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1)
2023(7041)
2022(6298)
2021(5698)
2020(5228)
2019(12130)
2018(11933)
2017(22955)
2016(13063)
2015(14918)
2014(15113)
2013(15212)
2012(14456)
2011(13230)
2010(13475)
2009(12510)
2008(12881)
2007(11848)
2006(10258)
2005(9092)
作者
(42229)
(35864)
(35673)
(33902)
(22520)
(17244)
(16305)
(14001)
(13285)
(12887)
(12317)
(11989)
(11448)
(11416)
(11351)
(11251)
(11123)
(10582)
(10339)
(10239)
(9204)
(8890)
(8827)
(8168)
(8035)
(8022)
(8001)
(7970)
(7451)
(7436)
学科
(54890)
经济(54830)
管理(33980)
(33897)
方法(28411)
(26752)
企业(26752)
数学(25271)
数学方法(25008)
(15450)
(14213)
(13675)
中国(12614)
业经(10668)
(10543)
贸易(10543)
地方(10350)
农业(10211)
(10199)
(9343)
(8636)
财务(8620)
财务管理(8595)
(8503)
理论(8443)
企业财务(8119)
环境(7831)
(7764)
银行(7715)
(7563)
机构
大学(201857)
学院(199608)
(77647)
经济(75977)
管理(71915)
研究(70560)
理学(62412)
理学院(61581)
管理学(60282)
管理学院(59911)
中国(50374)
科学(47944)
(45195)
(42935)
(38742)
农业(36537)
业大(36198)
研究所(35854)
(34969)
中心(31949)
(30902)
财经(28408)
(27326)
师范(26966)
北京(26554)
(25682)
(24213)
经济学(24098)
农业大学(24028)
(23935)
基金
项目(134017)
科学(103006)
基金(95969)
研究(91923)
(86407)
国家(85733)
科学基金(70543)
社会(56144)
(53401)
社会科(53078)
社会科学(53054)
基金项目(51523)
自然(47735)
自然科(46595)
自然科学(46569)
(46168)
自然科学基金(45764)
教育(43289)
资助(39415)
编号(36850)
重点(31226)
成果(30862)
(29820)
(28994)
计划(27632)
(27519)
科研(26653)
课题(25954)
创新(25840)
大学(24626)
期刊
(82282)
经济(82282)
研究(53061)
学报(40814)
(40295)
中国(35870)
科学(34588)
大学(28902)
(27566)
学学(27454)
农业(27182)
管理(22787)
教育(19949)
技术(15961)
(15579)
(15105)
金融(15105)
财经(14077)
业经(13119)
经济研究(12928)
(12070)
(11997)
问题(11613)
业大(11012)
技术经济(10140)
统计(9657)
图书(9517)
农业大学(9357)
理论(9349)
资源(9276)
共检索到284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逯晓萍  云锦凤  肖宇红  米福贵  李美娜  尹利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在许多作物上已获得了高密度的分子遗传图谱,并定位了许多主要农艺性状的QTL,而在牧草上这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为提高育种中对牧草产量性状优良基因型选择的效率,对高丹草的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株高、分蘖数、叶片数)进行QTL定位,确定其在染色体的位置及其遗传效应,探讨其杂种优势产生原因。在以高粱413A和棕壳苏丹草杂交获得的248个F2:3家系构建的作图群体中,应用AFLP和RAPD两种标记技术构建了高丹草(Sorghum×Sudan grass)的遗传连锁图谱。共包含168个标记,分布于10个连锁群,图谱总长度为836 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4.98 cM。采用Joinma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房永雨  于肖夏  于卓  石悦  谢锐  
【目的】确定高丹草茎叶比、分蘖数等9个重要农艺性状及氢氰酸含量的QTL位点,为深入开展高丹草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及高丹草F2群体为材料,在已构建的高丹草高密度分子连锁遗传图谱上,采用多MQM模型法对氢氰酸含量、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长、叶宽、茎叶比、穗长、单株干质量、分蘖数10个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高丹草F2群体的10个性状测量值呈正态分布,均可用于QTL分析;控制10个性状的QTL有24个,分布在除连锁群LGⅨ外的其余9个连锁群上,遗传贡献率变幅为6.1%~43.6%。在24个QTL中,控制氢氰酸含量的QTL有2个,控制叶片数、分蘖数和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逯晓萍  米福贵  郭世华  那日松  张瑞霞  吕学理  
选用9份高丹草试材进行了12个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及遗传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株高、叶片数、茎粗、分蘖数、叶/茎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较高,遗传变异范围广泛。单株鲜重、叶宽、茎粗、分蘖数、株高、叶片数与干物质产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相关,叶/茎虽不显著,但相关程度很高。经通径分析,明确了这些性状对单株鲜重的直接作用,进而利用主成分分析,明确了各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综合指标的贡献。因此,通过对这些性状的选择,可以达到对饲用产量性状选择的目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永群  庞良玉  林超文  黄晶晶  罗付香  
