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33)
2023(11242)
2022(9939)
2021(9330)
2020(7879)
2019(18337)
2018(18529)
2017(35151)
2016(19418)
2015(22155)
2014(22218)
2013(21885)
2012(20096)
2011(18039)
2010(17944)
2009(16275)
2008(15900)
2007(13795)
2006(12076)
2005(10340)
作者
(59138)
(49052)
(48880)
(46227)
(31157)
(23722)
(22006)
(19568)
(18693)
(17505)
(16887)
(16584)
(15577)
(15415)
(15126)
(15117)
(15015)
(14555)
(14010)
(13997)
(12374)
(12107)
(11928)
(11297)
(11018)
(11015)
(10973)
(10751)
(10046)
(9912)
学科
(76625)
经济(76540)
管理(56838)
(54777)
(46498)
企业(46498)
方法(38891)
数学(33556)
数学方法(33005)
(19558)
(19389)
中国(17815)
技术(17369)
(17362)
业经(16650)
地方(14876)
理论(14041)
农业(13434)
(13110)
(12668)
贸易(12663)
环境(12613)
(12256)
(11511)
(11441)
财务(11439)
财务管理(11414)
(10973)
企业财务(10801)
教育(10525)
机构
大学(283690)
学院(280860)
管理(113385)
(103623)
经济(101189)
理学(99070)
理学院(97932)
管理学(95937)
管理学院(95462)
研究(94046)
中国(66054)
科学(63655)
(61426)
(49965)
(48772)
业大(46907)
研究所(45210)
(44689)
中心(41636)
(39809)
农业(39628)
北京(38590)
(38333)
师范(37958)
财经(36965)
(33979)
(33563)
(32685)
技术(32231)
师范大学(30907)
基金
项目(200478)
科学(156650)
基金(144246)
研究(142616)
(127633)
国家(126632)
科学基金(107631)
社会(86784)
社会科(82183)
社会科学(82155)
(79433)
基金项目(77090)
自然(72879)
自然科(71170)
自然科学(71149)
自然科学基金(69827)
(67708)
教育(65661)
资助(59961)
编号(57756)
成果(46343)
重点(45200)
(43582)
(42106)
(41901)
课题(40291)
创新(39150)
科研(38741)
计划(38435)
大学(36459)
期刊
(108350)
经济(108350)
研究(77174)
中国(50155)
学报(50041)
科学(45450)
(44452)
管理(39740)
大学(36224)
学学(34091)
教育(32403)
(32022)
农业(31712)
技术(27172)
(17426)
金融(17426)
业经(17337)
(16778)
财经(16695)
经济研究(16314)
图书(16311)
科技(16225)
技术经济(15570)
(14058)
问题(13830)
(13815)
理论(13762)
资源(13533)
业大(13477)
统计(13112)
共检索到392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卫云宗  乔蕊清  刘新月  
根据国内外适应性育种的经验 ,结合我们多年小麦抗旱育种实践 ,对培育兼具抗旱节水和高产冬小麦的育种技术及其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剖析了高产抗旱小麦品种在不同生育环境的产量构成特点 ;建立了选择鉴定抗旱高产、广适性、稳产性品种的具体程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进考  张士昌  何明琦  史占良  刘彦军  底瑞耀  蔡欣  傅晓艺  
在高肥地力条件下,通过5年不同气候年型,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的灌水研究。结果表明,灌水处理均较干旱处理增产达显著水平。2~4水产量差异不显著,表明小麦生产中节水潜力巨大。干旱年产量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递增,平水年1~4水处理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产量略有增加,丰水年不灌水的处理产量达到7 500 kg/hm2以上,灌1~2水达到了8 250 kg/hm2以上,2水以后则不增产,甚至减产,说明丰水年过多灌水对产量不利。不同灌水处理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而下降,0~4水分别为18.29,16.62,15.53,14.62和13.18(kg/(hm2.mm))。不同品种间抗旱节水能力差异显著。晋麦47...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树安  兰林旺  周殿玺  王志敏  王璞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迎春  张超英  庞启华  任茂琼  
