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5)
- 2023(601)
- 2022(545)
- 2021(457)
- 2020(452)
- 2019(915)
- 2018(907)
- 2017(1286)
- 2016(1095)
- 2015(1144)
- 2014(1134)
- 2013(1207)
- 2012(1148)
- 2011(1082)
- 2010(1116)
- 2009(999)
- 2008(1033)
- 2007(884)
- 2006(736)
- 2005(598)
- 学科
- 稻(2132)
- 学(1911)
- 水产(1160)
- 动物(1025)
- 动物学(767)
- 农(685)
- 其他(677)
- 虫(671)
- 济(648)
- 经济(648)
- 物(622)
- 害(615)
- 及其(599)
- 草(588)
- 业(584)
- 植(583)
- 植物(574)
- 虫害(564)
- 米(561)
- 麦(543)
- 壤(518)
- 生物(516)
- 土壤(513)
- 玉(489)
- 玉米(485)
- 黍(478)
- 小麦(472)
- 玉蜀黍(472)
- 蜀(472)
- 蜀黍(472)
- 机构
- 学院(16280)
- 大学(16254)
- 农(14029)
- 农业(11943)
- 研究(10668)
- 科学(10438)
- 业大(9102)
- 所(8095)
- 研究所(7804)
- 农业大学(7731)
- 业(6947)
- 省(6721)
- 实验(6583)
- 室(6555)
- 实验室(6305)
- 重点(6054)
- 中国(5315)
- 科学院(4669)
- 技术(4189)
- 京(4162)
- 中心(3963)
- 江(3613)
- 院(3516)
- 农业科学(3458)
- 部(3458)
- 科学研究(3304)
- 资源(3265)
- 林业(3139)
- 生物(3114)
- 工程(3099)
共检索到22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从党 周能 袁平荣 贺庆瑞 应继锋 杨洪 杨高群
本试验于1995年在云南省丽江地区永胜县涛源乡进行,研究了每公顷实收7.47~14.33吨的6个籼稻品种的物质生长特性。结果表明:①生物产量的差异主要出现在抽穗以后,生物产量高的品种,籽粒产量也高,者的相关性达极显著(r=0.9579**)。②抽穗后光合产物对产量的贡献大于运转量的贡献,然而产量却随着运转量的增加而提高。③群体生长率(CGR)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出现3次高峰,分别在穗分化期、开花期和收获期;不同品种CGR的差异主要出现在某一生长期的结束阶段;④穗分化前,CGR主要受叶面积指数(LAI)的限制;穗分化以后,主要受净光合速率(NAR)的限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勇 黄世君 李乾安 魏应海 曾松 杨建刚 郑英
选用3个具有高产潜力的大穗型品种冈优188、金优188和菲优188与汕优63对照种植,在不同生育时期测量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研究结果表明:大穗型品种总干物质积累量为2251.91~2395.60 g·m-2,比对照高11.05%~18.15%,且70%以上的干物质在始穗前积累,具有较高的物质生产和积累优势;籽粒产量与总干物质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r=0.990*);大穗型品种生物产量高,中后期叶片和茎秆干物质积累量(486.29,330.40 g·m-2)平均比对照高30.99%和25.37%,茎叶干物质转化率低,功能叶持绿期长,穗部干物质积累量大(1379.80 g·m-2),超过对照17....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建昌 杜永 吴长付 刘立军 王志琴 朱庆森
【目的】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实现水稻超高产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超高产水稻(产量>11t·ha-1)的生长发育特性。【方法】4个中熟粳稻品种(含品系)连嘉粳2号、华粳5号、0026和9823种植于大田,对其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与高产水稻(CK,产量为8.98~9.16t·ha-1)相比,超高产水稻每穗颖花数多,结实率高,千粒重与CK无显著差异;超高产水稻移栽至拔节期的茎蘖数较CK少,但分蘖成穗率较高;超高产水稻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生育前期较CK低,抽穗期与CK无显著差异,抽穗后则显著高于CK。超高产水稻各生育时期的根冠比、抽穗至...
