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
2023(924)
2022(840)
2021(835)
2020(690)
2019(1616)
2018(1727)
2017(2275)
2016(1907)
2015(2337)
2014(2332)
2013(2030)
2012(1831)
2011(1741)
2010(1876)
2009(1494)
2008(1510)
2007(1349)
2006(1108)
2005(960)
作者
(6723)
(5884)
(5785)
(5279)
(3499)
(2796)
(2462)
(2395)
(2175)
(2093)
(2039)
(1936)
(1933)
(1901)
(1802)
(1742)
(1734)
(1702)
(1629)
(1626)
(1565)
(1544)
(1536)
(1461)
(1437)
(1413)
(1410)
(1336)
(1334)
(1296)
学科
教学(3982)
教育(3280)
理论(3253)
学法(2915)
教学法(2915)
学理(2687)
学理论(2687)
研究(1968)
(1868)
(1699)
小麦(1620)
(1570)
管理(1557)
(1315)
中国(1303)
研究生(1271)
(1239)
(1223)
经济(1222)
(911)
企业(911)
农业(908)
技术(823)
学校(700)
(699)
职业(693)
改革(689)
高等(612)
教学研究(587)
人事(584)
机构
学院(23418)
大学(21194)
(11763)
研究(10667)
农业(9623)
科学(8999)
业大(7428)
(7144)
技术(6820)
研究所(6666)
农业大学(6005)
(5665)
(5433)
中国(5341)
(5198)
职业(4801)
(4691)
(4504)
教育(4497)
科学院(4250)
实验(4220)
中心(4077)
实验室(4034)
(4005)
技术学院(3998)
师范(3914)
重点(3858)
(3585)
(3441)
职业技术(3431)
基金
项目(16508)
研究(10814)
科学(10730)
(9369)
国家(9262)
(9215)
基金(8574)
(7670)
教育(7218)
科学基金(6025)
科技(5226)
课题(5218)
编号(5204)
自然(5054)
(4935)
自然科(4926)
自然科学(4922)
计划(4877)
自然科学基金(4817)
重点(4628)
(4484)
成果(4396)
(4341)
基金项目(4248)
(4151)
(4002)
资助(3959)
专项(3815)
(3714)
创新(3692)
期刊
(11665)
教育(11001)
中国(10213)
学报(10004)
农业(8024)
大学(5972)
科学(5880)
学学(5657)
研究(5362)
(5168)
职业(4177)
技术(3645)
(3535)
经济(3535)
业大(3466)
农业大学(3011)
技术教育(2707)
职业技术(2707)
职业技术教育(2707)
中国农业(2672)
(2150)
农学(2029)
华北(2029)
高等(1817)
农业科学(1816)
自然(1776)
自然科(1687)
自然科学(1687)
林业(1668)
成人(1659)
共检索到37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俊儒  庞启华  李邦发  李泽仪  李全  余敖  
绵阳25号是根据特定的育种目标,利用E.G.S.C育种新方法,聚集了11个物种的、地理的与生态的远缘品种之亲缘,经14年培育稳定而成的。1995年通过四川省品审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白皮、大粒、商品性突出等特点,深受广大种子生产、经营和加工部门的喜爱。本文介绍了绵阳25号的选育经过和突出特点以及主要栽培措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永平  王志敏  吴永成  
在常规节水条件下,通过对不同小麦基因型材料光合性状指标的测定,分析节水增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探讨光合性状指标与高产限制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依此进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高产品种的光合性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生产条件下,穗粒重对产量的影响大于单位面积穗数的作用,而穗粒重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穗粒数的增加;开花期的穗面积、旗叶光合速率和单茎叶面积是决定穗粒重的重要因素;粒叶比与穗粒重和经济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大穗型、小叶形、高粒叶比是节水高产品种的突出特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喜全  盛良学  
科湘11号玉米新品种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用自选系ISA01和ISA02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玉米新品种。经过湖南省区试、生产试验和示范、抗性鉴定和品质分析,该品种表现生育期适中,优质,高产,抗性较好。适应湖南省及周边地区种植。其在湖南省的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为适时播种(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初播种),合理密植(密度范围是45000-52500株/hm2),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继存  赵云  周延争  赵恩海  郭来地  
高产夏大豆新品种"山宁11号"系济宁农科院选育.多年试验表明,该品种高产稳产、抗倒伏、抗大豆花叶病毒病.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继凤  冯霞  王悦  屠乃美  赵激  
为提高特早熟春大豆湘春豆25号的秋播增产潜力,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苗前期施复合肥、苗后期施尿素等3个主要栽培因子对湘春豆25号秋播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x1)、苗前期施复合肥(x2)两因子对产量有显著影响,苗后期施尿素(x3)主效不显著,与x1,x2互作显著;湘春豆25号翻秋种植适合高密度、高肥力水平下栽培;中等肥力土壤上栽培,产量2400kg/hm2以上的优化农艺模式有39个,其主要决策因素取值范围:种植密度57.58~61.51万株/hm2,苗前期施复合肥316.8~427.65kg/hm2,苗后期施尿素202.44~284.34kg/hm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先贵  朱旭彤  
