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34)
2023(9506)
2022(8592)
2021(8102)
2020(6776)
2019(15789)
2018(15804)
2017(30401)
2016(16820)
2015(18909)
2014(18858)
2013(18733)
2012(16946)
2011(15289)
2010(14962)
2009(13521)
2008(12959)
2007(10998)
2006(9434)
2005(8018)
作者
(49626)
(41100)
(40833)
(38692)
(26035)
(19748)
(18363)
(16431)
(15616)
(14448)
(14102)
(13712)
(12894)
(12781)
(12633)
(12514)
(12513)
(12292)
(11651)
(11458)
(10296)
(9952)
(9832)
(9309)
(9150)
(9135)
(9114)
(8949)
(8289)
(8215)
学科
(64456)
经济(64391)
管理(46840)
(45470)
(37715)
企业(37715)
方法(32586)
数学(28176)
数学方法(27879)
(17454)
中国(15328)
业经(14706)
(14650)
(14589)
地方(13301)
农业(11735)
(11549)
贸易(11541)
理论(11221)
(11206)
(11056)
环境(10650)
技术(10572)
(9705)
(9515)
财务(9458)
财务管理(9444)
(9434)
企业财务(8931)
教育(8931)
机构
大学(235692)
学院(234502)
管理(96562)
(88485)
经济(86514)
理学(84948)
理学院(83998)
管理学(82525)
管理学院(82135)
研究(77681)
中国(54666)
科学(51920)
(50442)
(43189)
业大(40271)
(39534)
(37416)
研究所(36669)
中心(34573)
农业(34365)
(32154)
北京(31560)
财经(31049)
(30394)
师范(30076)
(28352)
(28029)
(26645)
技术(25444)
经济学(25215)
基金
项目(170653)
科学(132555)
基金(122743)
研究(121941)
(108604)
国家(107724)
科学基金(91454)
社会(74422)
社会科(70463)
社会科学(70442)
(67598)
基金项目(66200)
自然(61718)
自然科(60250)
自然科学(60238)
自然科学基金(59123)
(56971)
教育(55057)
资助(50625)
编号(49873)
成果(39313)
重点(37961)
(36764)
(36236)
(35737)
课题(33778)
创新(33272)
科研(32872)
计划(32122)
大学(31257)
期刊
(91568)
经济(91568)
研究(64710)
学报(42368)
中国(40036)
(39227)
科学(37301)
管理(34141)
大学(30843)
学学(29173)
农业(28162)
(26210)
教育(25013)
技术(20249)
业经(15534)
(14949)
(14902)
金融(14902)
经济研究(14122)
财经(14002)
图书(13414)
科技(12833)
理论(12254)
问题(12085)
(11809)
技术经济(11671)
业大(11633)
实践(11545)
(11545)
(11336)
共检索到323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苏玫  李潮海  连艳鲜  刘奎  贾红伟  
通过对 6个玉米品种在旱作条件下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高产旱作玉米品种叶面积指数 (LAI)大 ,衰退慢 ,成熟时LAI仍在 2 0以上。吐丝后光合势明显提高 ,较低产品种平均增加4 6 8%。总光合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 8867 )。叶片光合速率增强 ,干物质积累增多 ,向外转移减少。群体穗数与产量无明显相关 ,但单株穗粒数与群体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r =0 874 7)。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淑芬  陈源泉  闫鹏  陶志强  崔吉晓  李超  隋鹏  
为明确华北地区特定区域与气候条件下春玉米对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的响应,从而为制定该区域春玉米的高产节水调控技术提供参考依据,利用遮雨棚开展了盆栽春玉米的全程水分控制的试验研究。试验设置了1个全生育适水对照(CK)和1个全生育期供水充足(AW)处理,另外设置了苗期干旱(SD)、拔节期干旱(JD)、大喇叭口期干旱(LD)、抽穗期干旱(HD)和灌浆期干旱(FD)5个不同时期的干旱处理。主要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干旱对春玉米生育进程、部分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胁迫的敏感程度大小依次为抽穗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拔节期。与CK相比,SD处理由于持续的重度干旱,所以严重抑制了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仁和  王博新  杨永红  杨晓军  马向峰  张兴华  郝引川  薛吉全  
【目的】探明陕西灌区高产春玉米栽培下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的动态特征,为陕西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产玉米品种陕单609为材料,设置普通大田栽培、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3个栽培处理,于2013—2015年在陕西灌溉春玉米试验站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玉米产量等级群体的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叶面积指数与SPAD值、产量构成特性。【结果】普通大田栽培、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下玉米籽粒平均产量分别为11.1、13.1和16.1 t·hm(-2),与普通大田栽培(对照)比,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下籽粒产量增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淑艳  秦伟娜  焦婷  师尚礼  王正文  赵生国  
