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6)
2023(4669)
2022(4159)
2021(3783)
2020(3291)
2019(7682)
2018(7530)
2017(14129)
2016(8002)
2015(9014)
2014(9231)
2013(9021)
2012(8232)
2011(7402)
2010(7659)
2009(7013)
2008(7115)
2007(6402)
2006(5884)
2005(5425)
作者
(25023)
(20556)
(20485)
(19534)
(12800)
(10004)
(9465)
(8080)
(7828)
(7448)
(7121)
(6916)
(6506)
(6449)
(6372)
(6367)
(6351)
(6098)
(5903)
(5737)
(5265)
(5087)
(5071)
(4758)
(4695)
(4662)
(4584)
(4425)
(4387)
(4199)
学科
(32385)
经济(32350)
管理(21554)
(20742)
(16842)
企业(16842)
方法(14428)
数学(12640)
数学方法(12296)
(10077)
中国(8795)
(7902)
业经(7800)
地方(7016)
(6986)
农业(6796)
(6716)
理论(6054)
环境(5558)
(5083)
贸易(5078)
(5023)
财务(4990)
财务管理(4974)
(4930)
银行(4911)
(4887)
(4878)
企业财务(4677)
(4673)
机构
大学(115541)
学院(115329)
管理(43994)
(43969)
经济(42834)
研究(40348)
理学(37480)
理学院(37009)
管理学(36141)
管理学院(35945)
中国(30840)
科学(26558)
(25375)
(22866)
(21482)
(20642)
业大(19507)
研究所(19350)
中心(18905)
(18409)
农业(17772)
(16790)
师范(16626)
北京(16394)
财经(15734)
(14553)
(14293)
(14083)
(13870)
技术(13410)
基金
项目(75342)
科学(58546)
研究(54137)
基金(52511)
(46340)
国家(45922)
科学基金(38849)
社会(32891)
(31620)
社会科(31174)
社会科学(31160)
基金项目(27788)
(26380)
教育(25684)
自然(25449)
自然科(24821)
自然科学(24815)
自然科学基金(24333)
编号(22160)
资助(21920)
成果(18503)
重点(17429)
(16429)
课题(16389)
(15978)
(15323)
计划(14706)
科研(14398)
创新(14307)
大学(13458)
期刊
(51413)
经济(51413)
研究(34230)
中国(25331)
(20401)
学报(19339)
科学(17119)
教育(16230)
(16118)
管理(15485)
大学(14367)
农业(13952)
学学(13318)
技术(11798)
(9925)
金融(9925)
业经(8461)
统计(7368)
(7273)
经济研究(7238)
财经(6997)
问题(6773)
(6581)
图书(6365)
资源(6340)
技术经济(6338)
(6075)
决策(6065)
(5747)
科技(5668)
共检索到178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宝庆  樊亚峤  
目前,我国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还存在着部分评价指标不合理、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方案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以下改进措施:建立以促进教育机会平等为前提的评价体系;形成评价方案与课程教学相整合的评价模式;以"价值观形成性评价"取代"成果表现性评价";将"表现性标准"与"完成性标准"相结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先进  张睦楚  
新一轮高考改革已经启动,高考和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联动,已经成为高校人才选择和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本体上来讲,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并成为一个必要环节,是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应有之意。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可为"的。同时,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也有"难为"窘境。针对高考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可为"和"难为"二维张力中应有所"立场"。这体现在: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我国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旗帜必须鲜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必然会经历理论和实践上的"冲突",这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面对高考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应积极反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罗祖兵  吴绍萍  
作为一种新型的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体现了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但根据可公开查询的26个省市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分析可以发现,各省市在评价内容、评价原则、评价主体及评价结果运用方面表现出高度的相似。然而,任何一种制度,如果过于强调统一性,就必然会忽视地区、个性的差异,会加剧教育不公平,甚至会淡化学校特色。因而,真正贯彻好这项制度,就需要更新评价理念、制定合理弹性的评价内容和制度,还需要注意评价结果与高考关系的平衡把握度,同时应鼓励各地大胆尝试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樊亚峤  
中小学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改变教师评价观念,推动教学改革;变革考试评价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优化学校整体工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培养诚信意识,优化社会风气等。目前,中小学实施的综合素质评价还存在着价值偏差导致的目标与方法错位、权力分配造成的教育不公平、心理定势引发的抵制行为、实际障碍减弱改革的力度等问题。完善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需要加强沟通交流,淡化选拔功能;推进教育资源分配改革,建立监管机制;积极帮助引导,实施利益补偿;加快配套制度建设,减少信息损耗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蔡敏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对传统考试制度的重要突破。近年来,此项改革在各地迅速开展起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评价实践中还存在着评价指标不完善、评价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诚信问题严重、应付现象明显、评价与教学脱节等问题。要改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各层面的专业培训,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收集全面的学生信息,注重评价的教育功能。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薛海平  胡咏梅  段鹏阳  
