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
2023(720)
2022(723)
2021(627)
2020(524)
2019(1083)
2018(1065)
2017(1849)
2016(1271)
2015(1261)
2014(1347)
2013(1332)
2012(1197)
2011(1194)
2010(1114)
2009(987)
2008(936)
2007(832)
2006(650)
2005(631)
作者
(5401)
(4676)
(4543)
(4117)
(2479)
(2262)
(2098)
(1820)
(1532)
(1500)
(1478)
(1464)
(1441)
(1397)
(1340)
(1314)
(1272)
(1270)
(1230)
(1158)
(1129)
(1099)
(1093)
(1075)
(1058)
(1035)
(1030)
(1020)
(982)
(938)
学科
(3006)
经济(3005)
地方(1940)
(1915)
(1897)
玉米(1879)
(1877)
(1721)
玉蜀黍(1720)
(1720)
蜀黍(1720)
(1551)
(1446)
管理(1319)
农业(1206)
环境(862)
地方经济(814)
方法(744)
业经(700)
生态(676)
数学(667)
(662)
企业(662)
数学方法(654)
资源(636)
中国(592)
农业经济(515)
(487)
(448)
(441)
机构
学院(16628)
大学(14986)
(9468)
研究(8862)
科学(8235)
农业(7947)
(6301)
业大(5963)
研究所(5958)
中国(5423)
(5338)
(5225)
农业大学(4967)
(4604)
科学院(4482)
(3967)
实验(3827)
实验室(3686)
中心(3603)
(3527)
重点(3510)
(3491)
(3456)
经济(3358)
管理(3289)
技术(2827)
资源(2827)
环境(2778)
(2657)
理学(2633)
基金
项目(13535)
科学(9405)
(9249)
国家(9173)
基金(8388)
(7087)
研究(6949)
科学基金(6461)
(5714)
自然(5439)
自然科(5286)
自然科学(5284)
自然科学基金(5158)
科技(5005)
计划(4683)
基金项目(4651)
(4138)
(3610)
(3600)
重点(3565)
(3426)
资助(3276)
专项(3225)
农业(3128)
社会(2977)
(2844)
社会科(2757)
社会科学(2752)
创新(2699)
科研(2670)
期刊
(9557)
学报(8242)
农业(6725)
科学(5139)
大学(4655)
中国(4605)
学学(4598)
(4345)
经济(4345)
(4154)
研究(3046)
业大(2702)
农业大学(2323)
中国农业(2317)
资源(2093)
(1801)
自然(1769)
农学(1446)
华北(1446)
林业(1430)
农业科学(1289)
科技(1286)
自然科(1282)
自然科学(1282)
西南(1232)
农林(1021)
(1021)
(1008)
科技大(994)
科技大学(994)
共检索到24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君  张常在  吕丽俊  张俊杰  张福成  
科河11号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科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3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增产显著。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及适应性广等特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喜全  盛良学  
科湘11号玉米新品种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用自选系ISA01和ISA02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玉米新品种。经过湖南省区试、生产试验和示范、抗性鉴定和品质分析,该品种表现生育期适中,优质,高产,抗性较好。适应湖南省及周边地区种植。其在湖南省的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为适时播种(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初播种),合理密植(密度范围是45000-52500株/hm2),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启凤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喜全  盛良学  王树兵  
科湘糯玉1号是用自选系HN01作母本,自选系HN02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糯玉米新品种,经过品比、区域试验、生产示范、抗性鉴定和品质测试,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抗性较强,籽粒皮薄,味道鲜美,营养和食味品质好,果穗外观品质好等优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喜全  盛良学  何春林  童石平  
科湘甜玉 1号是用自选系 HT0 1作母本 ,自选系 HT0 2作父本育成的超甜玉米新品种 ,经过品比、区域试验、生产示范、抗性鉴定和品质测试 ,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抗性较强、籽粒皮薄、甜度高、味道鲜美、营养品质好 ,食味品质好等优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喜全  盛良学  廖江林  