以雨养区(会宁)和灌溉区(武威)种植的20个青饲玉米(Zea mays)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两个不同水热资源区相同的20个玉米品种乳熟期的生产性能及光合特性,以期筛选适宜各自地区种植的优质饲用玉米品种。结果表明:雨养区,‘豫青贮23’的鲜重和干重最高,‘陇单10号’次之,‘晋单73’最低;灌溉区,‘桂青贮1号’鲜重最高。雨养区,‘金穗715’和‘屯玉168’的株高显著高于‘蜀玉201’(P <0.05),灌溉区‘金穗715’的茎叶比高于其他品种。‘禾佳源铁研53’在两个地区的单株叶面积均高于其他品种。两个地区均以‘延科288’枯叶数最多,雨养区‘桂青贮1号’枯叶数最少,持绿性最好,灌溉区则‘晋单73’枯叶数最低,其次为‘蜀玉201’。从光合生理特性看,雨养区‘北农青贮208’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和气孔导度(G_s),‘TW268’的蒸腾速率(T_r)和胞间CO_2浓度(C_i)含量均高于其他品种,灌溉区则‘宁单34号’叶绿素含量、‘桂青贮1号’的T_r、‘陇单10号’的P_n及‘豫玉22’的G_s均高于其他品种。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表明:雨养区‘桂青贮1号’、‘北农青贮208’、‘豫青贮23’的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雨养区种植;灌溉区则‘蜀玉201’、‘陇单10号’的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灌溉区种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强  孔凡磊  袁继超  
为研究氮肥运筹对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物质积累特征与产量的影响,并探讨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分配、转运与产量对氮肥运筹响应的差异。以氮高效品种正红311(ZH311)和氮低效品种先玉508(XY508)为材料,于2015-2016年采用大田试验,在225 kg/hm2的施氮量下,设置5种氮肥运筹模式:不施肥、100%基肥、75%基肥+25%穗肥、50%基肥+50%穗肥、25%基肥+75%穗肥,同时设不施肥处理(B1)。结果表明,品种和氮肥运筹对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分配、转运与产量及其构成均有重要影响;氮高效品种ZH311较强的根系吸收能力和较高的光合器官分配比例显著提高了其干物质生产能力,同时较低的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有效地延缓其光合器官的衰老,保持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生产能力,使得其产量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XY508。提高追肥比例显著改善了玉米花后干物质生产能力和产量,但对XY508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ZH311。ZH311较XY508的产量优势随追肥比例升高而先增后减,在基肥61. 35%+追肥38. 65%时(最大达1. 48 t/hm2)。综上所述,均衡的基追比使氮高效品种ZH311保持较高的花前干物质转运和花后干物质积累,充分发挥产量优势;而较高的追肥比例能显著改善氮低效品种XY508的花后干物质生产,弥补产量的不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闫慧颖  李春喜  唐生华  王子录  白永吉  
为了筛选出适宜青海旱地推广种植的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引种了3个品种在海拔2 040m的青海旱地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豫玉22号综合性状表现突出,株高314.80cm,单株鲜重1 148.67g,单株干重257.96g,单株绿叶数13.60片,鲜草产量121 066.95kg·hm-2,较金穗3号和金凯3号分别增产44.70%和6.74%,干草产量分别增产11.42%和11.09%。干草中粗蛋白含量达6.94%,粗脂肪含量达13.87g·kg-1,钙含量达3.82g·kg-1。以上结果说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明宏  单成钢  王璞  
为进一步优化北京地区的春玉米生产,通过设计不同的播期,研究了不同温光生态条件与玉米物质生产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播期从4月底推迟至5月底时:春玉米平均增产17.6%,穗粒数增加了15.4%,而千粒重增加4.3%;玉米灌浆中期(吐丝后16—45 d)和后期(吐丝后46 d—成熟)的光温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主要表现在日均光辐射强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3.6%和10%),日均温明显下降(1.7和4.3℃),日均温差则明显增加(4.3和3.1℃)。相关分析表明,灌浆中后期日辐射量以及日温差的增大是推迟播期后春玉米增产的主要气候因素。灌浆中后期日均温的降低和日温差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春玉米的绿叶持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戴明宏  陶洪斌  王利纳  王璞  
为探索华北地区春玉米高产可持续栽培技术,研究了不同氮素管理(不施氮、推荐施氮、经验施氮)对春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肥力土壤条件下,第一年推荐和经验施氮同不施氮相比在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籽粒产量、穗位叶光合速率等方面都没有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在第二年不施氮处理产量比推荐施氮和经验施氮分别下降了12.0%和11.6%。推荐施氮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减少氮肥投入的前提下保持产量的稳定,同时也明显促进了生育后期植株营养体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各器官干物质转运总量占籽粒总干质量的22.1%,比经验施氮高6.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申丽霞  王璞  兰林旺  孙西欢  