高中生是我国科技后备人才的主力军,其科学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科技水平,因此探讨我国高中生科学素质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我国科技后备人才科学素质进而提升我国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我国高中生大规模基线调查数据,基于教育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我国高中生科学素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竞赛因素对高中生科学素质有显著影响,班级同伴因素有较大影响,学校因素有很大影响,而家庭因素有重要影响。为此,首先,应重视不断增强科技竞赛和学科竞赛活动对高中生科学素质的提升作用,缩小班级规模、加强合作学习,从而更好地发挥班级同伴效应对于促进高中生科学素质提升的作用;其次,要引导家长形成科学的教育方式,促进高中生科学素...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徐瑞  
本研究采用有目的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地区公立普通高中生的民主素质及其与学校民主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北京地区公立普通高中生整体民主素养较高,但在民主知识与民主能力方面仍有欠缺。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差异检验的结果表明,学校教育与高中生民主素质之间存在下列关系:学校声望与高中生民主知识掌握、民主态度取向以及民主能力之间没有显著相关;预期成就与高中生民主知识掌握、民主态度取向之间没有显著相关,但与高中生民主能力之间相关极为显著;学校教学与高中生民主知识、民主态度、民主能力之间相关极为显著;活动参与与高中生民主知识、民主态度、民主能力之间相关均极为显著。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彬  陈宇卿  
分科教学与分科作业的主要功能在于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效率 ,但它却忽略了学科知识之间的综合与实践应用 ,高中生综合性作业的实验目的则正在于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效率。本文建立在两年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对综合性作业的内在涵义及相关分类进行了诠释 ,对综合性作业的实施全过程进行了介绍 ,提出了综合性作业“相关评审”与“过程评审”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并对综合作业对学生与教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允漷  柯政  
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是今后高中教育和考试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热点内容。本研究首先对我国当前各地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实践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考察分析,其次对其他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在如上的研究基础上对如何推动和完善当前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明确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功能与关系定位;对"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概念修正;用"课程学习记录"来评价学生的非学术能力表现;"课程学习记录"的具体操作建议;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监督制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教育部网站12月16日发布《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这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两个重要配套政策文件。据了解,教育部此次两个意见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的"探索基于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雁冰  
综合素质评价既是一种评价观,又是一种评价方式。作为一种评价观,它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基本价值取向。作为一种评价方式,它与中考、高考等外部评价互动、结合,共同构成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综合素质评价的本质是个性发展评价,也是真实性、过程性评价,还是内部评价。我国当前教育评价改革的误区是依然坚持具有"应试教育"性质的"工具主义素质观和评价观",致使综合素质评价蜕变为"强化的外部评价",进而使其成为"变相应试教育"。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卢晓旭  罗茜  陆玉麒  朱征  米雪  范亚俐  
地理综合思维是解决地理问题的基本思维,其概念的界定和结构的明晰关系到地理学领域综合思维应用的规范性,也影响着地理教育领域综合思维培养方向的正确性。论文基于地理综合思维主流的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三维分类,尝试对细分小类进行组合,形成了6种地理综合思维认知结构模型假说。以高中学生为样本,运用地理综合思维测量量表获得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水平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对地理综合思维的认知结构假说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结构假说与数据拟合不够理想。讨论认为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是地理综合思维外在的形式认知结构,它们表征了地理综合思维全面、系统、动态的思维特征,而体现心理发展本质的地理综合思维内在认知结构有待进一步研究和确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苗学杰  
保证高利害考试中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性是一个现实性难题,英国从组织管理、制度规范和监督机制多个方面构建了一套完善的舞弊预防与惩戒体系。预防措施包括监管机构实施资质认证和考试授权;授证机构提供舞弊防范指导和风险预警;考试中心执行动态监控和公示、外审、抽查制度;保护检举者权益。惩戒措施包括制定责任主体明确、审计权力制衡舞弊处置流程;执行针对性强、威慑力高的多层分级惩戒。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志军  徐彬  
"唯分数"评价是当前教育改革亟待破除的一个顽瘴痼疾。基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等多重视角的审视与考量,"唯分数"评价是多重因素共同交织与作用的结果。"唯分数"评价的现实症结主要表征为评价育人目的的异化、发展功能的遮蔽化、多维指标的简单化、实施操作的绝对化。综合素质评价因其在理论、实践、公平、政策等多方面具有破解"唯分数"评价顽疾的优势和可能而成为关键,需要以顶层设计推动综合素质评价常态化,以举措落实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实践探索,以广泛共识营造综合素质评价宽松环境,以审慎方式处理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问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文叶  
课程改革呼唤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质性实施,当下我们面临的不是"为什么要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而是"如何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表现性评价是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一条重要途径,不仅因为两者在理念层面的适切性,而且因为表现性评价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