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5)
- 2023(1137)
- 2022(959)
- 2021(907)
- 2020(826)
- 2019(1730)
- 2018(1820)
- 2017(2995)
- 2016(2060)
- 2015(2328)
- 2014(2384)
- 2013(2266)
- 2012(2184)
- 2011(1906)
- 2010(1981)
- 2009(1805)
- 2008(1717)
- 2007(1636)
- 2006(1425)
- 2005(1228)
- 学科
- 管理(4811)
- 济(4291)
- 经济(4282)
- 业(3639)
- 企(2945)
- 企业(2945)
- 中国(2181)
- 学(2095)
- 银(1755)
- 银行(1746)
- 农(1679)
- 行(1678)
- 理论(1589)
- 财(1517)
- 融(1509)
- 金融(1509)
- 制(1484)
- 方法(1385)
- 教学(1201)
- 教育(1195)
- 和(1125)
- 业经(1120)
- 数学(1024)
- 数学方法(1001)
- 地方(992)
- 技术(977)
- 务(975)
- 松(973)
- 财务(964)
- 财务管理(962)
- 机构
- 学院(25464)
- 大学(24825)
- 研究(10962)
- 中国(8398)
- 科学(8115)
- 管理(7482)
- 济(7190)
- 经济(6896)
- 农(6694)
- 所(6531)
- 京(6508)
- 研究所(6024)
- 业大(6021)
- 理学(5797)
- 理学院(5729)
- 管理学(5544)
- 管理学院(5512)
- 农业(5206)
- 院(4782)
- 技术(4759)
- 中心(4697)
- 省(4681)
- 江(4672)
- 北京(4353)
- 财(4095)
- 林业(3869)
- 研究院(3816)
- 州(3716)
- 室(3588)
- 职业(3316)
共检索到42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思广 蒋云东 何俊 李明
以40个3年生的高产脂思茅松嫁接无性系的树高、胸径、抗松梢螟能力、针叶叶绿素含量及产脂力5个指标为分类指标,采用系统聚类的可变类平均法进行无性系的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把无性系分成3类,初步评选出生长最好、抗松梢螟能力较强、产脂力最高的6个优良嫁接无性系.
关键词:
思茅松 高产脂 无性系 聚类分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思广 付玉嫔 张快富 蒋云东 姚志琼 李明
为了选择高产脂的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优良家系,对4.5年生的25个思茅松高产脂优良家系的半同胞及1个对照的产脂力、树高、胸径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家系的产脂力均大于对照,较对照产脂力平均提高达56.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产脂力存在极显著差异。产脂力的家系遗传力为0.62。初步选择出5个高产脂的优良家系,其产脂力的理论遗传增益为70.9%,现实遗传增益为114.3%。表4参13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思广 张快富 付玉嫔 赵永红 蒋云东 李明 姚志琼
为了选择高Δ3-蒈烯的思茅松优良无性系,对5年生的40个思茅松高产脂嫁接无性系及1个对照的松脂中Δ3-蒈烯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节油中Δ3-蒈烯含量大于对照的有18个,较对照Δ3-蒈烯含量平均提高了419.9%;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Δ3-蒈烯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Δ3-蒈烯的无性系遗传力为0.99;初步选择出11个高Δ3-蒈烯含量的高产脂优良无性系,其平均产脂力约为普通思茅松的2.7倍,Δ3-蒈烯含量的遗传增益为415.7%.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缪福俊 李江 熊智 原晓龙 杨宇明 王娟
采用V型下降采脂方法对200株思茅松进行产脂力测定,并结合3个主要树体因子(胸径、冠幅、树高)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产脂力相关性最强的树体因子为胸径,相关系数为0.853,平均单刀产脂力为7.18 g;在相同径级条件下,思茅松的产脂力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均存在相对高、低产的思茅松;当径级为33~34 cm时,思茅松g33-6最高产脂力达到25.86 g;思茅松在雨季的产脂力比旱季高,产脂力与季节温度有关.表明产脂力可能与思茅松本身的遗传因子相关.
