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93)
2023(2774)
2022(2435)
2021(2194)
2020(1922)
2019(4528)
2018(4365)
2017(7881)
2016(4387)
2015(4821)
2014(4897)
2013(4802)
2012(4327)
2011(4007)
2010(3902)
2009(3601)
2008(3637)
2007(3246)
2006(2852)
2005(2514)
作者
(14236)
(11807)
(11781)
(11016)
(7297)
(5900)
(5389)
(4967)
(4461)
(4192)
(4048)
(3990)
(3761)
(3758)
(3742)
(3738)
(3605)
(3410)
(3330)
(3261)
(3025)
(2969)
(2922)
(2821)
(2701)
(2663)
(2628)
(2573)
(2541)
(2383)
学科
(18000)
经济(17972)
管理(11748)
(11404)
(10139)
企业(10139)
方法(8284)
数学(7042)
数学方法(6887)
(4862)
业经(4468)
地方(4319)
(4250)
中国(4176)
(3949)
理论(3514)
农业(3368)
(3203)
(3068)
环境(3058)
(3047)
财务(3044)
财务管理(3036)
企业财务(2899)
(2576)
(2501)
技术(2381)
(2303)
(2196)
贸易(2195)
机构
学院(62431)
大学(62252)
管理(24183)
研究(22458)
(22182)
经济(21581)
理学(20897)
理学院(20621)
管理学(20133)
管理学院(20030)
中国(16485)
科学(15823)
(14536)
(13864)
(12347)
业大(12172)
农业(11565)
研究所(11313)
中心(10114)
(10062)
(9318)
北京(8894)
(8438)
(8173)
(8142)
师范(8076)
技术(7749)
财经(7692)
农业大学(7519)
(7447)
基金
项目(43871)
科学(33331)
基金(30105)
研究(29934)
(27441)
国家(27226)
科学基金(22492)
(18705)
社会(17648)
社会科(16700)
社会科学(16690)
基金项目(16024)
(15739)
自然(15379)
自然科(14987)
自然科学(14983)
自然科学基金(14679)
教育(13614)
资助(12394)
编号(11919)
重点(10258)
(9652)
计划(9603)
成果(9306)
(9032)
科技(9002)
(8998)
课题(8927)
科研(8533)
创新(8489)
期刊
(25137)
经济(25137)
研究(16064)
中国(14242)
(13049)
学报(12596)
科学(10280)
农业(9310)
大学(8932)
管理(8711)
学学(8470)
(8093)
教育(7130)
技术(7073)
(5419)
统计(4182)
业经(4003)
资源(3953)
(3894)
业大(3871)
技术经济(3799)
科技(3622)
决策(3598)
(3553)
金融(3553)
(3534)
经济研究(3418)
农业大学(3340)
财经(3104)
财会(2997)
共检索到92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沈迪柱  张波  
高产攻关玉米试验综合效益评价黑龙江林甸县农经总站沈迪柱,张波玉米是林甸县主产粮食作物之一,年均播面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0%左右,是该县发展畜牧业生产的主要饲料。为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实施丰收计划,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经济条件,在去年卫星村72亩玉米高产攻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树堂  赵永厚  关义新  王莲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范成方  史建民  
文章依据1998~2012年山东省及全国平均粮食种植成本收益、劳动生产率及商品率数据,运用粮食种植效益综合评价指数及熵权法对山东省粮食种植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8~2012年山东省粮食种植效益相对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优势显著;玉米种植效益呈直线下降趋势,小麦种植效益在波动中上升;1998~2012年平均玉米种植效益综合评价指数为110.08%,比小麦种植效益综合评价指数117.01%低6.93个百分点,表明玉米平均种植效益水平略低于小麦的种植效益水平。山东省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粮食种植效益:(1)大幅提高粮食总产量,减少粮食种植劳动力的数量,提高活劳动生产率;(2)提升生产资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永军  吕艳杰  刘慧涛  边少锋  王立春  
东北春玉米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区,主要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东部(赤峰、通辽、呼伦贝尔和兴安盟),常年种植面积约15 732万hm2,总产量为10 335万t左右,分别占全国玉米总播种面积的37.3%和总产的40.2%[1],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2-3]。在当今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农业用地数量与质量矛盾日益突出的全球背景下,粮食总产进一步增加必须依靠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4-6]。然而,东北黑土地农田长期玉米连作,产量不断提高主要依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向高  王爱玲  秦向阳  李志民  
