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5)
2023(6950)
2022(5791)
2021(5316)
2020(4444)
2019(9631)
2018(9305)
2017(17326)
2016(9537)
2015(10288)
2014(9934)
2013(9678)
2012(8684)
2011(7777)
2010(7614)
2009(6959)
2008(6787)
2007(5979)
2006(5100)
2005(4229)
作者
(29847)
(25135)
(24979)
(23313)
(15598)
(12144)
(11106)
(10014)
(9534)
(8625)
(8559)
(8147)
(8052)
(8019)
(7641)
(7618)
(7464)
(7399)
(7140)
(7035)
(6493)
(6022)
(5855)
(5771)
(5665)
(5483)
(5432)
(5374)
(5168)
(5033)
学科
(37156)
经济(37109)
管理(29967)
(29106)
(23296)
企业(23296)
方法(18671)
数学(16766)
数学方法(16624)
(10901)
(10542)
中国(9598)
(8833)
贸易(8831)
(8592)
业经(8461)
(8344)
农业(7307)
(6961)
(6893)
财务(6891)
财务管理(6880)
技术(6788)
企业财务(6591)
地方(6392)
环境(6203)
(5711)
(5523)
银行(5483)
(5271)
机构
大学(137166)
学院(135725)
(54598)
经济(53590)
管理(53444)
理学(47932)
理学院(47291)
管理学(46344)
管理学院(46148)
研究(46037)
中国(33204)
(31303)
科学(31301)
(28025)
业大(26425)
农业(25177)
(24168)
(23418)
研究所(22571)
中心(20611)
财经(19405)
(18952)
(17882)
农业大学(17248)
北京(17099)
(16751)
(16562)
师范(16447)
经济学(16375)
商学(15207)
基金
项目(100412)
科学(79250)
基金(75168)
(69085)
国家(68488)
研究(64909)
科学基金(58078)
社会(43608)
社会科(41464)
社会科学(41453)
基金项目(40923)
自然(40577)
自然科(39720)
自然科学(39701)
自然科学基金(39072)
(38722)
(33713)
教育(29969)
资助(29448)
编号(23423)
重点(22775)
(21959)
(21400)
计划(20786)
(20709)
科研(20096)
创新(19965)
(18978)
国家社会(18463)
教育部(18371)
期刊
(54184)
经济(54184)
研究(34157)
学报(29810)
(26763)
科学(25449)
中国(25227)
大学(21634)
学学(21027)
管理(18033)
农业(17965)
(17503)
教育(10976)
(9954)
金融(9954)
(9867)
业经(9639)
经济研究(9610)
财经(9431)
技术(9038)
业大(8711)
(8045)
(8023)
科技(7607)
商业(7582)
农业大学(7457)
问题(7315)
技术经济(6356)
(6128)
资源(6110)
共检索到186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许怀雪  秦玉友  高凯歌  
基于东北三省278名城乡结合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截面数据,对感知的亲子关系失和、感知的师生关系冷漠对高中生正向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学业自我施压的中介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感知的亲子关系失和、感知的师生关系冷漠、正向心理健康、学业自我施压两两之间显著相关;感知的师生关系冷漠可以直接负向预测高中生正向心理健康;感知的亲子关系失和需要通过学业自我施压间接负向预测高中生正向心理健康;学业自我施压在感知的亲子关系失和、高中生正向心理健康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感知的亲子关系失和对高中生正向心理健康的间接效应显著低于感知的师生关系冷漠对高中生正向心理健康的直接效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田丽丽  梁倩茗  周文静  王瑶  
对345名高中学生的情绪调节困难、学校幸福感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考察了情绪调节困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学校幸福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情绪调节困难对心理健康有直接的负向预测作用;(2)学校幸福感在情绪调节困难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在校情感体验的中介作用大于学校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功香  王本法  
本研究以349名高二学生为被试,探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发现:(1)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焦虑;(2)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总分呈显著负相关;(3)高中生面临问题时大多选择成熟型应对方式;(4)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相关显著,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能够有效预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文书锋  
本文抓住师生关系这一影响中职生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的关键环节,总结了当前中职生师生关系与心理健康现状,探讨了中职生师生关系的类型与特点,并从中职生突出的学习心理问题、关乎心理健康的内在人格和外显的社会性发展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关心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陶琴梯  杨宏飞  
运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SCL -90症状自评量表 ,研究高中生的自我概念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中生的自我概念状况没有显著的城乡、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差异 ,但存在性别、年级差异 ;自我概念各因子中除自我批评外都与SCL -90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俞国良  李天然  王勍  
运用横断历史元分析法对1990—2012年高中生(含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文献进行研究,这些文献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研究工具,共包括118 117名高中生。结果发现:我国高中生在1990—2004年15年间,心理健康水平缓慢下降;自2005年至2012年,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趋于平稳。女生比男生心理健康水平更低,而且20多年来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更快。高三年级学生比高一和高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更低;东部地区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优于中西部地区高中生,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略低于普通高中生。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蓓蕾  徐萍萍  张莉莉  高婷  邓林园  
