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90)
- 2023(5654)
- 2022(4814)
- 2021(4278)
- 2020(3624)
- 2019(8211)
- 2018(7681)
- 2017(15955)
- 2016(8179)
- 2015(9198)
- 2014(8793)
- 2013(8750)
- 2012(8328)
- 2011(7453)
- 2010(7444)
- 2009(6760)
- 2008(6651)
- 2007(5643)
- 2006(4741)
- 2005(4035)
- 学科
- 济(44830)
- 经济(44775)
- 业(25442)
- 方法(24545)
- 管理(23768)
- 数学(23108)
- 数学方法(23038)
- 企(19775)
- 企业(19775)
- 财(11784)
- 农(10514)
- 中国(10219)
- 土地(7944)
- 贸(7594)
- 贸易(7592)
- 易(7382)
- 学(7357)
- 农业(7231)
- 业经(7097)
- 融(6862)
- 金融(6862)
- 务(6600)
- 财务(6598)
- 财务管理(6576)
- 地方(6545)
- 制(6528)
- 企业财务(6403)
- 银(5748)
- 银行(5742)
- 技术(5674)
- 机构
- 大学(121095)
- 学院(117882)
- 济(58293)
- 经济(57551)
- 管理(49438)
- 理学(43909)
- 理学院(43498)
- 管理学(43082)
- 管理学院(42853)
- 研究(37453)
- 中国(29161)
- 财(27653)
- 京(23828)
- 财经(23049)
- 经(21396)
- 经济学(20689)
- 经济学院(19190)
- 科学(19090)
- 中心(18166)
- 财经大学(17722)
- 农(17021)
- 所(16929)
- 江(16111)
- 业大(15655)
- 研究所(15294)
- 商学(14690)
- 商学院(14580)
- 北京(14362)
- 院(13897)
- 范(13827)
- 基金
- 项目(84639)
- 科学(69374)
- 基金(66833)
- 研究(62036)
- 家(58329)
- 国家(57462)
- 科学基金(50385)
- 社会(44686)
- 社会科(42693)
- 社会科学(42683)
- 基金项目(35019)
- 自然(30827)
- 自然科(30159)
- 自然科学(30152)
- 省(29961)
- 自然科学基金(29677)
- 教育(28536)
- 资助(27501)
- 划(25691)
- 编号(22443)
- 部(21253)
- 国家社会(20405)
- 教育部(19117)
- 重点(18579)
- 人文(18231)
- 成果(17790)
- 创(17754)
- 发(17439)
- 制(17376)
- 大学(16851)
共检索到165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晓红 朱蕾 汪阳洁
作为我国行政监督的一种重要创新模式,国家向地方派驻中央督察机构,代表中央政府行使对地方公共资源的监管。本文试图回答:派驻机构是否存在驻地效应?具体而言,中央派驻机构驻地的督察效果,是否优于非驻地地区?利用国家土地督察的准自然实验特征,估计结果发现,中央派驻机构存在显著的驻地效应,土地督察局驻地地区的土地违法涉案面积比非驻地地区减少约36%。进一步检验发现,驻地效应的产生来自中央派驻机构本身的威慑力。
关键词:
驻地效应 派驻机构 土地违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绪帅 郑丽芳 郭广珍
本文将派驻督察政策与绩效考核指标转变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内,利用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质量”任务和“数量”任务冲突情形下的最优策略选择,并以国家土地督察为例,采用双重差分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派驻督察政策有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但其实施要充分考虑任务的相对冲突性;在双代理人模式下,土地派驻督察政策能够显著发挥其监督激励的作用,可以通过影响地方政府来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变绩效考核指标这类引导型激励方式发挥的效果开始初步显现。机制检验表明,督察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通过促进法制规范性、发展集约性、环境可持续性和民生共享性等方面实现的。
关键词:
土地督察 绩效考核 高质量发展 委托代理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蕊 叶艳艳
中央环保督察作为中央督促地方履行环保职责和执行环境政策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以2012—2019年A股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运用多期DID模型考察实施中央环保督察政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央环保督察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企业环境绩效。(2)中央环保督察主要通过强化地方政府环境监管力度和高管团队环境注意力来提升企业环境绩效。(3)良好的外部环境——城市绿色金融水平、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师关注度和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能强化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正向影响。(4)中央环保督察环境治理效应因企业产权性质、污染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对中央环保督察政策的实施反应更为敏感,企业环境绩效提升更显著;而在国有企业内部,地方国企对中央环保督察政策的反应比中央国企更为敏感;相比于非重污染企业,中央环保督察对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卢盛峰 南卓婷 陈思霞
基于2002—2019年中国地方政府驻地迁移信息及土地出让数据,本文在“城市-年份-地理距离”维度构建了三重差分模型,识别了行政中心的“土地溢价”效应。研究发现:随着与政府驻地距离变近,单位土地价格显著提高,即中国行政中心的“土地溢价”效应显著存在。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地方行政中心的迁入会增加周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和产业集聚,最终提升了土地的经济价值;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对土地重视程度会削弱距离变远导致的地价下降影响。本研究将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土地市场价格形成的政治诱因,并为地方政府驻地迁移的经济影响提供来自土地要素市场的解释。
关键词:
土地溢价 行政中心 政府驻地迁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弘
国家土地督察制度自2006年7月13日正式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应该看到,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履职方法、手段尚不完善,法制建设也较滞后,还必须按照工作目标与职责要求,从理论、实践中探索有效的督察方法和手段,并纳入到国家法律法规制度中。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同德 黄厅
聚焦用地结构调整,开展节约集约用地督察,是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助推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双转变"的重要职责。1年多来,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以下简称西安督察局)把准工作定位,按照"大督察、算大账"的理念,开展节约集约用地督察,由此激发了地方政府节约集约用地的内生动力。给典型园区算算账2015年第一季度,西安督察局开展审核督察集中核查,针对青海省5个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粗放浪费情况,进行了重点解剖分析。此前,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蕊 潘喆
"历时近3个月,覆盖华北地区66个地级市,收集处理数据信息近45万条,转交地方疑似问题数万个,查阅卷宗资料1.8万卷,实地核查地块1068宗,召开宣讲对接44场次……"这些数据记录了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2017年华北地区例行督察情况,也标志着驻点督察工作的顺利完成。聚焦省级政府主体责任,工作格局更加完善北京督察局准确把握督察工作的方向定位,
关键词:
违法用地 征地补偿安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卉
文章对OECD国家1990—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FDI自身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并无显著影响,但FDI与当地发达金融市场的结合却明显促进经济发展。整体上OECD国家股票市场的辅助促进作用较银行信贷更有效。其次对东道国金融市场辅助本国利用FDI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途径进行研究。整体而言OECD国家金融市场主要增强本国吸收FDI形成溢出效应的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主导型国家受益于FDI的溢出效应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银行主导型国家受益于FDI的要素投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素凤 李化夫 洪剑涛
