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22)
- 2023(19895)
- 2022(16578)
- 2021(15330)
- 2020(12908)
- 2019(29012)
- 2018(28858)
- 2017(54248)
- 2016(29916)
- 2015(33781)
- 2014(33710)
- 2013(33480)
- 2012(31066)
- 2011(28142)
- 2010(28664)
- 2009(27686)
- 2008(27255)
- 2007(24901)
- 2006(22213)
- 2005(20431)
- 学科
- 济(127811)
- 经济(127624)
- 业(107330)
- 管理(97268)
- 企(88399)
- 企业(88399)
- 方法(55146)
- 农(49603)
- 数学(45114)
- 数学方法(44692)
- 财(40300)
- 中国(37049)
- 业经(36325)
- 农业(32589)
- 制(30864)
- 贸(26700)
- 贸易(26684)
- 易(26052)
- 务(25536)
- 财务(25483)
- 财务管理(25436)
- 学(24503)
- 企业财务(24136)
- 体(22939)
- 银(22268)
- 银行(22209)
- 技术(21485)
- 融(21413)
- 金融(21405)
- 理论(21331)
- 机构
- 学院(441186)
- 大学(440261)
- 济(187191)
- 经济(183543)
- 管理(166742)
- 研究(149918)
- 理学(142347)
- 理学院(140853)
- 管理学(138596)
- 管理学院(137810)
- 中国(120505)
- 京(93126)
- 财(90756)
- 科学(89592)
- 农(86740)
- 所(76742)
- 财经(70966)
- 中心(68942)
- 研究所(68915)
- 江(68679)
- 业大(67855)
- 农业(67385)
- 经(64505)
- 北京(58537)
- 经济学(58122)
- 范(54914)
- 师范(54273)
- 州(53981)
- 院(52803)
- 经济学院(52425)
- 基金
- 项目(283579)
- 科学(223447)
- 基金(207986)
- 研究(205527)
- 家(182245)
- 国家(180583)
- 科学基金(154262)
- 社会(134383)
- 社会科(127151)
- 社会科学(127119)
- 省(109666)
- 基金项目(108876)
- 自然(98072)
- 自然科(95867)
- 自然科学(95836)
- 自然科学基金(94197)
- 教育(94025)
- 划(91866)
- 资助(85253)
- 编号(81338)
- 成果(67335)
- 部(64004)
- 重点(63729)
- 发(60241)
- 创(59949)
- 课题(56813)
- 国家社会(56635)
- 创新(55645)
- 教育部(54910)
- 制(54855)
- 期刊
- 济(216383)
- 经济(216383)
- 研究(133642)
- 中国(93572)
- 农(84436)
- 学报(74353)
- 财(73772)
- 科学(66960)
- 管理(64960)
- 大学(57181)
- 农业(56403)
- 学学(54223)
- 融(48528)
- 金融(48528)
- 教育(44403)
- 业经(37632)
- 财经(37516)
- 技术(37003)
- 经济研究(33876)
- 经(32350)
- 业(30366)
- 问题(29268)
- 贸(25166)
- 版(23587)
- 世界(23011)
- 技术经济(22762)
- 国际(22058)
- 统计(20368)
- 现代(19634)
- 商业(19601)
共检索到683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袁开智 赵芝俊
本文简要概述了林毅夫在《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农业危机》一文中提出了博弈论假说,介绍了其他传统假说和林毅夫在原文中使用的检验的方法,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能够定量度量制度因素对农业产出影响的方法,并对1959—1961农业危机成因的竞争性假说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农业危机 全要素生产率 林毅夫 定量验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田晴
文章对林毅夫教授的英文文章《集体制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Collec-tivization and China's Agricultural Crisis in1959-1961)进行了回顾,阐明了自然灾害理论、不恰当政策理论和监管激励理论在解释1959~1961年三年农业危机时出现的错误,并利用公有化由多次博弈向单次博弈的转变解释了危机产生的真正原因。最后,文章结合本特·霍姆斯特洛姆和保罗·米尔格罗姆关于多任务分析的方法指出了公有化对生产资料不合理使用的可能性。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沈尤佳
探讨粮食安全,不应只关注耕地、劳动力的投入不足,还应关注农业生产方式。乡村工业化的集体模式被彻底否定,中西部工业化终结;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跨区域务工,无法兼顾农业;耕地的集体所有权受到县以上地方政府的侵蚀,耕地流失;集体经济的衰落导致投入粮食生产的劳动力和耕地不足;大资本兼并土地。这些都导致了粮食安全问题。农业雇工只能获得劳动报酬,低于工业雇工的劳动报酬,从而出现农业雇工荒;资本看中的是土地的非农用途,致使耕地流失更迅速,而组建合作社才是正确的途径。合作社既可以有效地避免耕地非农化使用,又可以有效地调动农业劳动者的积极性。
关键词:
粮食危机 乡村集体经济 资本化 合作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峰 王新霞 贾小玫
在梳理和归纳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文章大体勾勒出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演变进程。分析表明,从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化生产组织形式到关注农民激励的土地家庭承包制,再到地权私有化和新型农业合作社,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内涵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该领域的研究主题从单纯的生产效率延伸到地权稳定性、土地流转以及产权完备性等多方面,引导着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改革的新方向。
关键词:
集体化 效率 土地流转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勇
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遭遇空前严重的粮食危机。为摆脱困境,斯大林决定对农民采取"非常措施",加快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轰轰轰烈烈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这场运动不仅使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中确立下来,也推动了苏联20世纪30年代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斯大林全盘集体化运动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重大的失误。
关键词:
斯大林 苏联农业 全盘集体化运动 评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哲