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5个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等目标性状在鄂西北麦区的表现。结果表明,本地区品质表现最好的为优质小麦品种豫麦28,该品种在密度为120万/hm~2基本苗、基肥为105~135 kg/hm~2纯氮、拔节期追肥小于37.5 kg/hm~2纯氮、开花期追肥为45~75kg/hm~2纯氮的条件下,产量和品质性状表现较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方正  
运用基因─性状概念,以日本品种小罂粟作为半矮秆株型的Rht1、Rht2-矮生基因源,以智利的欧柔、罗马尼亚的洛夫林13等为早熟、抗病基因的供体,以本地高产品种白蚰包麦为丰产基因的供体,采用多亲本渐近杂交法与水旱地鉴定法,育成了抗旱高产品种鲁麦13号。经良种良法配套后,在非灌溉条件下创造厂亩产616.3kg的记录,耗水系数为0.6838mm/亩·k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左联忠  王彩萍  杨文龙  赵吉平  
对冬小麦 15个F1杂交组合杂种优势与其沉降值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 ,F1中有强优势组合 ,其超标幅度 5 1%~ 5 6 6 % ,亲本材料基因重组后 ,沉降值变化为 :超亲组合占 33 3% ,趋近父母亲本平均值的组合占 6 0 %。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选用优质亲本 ,组配强优势组合和采用化学杀雄技术 ,可以选育优质高产杂种冬小麦品种。应用微量SDS沉降值指导田间早代选择非常有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维际  耿昭全  刘元剑  王韵雪  杨健康  
昭苦1号是由云南昭通地方苦荞品种大白圆籽荞,经单株集团系统选育而成。通过第七轮国家苦荞品种区域试验,昭苦1号在西南组中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6.3%,单产在14个参试品种中分别居第2位。2008年通过国家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适宜在四川康定、四川甘孜,云南昭通、云南中甸、云南丽江,贵州威宁等地及与之相近的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桂枝  马泽启  滕玉芬  范光华  张桂芬  赵国珍  
云粳26号是以云粳优5号为母本,云粳12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粳稻新品种,选育过程中采取高产、优质、耐寒、抗病4个特性同步鉴定作为选种的科学依据,具有丰产性和稻m品质好,抗稻瘟病和耐寒性强等综合优良性状。通过研究秧龄(40、50、60d)、栽插密度(30、40、50万丛/hm2)和氮肥用量(240、270、300 kg/hm2)对云粳26号产量构成要素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秧龄对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较小,而对有效穗和穗实粒数的影响较大,随着秧龄的增加有效穗和穗实粒数显著减少。②栽插密度对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有效穗显著增加,穗粒数、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不同程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国军  张秀茹  韩勇  王先俱  李建国  沈枫  刘青云  
辽粳9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于2003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广等特点熏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熏2004年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熏已跃升为辽宁省的主栽品种熏本研究通过对辽粳9号品种的高产性状分析熏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强生  朱维云  王婉仪  
充分利用本区灌浆期光温条件优势及大粒亲本资源,积极协调穗粒数较多与熟期及抗寒的矛盾,保持适中的成穗数是京冬6号突破高产的主要途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邦发  
绵阳26是以自创的“连续优势型”及“稳一攻二法”选育方法与技术培育成功的一个优良小麦新品种。“连续优势型”选育方法就是指:在遗传资源复合聚敛远缘基因的基础上,选择最新最优材料作亲本,设定超亲本,对照种和最优品种作为多重单株选择标准,加大对后代的选择压和淘汰力度,自早世代起在小麦早、中、晚整个生育过程中,连续多代定向选择各时期都具备有优势的“连续优势型”个体,并稳定其中一个因素,主攻另外两个因素的提高,从而获得优于对照,较易实现育种目标的新品种。绵阳26成功地实践了上述方法与技术。突破了集“多抗、丰产、优质、广适”于一体的育种难关。一投入生产,深受种子、粮食、加工、营销等行业及广大农民欢迎,至1...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23品种来源:84WR(21)-4-2×洛8912产量表现:2004年度全国北部旱地冬麦预试,平均单产5323.5kg/hm2,2004—2006年度全国北部旱地冬麦区试,平均单产4539.75kg/hm2。1999—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单产3470.4kg/hm2。2003—2006年度示范种植,平均单产3618.9kg/hm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树梅  谈春松  杨铁钢  
通过回归设计,统计建模及模拟仿真,决选出夏棉高产优质综合栽培措施优化方案:每亩种植6691~6900株,留果枝7个打顶,每亩追纯氮7.4~7.7kg,喷缩节胺3.4~3.7g,9月底至10月初每亩喷浓度为800×10~(-6)的乙稀利液0.25kg,并探索出最佳生育动态与产量结构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