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66)
2023(3772)
2022(2971)
2021(3047)
2020(2616)
2019(6012)
2018(6283)
2017(11990)
2016(6484)
2015(7626)
2014(7566)
2013(7299)
2012(6855)
2011(6130)
2010(6453)
2009(6040)
2008(6146)
2007(5712)
2006(5103)
2005(4629)
作者
(19051)
(15831)
(15820)
(15249)
(10055)
(7681)
(7054)
(6233)
(5943)
(5850)
(5469)
(5348)
(5164)
(4989)
(4962)
(4826)
(4824)
(4796)
(4641)
(4612)
(4099)
(3905)
(3850)
(3711)
(3633)
(3592)
(3500)
(3455)
(3260)
(3238)
学科
(21230)
经济(21186)
管理(20909)
(18515)
(16081)
企业(16081)
方法(8596)
(7374)
数学(6490)
理论(6458)
数学方法(6293)
中国(6015)
(5941)
业经(5828)
(5782)
(5668)
教学(5301)
农业(4546)
(4541)
贸易(4534)
(4413)
(4255)
技术(4054)
(4006)
教育(3931)
(3861)
(3858)
银行(3850)
财务(3840)
(3830)
机构
学院(94048)
大学(93709)
管理(36233)
(32002)
经济(31071)
理学(30934)
理学院(30599)
管理学(29883)
管理学院(29739)
研究(28894)
中国(23118)
(20427)
科学(18540)
(15994)
(15627)
(15114)
(14890)
中心(14144)
业大(14096)
研究所(13303)
(13085)
师范(12916)
北京(12885)
农业(12556)
(12181)
财经(12164)
技术(11810)
(10954)
师范大学(10281)
(10221)
基金
项目(58790)
科学(45733)
研究(43242)
基金(41526)
(36490)
国家(36145)
科学基金(30970)
社会(25604)
社会科(24009)
社会科学(23998)
(23003)
基金项目(21995)
教育(21172)
自然(20878)
自然科(20446)
自然科学(20441)
自然科学基金(20085)
(19574)
编号(19216)
资助(17437)
成果(16308)
课题(12990)
重点(12933)
(12662)
(12223)
(11725)
项目编号(11648)
创新(11315)
大学(11301)
科研(10913)
期刊
(40015)
经济(40015)
研究(25849)
中国(23047)
教育(15725)
学报(15309)
(15159)
管理(14788)
科学(14385)
(13079)
大学(11953)
学学(11009)
农业(10201)
技术(9527)
(8106)
金融(8106)
业经(7046)
图书(6378)
财经(6297)
(5650)
经济研究(5524)
(5450)
(5284)
职业(4597)
问题(4540)
书馆(4408)
图书馆(4408)
(4365)
论坛(4365)
商业(4254)
共检索到144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昕怡  周荣刚  把余韬  张伟  
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使用手机会造成驾驶分心,研究驾驶中的补偿行为有助于降低驾驶分心造成的危害。通过模拟驾驶探究驾驶行为和生理指标在是否使用手机、不同路段复杂程度、不同驾驶员类型中的差异,从而使驾驶员注意到驾驶中使用手机的危害并及时采取措施,弥补驾驶分心带来的危害。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手机主效应在各项指标中均呈现显著影响(P<0.001),驾驶员类型主效应在阅读短信行为中的踩刹车持续时间上存在显著影响(P<0.01),使用手机与驾驶员类型交互作用在接听电话行为的心率、阅读短信行为中的平均速度、踩刹车持续时间和心率上存在显著影响(P<0.05)。比起接听免提电话,阅读短信时采取补偿行为的幅度更大(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邓礼标  
随着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现代助航仪器越来越多地被渔业船舶所应用,特别是群众渔业近年来得到较大发展,越来越多的渔船驶向外海和远洋开拓渔场,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助航仪器为群众渔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雷达即是众多的助航仪器之一,它在渔船上的应用对保证渔船航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韩成卉  赵绰翔  郑苏晋  
保险风险大多与被保险人的行为息息相关,一些行为理论有助于保险公司更好地了解并控制风险。本文将人的行为和心理等因素考虑进保险定价之中,构建"行为定价保险",认为不论是对传统商业车险还是新兴的车联网保险,在定价因子选择和无赔款优待体系调整等方面,驾驶行为理论都可以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邢邗  张琳  刘奕  