20世纪50年代,民主德国借鉴苏联模式开启了农业集体化发展。德国统一社会党结合本国国情,采取强制与妥协并举的政策措施走出了一条较为特色的农业集体化道路。文章以民主德国1952-1960年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基础、发展路径、所有制结构、农业价格政策方面的特点,并结合我国当前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现实基础,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充分利用工业化、信息化等现代科学技术推进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逐步推进农民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保护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将国家农业补贴重点向合作社规模经营主体倾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三林
该文揭示了地处江南的苏南地区农业潜在危机的种种表现,分析了造成潜在危机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性,提出了建设具有苏南水乡特色、高度发达的苏南都市现代农业的对策措施: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水稻田,按更高标准治理以太湖为重点的流域水系水质,实行财政投入倾斜和重补政策,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重建与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放在同等地位。
关键词:
苏南农业 潜在危机 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谢冬水 黄少安
文章在"国家行为—组织性质—经济绩效"的理论范式下,通过一个国家行为模型探讨了中国农业集体化演进过程中的国家角色和制度逻辑。文章认为,农业集体化是国家为降低交易成本、最大限度汲取农业剩余以支持工业化而确立的农业产权制度安排。国家行为受到的竞争约束较小,使国家干预农民产权的权力增强,而农民谈判权力相对较弱,是导致农业集体化形成并得以长期维持的主要原因。文章的结论为当前政府在确定农业产权制度、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如何发挥扶持之手的作用提供了参考。国家进一步放松对农民的产权限制,是未来中国农业经济绩效持续提高的动力源泉。
关键词:
农业集体化 国家行为 组织性质 经济绩效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胡岳岷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更是农业发展的命脉。然而 ,中国作为全球十三个贫水国家之一 ,水资源形势十分严峻。水旱灾害频繁 ,水利基础设施危机四伏 ,就是现阶段的中国国情。因此 ,我们必增全民族的水患意识 ,加大水利建设 ,加大对大江大湖的综合整治力度。
关键词:
水资源 水旱灾害 水利建设 农业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娄芳
大型农业企业目前是俄罗斯的一种主要的农业生产单位 ,它是由前苏联时期的集体农庄演变来的 ,继承了俄罗斯大部分的可耕地 ,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强大 ,但其生产效率却异常低下。尤其是在俄罗斯独立之初 ,联邦政府取消了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后 ,这些大型农业企业的生产问题就变得更尖锐了。普京总统执政以后 ,加快了农业私有化的进程 ,并通过了《农田自由买卖法案》 ,希望藉此来解决农业企业的生产融资问题 ,但私有化政策生效的条件是良好的制度保障、明晰的立法和健康的经济环境。俄罗斯土地抵押市场无法游离于整体经济之外而单独发展 ,高利率是实行土地自由买卖的最大障碍。农业生产企业更需要的是良好的竞争环境和有...
关键词:
大型农业企业 生产危机 俄罗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红云
人民公社期间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从人民公社化时期的产权绝对归公社所有逐步调整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再到人民公社后期以生产队为主体的集体经营制度被以农户家庭个体经营所代替,最终导致人民公社制度解体的制度变迁过程。导致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土地制度不断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业生产的长期低效是根本;农民对这一制度的长期抵制和不断创新是促使其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制度供给方利益的分化为最终的制度变迁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人民公社 农地制度 制度变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一鸣
本文通过权利管制下租金耗散的逻辑框架分析人民公社体制下的经济绩效,并以湖北省人民公社的面板数据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公社体制下国家对农地剩余索取权与退社权实施严密的管制,导致租金耗散。在人民公社工分制固定收入契约下,最低固定收入在长期内不会发生改变,这必然导致社员为最大化自身利益产生偷懒和卸责行为。尽管公社内部已经大量使用机械与技术设备等投入以促进生产率提高,但也无法避免权利管制所导致的租金耗散对人民公社经济绩效的冲击。因此,我国40年农地制度改革的伟大成就恰恰就是通过采用以放松产权管制为制度特征的家庭承包制来替代人民公社体制,从而减少了租金耗散,农业经济绩效因而显著提高。40年变革隐含的制度启示是: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下,保持农地承包权稳定不变、放松对农地经营权的管制将依然是改革与完善农地制度的基本线索。
关键词:
产权管制 租金耗散 经济绩效 人民公社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符长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早中期,1931——1935年,苦难深重的旧中国,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农业危机。这场危机达到了“浩劫的程度”。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以及国民党政府的种种倒行逆施。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拟另文探讨。本文仅就危机的实况作简单的分析,并阐述危机对中间近代经济发展造成的巨大影响。 这场农业危机程度之深,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是历史上罕见的: 1、农产品输出逐年减少,农产品价格狂跌。 先观察1931——1936年历年各类农产品输出量指数的增减情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慧萍 王玉斌 邹於娟 武拉平
本文利用回归方程和季节调整法分别对1978~2008年度和2003年第1季度~2009年第2季度的中国农业增加值进行分解和修正,去除季节因素和趋势因素后,获得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经济影响的时间、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只是由于中国农业增加值的长期确定性趋势值较大,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的影响还在继续,但程度有所减缓;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的影响表现在2009年第1季度和第2季度,有一定的滞后期。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农业 影响 实证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锐 赵建梅
一、问题的提出1997年7月2日,泰国央行宣布放弃泰铢对一揽子货币的固定汇率,转而实现浮动汇率,触发了一场金融危机。1998年6月,日元与美元的比价急剧下跌,进一步加剧了这场危机,从而引起了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动荡。自1978年以来,中国一直奉行对外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