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36)
- 2023(7564)
- 2022(6172)
- 2021(5782)
- 2020(4832)
- 2019(10673)
- 2018(10602)
- 2017(19583)
- 2016(11109)
- 2015(12325)
- 2014(12380)
- 2013(11896)
- 2012(11384)
- 2011(10280)
- 2010(10297)
- 2009(9324)
- 2008(9220)
- 2007(8472)
- 2006(7393)
- 2005(6702)
- 学科
- 济(36475)
- 经济(36414)
- 管理(28137)
- 业(25720)
- 企(20661)
- 企业(20661)
- 学(15200)
- 方法(15081)
- 数学(12578)
- 数学方法(12381)
- 中国(10986)
- 农(10771)
- 财(10732)
- 制(10216)
- 体(8475)
- 业经(7810)
- 理论(7687)
- 银(7545)
- 银行(7493)
- 融(7437)
- 金融(7430)
- 行(7233)
- 农业(6955)
- 地方(6860)
- 技术(6428)
- 务(6285)
- 财务(6259)
- 财务管理(6239)
- 企业财务(6003)
- 贸(5761)
- 机构
- 大学(159207)
- 学院(157667)
- 研究(64912)
- 济(54445)
- 经济(53022)
- 管理(51089)
- 科学(46685)
- 中国(46597)
- 农(44494)
- 理学(43591)
- 理学院(42913)
- 管理学(41710)
- 管理学院(41453)
- 所(36963)
- 京(36169)
- 农业(35932)
- 研究所(34229)
- 业大(33336)
- 中心(28065)
- 财(26735)
- 江(25735)
- 省(24116)
- 院(23970)
- 农业大学(23043)
- 北京(22383)
- 室(21737)
- 技术(21177)
- 范(20968)
- 财经(20632)
- 师范(20477)
- 基金
- 项目(112362)
- 科学(85435)
- 基金(80348)
- 家(76382)
- 国家(75796)
- 研究(71695)
- 科学基金(61092)
- 省(44927)
- 自然(44013)
- 自然科(42992)
- 自然科学(42970)
- 社会(42537)
- 自然科学基金(42227)
- 基金项目(41830)
- 社会科(40000)
- 社会科学(39987)
- 划(39482)
- 资助(33571)
- 教育(33255)
- 重点(26876)
- 编号(26603)
- 计划(25599)
- 科技(23836)
- 发(23831)
- 部(23612)
- 创(22969)
- 科研(22453)
- 成果(22290)
- 创新(21667)
- 课题(20999)
共检索到242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金梅 木魁 姜双林 李登坤 李文雍 马同富 李永民
【目的】研究骆驼蓬总碱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杀虫作用机理,为此类生物碱作为新型植物杀虫剂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骆驼蓬成熟种子中提取骆驼蓬总碱,采用MTT法测定0,1,5,10和20μg/mL骆驼蓬总碱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巢细胞系(Sf9)的毒性;测定5μg/mL骆驼蓬总碱在处理10,30,50,70和90min时对Sf9细胞Na+和K+吸收的影响,并测定5μg/mL骆驼蓬总碱在处理1,2,3,4,5d后对葡萄糖吸收的影响;最后采用叶碟法(叶碟在20μg/mL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亮 陈娇 郭志敏 吕为 陶佩文 吕惠红 潘哲群 常向前 万鹏 张舒
为明确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 AcMNPV)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田间药效试验等方法,研究和分析AcMNPV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和生防效果,结果显示,AcMNPV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LC_(50)=2.9×10~(7 ) PIB/mL;在田间,AcMNPV+Bt复配制剂1千万苜核·苏云菌悬浮剂(1 500 mL/hm~2)药后第10天的平均虫口防效为68.99%,而药后第15天的平均防效亦有66.87%,均对草地贪夜蛾幼虫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应用DNAMAN 6.0软件对试验后死虫样进行DNA同源比对鉴定,结果显示polh、lef-8和lef-9基因序列同源性均达到100%。以上结果表明AcMNPV对草地贪夜蛾幼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建议在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发生高峰期施用1千万苜核·苏云菌悬浮剂,最好选择在晴天16:00-17:00使用,避开高温和光照等不利环境条件的影响,以使病毒制剂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其防治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健荣 邓平建 李喜梅 房师松 霍永康
目的试验以草地贪夜蛾细胞sf9作为受体,检测氯化汞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兰染料排斥法测定细胞活力,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检测细胞中的微核,对经氯化汞处理诱变的病毒AcMNPV的DNA进行PCR扩增,产物经测序后进行分子突变分析。结果sf9细胞在4μg·ml-1的氯化汞浓度作用下,其细胞表面变得粗糙,分裂生长减慢,当剂量增大到7μg·ml-1时,便可观察到一些细胞的细胞膜破裂,在9μg·ml-1时,某些细胞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检测细胞中的微核现象时,9μg·ml-1氯化汞处理区的微核率高达6.8%,有些细胞出现三核甚至多核的核裂现象,反映部分细胞的完整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昆 王丽仙 王靖 朱灵明 尹建华 叶青霞 孙艳
