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20)
- 2023(10563)
- 2022(8462)
- 2021(8082)
- 2020(6485)
- 2019(14706)
- 2018(13982)
- 2017(24095)
- 2016(14439)
- 2015(16072)
- 2014(15877)
- 2013(14266)
- 2012(12864)
- 2011(11746)
- 2010(12060)
- 2009(10780)
- 2008(9349)
- 2007(8402)
- 2006(7384)
- 2005(6653)
- 学科
- 济(38243)
- 经济(38198)
- 管理(31366)
- 业(31079)
- 中国(26800)
- 融(24948)
- 金融(24948)
- 企(24792)
- 企业(24792)
- 教育(22787)
- 银(22124)
- 银行(22091)
- 行(21469)
- 方法(16890)
- 数学(15355)
- 数学方法(15105)
- 财(13409)
- 理论(12206)
- 农(11801)
- 中国金融(11018)
- 制(10764)
- 教学(10376)
- 学(10272)
- 业经(9939)
- 地方(9707)
- 贸(9269)
- 贸易(9259)
- 务(9139)
- 财务(9125)
- 财务管理(9116)
- 机构
- 大学(185816)
- 学院(176019)
- 研究(63880)
- 济(63373)
- 经济(61825)
- 管理(58142)
- 理学(51140)
- 理学院(50369)
- 管理学(49137)
- 管理学院(48801)
- 中国(45751)
- 京(39768)
- 科学(38137)
- 教育(37235)
- 范(35610)
- 师范(35259)
- 农(31585)
- 所(31040)
- 中心(30104)
- 财(29468)
- 师范大学(29373)
- 研究所(28758)
- 业大(27567)
- 江(27092)
- 北京(25713)
- 农业(25044)
- 财经(24061)
- 院(22757)
- 技术(22714)
- 经(22075)
- 基金
- 项目(121521)
- 科学(97241)
- 研究(93952)
- 基金(84702)
- 家(74253)
- 国家(73412)
- 科学基金(62051)
- 社会(58100)
- 社会科(54993)
- 社会科学(54980)
- 教育(53456)
- 省(50080)
- 划(44914)
- 基金项目(44546)
- 编号(39871)
- 自然(38749)
- 自然科(37960)
- 自然科学(37947)
- 自然科学基金(37284)
- 成果(34742)
- 资助(33059)
- 课题(31947)
- 重点(29693)
- 部(28449)
- 发(27627)
- 创(27260)
- 年(26405)
- 大学(25756)
- 规划(25445)
- 教育部(25422)
共检索到274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鲍威 李珊
长期以来,高中教育的功能定位被狭义地理解为升学应试,而其为大学阶段成功学习而准备的衔接功能却遭遇忽视。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促进高中教育从选拔筛选功能向教育衔接功能的转换,实现高中与大学的制度性衔接和内核性衔接,成为当前教育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利用学生调查数据,考察高中阶段学生课堂内外学习经历与大学学术融入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1)高中课堂中及时反馈型教学和权威控制型教学应用频繁,以教师为中心的应试教学模式根深蒂固;(2)权威控制型教学对学术融入的贡献相对较低,甚至对专业成绩具有抑制作用,而互动探索、及时反馈、个性化教学模式对大学学术融入形成正向促进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旦 唐敏 余秀兰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高中-大学教育衔接。围绕新高考科目自选政策,以经历新高考学生进入大学后的专业适应性、高中学习投入与大学专业适应性之间的关联性分别作为“高中-大学教育衔接”的表征,基于院校影响力理论构建变量间关系模型,考察政策认同对教育衔接的直接影响、调节作用,用以评估新高考政策的实施成效。通过对新高考试点省浙江的1 403名本科新生的样本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新高考科目自选政策的认同度较高,且在个体、家庭等因素上存在差异;政策认同对学生进入大学后的专业适应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政策认同在学生高中学习投入与大学专业适应性的关系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新高考科目自选政策促进了学生高中-大学教育衔接,新高考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綦春霞 周慧
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体现了世界各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贯通性,各国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实践,体现了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衔接功能等多方面的一致性。结合国际预科教育主要类型(包括A-level课程、AP项目、IBDP项目),着重分析三类预科教育在国际、国内应用方式的特点,剖析了中国预科教育本土化探索路径,中国本土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需要进一步探索提高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必要性的认识,增强高中学校课程管理的自主权,加大高中学生自主选课空间,促进高中学校职业、学术双轨课程的融合,提供基于中国实际的优秀大学先修课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衔接教育持续有效推进。
关键词:
高中教育 大学教育 衔接教育 预科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荣 罗铁山
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有着本质的差异,其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搞好中学数学教育与大学数学教育的衔接,是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教学方法,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真正学好、用好高等数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初等数学 高等数学 衔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兆信 李远煦
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角度,研究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适应性障碍。分别从高中和大学两个不同角度,针对学生成长的需要,对高中与大学进行有效的衔接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在高中阶段要加强对学生适应新环境能力的培养,在大学阶段要实行有效机制引导新生缩短大学生活适应期。
关键词:
高中 大学 大学新生 适应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蒋剑云 张建民