春玉米与生姜间作是根据二者空间生态位、时间生态位与营养生态位相协调而设计的。本试验以行比为处理,研究了间作后春玉米与生姜的生理特性变化及互补与竞争关系。结果表明:间作的春玉米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光合速率较单作都有提高;而生姜的生理特性则随配置方式及生育期的不同而不同。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不同配置方式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得出1:2式为春玉米与生姜间作的最优模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琴  刘纪麟  熊秀珠  
用8个配合力不同的玉米测验种测定了6个待测系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亲本自交系的GCA与SCA都对杂交种的产量有着重要作用,且二者的作用是平行的,不能相互代替。为此,提出了综合评价玉米自交系GCA与SCA的指标“gi'+Ssi'”,称之为“总配合力效应”,并验证了这一指标的可靠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童成昊  周文章  莫本田  陆龙超  邓似辰  秦杨  李干洲  徐龙鑫  武俊达  
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不同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在喀斯特地区种植的生产性能、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以期筛选出适宜喀斯特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根据土壤肥沃分为3个区组,每个区组内种植6个玉米品种(‘曲辰11号’、‘筑青1号’、‘金玉908’、‘金玉818’、‘禾玉9566’和‘黔青446’)。结果表明,鲜草产量最高为‘金玉818’,达60.22 t·hm~(-2);各参试品种的风干物质含量均在35%~44.5%,穗比重均高于茎比重和叶比重,穗位高表现趋势与株高较为一致,株高最高的是‘筑青1号’(325.44 cm),其次为‘金玉908’(291.38 cm)和‘金玉818’(290.57 cm);营养品质测定结果显示,‘金玉818’、‘禾玉9566’和‘金玉908’在CP含量以及ADF含量均达到国家一级青贮玉米标准;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各参试品种的优劣依次为‘金玉818’>‘筑青1号’>‘禾玉9566’>‘黔青446’>‘金玉908’>‘曲辰11号’。综合评价发现,‘金玉818’产量最高、农艺性状优异、营养品质较高,最适宜在喀斯特地区作为青贮玉米推广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燕芬  张培高  焦兰  田俊明  徐春霞  龙明丽  付思明  陈洪梅  
本研究选取7个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和5个改良后的温带玉米自交系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Ⅳ进行完全双列杂交组配,共配制66个杂交组合。以大面积推广杂交种云瑞6号为对照,对供试自交系不同性状进行配合力和对照优势等分析。结果表明改良后的温带玉米自交系YML582、YML5986和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CML166、YML46单株产量配合力高、综合性状优良,用它们作亲本较易组配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育种潜力较大;杂交组合YML5986×YML46、YML1216×YML46、YML1071×CML486、YML1071×YML5986、YML582×YML46,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苗头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志鹏   盛石鹏   樊廷录   韩登旭   刘兴斌   罗致春   闫治斌   袁静   吕小瑞   王建华   李莉  
为探究西北地区玉米亲本种子活力及适应范围,以我国西北地区41份玉米杂交亲本为试材,设置加速老化(AA)、冷浸(CS)、模拟干旱(D)及盐(S)胁迫处理,以标准发芽试验为对照(CK_1),测定种子7 d发芽率及幼苗生物量等指标,结合41份亲本材料在北京、新疆石河子、乌鲁木齐及甘肃酒泉4个生态区的出苗率及种子活力、生物量指标在内的29个参数做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分别以20%PEG 6000(0.033 mol/L)和200 mmol/L NaCl处理模拟干旱和盐胁迫,选取80%的种子能正常发芽的处理浓度作为筛选依据,以此标准来评价亲本种子活力是可行的。供试材料中的30份亲本标准发芽率达到85%的国家标准要求;11份材料发芽率>92%,高于玉米单粒播发芽标准。冷浸处理后,35份亲本(占比85%)的发芽率与对照(CK_1)无显著差异,其中4个亲本冷浸后发芽率比CK_1升高1%~18%。41份亲本的种子耐老化能力普遍较差,加速老化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仅为44%;200 mmol/L NaCl胁迫条件下,10个亲本的发芽率被显著抑制,20%PEG 6000条件下8个亲本发芽率受到显著抑制;另有10个亲本的发芽率在模拟干旱(20%PEG 6000)和盐(200 mmol/L NaCl)胁迫下均显著升高(P≤0.05);模拟干旱胁迫可显著诱导18份亲本幼苗根系的发育,其中12份亲本根重显著增加(P≤0.05)。不同亲本材料在4个气候区的出苗率均表现出较大的变异,且各气候区的出苗率与冷浸发芽率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相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蒙祖庆  宋丰萍  
【目的】研究西藏玉米地方品种表型特点,为西藏玉米地方品种的整理、鉴定、评价及优异种质资源的挖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4-2015年,采用大田试验,对179份西藏玉米地方品种的出苗至抽雄时间、抽雄至散粉时间、散粉至吐丝时间、吐丝至成熟时间、生育期、雄穗一级分枝数、雄穗长、茎粗、株高、穗位高、主茎叶片数、果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质量、出籽率、双穗率、空秆率、雄穗护颖颜色、花药颜色、花丝颜色、穗型、粒型、籽粒颜色、籽粒形状、穗轴颜色27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鉴定,根据其地理来源,计算各性状的分布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春雨  沙珊伊  朱琳  王少杰  冯国忠  高强  王寅  