为探讨疫情前初中生亲子关系对疫情期间家庭学习适应的影响,以及情绪弹性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和师生关系对此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采用亲子关系量表、师生关系量表、青少年情绪弹性量表和家庭学习适应量表对716名初中生进行为期半年的短期追踪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T1亲子关系、情绪弹性、师生关系和T2家庭学习适应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均相关显著;(2)T1亲子亲密性比冲突性对T2家庭学习适应的预测作用显著更高;(3)T1情绪弹性在T1亲子亲密性和T2家庭学习适应之间具部分中介作用;(4)T1师生关系对中介模型中T1情绪弹性和T2家庭学习适应的关系具调节效应。结果说明,疫情前的亲子亲密性越高,冲突性越低,疫情期间学生的家庭学习适应就越好,且亲子亲密性可以通过提升学生的情绪弹性进而促进其在疫情期间的家庭学习适应;疫情前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弥补家庭对学生情绪弹性支持上的不足,进而促进情绪弹性较低那部分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家庭学习适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罗杰  崔汉卿  戴晓阳  赵守盈  
以1861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施测,以考察自我效能感在高中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主观支持、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应对均呈显著正相关;主观支持和自我效能感均对积极应对具有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在主观支持和积极应对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是17.86%。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倪士光  李虹  
采用双文化认同整合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等研究工具对1307名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对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认同整合与自我效能感的主效应显著,共同解释26%的总变异,认同整合与自我效能感的交互作用显著,三者共同解释29%的总变异。自我效能感增强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之间的正向关系,对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丽  刘艳  
为探讨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亲子沟通问卷、主观幸福感自我评定量表、自尊问卷和问题行为问卷对北京市1016名流动儿童和446名城市户籍儿童施测。结果发现,与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的频率、时间和主动性较低。在亲子沟通各维度上,城市儿童得分都显著高于流动儿童。在流动儿童与父母沟通的倾听反应维度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在父子沟通的开放表达、分歧冲突解决和理解性维度和母子沟通的开放表达和倾听反应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年级得分最低。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的开放表达、理解性和分歧冲突解决维度可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亲子沟通的四个维度都可正向预测自尊,开放表达和理解性负向预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冉苒  姚红  
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在江苏省学习的藏族初中生进行调查,探讨其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预科至初三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无显著年级和性别差异,初三、初二学生的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前者低于后者;初三与其他年级学生在自评症状各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男、女学生在强迫和偏执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高学业自我效能感者与低学业自我效能感者在人际敏感、抑郁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存在较高正相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建鹏  王仕超  刘公园  
基于全国266所本科高校94 361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以压力认知评价理论为框架分析学业压力源对压力反应的影响,及其受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单独和联合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学业压力源正向影响压力反应;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具有缓冲效应;积极压力应对方式对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具有缓冲效应,而消极压力应对方式对学业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具有加强效应;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消极压力应对方式对学业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具有联合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揭示了压力反应的复杂形成机制,并为减轻大学生学业压力、促进心理健康提供了实践指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尹天子  姚琴  
为探究心理虐待影响高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内在作用机制,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道德推脱问卷以及外化问题行为问卷对584名高中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道德推脱、心理虐待以及外化问题行为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与移情呈显著负相关;(2)心理虐待通过三条路径影响高中生外化问题行为:一是心理虐待的直接路径;二是道德推脱的中介路径;三是移情与道德推脱的链式中介路径。本研究揭示了移情与道德推脱在心理虐待与高中生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作用,为预防和干预高中生外化问题行为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黎  崔玲玲  王克南  王秋阳  李智玲  李华婷  
本研究选取高中聋生79名,采用问卷法,在考察聋生创造力和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旨在探讨其心理健康各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一聋生在创造力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预科班和高二的聋生。(2)高中聋生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年级主效应显著,即随着年级的增长其心理健康水平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中,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和自责倾向等维度上表现显著;同时,高中阶段学习焦虑的检出率最高,达到52.6%。(3)高中聋生心理健康中冲动倾向对于创造力三个方面都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其预测力分别为6.7%、7.7%、5.7%,而孤独倾向对创造力流畅性、变通性具有较好的负向预测作用,其预测力均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晨艳  周宗奎  耿协鑫  牛更枫  
使用大学生应激性事件问卷(CSSQ)、成人希望特质量表(ADHS)和一般心理健康量表(GHQ-20)对463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在资源保存理论的视角下探讨应激性事件、希望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应激性事件与GHQ总分以及抑郁、焦虑维度显著正相关,与希望、GHQ的自我肯定维度显著负相关;希望与GHQ的自我肯定维度显著正相关,与焦虑和抑郁维度显著负相关。(2)分层回归的分析结果表明,希望在大学生应激性事件对GHQ及其各维度关系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