针对我国学生在英语学习各个阶段存在的过渡和衔接问题,对部分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各个阶段的英语教学大纲。结果表明:在高校英语专业新生中普遍存在着对英语学习的不适应;在有关英语专业课程的安排与设置上缺乏科学性和吸引力。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高校英语专业中应开设与复合学科有关的专业课,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探索培养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办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在采用高科技教学辅助手段的同时,正确认识教师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关系。参5
关键词:
大学生 英语学习 过渡 衔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雨露在《教育与职业》第7期撰文提出,中国未来发展最核心的元素,就是必须建立一个强大、全面发展、创新型的人才资源库。在这样的背景下谈对于中学与大学的衔接问题,一是应该放在终身教育体系和建立学习型社会之中考虑。大学应当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龚雪 余秀兰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大学新生不适应、缺乏学习动力和积极性的问题,实则是高中与大学缺乏良好衔接和过渡直接相关,高中与大学对该问题的长期忽视已严重影响了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质量。而美国在促进高中与大学衔接方面有丰富的措施:高中毕业前的课程衔接、高中毕业到大学入学前的衔接项目、大学入学后的指导项目,环环相扣,紧密贯穿高中至大学入学后。这些经验对我国加强衔接意识、提供多样化衔接内容和形式、扩大衔接对象和时间等,以促进高中与大学衔接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中 大学 新生 衔接 适应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常若松 郭双 高远
本研究旨在探索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考试焦虑和应对方式的关系,采用中学生考试焦虑问卷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508名初高中衔接期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系统考察了初高中衔接期学生的考试焦虑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的应对建议。
关键词:
初高中衔接期 应对方式 考试焦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敬阳
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勇于创业,对于开阔大学生毕业后的职业渠道、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充分调动资源创造财富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德国是现代大学模式的发源地,其高校创业教育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因此,总结分析德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奂奂
高中与大学课程的有效衔接一直是各国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美国已形成了AP课程、IB课程和双学分课程为主的三种高中-大学课程衔接模式。其中以双学分课程最具代表性,它凸显了长期以来美国教育倡导的"追求卓越与平等合一"的基本精神。本文通过对双学分课程的课程设计模式、课程质量保障以及财政资助问题的阐述,期望为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双学分课程 课程衔接 卓越与平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爱林
在2008年,我参加过"第二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论坛",谈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创新人才,所以对峰会情有独钟。本届峰会的主题是"大学中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总体而言,就是要用新理念新思想引领衔接新时代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这也是我的发言主题。在此,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新理念新思想是对新时代各层级教育的共同要求新时代教育使命的衔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
关键词:
思想引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亚雄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中学与大学都开设了的主要课程,而这一课程开设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给国家与社会培养政治立场坚定、道德品质高尚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大学与中学的思想政治课一体化衔接不到位,二者之间的教育体系缺乏系统性、连贯性与递进性,教研活动处于割裂的状态。本文旨在立足新时代下大学和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有效衔接的路径进行探析,以期为打破学段之间的壁垒,实现大学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衔接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大学 中学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衔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白瑞霞
聋人大学语文是中学语文的延伸与拓展课程,二者存在着差异性。多数聋人大学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产生诸多的不适应,呈现出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知识与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脱节现象。本课题重点探讨了聋人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衔接,以实现聋人大学语文教育的本体价值,并指出了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高校聋人大学语文教学提供借鉴,最终提升聋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和谐发展。
关键词:
聋人大学生 大学语文 中学语文 衔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许迈进 肖军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德国的高等教育质量逐步下降。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其实要追溯到中等教育阶段,因此德国开始更多地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视角来分析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柏林洪堡大学主动创新,构建了以"与所在地中学合作"、"Abitur成绩转化为大学成绩"、"特别成绩"、"专业选择指导"为主的多学科、全过程、全方位的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体系。
关键词:
德国 高中 大学 教育衔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