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30)
2023(4589)
2022(3972)
2021(3802)
2020(3017)
2019(6870)
2018(6698)
2017(13799)
2016(7653)
2015(8374)
2014(8561)
2013(8269)
2012(7943)
2011(7147)
2010(7705)
2009(7235)
2008(7297)
2007(6718)
2006(6513)
2005(6111)
作者
(20990)
(17414)
(17107)
(16841)
(11328)
(8239)
(7808)
(6627)
(6603)
(6536)
(5872)
(5729)
(5670)
(5592)
(5567)
(5434)
(5171)
(5120)
(5065)
(5059)
(4511)
(4278)
(4171)
(4081)
(3980)
(3929)
(3911)
(3908)
(3524)
(3509)
学科
(26833)
经济(26788)
管理(23527)
(22282)
(17605)
企业(17605)
(10947)
中国(10442)
(10035)
(8420)
(8187)
方法(7758)
(7416)
银行(7415)
(7137)
业经(7022)
农业(6908)
(6588)
数学(6536)
(6441)
贸易(6436)
(6332)
金融(6332)
(6296)
数学方法(6263)
税收(6235)
(6189)
及其(6157)
地方(6150)
政策(5953)
机构
学院(105414)
大学(103885)
(45151)
经济(43981)
管理(39421)
研究(38848)
中国(32517)
理学(32147)
理学院(31806)
管理学(31237)
管理学院(31027)
(25236)
(22567)
科学(20980)
(20109)
(18582)
中心(18390)
财经(17900)
研究所(17257)
(16032)
(15742)
北京(15323)
(15254)
师范(15167)
(14710)
(14059)
(12901)
经济学(12833)
财经大学(12796)
(12646)
基金
项目(59147)
研究(48067)
科学(46838)
基金(41495)
(34763)
国家(34393)
科学基金(29292)
社会(29149)
社会科(27495)
社会科学(27490)
(22868)
教育(22481)
编号(21000)
基金项目(20330)
(19672)
成果(19402)
资助(18243)
自然(17674)
自然科(17236)
自然科学(17233)
自然科学基金(16919)
课题(15456)
(13559)
(13416)
(13405)
重点(13304)
(12918)
项目编号(12538)
(12438)
(11815)
期刊
(58663)
经济(58663)
研究(39634)
中国(24181)
(19597)
(17501)
金融(17501)
管理(16313)
教育(16289)
(15461)
科学(11828)
学报(11349)
农业(9970)
业经(9859)
技术(9286)
大学(9145)
经济研究(8934)
财经(8830)
学学(8203)
(7586)
问题(7573)
(7199)
国际(6451)
(6117)
理论(5842)
(5364)
论坛(5364)
图书(5187)
实践(5164)
(5164)
共检索到183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丽群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沟通,是世界高中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也是当前我国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走向。但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普职沟通还存在一些问题:地方规划缺乏政策分解和本土创新;普高主动与中职沟通的意愿不强;普职课程深度融通不足;普职沟通模式上有盲目跟风现象等。深入推进高中的普职沟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搭建教育立交桥、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合作机制,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因地制宜、梯度实施、稳步推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丽群  朱海雁  
高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沟通,是我国当前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当然之举。一般而言,高中阶段普职沟通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校内课程渗透模式、校际合作模式、综合高中模式。这三种模式的融通程度依次由低到高,实施难度则由小到大。从我国教育的整体情况和高中发展实际来看,三种模式可并行推进,但改革的重心有所不同:校内课程渗透模式可加快完善;校际合作模式应大力发展;而综合高中模式需稳妥实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茂祥  
普职沟通视阈下高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志、趣、能、道、术、慧六个方面,包含远大志向与责任心、爱国敬业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道德修养、对某一领域的兴趣与文化知识积淀、专业素养与职业生涯规划、学习与创新素养、动手与实践能力、信息及科技与媒体素养、人文素养等9个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阶段学校课程突破口,可以围绕高中阶段学生的"志·道"进行课程互通、立足高中阶段学生的"趣·术"进行课程统整、沉思高中阶段学生的"能·慧"进行课程创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模式研究"表明,在国家政策的提倡与鼓励下,我国各地结合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普职融通,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无论是在普职融通的推广范围还是普职融通的程度上,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不少差距。这就要求从国家到地方到学校,从政策到制度到操作建议,从普职沟通模式、课程到教师再到管理和评价等都需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调整和变革。首先,加强顶层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万卫  齐娇娇  
文章通过对高中阶段普职规模"大体相当"政策的内容分析,发现存在政策目标难以维持、政策主体权力不明、政策工具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建议提高办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处理好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政策工具,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康云菲  刘宝存  