地震灾害情景下的个体跟驰行为会受到利他情境的影响。基于驾驶模拟器,设置利他情境和中性情境两组驾驶任务,在相同的道路驾驶场景中,采集被试个体的跟驰行为数据。选择Gipps模型用于表示个体跟驰行为,采用遗传算法对不同个体的Gipps跟驰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对比不同驾驶任务组的标定结果表明:利他情境与中性情境驾驶任务组的组间差异显著;个体执行利他情境驾驶任务时,相比中性情境驾驶任务,驾驶的最大减速度上升、预估前车最大减速度上升、安全距离下降、最大加速度上升;利他情境下个体有意识紧跟前车以达到尽快完成驾驶任务的目的,同时在行驶过程中表现出个体对驾驶安全性有更高的期望。该研究表明:在应急交通疏散过程中,给予个体一定程度的利他情境,可能有助于提高交通疏散整体的安全性能与疏散效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红梅  蔡曼  卢健明  邓自闯  
2004-2014年我国女性驾驶员数量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男性,其危险驾驶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也持续增加。为更好地了解女性驾驶员,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对女性驾驶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女性心理特征、驾驶行为特性、对驾驶新技术的适应性和其它危险驾驶行为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女性危险驾驶行为主要有四个影响因素,一是女性对驾驶新技术的适应性差;二是易受情绪影响;三是不良的驾驶习惯;四是驾驶熟练程度不够。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吴腾宇  徐寅峰  张珩  
考虑通过十字路口时左转车辆和直行车辆发生路权冲突时的不同驾驶者行为,将驾驶者分为跟随型驾驶者和谦让型驾驶者,并建立了左转车辆通过十字路口的模型,研究不同的驾驶者行为选择对十字路口通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交通流量逐渐增加,驾驶者的行为越趋向于跟随时,十字路口的通行能力将会急剧降低;而当驾驶者的行为趋向于谦让时,十字路口的通行能力甚至优于有交警指挥的情形。该结果很好地解释了在行车高峰期中国十字路口堵塞的原因,即驾驶者的行为选择,可以通过改变驾驶者的行为选择和在交通流量达到一定的饱和度时派出交警来改善十字路口的通行能力。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祥佑  
基于UBI车险被保险人的驾驶行为数据,构建了分析索赔次数影响因素的有序分类logistic模型,实证结果表明,高速行驶、急加速、违章次数和行驶里程数对出险索赔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急刹车和急转弯对出险索赔次数存在不显著的影响,其中急刹车将降低而急转弯则将提高出险次数。基于logistic模型所预测的被保险人在各索赔水平上的概率分布,可获得消除了运气扰动的期望索赔次数,以具体被保险人的期望索赔次数与全体被保险人平均索赔次数的比值为权重,可对车险实施较现行NCD定价更优的基于驾驶行为的定价。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孟生旺  黄一凡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商业车险费率改革的不断深化,有关驾驶行为保险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驾驶行为保险主要从车联网数据中提取驾驶行为风险因子为汽车保险定价。与传统的风险因子相比,驾驶行为风险因子与保险索赔之间具有更强的因果关系,能够有效改善车险费率厘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汽车保险的定价模型包括出险概率模型、索赔次数模型、索赔金额模型和累积损失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模型组合来厘定汽车保险的费率。本文主要基于从车联网数据中提取的驾驶行为风险因子建立出险概率的预测模型,具体包括随机森林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XGBoost模型,探讨它们在出险概率预测中的应用效果,并与传统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比较。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承保风险因子相比,驾驶行为风险因子对于出险概率的预测更加重要和有效;与传统的预测模型相比,XGBoost模型对于出险概率的预测能力更强。基于XGBoost模型的预测结果,可以对驾驶行为风险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排序,从而为驾驶行为保险的承保、定价和理赔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单鹏  华晓东  邓颖璐  
本文主要探究了一些反映驾驶行为的车联网因子在车辆风险评级中所起到的作用,分析了在我国推行国际流行的"基于使用的保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加入的动态因子,包括急加速、速度、油耗等,确实具有相当显著的解释力,能够弥补性别、年龄等传统静态因子的不足,而且还可能实现保费的减少。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基础费率+浮动费率"模式,作为未来的保费定价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单鹏  华晓东  邓颖璐  