关键词:
中熟粳稻 超高产 生长发育 调控途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利庭 樊剑波 徐晔红 赵海娟 图尔迪 沈其荣 张亚丽
以氮高效水稻4007和氮低效水稻Elio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设置高(5.72 mmol.L-1)、低(1.43 mmol.L-1)2个供氮处理,研究2个水稻品种的籽粒产量及不同生育期的干物重、吸氮量和根系形态以及功能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功能叶片和根系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A)的差异。结果表明:2个处理4007的籽粒产量均高于Elio。在分蘖期,Elio的地上、下部生物量及氮积累量均大于4007,至拔节期两者差距减小,齐穗期Elio的地上部氮积累量只有4007的86.4%,且差异显著。高氮条件下,在分蘖期4007的根系特征参数显著低于Elio,而在拔节期两品种却没有显著差异,在齐穗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安久海 刘晓龙 徐晨 崔菁菁 徐克章 凌凤楼 张治安 武志海
【目的】探索不同氮素利用效率水稻品种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方法】采用水培法,在正常供氮(1N)和低氮(1/12N)水平下,研究4个氮高效和4个氮低效水稻品种抽穗期后部分生理指标、农艺性状及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低氮水平下,氮高效水稻品种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地上部分干质量、株高、根长、净光合速率(Pn)、表观叶肉导度(AMC)及水分利用效率(WUE)均显著高于氮低效水稻品种;正常供氮水平下,氮高效与氮低效水稻品种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与正常供氮水平相比,低氮水平下氮高效与氮低效水稻品种除根系长度和气孔限制百分率上升外,其他指标均有所下降。【结论】低氮水平下净...
关键词:
水稻 氮 生理特性 光合特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雅君 江玲 罗林广 翟虎渠 志村英二 杨世湖 万建民
以 13个水稻主栽品种及 11个F1代抽穗后 35d的种子为材料 ,进行种子休眠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 ,30℃下 ,种子未去颖壳时 ,南京 11、桂朝 2号等品种的发芽率均高于 80 % ,无休眠性 ;IR36的发芽率仅为 19% ,具有较强的休眠性 ;越光、N2 2的发芽率分别为 2 %和 0 % ,具有极强的休眠性 ;F2 代种子的发芽率均不超过亲本 (越光除外 )。除去种子颖壳后 ,大多数供试材料的发芽率均显著提高 ,休眠性丧失 ,尤其是F2 代种子 ,但N2 2仍保持极强的休眠性。淀粉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酶活性与种子休眠性呈负相关。内源激素的分析表明 ,在吸水之前 ,不同休眠性品种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静 王术 王伯伦 于洪兰 黄元财 贾宝艳 王铮 张悦
以5个水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品种的产量特性和灌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不同水稻稻品种的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辽粳294、辽优20、辽粳326和沈稻3号的产量较高,奥羽316的产量最低。沈稻3号、辽粳294和辽优20等3个品种的灌浆特性表现为明显的同步灌浆型,而奥羽316和辽粳326的灌浆特性表现为异步灌浆型。强、弱势粒间在起始灌浆势、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度上都存在明显差异。水稻籽粒的灌浆速率和充实度在品种间以及同一品种的不同粒位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即强、弱势粒同步灌浆型品种灌浆快、充实好,而强、弱势粒异步灌浆型品种则相反。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品种 灌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荣改 孟祥祯 王玉珍 王振圻 冯瑞光 孟令启 宁文书
对亚种间杂交稻、品种间杂交稻和常规稻不同类型的水稻组合(品种)的干物质生产和光合特性及其籽粒充实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发育前期,亚种间杂交稻比品种间杂交稻和常规稻具有更强的干物质生产优势,但生长发育后期干物质生产能力较差,群体净同化率和群体生长率较低,干物质分配不协调,库容量大,早衰,导致亚种间杂交稻的籽粒充实度差。并根据研究结果对如何提高籽粒充实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水稻,干物质生产,光合特性,籽粒充实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淑秀 陈温福
