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7)
- 2023(6659)
- 2022(5528)
- 2021(5169)
- 2020(4349)
- 2019(9328)
- 2018(9353)
- 2017(16440)
- 2016(8866)
- 2015(9824)
- 2014(9273)
- 2013(8588)
- 2012(7962)
- 2011(7120)
- 2010(7176)
- 2009(6627)
- 2008(6420)
- 2007(5985)
- 2006(5088)
- 2005(4355)
- 学科
- 管理(31258)
- 业(30160)
- 企(27677)
- 企业(27677)
- 济(25545)
- 经济(25504)
- 技术(14502)
- 技术管理(11389)
- 中国(9538)
- 制(8804)
- 财(8423)
- 学(8224)
- 业经(8027)
- 方法(7995)
- 农(7666)
- 体(7542)
- 理论(6952)
- 银(6430)
- 银行(6405)
- 行(6211)
- 地方(5921)
- 融(5862)
- 金融(5855)
- 数学(5845)
- 数学方法(5745)
- 划(5347)
- 体制(5184)
- 务(5145)
- 教育(5123)
- 策(5123)
- 机构
- 学院(117857)
- 大学(115511)
- 管理(44094)
- 研究(42390)
- 济(41927)
- 经济(40866)
- 理学(37541)
- 理学院(37099)
- 管理学(36415)
- 管理学院(36179)
- 中国(31303)
- 科学(28005)
- 京(24937)
- 农(24046)
- 所(22154)
- 财(20670)
- 研究所(20228)
- 江(19731)
- 业大(19571)
- 中心(19062)
- 农业(18972)
- 技术(16442)
- 院(15876)
- 州(15678)
- 财经(15572)
- 北京(15529)
- 省(15247)
- 范(15099)
- 师范(14824)
- 经(14111)
- 基金
- 项目(82071)
- 科学(64357)
- 研究(59689)
- 基金(56908)
- 家(51525)
- 国家(51064)
- 科学基金(43143)
- 社会(36487)
- 省(35505)
- 社会科(34457)
- 社会科学(34451)
- 基金项目(30138)
- 划(29329)
- 自然(28146)
- 自然科(27538)
- 自然科学(27525)
- 教育(27484)
- 自然科学基金(27062)
- 创(24023)
- 编号(23483)
- 创新(21343)
- 资助(21174)
- 成果(19269)
- 重点(18908)
- 课题(18071)
- 发(18029)
- 业(17850)
- 部(16632)
- 计划(16608)
- 科技(15556)
共检索到184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逯晓萍 云锦凤 张雅慧 薛春雷 陈强
高丹草是一年生禾本科新型饲用牧草,提高其饲草产量是高丹草育种的重要目标。以高粱314A×棕壳苏丹草的F2:3遗传作图群体的后代材料建立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为材料,对后代进行遗传变异和DNA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采用两种方法(性状和分子标记)进行同时选择,获得了9个高产的超亲重组后代。通过SSR标记分析RIL群体的DNA多样性,可知家系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杂交重组产生的超亲高产种质分布在不同类群中。鉴定获得了2组SSR遗传距离接近0而且在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方面相似,只在抗性方面有差异的不同家系。农艺性状和抗性等鉴定试验筛选了4份性状优...