本文主要探究了一些反映驾驶行为的车联网因子在车辆风险评级中所起到的作用,分析了在我国推行国际流行的"基于使用的保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加入的动态因子,包括急加速、速度、油耗等,确实具有相当显著的解释力,能够弥补性别、年龄等传统静态因子的不足,而且还可能实现保费的减少。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基础费率+浮动费率"模式,作为未来的保费定价建议。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英  
自动驾驶电车难题是检验人工智能伦理可行性的一块试金石,面对不同情境,其计算程序既要作出可决定的、内在一致的判断决策,又要与人类的普遍道德常识相兼容。康德义务论给出了具有普遍性与一致性的理论框架。自动驾驶电车的道德决策可视为由计算程序执行的第三人称视角司法判决。康德式道德决策以法权义务为基础,并在经验判断中纳入人性法则作为道德评价的优先法则,能够为自动驾驶电车难题提供一种针对一切理性存在者且符合常识道德认知的解决方案。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晶  
车险定价中的"从人因素"非常重要,有必要对其主要风险因素进行细分。试图将驾驶员的动视力测试指标引入车险定价的费率因子体系中,采用制定《中国职业汽车驾驶员适宜性检测标准》时对驾驶员动视力的检测数据,利用统计方法探讨驾驶员动视力在车险定价中的应用。研究发现,驾驶员动视力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次数存在显著影响,因此应该在机动车保险费率中引入"动视力"作为费率调整因子。还利用广义线性定价方法和单项分析方法,初步给出了"动视力"费率调整系数,供行业参考。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邓辉  
【目的/意义】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驾驶汽车已经从理想变为现实。但是,智能驾驶离不开对地理定位与出行轨迹等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引发了人们对个人信息遭受泄露和滥用的担忧。【设计/方法】通过对域外相关立法、政策和实践进行文本梳理与比较分析可知,智能驾驶汽车个人信息保护的重点集中在权利配置、立法规划、司法救济、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等五个方面。【结论/发现】目前,在我国智能驾驶汽车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统一和细化的基础性法规付诸阙如,综合性的救济措施也尚未建立,从而严重阻碍了智能驾驶汽车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充分应对智能驾驶技术带来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挑战,未来应当区分前置立法和事后救济,从国家立法、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等不同层面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和规则。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蕾蕾  李翀  季林红  杨铁牛  
晕动症是旅行中的一个普遍问题,研究显示近1/3人群在乘坐海、陆、空各种交通工具时受此困扰。晕动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尚无统一定论,其中感觉冲突假说认为晕动症主要由人体前庭、视觉及本体感受不匹配引起。自动驾驶模式时司机不操纵汽车,感觉冲突加剧,更容易受晕动症的影响。本文通过模拟驾驶实验研究自动驾驶对受试者生理状态的影响。实验招募了11名健康受试者参与模拟驾驶实验,通过结合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的6自由度驾驶模拟器平台向受试者同时提供视觉和前庭刺激,并同步采集受试者在自动驾驶和主动驾驶时的主观晕动评分以及脑电信号,对比受试者在自动驾驶和主动驾驶时的晕动状态差别,分析晕动评分与脑电特征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自动驾驶时受试者的自主晕动评分平均比主动驾驶时高2分,且随着晕动程度的增加,大脑运动中枢(FC2,Cz)、感觉中枢(CP5,P3)和视觉中枢区域(POz)的脑电信号中θ波功率谱密度的重心频率有升高的趋势,且自动驾驶比主动驾驶模式下高。将受试者在主动驾驶和自动驾驶下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重心频率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p<0.05),结果表明受试者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更容易产生晕动症状,并初步验证了脑电信号量化评估晕动程度的可行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黄海南   沈正航   徐锦强   陈诚  
将无人机视频数据采集应用于车辆驾驶行为分析实验设计中。实验设计了无人机性能学习、无人机操作学习、视频数据采集、视频数据处理以及车辆驾驶行为分析等环节。该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先进的数据采集和应用工具,深入了解车辆驾驶行为特征,为今后从事驾驶行为研究和智慧交通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