对3个产量水平不同的水稻品种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高产品种沈农606和高产品种辽粳294在整个生育期内叶绿素含量都高于秋光,特别是在生育后期叶绿素含量下降迟缓,成熟时明显高于秋光,但其叶绿素a/b值始终低于秋光。沈农606和辽粳294齐穗后积累的干物质较多,且产量高于秋光,可能与它们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较低的叶绿素a/b值有关。
关键词:
水稻 叶绿素 产量水平 生物产量 干物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德峰 林贤青 曹卫星
利用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和组合 ,采用根箱钉板法研究了全量根系在土壤中纵向和横向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根系生物量的 5 2 %~ 6 3%分布在 0~ 12cm土层中 ,70 %~ 79%分布在 0~ 2 4cm土层中。后期耐早衰的协优 930 8表现根系生物量大 ,深根系比例高。根系横向分布随土壤深度增加 ,趋向离开植株中心分布。根系重量密度以表层最高 ,并随深度增加逐渐下降。协优 930 8在表土层以下的根系重量密度比其他品种明显提高。
关键词:
水稻 根系分布 根重密度 深根系 根箱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品种来源:花育409由天津市水稻研究所育成,于2003年12月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特征特性:花育409属粳型,中晚熟水稻品种,京、津、唐地区生育期170~175d,主茎叶片18个,平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邓志瑞 翟虎渠 曹树青 张荣铣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禹盛苗 许德海 林贤青
早、晚直播稻和抛栽稻与常规的移栽稻相比,两种栽培方式在高产特性上具有相似性,与常规移栽法不同的特点是,营养生长期缩短,主茎叶片数减少,植株变矮;分蘖早而多,早发优势明显,够苗期早,分蘖成穗率较低,分蘖穗经济性状较好;中后期个体生长健壮,绿叶面积大,通风透光性能好,生物产量高;有效穗数多,但下层穗比例高,穗型偏小。因此,在确保多穗的基础上,争取大穗是直播和抛栽稻高产栽培的主攻目标
关键词:
双季水稻,栽培方式,高产特性,经济效益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天赐 马天封 柯健 朱铁忠 何海兵 尤翠翠 吴晨阳 王冠军 武立权
【目的】探明长江下游地区味优高产协同粳稻品种共性农艺与生理特征,为实现区域稻米产量和品质协同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于2018年和2022年,分别采用14个和13个常规粳稻品种开展品种筛选试验,系统比较不同品种的产量及构成、食味品质及质构特性,以及生物量、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群体光合势(LAD)等农艺与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品种间的食味值和产量具有较大变幅,为此,按食味值和产量进行聚类,将不同水稻品种分为味中低产(ML)、味中高产(MH)和味优高产(GH)3种类型。GH类型品种2年的平均食味值和产量分别为68.5和10.2 t·hm~(-2),较MH和ML综合提高食味值6.8%、产量14.6%。从产量和品质性状的表现来看,与MH和ML相比,GH类型品种表现最高的结实率和口感得分。从生物量积累的过程来看,GH类型品种增加了灌浆初期的干物质积累比例,表现最高的抽穗-抽穗后15d的干物质积累。进一步分析此阶段干物质积累成因发现,GH类型品种在稳定增加LAD的同时,显著增加了茎鞘中NSC的转运率。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结实率与口感得分、抽穗-抽穗后15 d的干物质积累和LAD及NSC转运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在保持较高的抽穗-抽穗后15 d LAD(100.4 m~2·m~(-2)·d)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灌浆期茎鞘NSC的转运率(79.9%)促进灌浆启动,增加抽穗-抽穗后15 d干物质积累(3.6 t·hm~(-2)),提高水稻结实率(95.4%)和口感(9.6),是该区域味优高产协同水稻品种的共性特征。此外,研发以提高灌浆期NSC转运量和抽穗期植株茎鞘NSC积累为目标的水肥管理技术,有望进一步发挥上述味优高产协同品种的产量和食味品质潜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姜心禄 吴茂力 池忠志 郑家国
为了研究超级稻品种齐穗后的干物质形成特性,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选择在四川应用较多的6个超级稻品种和3个在生产上表现典型的品种,对齐穗后的穗子、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齐穗后,川香9838、II优084、准两优527、川香727穗子的鲜重、干重增重速率较高,且在灌浆阶段0~7 d、17~29 d区间形成两个明显的峰值;II优7号、D优527、II优602、II优航1号穗子增重速率较低。II优084、准两优527、II优602齐穗后植株鲜重、干重增重速率较高,川香727、D优527、II优航1号齐穗后植株干重增重速率较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