关键词:
高丹草 重组自交系 遗传变异 种质创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余成晨 张伟 徐晓雁 王荣泉 李家乐 沈玉帮
为了分析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选育群体不同世代的遗传变异和遗传结构,本研究利用了已建立的一套标准微卫星标记对草鱼长江选育群体F0、F3、F4进行了遗传变异的评估,并与黑龙江选育群体和珠江选育群体进行了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长江选育群体的各世代均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样性(PIC>0.05),且长江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相对于黑龙江和珠江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更高(P<0.05)。遗传分化指数(Fst)分析结果表明,长江选育群体F0、F3、F4之间遗传分化的水平较低(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沈同 沈玉帮 孟新展 王荣泉 李家乐
为探究经过2个选育世代后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变化,实验采用多重PCR技术对4个野生草鱼群体(邗江、九江、石首、吴江)和2个选育群体(F1和F2)进行了微卫星序列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6个草鱼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2个选育群体除了平均等位基因数外,其他遗传多样性参数均小于4个野生群体。哈迪—温伯格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检测显示,在120个群体—位点组合中有62个位点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62个群体—位点组合中只有11个组合其近交系数值为负值,其余的51个组合的Fis均为正值。6个草鱼群体AMOVA分析结果显示,3.75%的变异来自于群体间,96.25%的变异来自于群体内,整体的遗传分化指数值为0.038。进一步分析各个群体间Fst,只有石首群体与F1、F2群体之间的Fst大于0.05,处于中等分化,其余群体间分化程度较低,且F2群体与4个野生群体之间Fst比F1群体与4个野生群体之间的Fst大。奈氏标准遗传距离分析结果显示,2个选育群体与野生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大于野生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基于Dn建立的UPGMA系统发育树得出了相同的结果,即2个选育群体与野生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比4个野生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要远。研究表明,经过2个世代选育后,相比4个野生群体,2个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虽有部分下降,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2个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已发生变化,但其遗传分化程度尚不明显。本研究结果为制定出更加完善有效的选育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永建 张莉萍 潘光堂 荣廷昭
研究了7 个 C I M M Y T玉米种质群体在四川生态环境下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和光周期敏感性。结果表明,参试的7 个 C I M M Y T玉米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在群体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在群体内存在极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墨白961、墨白962和墨白963 属光周期敏感型种质。墨白968 属中度光周期敏感型种质, 墨白964 和墨白966 较适合于四川生态条件, 墨白967 虽然抽丝、成熟均最早且无明显的光周期反应, 但由于其综合性状表现不佳, 没有利用价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文林 濮绍京 赵波 苏丽丽
对来源于我国主产区的446份、日本26份和韩国2份小豆种质资源的百粒重及淀粉粒大小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我国小豆种质资源群体平均百粒重为11.63 g,变幅为5.28~24.47 g,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筛选出百粒重大于17 g的大粒和特大粒种质资源7份;474份小豆子粒的淀粉粒大小平均为57.71μm,变幅为46.21~83.46μm,广义遗传力(h2)为58.99%,属中等遗传力;小豆淀粉粒的大小(y)与子粒百粒重(x)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y=38.076 17+1.770 62x。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伟 王俊 金斌松 高天翔 宋娜
为了解中国黄颡鱼群体遗传变异规律,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片段对本研究采集到的5个群体和文献收集的4个群体共258尾黄颡鱼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基因交流和群体历史动态分析。结果显示,在长度为413 bp的控制区片段上,9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在0.336±0.095~0.700±0.078之间,核苷酸多样度为0.087%±0.096%~0.258%±0.208%。基于所有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不存在明显的谱系结构。单倍型网络图显示存在两个主单倍型。遗传结构分析显示不同水系间存在显著的遗传结构差异,其中洪泽湖和射阳河群体遗传结构位置不确定。群体历史动态分析表明,黄颡鱼群体存在群体扩张...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唐首杰 李思发
从鲤的微卫星DNA标记中筛选4对有效引物,进行不同倍性团头鲂遗传变异的微卫星DNA分析。结果表明:(1)4对引物中有2对能在不同倍性团头鲂五群体中探测到多态性,其等位基因数为4-6个,大小在131-307 bp之间。发现两个等位基因(MFW 19-175和MFW 19-256)可作为异源3n特异的微卫星DNA标记。(2)不同倍性团头鲂五群体内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056 2-0.288 7,Ne 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031 5-0.196 9,平均遗传距离为0.039 5-0.154 2,不同倍性团头鲂群体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3)反交3n、异源3n、正交3n和同源4n-F1群...
