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0)
2023(1285)
2022(1126)
2021(1113)
2020(983)
2019(2108)
2018(2183)
2017(3563)
2016(2264)
2015(2411)
2014(2400)
2013(2088)
2012(2098)
2011(1816)
2010(1951)
2009(1670)
2008(1980)
2007(1792)
2006(1447)
2005(1318)
作者
(9003)
(7450)
(7432)
(6900)
(4741)
(3656)
(3326)
(2992)
(2855)
(2717)
(2541)
(2469)
(2456)
(2411)
(2383)
(2373)
(2305)
(2215)
(2097)
(2091)
(2015)
(2011)
(1816)
(1769)
(1746)
(1716)
(1653)
(1643)
(1605)
(1596)
学科
(5465)
经济(5465)
管理(4287)
(3422)
(3044)
方法(3028)
(2964)
企业(2964)
数学(2577)
数学方法(2427)
(2091)
教学(1847)
理论(1716)
(1630)
虫害(1445)
地方(1214)
(1189)
(1187)
及其(1158)
病虫(1155)
病虫害(1155)
防治(1096)
(1090)
(1085)
中国(1078)
学法(1000)
教学法(1000)
技术(991)
业经(990)
(953)
机构
学院(30516)
大学(29429)
研究(13301)
(12650)
科学(11668)
农业(10434)
业大(9148)
(9073)
中国(8795)
研究所(8502)
管理(7950)
(7926)
(6753)
理学(6635)
(6624)
农业大学(6599)
理学院(6513)
经济(6466)
(6288)
管理学(6084)
管理学院(6048)
(5952)
技术(5921)
实验(5886)
实验室(5687)
中心(5433)
重点(5360)
科学院(5245)
(5058)
北京(4934)
基金
项目(22095)
科学(15128)
(14587)
国家(14468)
基金(14244)
研究(11912)
科学基金(10924)
(10165)
自然(8939)
自然科(8747)
自然科学(8741)
自然科学基金(8564)
(8444)
基金项目(7123)
科技(6856)
资助(6658)
计划(6499)
教育(5489)
重点(5395)
社会(5146)
专项(4841)
社会科(4833)
社会科学(4833)
(4768)
(4621)
科研(4605)
(4597)
编号(4372)
(4370)
技术(4186)
期刊
学报(12387)
(11734)
农业(8332)
科学(8105)
大学(8051)
中国(7945)
学学(7869)
(7389)
经济(7389)
研究(5775)
业大(4700)
(4619)
农业大学(3941)
教育(3827)
技术(3645)
管理(3336)
(2876)
(2872)
林业(2842)
中国农业(2762)
自然(2384)
自然科(2208)
自然科学(2208)
科技(2083)
统计(1970)
图书(1891)
(1722)
农业科学(1648)
(1600)
农林(1595)
共检索到46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素恩  张香云  耿军义  郭宝生  刘存敬  崔瑞敏  王兆晓  
冀优杂69是利用海岛棉、陆地棉种间杂交转基因后代与常规棉杂交育成,其突出表现抗棉铃虫、高产、抗病、优质。2003-2004年在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霜前皮棉较对照品种新棉33B、DP99B分别增产25.4%和33.9%,适宜冀中南棉区及黄河流域同类生态区春播种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丽芬  李增书  赵国忠  李爱国  
冀创棉一是利用双价转基因抗虫棉SGK321与抗病材料5013杂交育成,突出表现为抗棉铃虫、高产、抗病、优质。在河北省区域试验中2年皮棉总产分别比对照新棉33B和DP99B增产21.5%和19.2%,2006年通过河北省审定。该品种适宜冀中南棉区和同类生态区域种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钦泉  朱旭东  
1999年,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优质不育系T98A与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恢复系R259配组育成杂交晚稻新组合T优259.该组合全生育期110~115 d,产量7.5 t/hm2左右,主要稻米品质达部颁优质米二级以上标准,中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抗寒性强,适应性广,于2003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已向农业部申请植物新品种种权保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钦泉  朱旭东  严秋平  
2001年,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优质不育系T98A与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恢复系R115配组,育成杂交晚稻新组合T优115.该组合全生育期112~114d,单位产量7.5t/hm2左右,主要稻米品质性状达部颁优质米二级以上标准,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寒性强,适应性较广,于2006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已向农业部申请植物新品种种权保护.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盛承发  王少丽  宣维健  王红托  
本文综述了世界特别是中国的杂交棉、Bt抗虫棉以及抗虫杂交棉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美国首先研究杂交棉 ,但印度与中国首先大规模应用。Bt转基因抗虫棉首先由美国研究和应用 ,中国紧随其后。由于劳动力低廉 ,加上生物高技术发展较快 ,中国抗虫杂交棉居国际领先地位。这些抗虫杂交棉的抗虫性一般与美国 NC33B相当 ,但产量高 15 %左右。为加速发展 ,当前研究和管理方面的几个问题应予适当解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立云  唐文邦  刘国华  邓化冰  陈势  李梅华  彭惠娟  