本文研究了四川代表性小麦品种在干旱胁迫下不同生育时期的叶片水势、相对含水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和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叶片水势和相对含水率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穗数和穗粒数降低,导致产量下降。干旱胁迫下小麦的耐旱性在不同生育时期有差异,说明小麦的耐旱性与阶段发育有密切关系,这给选育耐旱性小麦品种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常青  洪波  李建科  高俊平  
选用地被菊品种White Snow 10 叶龄扦插生根幼苗进行自然失水胁迫和PEG 胁迫处理。划分了不同处理萎蔫指数,测定了鲜样质量保持率、叶片水势、叶片溶质渗透势、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萎蔫指数划分的主要形态特征因胁迫方法而异。自然失水胁迫8 h 为幼苗恢复极限;在恢复极限内复水,幼苗鲜样质量保持率、叶片水势、MDA 含量和SOD 以及CAT 活性的变化规律显著。20%PEG 胁迫4 h 为恢复极限;复水期间的鲜样质量保持率、叶片溶质渗透势、MDA 含量和SOD 活性的变化规律显著。综合上述,这2 种方法都可以用于地被菊花幼苗耐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符明联  王敬乔  杨清辉  李根泽  
抑制性消减杂交(SSH)、cDNA微阵列技术,差异显示PCR(DD-PCR)、代表性差异分析(RDA)、表达序列标签(ESTs)、基因表达连续性分析(SAGE)、c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cDNA-AFLP)几种技术是目前基因差异表达的主要研究方法。本文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干旱胁迫下玉米、水稻、小麦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进展后认为,对干旱胁迫与正常浇水对照的基因差异表达研究,进而分离抗旱基因,是进行作物抗耐旱转基因、创造抗耐旱种质资源,进而选育抗耐旱作物新品种的基础。在基因差异表达研究中,以采用cDNA-AFLP技术为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方正  
运用基因─性状概念,以日本品种小罂粟作为半矮秆株型的Rht1、Rht2-矮生基因源,以智利的欧柔、罗马尼亚的洛夫林13等为早熟、抗病基因的供体,以本地高产品种白蚰包麦为丰产基因的供体,采用多亲本渐近杂交法与水旱地鉴定法,育成了抗旱高产品种鲁麦13号。经良种良法配套后,在非灌溉条件下创造厂亩产616.3kg的记录,耗水系数为0.6838mm/亩·kg。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旭辉  李瑛  李立科  
在陕西省东部灌区土娄土上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陕 35 4冬小麦高产的氮、磷、钾肥合理施用量、氮肥适宜施用时期及有机无机氮肥配合比例。结果表明 ,在该试验条件下 ,氮、磷、钾肥对陕 35 4冬小麦均有不同的增产作用 ,其增产效果为氮 >磷 >钾 ;最佳施肥量为 N 2 6 0~ 2 80 kg/hm2 ,P2 O52 4 1~ 32 6 kg/hm2 ,K2 O 186~2 2 4 kg/hm2 ;氮肥基追比例 1∶ 1,较全施基肥增产约 7% ,较全施追肥增产约 14 % ;有机无机氮配合比例 1∶ 1~1∶ 3,比单施无机氮增产约 6 % ,比单施有机氮增产约 1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艳敏  郭北海  蒋春志  温之雨  丁占生  李辉  李洪杰  何锶洁  陈受宜  朱至清  
采用室内模拟盐、旱胁迫,结合田间实际测定的方法,对基因枪法获得的转BADH基因小麦多个株系的不同世代材料进行了耐盐、耐旱性鉴定。结果表明,在旱、盐胁迫条件下,转BADH基因小麦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系发育以及质膜保护等方面均比受体品种(对照)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田间生长条件下的转基因株系,其叶片蒸腾强度比对照明显降低,而离体叶片失水速率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利平  巴比江  甄文超  宋秉彝  