高中阶段“职普比”问题是我国长期的教育热点与重要的当下关切。以国际比较为视角,概览这一比例的全球水平及对其影响的要素逻辑,可以启发本土实践。全球中等职业学生比例约为22%,这一比例的区域与国别差距正逐渐缩小。各国中等职业教育比例的共性与差异性图景,反映出影响这一比例的要素逻辑。经济与文化要素构建了影响该比例的宏观框架,二者互为前提。文化要素对中等职业教育比例的限定与经济要素对中等职业教育比例需求之间的矛盾,能够通过相关制度设计加以缓解,资源要素对经济、文化、制度三要素共同决定的中等职业教育比例起保障作用。有鉴于此,我国不同地区高中阶段的“职普比”,可基于对地方经济结构需求与民众诉求的调查,划定适切比例,并辅以制度设计和资源保障推进其落实。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常宝宁  
政策工具是政府为达成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对我国高中阶段近30年普职融通政策的文本分析可以看出,"普职比大体相当"作为强制性政策工具主导着高中教育的发展,普职融通仅仅表现为课程的初步融合。高中教育的未来发展要立足于普职一体化的战略高度,统整设计、总体规划,从准确定位政策目标、协调政策关系、健全政策机制等方面进行设计,发挥多重政策工具的效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清  
本研究以实证的方式研究"保持高中阶段职普比大体相当"政策是否有现实基础、是否有社会需求以及是否被业界期待等问题,以期为政府制定和推行相关制度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小容   杨雨倩  
高中阶段对于人才培育具有重要的形塑作用,职普间的长期割据难以契合教育系统内部要素的动态整合,职普融通在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在理论维度,沿循职普融通在个体、协同到公共理性的脉络以明晰其价值意蕴;在实践维度,从横向、横纵双向、垂向层面能够探寻其现实样态的确切表征。然而,高中阶段职普融通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政策制度不完善、教育系统内部失序、考评和转换机制失当等现实困窘,掣肘职普融通的推进过程。对此,通过充实政策规范、加工教育教学范式、优化评价机制、疏通成长向道等措施,促使职普从定界走向跨界,从封闭走向融合共生。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志耕  
在日常审计计划阶段,主审与助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且存在很多问题。为此,笔者拟对加强审计计划阶段主审与助理人员的沟通提出几点建议。(一)尽量让助理人员参加项目组的各类综合性会议审计计划阶段的综合性会议主要有两个:一是为形成"项目组讨论纪要——风险评估"的讨论会议,二是审计计划制定及布置会议。尽管这两个会议主要应由项目合伙人及项目组关键人员参加,但笔者认为,如果能让项目组全体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志耕  
在日常审计计划阶段,主审与助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且存在很多问题。为此,笔者拟对加强审计计划阶段主审与助理人员的沟通提出几点建议。(一)尽量让助理人员参加项目组的各类综合性会议审计计划阶段的综合性会议主要有两个:一是为形成"项目组讨论纪要——风险评估"的讨论会议,二是审计计划制定及布置会议。尽管这两个会议主要应由项目合伙人及项目组关键人员参加,但笔者认为,如果能让项目组全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欣泽  匡瑛  
高中阶段职普横向融通实践经历了初步尝试期、重新发展期、转折跌宕期三个历史阶段,但在各个历史时期实践意涵各有不同。在“双通制”背景下,需守正创新,厘清高中阶段职普横向融通的时代价值:破解职普长期割裂的痛点与难点,建设多元化、多层次课程体系;给予学生中途转轨机会,缓解社会教育焦虑;鼓励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拓展学生选择空间。同时区分借鉴美国、日本校内分轨模式与芬兰、新加坡校际分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高中阶段职普横向融通需从建设国家模块化课程库,创设新版综合高中,建立职、普教师“跨校走教”机制,完善升学考试制度等四个方面架构实现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烨   宁悦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这一表述与过去政策文件提及的“普通高中多样化”有所区别,其内涵和外延均有所扩展,不仅包含了普通高中,还囊括了中等职业学校等所有高中阶段教育类型。鉴于我国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现实困境,如普通高中同质化问题、评价和考核标准单一,以及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等,从职普融通发展的角度出发,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优化路径是:丰富学校办学发展类型,突破职普融通瓶颈;优化学校分类考评制度,鼓励实施全面教育;推进教育管理机制改革,赋予学校更多办学自主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长兴  
职普比是事关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问题。比较发现,西方国家职普比各异,欧洲国家职普比总体相当。政府对职普比无硬性规定,但多年来分流工作保持基本稳定。中职毕业后继续升学的人数增加并未对现有职普比带来颠覆性影响。借鉴西方经验反观我国现状,建议收紧学校管理,统筹规划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招生规模;继续坚持中等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的原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中英  
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即是普通高中教育的规定性,是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内在根据。传统上,普通高中教育被看成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具有基础性。近些年来,随着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化,人们对于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有了一些新的主张,如"选择性"、"个性化"、"预备性"、"大众性"等,直接影响着普通高中教育的实践变革。根据中国古代认识论中"循名责实"的方法以及逻辑实证主义的意义理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是"普通的"、"高中阶段的""教育",具有"普通性"、"引导性"、"基础性"、"预备性"、"大众性"、"教育性"等比较丰富的性质。因此,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对上述性质予以全面把握、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