关键词:
团头鲂 倍性 微卫星 遗传变异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韩志强 庄志猛 高天翔 刘进贤 李玉晖 王志勇 唐启升
采用AFLP、RAPD和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片段序列分析技术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群体遗传变异进行研究。分别采用5对选择性引物和18条随机引物对半滑舌鳎3个群体(黄海野生群体、渤海野生群体、养殖群体)进行分析。AFLP和RAPD分析结果表明,黄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于渤海群体,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利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基因分化系数进行遗传变异来源估算,结果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同其他鱼类相比,半滑舌鳎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对黄海、渤海野生群体共37个个体的线粒体Cytb基因片段序列进行分析,共检测出5种单倍型,渤海群体内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凤环 赵惠燕
以8个不同地区的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种群为虫源,每种群10个个体用6种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引物在8个种群间共产生272个RAPD标记,种群内的相似度比种群间的高得多。利用Nei氏相似系数,对8个种群的RAPD-PCR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北京与山东试虫采集地种群遗传距离为0.0239,在8个地区中最小,山西试虫采集地种群与其他7个地区差异最大,这说明不同地区的麦长管蚜(M.ave-nae)种群的确存在着遗传变异。用UPGMA法构建的聚类图发现,麦长管蚜聚成3个群体:山东和北京群体,安徽、四川和陕西群体,新疆群体,呈梯度分布,单纯以地理隔离不能解释麦长管蚜...
关键词:
麦长管蚜 RAPD分析 种群遗传变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至治 蔡完其 李思发
从97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0个多态性引物,对黄河鳖、淮河鳖、洞庭湖鳖、鄱阳湖鳖及太湖鳖5个群体共100只个体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中华鳖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表现在:(1)在获得的341条RAPD扩增带中,有234条(68.6%)呈现多态性;2个引物有可明显地反映种群差异的扩增带,其中S105扩增的1408bp在黄河鳖的出现频率仅为20%,而在另外4个群体的出现频率达80%~90%;S37扩增的438bp在5个群体的出现频率大小为:黄河鳖85%>淮河鳖65%>洞庭湖鳖55%>鄱阳湖鳖40%>太湖鳖20%,呈现出从黄河到淮河到长江、从长江的中游到下游逐步降低的遗传渐变现象;(2)多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建勤 孙兆军 陈宏
利用4个微卫星标记对西北地区的固原鸡、固原红鸡和略阳乌鸡群体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地方品种固原鸡、略阳鸡和培育品种固原红鸡在4个位点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748 7,0.709 2和0.733 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5.129 0,3.505 8和4.468 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16 6,0.646 6和0.570 4。表明固原鸡、略阳鸡和固原红鸡均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
关键词:
鸡 微卫星标记 遗传变异 西北地区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慧荣 江世贵 周发林 龚世园
利用RAPD技术对取自胶州湾(青岛)、台湾海峡(厦门)和北部湾(海南)3个天然群体的24尾黑鲷(Sparusmacro cephalus)进行群体内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分析。在事先优化的反应条件下,所使用的60个随机引物中,有28个引物扩增出清晰稳定的片段,共计200条,大小在200~2500bp,其中多态性片段135条(多态性片段的比例为67.50%)。青岛、厦门和海南黑鲷群体内的遗传距离分别是0.1068、0.0939和0.1206,相似系数为0.8932、0.9061和0.8794;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别是0.1550、0.1318和0.1228,其中青岛和海南黑鲷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大,青岛...
关键词:
黑鲷 遗传变异 RAPD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陈艳翠 高天翔 陈四清 张岩
采用水平凝胶电泳技术对红鳍东方鲀养殖群体进行了同工酶分析。本实验采用肌肉和肝脏两种组织,分析了8种酶,检测到9个位点,在0.99水平上,PGM*和IDHP*表现为多态,MPI*、LDH*、AAT*、SOD*、MDH-1*、MDH-2*和G3PDH*均为单态,多态位点比例为0.2222,平均预期杂合度为0.0998,实际观测杂合度为0.046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目为1.1840,PGM*位点的遗传偏离指数为-0.0707,杂合子缺失,IDHP*位点无杂合子,遗传偏离指数为-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管云雁 刘文广 何毛贤
采用9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分析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壳高选育品系(JCS)4个世代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选育的进行,4个世代每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从2.096下降至1.435,平均等位基因丰度(Rs)从3.556下降至2.556,平均观测杂合度从0.492渐次下降至0.269,遗传多样性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随着选育世代的增加,从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来看,部分呈上升趋势,部分呈下降趋势,部分基本保持稳定,其中,一些低频基因甚至会趋于消失。在所有等位基因中,大部分的频率呈随机变化趋势,并在不同的世代间上下波动;HHM20-158 bp的频率呈有规...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选育 遗传变异 微卫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