以夏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材料,对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施氮水平下夏玉米的物质生产和氮素利用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67 500株/hm2)、高(82 500株/hm2)密度下,氮肥对玉米单株物质生产能力的调控作用更为明显,并主要是通过影响穗粒数来实现的。适量施氮,可促进顶部子粒发育,减少败育,使秃尖缩短、瘪粒数减少,增加穗粒数,增加产量;促进植物体吸收的氮素高效地向籽粒中分配,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使玉米叶片维持较高的光合性能,为籽粒形成提供充足的光合碳量,并促进营养体碳氮向子粒运转。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管俊娇  肖植文  杨晓洪  张建华  张惠  王江民  刘艳芳  黄清梅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了在云南不同生态条件下氮肥施用方式和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新品种(云瑞8号、云瑞6号、云瑞88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的产量水平和经济性状不同。高密度不影响品种特有的株高、穗位高和穗位系数,茎粗、叶宽随密度增加而显著减小。3个品种的穗长、行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大显著减少,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增高。高密度对穗部性状造成了不利影响,而高密度的增产效应补偿了密度对穗部性状的不利影响。控制施肥时间和施肥空间(时空)的施肥方式,施用较少的氮肥即可有效的增加产量。云瑞88号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耐密植性,为3个品种中最具潜力的高产品种,应大力推广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莹  王嘉  刘玉莲  王绍斌  
为了研究高产玉米的物质积累和分配,选用先玉335高产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常规玉米种植为对照,研究了高产玉米各器官粗蛋白、籽粒粗淀粉等物质的动态变化以及成熟期生物产量分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产玉米茎、叶中的干物质含量在8月中旬之前积累较快,之后逐渐向籽粒中转移,直到完熟期各器官干物质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在整个生长季,高产玉米籽粒淀粉含量高于对照,而粗蛋白含量则低于对照;从生物产量分配比例来看,高产玉米根、茎、叶、穗轴产量占整株生物产量的比例都低于对照。整体看来,高产玉米最适的收获时期是9月下旬的玉米蜡熟末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路笃旭  徐振和  刘梅  刘鹏  董树亭  张吉旺  赵斌  李耕  刘少坤  李庆方  
【目的】探明距离植株中心不同距离处根系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作用,为生产上通过筛选理想根系构型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产夏玉米品种登海661(深根型,DH661)和郑单958(浅根型,ZD958)为材料,于大喇叭口期(V12)的植株为中心,沿行向分别在植株两侧10 cm(T-10)、20 cm(T-20)处侧向垂直断根,断根深度60 cm,以不断根处理为对照(CK),共6个处理,研究在玉米植株两侧不同水平距离处侧向垂直断根对不同根型夏玉米品种叶片光合性能及产量形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若男  任伟  李叶蓓  张萍  陈璐洁  陶洪斌  王璞  
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设置了6月15日(对照)、6月25日和7月5日3个播期,研究灌浆期低温对夏玉米光合性能、干物质生产转运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华北平原夏玉米充分利用热量资源、指导生产实践和实现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6月25日和7月5日播期的夏玉米在灌浆期均遭遇不同程度的低温胁迫,且随着播期的推迟受胁迫程度随之加剧,这2个播期的玉米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量与转运量、群体生长率均较对照呈逐渐降低趋势。3个播期的单位面积总粒数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千粒重在不同播期间差异显著,最终6月25日和7月5日播种的玉米产量较对照分别显著下降了17%和31%。因此,应该选择适宜的夏玉米播种时间,降低玉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万欣  刘晶  史磊  赵海岩  王延波  
【目的】阐明不同株型玉米在氮素和密度互作下获得高产的形态生理互利机理,进一步提升密植玉米综合生产力。【方法】2014—2015年,在大田条件下,采用裂-裂区试验设计,以不同株型玉米品种为主区,氮素(N_1:0,N_2:90 kg N·hm(-2)和N_3:180 kg N·hm(-2))为裂区、密度(D_1:45 000株/hm2,D_2:60 000株/hm2和D_3:75 000株/hm2)为裂裂区,测定了植株形态、叶片光合性能和产量等指标。【结果】施氮对节间长度、叶倾角、叶色值、粒重和产量的影响程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建恒  李宾兴  王斌  郭程瑾  李雁鸣  肖凯  
【目的】通过对不同磷效率品种的光合碳同化与物质生产特性研究,阐明磷高效小麦品种高效吸收磷素的生理机制。【方法】以具有典型特征的不同磷效率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丰、缺磷条件下的光合生理参数、碳酸酐酶活性和RuBPCase活性。【结果】缺磷条件下,各测定时期的叶绿素含量(Chl)、气孔导度(gs)、叶肉导度(gm)、碳酸酐酶活性(CA)和光合速率(Pn)以及可溶蛋白含量(SP)和RuBPCase活性均大致以磷高效品种(H)最高,中效品种(M)次之,低效品种(L)最低;不同磷效率品种各测试时期的LAI和作物生长率(CGR)、净同化率(NAR)和光合势(PP)也以H最高,M次之,L最低。【结论】磷胁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