科玉2号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用自选系BX111和HB32杂交选育而成的耐旱玉米新品种。经过湖南省区试、生产试验和示范、抗性鉴定和品质分析,该品种表现生育期适中,耐旱、高产、优质、抗性较好。适应湖南省及周边地区种植。于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正在大面积推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红兵  屠乃美  周文新  刘雄伦  刘唐兴  易镇邪  黄璜  
湘彩糯玉2号是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用糯玉米自选系N03作母本,糯玉米自选系Z01作父本于2001年育成的彩色糯玉米单交种.2002―2007年在各级试验中均表现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植株较矮、产量高、品质优良、鲜穗商品性好、种植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湘彩糯玉2号平均株高190 cm,穗位高约82 cm,在长沙春播出苗至鲜穗采收约需85 d,鲜穗平均产量(去苞叶)10 800 kg/hm2,适宜种植密度67 500~75 000株/hm2.该品种2008年3月已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安瑞春  盛良学  贺喜全  罗红兵  刘铣初  
湘玉6号(原名科湘5号)是用自交系8112作母本,H504作父本育成的早熟紧凑型玉米单交种,经过品比、区试、生产试验、示范及品质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品种早熟耐旱、耐瘠、丰产稳产、能抗玉米多种病害,适应性广,品质优良,制种产量高,1995年元月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湘玉6号,可在全省推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红兵  黄璜  周文新  杨友才  刘唐兴  屠乃美  
湘农白糯2号是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用糯玉米自选系N01作母本,糯玉米自选系N02作父本于2000年育成的白色糯玉米单交种.2001-2005年在各级试验示范中均表现适应性广、抗病性强、株高(210 cm左右)适中、早熟(自出苗至鲜穗采收只需80~85 d)、产量(平均鲜穗产量10 800 kg/hm2)较高、品质优良、鲜穗商品性好、种植经济效益高等特点.适宜种植密度52 500~60 000株/hm2.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喜全  
在近日召开的湖南农作物品种审定会上,由中科院亚热带生态所选育的玉米新品种"科玉6号"通过审定。该品种是该所进入院知识创新工程序列以来选育的第6个通过审定的玉米新品种(其中鲜食玉米品种2个,普通玉米品种4个)。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喜全  
在近日召开的湖南农作物品种审定会上,由中科院亚热带生态所选育的玉米新品种"科玉6号"通过了审定。该品种是该所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序列以来选育的第6个通过审定的玉米新品种,其中鲜食玉米种2个,普通玉米种4个。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阳  张曙光  曾贞  王旭  董丽娟  
为选育优质绿茶新品种,以薮北种(♀)×优混(♂)人工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了早生优质高产绿茶新品种“玉绿”.经多年品比试验、省级区试和多点试种,结果表明,“玉绿”为早芽种,春季萌发期与福鼎大白茶(对照)相当;产量高,经方差分析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内含物丰富,水浸出物、茶多酚和氨基酸均高于对照;适制绿茶,成品茶、汤色和叶底具有明显的“三绿”特征;抗寒性、抗旱性较强,均超过对照,抗瘿螨与对照相当.“玉绿”新品种于200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宋心德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晋饲育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张效梅研究员最新选育的青贮专用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08年3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晋审玉2008002。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优质多抗高产高效北方粳稻新品种选育”课题组  
在综合研究水稻优质、多抗、高产、高效的生理基础、生态条件和关键性状遗传特性的基础上,采用“多元杂交,混系结合,株型理想,优化选择”方法,选出了优质、多抗、高产、高效的理想稻新品种。其中沈农8718、沈稻7号通过国家审定熏沈稻4号、沈稻5号等通过辽宁省审定。新品种的产量超过对照品种。经检测熏7个品种的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米一级或二级标准熏其余达到三级标准。新品种各性状组配合理熏抗病性、耐寒性、耐旱性较好。采用的优化育种方法熏实现了育种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