【目的】在农学和经济效益基础上,基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探索优化玉米氮肥施用量,促进黑土区玉米生产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协同实现作物高产、资源高效、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等多重目标。【方法】2017—2020年在吉林省典型黑土区两个地点(三棵树村和泉眼沟村,简写为SKS和QYG)开展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氮肥(尿素)用量(0、50、100、150、200、250、300 kg N·hm~(-2))对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采用生命周期评价和综合效益分析方法评估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的农学、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分别为施氮引起的直接产值增量、除去氮肥成本的利润增量、除去活性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污染成本的生态效益、除去环境污染引发人类健康危害成本的社会效益),并分别计算农学最佳施氮量(agronomically optimal N rate,AOR)、经济最佳施氮量(privately optimal N rate,POR),生态最佳施氮量(ecologically optimal N rate,EOR)和社会效益最佳施氮量(socially optimal N rate,SOR),最终综合多重效益优化黑土区玉米的氮肥施用量。【结果】黑土区玉米施用氮肥具有显著增产效果,两个试验点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持续上升,均在200 kg N·hm~(-2)达到产量平台,SKS和QYG 4年平均产量分别为10.3和11.1 t·hm~(-2)。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量也随施氮量增加而持续提高,SKS和QYG均在300 kg N·hm~(-2)达到最高(分别为151.9和161.8 kg N·hm~(-2)),而氮肥表观回收率均在施氮量100 kg N·hm~(-2)时最高(分别为70.3%和72.2%),而后则随施氮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基于4年试验结果进行综合效益分析发现,氮肥投入导致的生态和社会成本均随施氮量增加呈指数增长趋势,玉米施氮后的产值增量、利润增量、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均随施氮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一元二次曲线趋势。基于曲线拟合计算,SKS点的AOR、POR、EOR、SOR分别为236、225、215、211 kg N·hm~(-2),而QYG点分别为245、235、225、221 kg N·hm~(-2)。AOR条件下,SKS和QYG点的玉米产量分别为10.6和11.4 t·hm~(-2),活性氮损失分别为44.4和46.8 kg N·hm~(-2),生态效益分别为8 786和10 271元/hm~2,社会效益分别为8 351和9 822元/hm~2。两个试验点在EOR条件下相比AOR条件分别减施氮肥8.8%和7.9%,提高氮肥偏生产力9.1%和8.1%,减少活性氮损失11.7%和11.0%。两个试验点的SOR在EOR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氮投入,SOR相比AOR分别减施氮肥10.6%和9.6%,减少活性氮损失14.0%和13.1%,增加社会效益124和119元/hm~2。【结论】基于生态和社会效益评估,本研究条件下玉米在10.5—12.0 t·hm~(-2)产量水平的适宜施氮量为210—220 kg N·hm~(-2),建议黑土区玉米养分管理应以最佳生态或社会效益为目标推荐施氮量,以实现减氮增效、生态高产和人类健康等多重目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戴峰  汤茂林  杨怡  
高油玉米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江苏省沐阳县农业局戴峰,汤茂林江苏省沐阳县农技推广中心杨怡高油玉米是粮油兼用作物,是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的优质原料。实践表明,开发高油玉米可以缓解粮油争地矛盾,全面改进玉米品质,增加新的油源;开发高油玉米可以为畜禽生产提供优质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敏生  戴景瑞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8个影响玉米单交种产量相关因素,结果表明,产量因素与产量的关系依次为行粒数>百粒重>穗长>株高>穗行数>穗位高>穗粗>播种至抽丝天数。研究了18个玉米杂交组合的优劣,将18个玉米杂交组合分为3类。同时对自交系进行了分析,表明综31和P167是较好的自交系。初步探讨了灰色系统理论在玉米育种上的综合应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沈婉兰,蔡辉,倪宗瓒  
本文在测算出各县级医院的效益指数的基础上,用一维有序数据最优分割法进行了效益等级的划分。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效益的变化趋势作了动态分析,并提出医院综合效益值及其发展趋势是管理者进行决策的基础的观点。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长雄  
根据集材方式的实际生产成本和对林地土壤的影响,本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南方集体林区二种常用集材方式(人力和常规索道集材)的综合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力集材的综合效益更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