三香优516是用湖南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亚华种业衡阳育种中心合作育成的水稻优质三系不育系三香A作母本,以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良三系恢复系R516作父本配制而成的三系一季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优和适应性强等特点,2005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其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晓  胡尚钦  童文  牟方生  黄璐琳  杨伟华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不完全设计研究氮肥、密度和缩节安对抗虫杂交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索川杂13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栽培因子对群体总果节量、成铃率、总铃数、单铃重、霜前皮棉产量及总产量均有显著影响。施氮增加铃重、籽指;增加种植密度将降低籽指和单铃重;施缩节安提高籽指,降低衣分和单铃重.建立了抗虫杂交棉川杂13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型,经回归模拟寻优,获得皮棉产量在1650~1800kg/hm2的技术组合为施纯氮332.0~339.6kg/hm2,密度36520~37089株/hm2,缩节安98.0~100.8g/hm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兆晓  刘素恩  刘存敬  陈素省  郭宝生  张香云  崔瑞敏  耿军义  
冀优768是利用携带有外源抗棉铃虫Bt基因的326作母本,以具有海岛棉、陆地棉、野生棉遗传基础的322系作父本,其后代在黄枯萎混生重病地、不防治棉铃虫的高压胁迫下,经过连续定向选择育成。其突出表现早熟、抗棉铃虫、高产、抗病。2003-2004年在河北省冀东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霜前皮棉较对照品种新棉33B、DP99B分别增产40.6%和39.2%;2004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DP99B增产14.1%,29.0%和38.5%,籽皮棉产量均居第1位;纤维长度29.7 mm,整齐度84.9%,比强度28.7 cN/tex,伸长率6.4%,麦克隆值5.0。2006年4月通过河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明历  卢开阳  陈鹏  赵合明  
对杂交晚籼稻金优928进行密度、氮肥、磷肥、钾肥4个因素、5个水平的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水平的土壤种植该组合时,只要肥力水平运用恰当每公顷可产稻谷6750 kg以上。生产上宜采用每公顷插37.5-45万穴,施纯氮210 kg左右,施P2O560-75 kg,施K2O 90-105 kg。若既要获得高产,又要保证稻米有较优的加工及外观品质时,可适当降低栽插密度和减少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的用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志忠  王兆晓  崔瑞敏  
采用棉属种间杂交和染色体加倍技术,进行了(石短 5号×瑟伯氏棉)及(邢台 6871×武安中棉)的杂交,获得了“石瑟”和“中陆”两种类型的新种质,对杂种及其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规律和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选用多个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及优异特性互补的栽培品种作母本与其回交,然后,将回交后代复交,经连续定向选择,育成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的种间杂交新品种冀棉25号。1994~1995年通过河北省区试及生产试验,霜前皮棉分别比对照中12增产23.3%和19.5%,均居第1位。1995~1997年通过全国黄河流域区试及生产试验,霜前皮棉分别比对照中12增产7.9%和8.5%,分别居第3位和第2位。枯萎病指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显  王校栓  万艳霞  赵俊莉  史立强  
选用具有丰富遗传基础的海、陆、野姊妹系杂交后代 596为母本 ,早熟丰产品系 79- 366为父本 ,通过杂交输入远缘种质 ,改变遗传背景结合南繁加代 ,连年自交于 1990年选育出了具有早熟、高产、稳产、优质、多抗 (抗病、抗旱、抗棉铃虫、烂铃轻 )易管理诸优良性状在较高的水平上协调统一融为一体的优系 4 92 ,该系 1992~ 1993年参加了河北省区域试验和省区试生产试验。霜前皮棉每hm2 产量分别较对照中棉 12号增产 1 76%和 1 0 9%均居首位 ,为我国第一个通过海、陆、野种间杂交育成的新品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显  万艳霞  
杂66是利用海岛棉、陆地棉、野生棉三种间杂交后代与抗虫棉杂交而育成的,其突出表现抗棉铃虫、抗病、高产、优质。1996~1997年在河北省抗虫棉区域试验中,霜前皮棉较冀棉20号、33B分别增产73.0%和13.3%。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吉  张蜀宁  王华  
采用秋水仙素诱变二倍体青梗白菜早油冬 ,获得四倍体白菜 (Brassicacampestrisssp .chinensisMakino) ;将其与另两个四倍体苏州青和热优 2号的亲本R1杂交 ,从后代中筛选出两个形态及生理特性差异明显的株系 ,分别育成自交不亲和系。用这两个自交不亲和系配制成F1代杂交种 ,即获得青梗、优质、抗热的同源四倍体白菜杂交新品种———暑优 1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春太  徐如宏  张庆勤  
为了选育优质、高产、抗病的小麦新品种,选用大穗大粒、矮秆、条锈病和白粉病免疫、HMW-GS亚基组成为Null、7+9、5+10的贵农001,与小穗、高秆、中抗条锈病和白粉病、亚基组成为Null、7+8、5+10的Blosky杂交,杂交F4代出现大量的性状互补和超亲类型,如主穗平均穗粒数60~80粒、千粒重48~50 g、株高65~70 cm、条锈病和白粉病免疫的类型,超亲亚基组成类型有1、7+8、5+10;1、7+9、5+10;1、7+8+9、2+12;Null、7+9、5+10、2+12;1、7+9、5+2+1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征彬  王长征  
棉花病虫害是制约棉花高产稳产和提高棉花品质的主要因素,减轻病虫对棉花的危害,节省防治投资、提高防治效果,尤其是进一步保护环境、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持棉田生态平衡,争取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高是棉花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