根据 1997- 0 9— 2 0 0 0 - 0 6在北京市昌平县北郊农场进行的冬小麦渗灌技术试验资料及调查资料 ,研究了渗灌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及最终产量的影响、渗灌技术的节水效益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 ,渗灌比喷灌平均增产 9.5 % ,比旱地增产 62 .3% ,产量结构中以渗灌千粒重表现最高。小麦生长期内农田总耗水量喷灌最大 ,渗灌次之 ,旱地最小。渗灌可明显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 ,渗灌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平均为 13.2 5 kg.hm-2 .mm-1,是喷灌处理的 1.35倍。 3年平均渗灌比喷灌节水 4 3.9%。渗灌年净效益比喷灌多 976.6元 .hm-2 ,增加 2 0 .9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武云  余毅  胡晓蓉  杨家秀  颜济  杨俊良  郑有良  
节节麦是六倍体普通小麦的祖先种之一,D染色体组的供体种;但其遗传变异远比普通小麦的D染色体组丰富。由于节节麦的优异基因可以通过与小麦远缘杂交, 染色体同源配对、基因交换的方式转育至现代高产小麦中, 因而越来越受到育种家的重视。本文综述近20年来国内外对节节麦遗传评价、研究应用等方面的进展。同时, 报道了本课题组近年利用生物技术转育节节麦优良基因, 培育优质、抗小麦新品系(种) 方面的进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良良  陈新平  张福锁  刘宏斌  吴健繁  
1998— 1999年在北京市设置了 10个 6水平氮肥试验 ,发现氮肥在大多数试验点对小麦都有增产作用 ,且在施氮量超过 180 kg.hm-2 时大多数试验点并未表现出产量降低现象 ,而是出现一个产量相对稳定的平台。以线性加平台、二次型加平台、二次型和平方根共 4个氮肥效应模型对冬小麦施氮量和籽粒产量拟合 ,对模型拟合程度和施肥经济效益分析发现 ,除施氮没有增产效应的 2个点外 ,50 %的点氮肥效应模型以线性加平台最优 ,2 0 %的点以二次型加平台最优 ,10 %的点以二次型最优 ;其中 ,10个点中有 2个点可以不施氮 ,2个点施氮量为 1~ 90 kg.hm-2 ,4个点施氮量为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裴保华  周宝顺  
用盆栽法设置三种土壤相对含水量,研究紫穗槐、沙棘、柠条的耐旱能力。测定了生长指标,计算出耐旱生产力;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蒸腾日进程和叶保水力的影响;用压力室和PV技术测定并计算了水分胁迫对苗木渗透调节能力和水分状况等影响。综合上述三类指标,得出柠条的耐旱性最强,其耐旱生产力,蒸腾、保水力和渗透调节能力最高。沙棘和紫穗槐的耐旱性接近,沙棘的蒸腾和保水力的调节能力大于紫穗槐,但渗透调节能力却低于紫穗槐,它们的耐旱生产力很接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梦芸  李辉  庞建周  刘茜  张颖君  孙丽静  
【目的】创制过量表达TaSUT1A的转基因小麦,分析TaSUT1A在转基因小麦中的遗传及其对干旱胁迫的应答反应,选育抗旱的转基因小麦新种质。【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TaSUT1A表达载体,利用基因枪介导法将该载体转入小麦品种科农199,通过Bialaphos筛选、转化植株基因组DNA PCR验证获得转基因T0植株;利用RT-PCR检测TaSUT1A在转基因T3植株中的表达情况,在此基础上,对3个转基因系的T4转基因植株进行抗旱性鉴定和抗旱相关生理指标分析,验证其抗旱能力。【结果】经PCR检测和RT-PCR验证,获得了转TaSUT1A小麦阳性植株,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20%PEG胁迫处理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志英  李存东  冯丽肖  孙红春  
【目的】通过对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小麦代换系的穗花发育进程和产量性状研究,确定控制小麦穗花发育的主效应染色体,并对耐旱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方法】以小麦CS-Synthetic6x整套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对穗花分化过程进行观察,并对其产量性状分析研究。【结果】各代换系的穗花发育过程与亲本较为一致,都能正常通过穗原基和花原基分化两个阶段。在正常灌水条件下,2B代换系与父本Synthetic6x发育同步,分化最慢,7D次之,其它代换系发育较快,与母本中国春基本同步;在干旱胁迫条件下,2D代换系穗花分化较为缓慢,远远落后于中国春和其它代换系。且2D代换系每穗粒数、单穗粒重、千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