为研究草地贪夜蛾对饥饿诱导自噬的响应。从草地贪夜蛾EST数据库中筛选到一段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RT-PCR技术从草地贪夜蛾Sf9细胞中扩增该核苷酸序列,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序列与昆虫自噬相关基因ATG8同源性最高,命名为SfATG8基因,并构建了pIEX-4-mCherry-EGFP-SfATG8载体转染Sf9细胞。Sf9细胞经饥饿(PBS)诱导4 h后,Lyso-Tracker染色、Western Blotting、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对自噬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经饥饿(PBS)诱导4 h的Sf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Sf9 饥饿 自噬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珍 张志祥 廖美德 胡珊 徐汉虹
以80μg/mL、40μg/mL、20μg/mL、10μg/mL浓度的丙环唑处理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细胞,48 h后细胞中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了95.39%、89.87%、61.30%、35.79%。以每虫0.5μg剂量的丙环唑注射斜纹夜蛾4龄幼虫,处理后48 h,试虫血淋巴总糖量及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了20.11%、12.12%;每虫1.0μg剂量下,则分别降低了51.94%、43.23%;每虫0.5μg和1.0μg剂量的丙环唑注射处理后,斜纹夜蛾幼虫体重显著降低。结果表明,丙环唑对斜纹夜蛾细胞和幼虫的生理指标均有影响。
关键词:
丙环唑 斜纹夜蛾 蛋白质 总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劲飞 贾建文 罗建军 翁群芳 钟国华
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斜纹夜蛾细胞凋亡小体,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时相,研究了骆驼蓬碱、喜树碱、蓖麻碱、苦参碱、博落回碱和烟碱对斜纹夜蛾离体培养细胞系SL-1的作用方式和细胞毒理。结果表明:骆驼蓬碱5.0μg/mL、20.0μg/mL和喜树碱0.5μmol/L、1.0μmol/L处理后48~60 h,斜纹夜蛾离体培养细胞系SL-1表现出明显的细胞凋亡诱导作用,处理后12~48 h,明显抑制SL-1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阻滞于G2/M期;博落回碱和蓖麻碱5.0μg/mL、20.0μg/mL对SL-1具有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以20.0μg/mL处理具有细...
关键词:
生物碱 斜纹夜蛾 细胞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韩杰 许人骥 于慧慧 王水连 贾志磊 何勇琴
将鲤(Cyprinus carpio)分别暴露于0.16、0.31、0.63、1.26 mg/L Cd2+溶液中,研究Cd2+对鲤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的影响,探讨Cd2+对鲤遗传毒性和外周血细胞数量影响的变化规律和趋势。结果显示:Cd2+对鲤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的影响存在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1.26 mg/L Cd2+组鲤在不同暴露时间的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均极显著(P<0.01)增加。Cd2+对鲤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影响存在浓度-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欢欢 WANTANA Sinsiri 黄继光 吴娇 张卫云 周利娟
用MTT法测定20种泰国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卵巢细胞系Sl-1的增殖抑制作用,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表明:5种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高良姜(alpinia galangl(l.)Willd.)、印楝泰国变种(aZadirachTa indica a.JuSS var.SiaMenSiS valeTon)、姜黄(curcuMa longa dennST)、泰国青柠(ciTruS hySTrix dc))乙醇提取物的细胞增殖抑制效果较好,抑制率明显大于阳性对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迪 李霞 秦艳杰 白丽雯 周诗珈
以二倍体和三倍体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鳍细胞系(DIMF和TRMF)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重铬酸钾对细胞的氧化损伤、微核形成以及金属硫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旨在多角度探讨重铬酸钾对细胞系的毒性效应,建立适合监测其污染情况的指标。采用MTT法测定了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使用试剂盒测定了3种主要抗氧化酶活性;吉姆萨染色后观察了细胞微核的变化,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了金属硫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24 h急性毒性实验两种细胞系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25.3±1.2)μmol/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特列克·阿依恒别克 赛福丁·阿不拉 萨比热·热夏提 况玲 德力拜尔·木拉提 阿得力江·吾斯曼