为评价苏丹草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用RAPD标记对14个苏丹草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条RAPD引物中筛选出20条多态性明显、反应稳定的引物。14个品种共扩增出260条谱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1.6条带,多态性比率达88.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苏丹草品种间遗传多样性丰富,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586~0.831;14个品种分为两大类,来自美国的"伊诺"和"布鲁赛"聚为一类;第Ⅱ类把高大型和低矮型聚为两类。结果显示出:聚类结果与形态特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为苏丹草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雷恩  田学军  杨若鹏  苏一兰  鲁海菊  刘艳红  
为了探究草果植株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采用随机性和统筹代表性的取样方法于2011年分别对云南省金平县10年株龄和元阳县4年株龄的草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草果植株产量分别是由每株穗数、每穗花数、每穗果数、挂果率和果重这5个产量因素构成的。草果的每株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r=0.6382,P每穗果数>挂果率>每穗花数>果重。元阳县4年株龄草果的产量(1.24 kg/株)显著高于金平10年株龄草果的产量(0.61 kg/株),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秦永梅  于 卓  赵 娜  赵晓杰  刘永伟  
分析了5种高丹草和2种苏丹草的光合特性和同工酶酶谱特征。依据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4个光合指标的测定结果,综合评定7种供试材料光合能力的强弱顺序为:蒙农青饲3号高丹草>蒙农青饲1号高丹草=蒙农青饲2号高丹草=佳宝高丹草>黑壳苏丹草=白壳苏丹草>健宝高丹草。在分蘖期7种供试材料叶片的POD和SOD同工酶酶带数、酶带位点和酶带强弱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蛋白质分子水平上为各材料的鉴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同一种同工酶酶谱表型在同一植物的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器官材料均表现不同,所获得的酶带遗传信息量比测定单一生育阶段和单一器官材料要大的多,更能系统地反映各供试材料间的遗传差异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尹明华   李文婷   欧阳茜   王美暄   徐子林   张钦荣   张牧彤   黄添慧   何凡凡   乐芸   张嘉欣   柴桑雪  
通过DNBSEQ-T7测序平台对苏丹草叶绿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对其结构特征、系统进化关系以及密码子偏好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苏丹草叶绿体基因组为典型的四分体结构,长度为140754 bp,共注释了86个CDS(蛋白编码)基因、38个tRNA(转运RNA)基因和8个rRNA(核糖体RNA)基因,缺失ccD和ycf1基因;苏丹草叶绿体基因组共检测到27个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和47个长重复序列(long repeat sequence,Longrepeat);LSC(大单拷贝)区和SSC(小单拷贝)区的核苷酸多态性显著高于IR(反向重复)区,LSC区的变异性大于SSC区和IR区,Pi(核苷酸多样性)变化范围为0-0.01852,通过Pi(≥0.01215)筛选出10个高变异区域,均位于LSC区;苏丹草及其11个近缘种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各位置GC含量不同,偏好以A/U结尾,平均ENC值为47.50,密码子偏性较弱;影响苏丹草及其11个近缘种密码子使用偏性的主要因素为自然选择,内部突变压力的影响较小;苏丹草叶绿体基因的最优密码子共15个(CAA、AAA、UUU、UAU、AUU、UAA、GCA、CCA、ACU、GUA、AGA、CGA、CUU、UCC、UCU),均以A、U结尾;苏丹草与高粱双色亚种Sorghum bicolor subsp. drummondii (MW999225)亲缘关系较近。本试验结果能为苏丹草分子标记的开发、遗传多样性以及进一步研究高粱属植物的保护生物学和种群遗传学提供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颜鑫  王英  王永杰  刘汝亮  郭萍  杨世琦  
【目的】研究喷施羧甲基纤维素铵(CMC-NH_4)对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及苏丹草根系和产量的影响,为解决宁夏引黄灌区热量紧缺问题、保障后茬作物稳产增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宁夏引黄灌区,以小麦收获后复种的苏丹草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喷施0 kg/hm~2 (CK)、50 kg/hm~2 (T1)、100 kg/hm~2 (T2)、200 kg/hm~2 (T3)和300 kg/hm~2 (T4) CMC-NH_4 5个处理,研究喷施CMC-NH_4对土壤含水量和温度,以及苏丹草根系特征、株高和干草产量的影响,并分析了CMC-NH_4喷施量与土壤含水量、温度及苏丹草生长指标和产量间的相关性。【结果】喷施CMC-NH_4处理土壤含水量较对照显著提高2.82%~29.19%(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朱永群  彭丹丹  彭燕  张新全  陈仕勇  许文志  姚莉  王谢  林超文  
