最适浓度为2.5‰),配制培养基的人工海水的最适盐度为25。经培养条件优化...
关键词:
琼胶酶 酶活力 培养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