[目的]探讨骆驼刺酸性多糖 (Acidic Alhagi sparsifolia shap polysaccharide, aASP) 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本试验采用醇沉法提取骆驼刺多糖,采用柱层析法对骆驼刺多糖进行分离及纯化,采用苯酚硫酸法、硫酸-咔唑法和BCA微孔酶标仪法,检测糖含量、糖醛酸和蛋白含量,采用红外光谱法鉴别多糖性质。采用MTT法确定aASP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安全浓度,在安全浓度范围内500 μg·mL~(-1)、125 μg·mL~(-1)和31.25 μg·mL~(-1)三个浓度下检测单独、协同LPS和PHA对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效果;流式细胞术检测aASP对淋巴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ELISA法检测aASP对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骆驼刺多糖提取物中多糖含量为81.8%±1.2%,糖醛酸含量为17.34%±0.75%,蛋白含量为0.54%±0.08%;红外光谱显示aASP在1746.53 cm~(-1)处有较强的吸收峰,结合糖醛酸含量判定aASP为酸性多糖。高、中、低浓度的aASP均可促进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协同LPS和PHA能够更显著促进B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流式细胞术和ELISA检测结果显示aASP能够促进CD4~(+)T和CD8a~(+)T细胞的分化,并促进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TNF-α、IL-6和IL-4。[结论]aASP可以增强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诱导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产生Th1及Th2混合型免疫应答,免疫细胞偏向CD4~(+)T细胞分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望东 张绮纹
对群众杨首次进行了悬浮细胞培养,对悬浮细胞系的生长进行测定,同时对耐盐体细胞变异体进行了初步筛选,获得了耐3.0‰-4.0‰不同NaCl水平的不定芽。获得适宜悬浮、松脆、易分散的愈伤组织是悬浮的关键,对不同供试脱分化激素配比的试验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MS+2,4-D(0.45mg/L)+NAA(0.3mg/L)+Kinetin(0.1mg/L)为最好.合适的液体培养基成份和培养技术也是悬浮细胞培养成败的主要因素。液体培养基中附加NAA或Kinetin,会使游离细胞中管状和液泡化成热细胞增加,同时,悬液中畸形细胞和细胞碎片也大量增加。液体培养基以Ms+2,4-D(0.5mg/L)+蔗糖(30...
关键词:
群众杨,细胞悬浮培养,耐盐细胞系,不定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璟琦 王成社
采用田间取样和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幼胚发育时期、盾片接种方式和状态、4℃预处理时间对小偃22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偃22未成熟种子长度占颖壳长度比例为60%~80%时,幼胚处于半透明向淡黄色过渡状态,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95%以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46.1%~49.4%,此时是幼胚最佳培养时期。(2)未成熟籽粒在4℃冰箱保湿保存3 d内可陆续接种,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在95%以上,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达到34%~50%,接种时应使盾片向上并保持完整状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义英 王俊儒 龚月桦 张锋 张瀚文
采用抑制菌丝生长法和毒力测定法,研究了骆驼蓬地上部醇提物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5个极性部位对南瓜枯萎病菌(Fusariumbulbigenum)、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niveum)、辣椒疫霉病菌(Phytohthoracapsici)、苹果腐烂病菌(Valsamali)和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solani)等5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氯仿部分、乙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对供试植物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氯仿部分的抑菌效果较好,当质量浓度为15mg/mL时,其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均在83%以上;15mg/mL乙酸乙酯部分和...
关键词:
骆驼蓬 极性部位 植物病原真菌 抑菌活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会平 黄大庄 苏筱雨 黄秋娴
The change of phenoloxidase activity and number and action of hemocyte in Apriona germari larvae infected by Beauveria bassiana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henoloxidase activity and the total amount of hemocyte in hemolymph of A.germari larvae infected by B.bassiana increased to m...
关键词:
白僵菌 桑天牛 酚氧化酶 血细胞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立峰 陈静宜 谢慧慧 王玉梅 石嘉怿 梁正昌 刘瑞海 鞠兴荣 袁建
【目的】了解薏米多酚的体内抗氧化能力,着重分析薏米结合多酚的抗氧化能力,确定结合多酚对总抗氧化能力的贡献;研究薏米多酚对肝癌细胞的毒性和抗增殖作用,在细胞层面上对薏米多酚的功能作用进行评价分析。【方法】以贵州黑谷薏米、辽宁5号薏米、龙薏1号薏米为原料,通过对薏米样品多酚类物质游离型和结合型部分构建细胞模型,评价细胞内抗氧化能力指数,以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薏米多酚提取物对细胞毒性的中位浓度CC50值和细胞抗增殖作用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值。【结果】薏米结合型多酚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游离型多酚。不同品种间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辽宁5号薏米和龙薏1号薏米明显优于贵州黑谷薏米。...
关键词:
薏米 多酚 CAA 毒性 抗增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