关键词:
思茅松 树体因子 产脂力 遗传因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毅 原晓龙 陈伟 李江
以高产脂思茅松为材料,基于转录组数据分析,采用RT-PCR方法获得思茅松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GGPS)基因的c DNA序列,Gen Bank登录号为KM382173.1.序列分析显示,思茅松GGPS基因c DNA全长1 152 bp,编码383个氨基酸,属于GGPS家族.序列比对分析显示,思茅松GGPS拥有GGPS家族特有的两个功能保守结构域FARM(DDLPSMDND)、SARM(DDILD),其与马尾松GGPS的同源性为78.07%.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思茅松GGPS与马尾松GGPS的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在思茅松的树皮中,GGPS基因的表达明显受到割脂物理伤害的诱导,在高产脂思茅松个体幼枝中的表达量远远高于在低产脂思茅松个体的表达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姜远标 陈少瑜 吴涛
在提取高质量基因组DNA以及建立稳定的RAPD-PCR反应体系的基础上,采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思茅松20个优良家系进行了分子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5条具有多态性随机引物对20个家系的扩增共检测到155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有68个,占总位点数的43.87%;遗传分析表明,各家系的相似性系数分布范围为0.941 2~0.725 5,平均值为0.854,说明20个思茅松家系之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分化,其中20号家系与其它家系的遗传差异较大.研究结果为思茅松优良家系选育、鉴别以及分子辅助的杂交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帅锋 苏建荣 郎学东 黄小波 缪迎春 杨利华
[目的]通过对思茅松自由授粉子代测试林的生长与形质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进行优良家系选择,为建立思茅松高世代种子园及培育优良无性系苗木提供种质资源。[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214个思茅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试林中选择胸径、地径、树高、枝下高、冠幅、通直度、树干圆满度、树冠圆满度、材积及地上生物量等生长与形质性状,利用线性混合模型进行遗传参数的估计,进行优良家系筛选。[结果]思茅松自由授粉子代测试林生长与形质性状的遗传参数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较高,其中,地径的家系遗传力最大(1.10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兆录
本文从区系地理、生物特性、生态特点和开发利用等方面对思茅松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作了系统的总结。认为思茅松是个重要的森林树种、在起源及分布上都与云南松和卡西亚松有联系,从理论到生产实践,都需要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
关键词:
思茅松,研究现状,区系地理,生态特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温庆忠 杨晓松 杨子祥 陈晓鸣 赖兴会 丁福红
利用从1987年以来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长期监测数据,对我国思茅松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主导利用方向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1987年-2007年,思茅松林资源总体呈下降趋势,面积从67.20×104hm2下降到59.04×104hm2,年均递减0.61%;蓄积量的变化幅度则相对较小。20年间思茅松林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略有增长,表明总体质量有所上升。但与此同时,径级结构动态变化显示,思茅松林小径组、中径组林木蓄积量所占比重呈递增趋势,而特大径组林木蓄积量则快速递减,近、成、过熟林的单株材积在1987年-2007年间下降了38.24%,单株立木材积显著下降,表明可用资源质量正呈现出...
关键词:
思茅松 森林资源 动态变化 监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常耕 程长元
本文报道了在湖北省黄冈地区种植的被誉为活化石树种——水杉无性系选择12 a的结果。研究表明,水杉个体间遗传差异极大,为无性系选择提供了可能,但在散生大树中开展选优,效果差,而以实生人工幼林为对象选优,效果很好。说明选种群体的生境一致有科学选种的基础。统计分析表明,水杉生长量早一晚龄相关十分密切,甚至一年生时,就表现出优良的特性直到12~13年生时仍处领先位次,如仅用生长性状作无性系选择可在较早龄进行,不必等到1/3个轮伐期。
关键词:
水杉 优树 无性系测验 早—晚龄生长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季孔庶 邱进清 陈亚斌 林文奖 王章荣
以纸浆材种源林、专营性种子园混合家系林和种子园子代测定林为基础材料 ,兼顾扦插生根率、造林成活率、采穗母株的生长量及材性性状 (木材密度 )等综合指标 ,经初选和复选 ,最终筛选出纸浆材优良无性系 32个。这批无性系 3a生林分的树高生长超过实生林分 2 8 6 % ,胸径超过实生林分 16 7% ,生根率超过初选无性系 2 8% ,木材比重的选择增益平均达 8 7%。比较采穗圃的不同营建方式及经营管理措施 ,认为圃地采穗圃优于山场采穗圃。在顾及圃地的地价较高或扦插圃附近难以找到合适的圃地 ,且山场的土壤条件、水源和交通均较优越时 ,建立山场采穗圃也是可行的途径 ;采用施肥和修剪等集约化管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春丽 李元禄
通过对云南松和思茅松的磺化化学机械浆(SCMP)进行探索,结果发现了磺化处理思茅松木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_2SO_3用量为18%,最高温度为150℃,液比6:1,保温时间40min,然后应用YG01盘磨机进行机械后处理.同时发现SCMP的得率和光学性能接近SGW,强度性质接近CP.并发现由于云南松与思茅松原料本身的差异造成SCMP的强度也有差别,以上充分说明了SCMP能扩大MP的使用范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魏永成 刘青华 周志春 丰忠平
【目的】研究不同产脂量马尾松无性系嫩枝、未创伤与创伤树干木质部树脂道结构的差异,为高产脂量无性系的早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不同产脂量马尾松无性系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和比较其嫩茎、树干木质部树脂道结构和创伤后树脂道结构的差异性,并分析嫩茎、创伤与未创伤树脂道结构的相关性。【结果】在当年生嫩茎中,高、低产脂量马尾松无性系之间单位面积内树脂道总面积、单个树脂道平均面积差异显著,高产脂量无性系单位面积内轴向树脂道总面积和单个轴向树脂道平均面积分别为63 433μm~2·mm~(-2)和4832μm~2,为低产脂量的2.69和3.03倍,同时高产脂量无性系单位面积内径向树脂道总面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兰再平 马可 张怀龙 苏衍修 刘义
对选自河南省淮阳县的窄冠刺槐优良无性系的选育过程及其生物生态学特性、无性系繁殖与育苗方法以及无性系林分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表现进行了研究。多点测定结果表明:窄冠刺槐生长快,在不同栽培条件下4~8年生时,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1.5~1.8 m,胸径2.1~2.5 cm;干形好,树干通直,形率达0.7~0.8;树冠窄,紧凑而圆满,分枝角度<35°;托叶刺少或无。窄冠刺槐无性系是营建速生丰产用材林、生态防护林、农林复合系统以及园林绿化的优良无性系。
关键词:
刺槐 窄冠 无性系 选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跃
本文采用等级系数法评定立地质量,可减少外业样地调查数量.计算手段简便,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较为方便.经验证,用该法划分的立地质量等级与实际情况吻合.
关键词:
立地质量评价 思茅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