国家中心城市肩负着引领国家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基于2003—2019年19个城市群20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城市群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显著降低了城市群雾霾污染,且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中西部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大城市的减霾效应更为明显;影响机制表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推动人口城镇化和加快城市群功能分工间接降低PM_(2.5)污染水平;此外,城市群一体化和城市环境规制正向调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减霾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于数量,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质量更有助于缓解城市群雾霾污染。基于上述研究,应积极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努力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持续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素凤 李化夫 洪剑涛
国家中心城市肩负着引领国家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基于2003—2019年19个城市群20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城市群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显著降低了城市群雾霾污染,且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中西部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大城市的减霾效应更为明显;影响机制表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推动人口城镇化和加快城市群功能分工间接降低PM_(2.5)污染水平;此外,城市群一体化和城市环境规制正向调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减霾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于数量,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质量更有助于缓解城市群雾霾污染。基于上述研究,应积极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努力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持续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徐枫 田建强
国家战略的实施需要企业的配合,企业参与国家战略也有其自身的动机和利益考量。基于2016~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披露的精准扶贫信息,本文借助同群空间矩阵方法考察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行为是否存在区域同群效应。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具有区域同群效应,表现为精准扶贫支出会受到本区域其他企业精准扶贫支出的影响,这一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区域同群效应在区域领先企业和国有企业群体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机制检验表明,社会学习和地区扶贫压力是国有企业产生精准扶贫区域同群行为的重要原因,社会学习和产业竞争是非国有企业产生精准扶贫区域同群行为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能够增加税收返还和改善长期贷款便利,这一效果尤其体现在区域领先企业和国有企业之中。本文研究结论对于理解企业参与国家战略背后的动机、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关键词:
同群效应 精准扶贫 国家战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灿明 詹新宇
理论分析表明,土地财政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是复合型的,既存在逆向再分配效应,也存在正向再分配效应。基于系统GMM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这种复合型的影响显著表现为U型关系:在开始阶段,主要表现为正向再分配效应,即随着土地财政规模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但越过拐点之后,则主要表现为逆向再分配效应,转向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地区的数据实证揭示,土地财政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U型关系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性。分位数回归发现,以上U型关系在各分位点整体上依然成立,并且随着分位点的提高,其拐点值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这意味着即使是同样的土地财政规模,对处于不同分位点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言,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刚 罗海艳 张大洋
中国城镇化高速时代接近尾声,但土地资本化仍将是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本文利用中国2004-2013年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土地资本化的就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主导的土地资本化对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两者之间存在正U形关系;土地资本通过房价、产业结构和公共服务等渠道影响就业,其中,通过房价的过快上涨和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刚性抑制就业增加,而公共服务的改善则对就业增加产生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地资本化对不同产业的就业存在异质性影响,促进了制造业就业规模的扩张,但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则不显著。此外,土地资本化对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对东部地区就业产生负面作用,对中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卉明 马俊科
日前,在一起对某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信息公开行为提起行政复议的案件中,申请人要求该局公开2013年就土地违法违规问题约谈情况、被约谈对象整改完成情况和处理结果,但该局没有给予答复。为此,申请人向国土资源部行政复议机构申请行政复议,国土资源部行政复议机构经反复研究后认为,派驻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毛奕欢 林雁 谭洪涛
中央环保督察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平衡经济领域强激励和环境领域弱激励的重要制度创新。以2016—2017年中国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的季度数据为样本,探讨中央环保督察如何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促使重污染企业在督察当期减少产量,减产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督察期间进行“实质性改进”,即中央环保督察促使重污染企业淘汰落后生产设备而导致减产。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重污染企业在督察当期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后,会在督察结束后的下一期及时购置新的生产设备。此外,中央环保督察促使重污染企业当期减产的效应在官员晋升压力较大地区的企业、非中央垂直监管的企业以及注册地在低碳城市的企业更为显著。研究丰富了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也为政府和企业如何在合作中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双重目标提供了理论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