采用沙培植物育苗法,以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自然干旱,研究9份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及3份高丹草(S. bicolor×S. sudanense)幼苗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抗旱性强的材料在干旱胁迫下保水能力强、叶绿素持有率高、能维持较高的光合性能和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依据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光化学效率(Fv/Fm)、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7项抗逆相关指标,对12份材料的抗旱隶属值进行计算,其综合抗旱适应性鉴定结果为,材料编号1、2和3的苏丹草与10(‘蜀草2号’高丹草)、11(‘蜀草1号’高丹草)及12(‘海狮’苏丹草)抗旱性较强,编号为7、8的两份苏丹草和9号高丹草抗旱性较差。本研究为高梁属作物抗旱新品种选育和优质牧草栽培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娟  林辰壹  赵沙沙  扎恩哈尔·居马西  
【目的】观测国内仅分布于新疆的高葶韭的物候特征及其产量构成因素,为高葶韭的进一步引种驯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参考相关研究资料,调整和完善了葱属植物物候期的观测标准,并将其应用于高葶韭的物候观测中,于2007-2009年每年的3-9月观测记录高葶韭的物候期;此外,还观测了与高葶韭产量相关的4个指标(植株叶片数、假茎粗、株高及株幅),并分析了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葶韭每年3月中下旬萌动,4月上中旬抽薹,5月中旬始花,6月下旬果实成熟;年生长周期平均为180d左右;同年高葶韭无二次生长。叶是高葶韭的主要食用器官,单株叶片数、假茎粗和株高在植株进入生殖生长时达最大值,分别是9.7,1.331c...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文西  李小坤  鲁剑巍  占丽平  鲁君明  
【目的】为苏丹草-黑麦草这一新型种植制度的科学施肥、土壤肥力的改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4年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与黑麦草(Lolium L.)轮作定位试验研究氮、磷、钾肥对饲草产量、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的影响。【结果】氮、磷、钾肥配施(NPK处理)明显增加苏丹草、黑麦草鲜草产量,4个年度的饲草总产量在各个处理中均最高,分别比NP(氮、磷肥配施)处理增产17.9%、17.3%、21.7%、23.2%,分别比NK(氮、钾肥配施)处理增产26.9%、20.2%、23.3%、25.9%,分别比PK(磷、钾肥配施)处理增产312..9%、339.8%、231.7%、223.1...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詹秋文  林平  李娣  李杰勤  赵庆伍  祖敏  董美荣  刘敏  
选取Tx623A×S722的P1、P2、F1和F24个世代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高丹草的株高、叶长、叶宽、分蘖数、单株干重和鲜重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杂种F1在除分蘖数外的5个主要农艺性状上均表现超亲优势,株高的普通遗传率最高(H2G=47.91%),单株干重的普通遗传率最低(H2G=23.61%)。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发现株高符合2对等显性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E-6模型),主基因的遗传率为50.31%;叶长受多基因控制(C-0模型);叶宽为1对主基因+多基因的混合遗传(D-0摸型);分蘖数、单株干重和鲜重均为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遗传模型(E-1模型),主基因的遗传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婧怡  姚丹丹  徐军  邬彩霞  赵国琦  华晨岚  
香豆素为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水浸提液的主效化感物质,能抑制多种杂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为探明香豆素的化感抑草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生物检测的方法,研究了简单香豆素水溶液对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苏丹草幼苗根和茎的超微组织结构。结果表明,20100μg·mL(-1)香豆素水溶液能够显著抑制早期苏丹草种子的萌发(P<0.05),且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能够显著抑制苏丹草根伸长,随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才夫  王槐三  
利用人工去雄、多次授粉法获得(苏丹草×拟高梁)F_1种间杂种。苏丹草(2n=20)与拟高梁(2n=20)杂交结实率及杂种发芽率均较低,正反交存在较大的差异.F_1杂种形态和饲草品质介于双亲之间,雌雄配子均具有一定的孕性。杂种对叶斑病表现较强的抗性。F_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较为正常,98.8%的细胞均形成10个二价体,无多价体出现,具单价体的细胞频率仅为1.2%,表明双亲在细胞学上具有较高的同源性。F_2和 BC_1代植株形态、结实率和抗病性等差异较大,分离出饲草品质较好、落粒性弱、种子产量高和抗病性较强的中间型植株,这些后代可能对苏丹草抗病育种或拟高粱品质育种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