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9)
- 2023(13301)
- 2022(11156)
- 2021(10418)
- 2020(8603)
- 2019(19819)
- 2018(19767)
- 2017(37752)
- 2016(20782)
- 2015(23440)
- 2014(23528)
- 2013(22989)
- 2012(20774)
- 2011(18406)
- 2010(18320)
- 2009(16365)
- 2008(15768)
- 2007(13686)
- 2006(11961)
- 2005(10567)
- 学科
- 济(80539)
- 经济(80455)
- 管理(56533)
- 业(55057)
- 企(45448)
- 企业(45448)
- 方法(36675)
- 数学(31667)
- 数学方法(31285)
- 农(22869)
- 中国(22694)
- 财(19947)
- 业经(19297)
- 学(18982)
- 贸(18884)
- 贸易(18876)
- 易(18444)
- 地方(17032)
- 农业(15241)
- 制(14214)
- 理论(13955)
- 和(12844)
- 技术(12830)
- 出(12660)
- 环境(12261)
- 务(12023)
- 财务(11947)
- 财务管理(11927)
- 银(11607)
- 银行(11557)
- 机构
- 大学(290130)
- 学院(287999)
- 管理(113906)
- 济(111182)
- 经济(108701)
- 理学(99124)
- 理学院(98019)
- 研究(96931)
- 管理学(96198)
- 管理学院(95679)
- 中国(70616)
- 科学(62709)
- 京(62262)
- 财(49572)
- 农(49328)
- 所(48826)
- 业大(45786)
- 研究所(44845)
- 中心(43511)
- 江(41683)
- 财经(40212)
- 北京(39037)
- 农业(38717)
- 范(38507)
- 师范(38062)
- 经(36694)
- 院(35696)
- 州(33879)
- 经济学(33169)
- 技术(31368)
- 基金
- 项目(204049)
- 科学(159182)
- 研究(147878)
- 基金(147012)
- 家(129002)
- 国家(127931)
- 科学基金(109252)
- 社会(91677)
- 社会科(86819)
- 社会科学(86796)
- 省(80148)
- 基金项目(78506)
- 自然(71791)
- 自然科(70095)
- 自然科学(70074)
- 自然科学基金(68792)
- 教育(67555)
- 划(67495)
- 编号(60441)
- 资助(60384)
- 成果(48569)
- 重点(45809)
- 部(44300)
- 发(43561)
- 创(42170)
- 课题(41725)
- 创新(39351)
- 科研(39282)
- 大学(37864)
- 教育部(37601)
共检索到414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康健 高建 王海华 邱冠周
驯化前后混合微生物于30℃、160 r/m条件下,在辉铜矿矿浆质量浓度分别为50 g/L、100 g/L和200 g/L的9 K和Leathen培养基中培养40 d.结果表明:在9 K培养基中,驯化后混合微生物浸出Cu2+的质量浓度较未驯化的混合微生物分别增加了1008、1433和1452 mg/L,浸出率分别增加了8.92%、6.37%和2.32%;在Leathen培养基中,驯化后浸出Cu2+的质量浓度分别增加了1012、1415和1 552 mg/L,浸出率分别增加了9.00%、6.28%和3.48%;驯化前后混合微生物在辉铜矿矿浆质量浓度为40 g/L、30℃、160 r/m条件下培养1...
关键词:
微生物学 混合微生物 浸出 辉铜矿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家广 许顺顺 冯涛 赵林 李珠
微生物矿化沉积能够有效地实现混凝土的裂缝自修复,从而延长混凝土结构的服役时间,然而直接掺入混凝土的微生物成活率会显著降低。该文以高孔隙率的膨胀珍珠岩作为微生物载体,研制了具有裂缝自诊断和自修复能力的混凝土,考察了不同类型矿化微生物对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效果的影响,并对混凝土裂缝处沉淀物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科氏芽孢杆菌和筛选的好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混菌均具有良好的矿化沉积能力,混凝土经修复养护28d后裂缝修复率分别达到73.3%、83.3%、63.3%和41.5%。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不同类型矿化微生物研制的裂缝自修复混凝土的裂缝处填充物为不同形态的碳酸钙晶体。研究结果可为基于微生物矿化的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晓蕊 韩梅 韩晓日
将实验室保藏的5株根瘤菌(S1、S2、S3、S6、S8)分别与解磷菌(P3)、硅酸盐细菌(K5)进行生物拮抗测试,结果表明,S2、S3、S6可与P3、K5进行混合培养。选择出与P3、K5混合培养促进解磷能力良好的根瘤菌株S6,解磷量为6.51mg.L-1。进一步进行混合培养培养基优化,优化后的最佳碳源为蔗糖,解磷量为9.81mg.L-1;最佳氮源为蛋白胨,解磷量为7.94mg.L-1。通过混合培养发酵条件的筛选,由正交试验得出最优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为7.0;接种比例为S6:P3:K5=1:1:3;接种顺序P3→K5S6,其间相隔6h,此时解磷能力最强。
关键词:
根瘤菌 解磷菌 硅酸盐细菌 混合培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飞 徐建飞 刘杰 段绍光 雷尊国 Jiwan Palta 金黎平
为找到表达稳定性最好的内参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4个内参基因ef1-a、Actin、β-tubulin2和β-tubulin3在野生马铃薯S.acaule冷驯化前后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β-tubulin2和ef1-a表达均稳定,Actin变化最大。因此,β-tubulin2和ef1-a适宜作为野生马铃薯S.acaule的内参基因。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曦 衣萌萌 王淼 卢迈新
为得到吸附能力强、水质处理效果良好的微生物固定化载体,本实验沸石、火山石、陶环、核桃壳、牡蛎壳五种不同载体对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NY5株)的负载性能,以及在以养殖废水作为空白对照,游离NY5作为阳性对照的条件下,不同载体固定NY5对养殖的处理效果,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水质处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沸石和牡蛎壳对NY5的负载性能较好,载菌量分别达1.25×109、9.0×108CFU/g;在养殖废水处理方面,火山石NY5组第7天、牡蛎壳NY5组第21天时NH_4+-N浓度与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少藤 毛淑蕊 胡安妥 陆兆新 朱怀远 孔梁宇 别小妹
[目的]本文旨在从不同种类的烟叶表面分离鉴定能有效降低烟叶中淀粉、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及果胶含量的细菌菌株,并研究菌株在最佳产酶条件下产生的降解酶对烟叶品质的改善效果。[方法]通过测定分离株降解淀粉、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及果胶的能力以及菌株产生的各种降解酶活性筛选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株。通过优化发酵时间、发酵温度、pH值、接种量、培养基装液量及摇床转速等条件使菌株产酶效率达到最高,将最佳产酶条件下生产的发酵液和烟叶共同发酵,测定发酵前、后烟叶中大分子化合物及香气成分的含量变化以评价菌株对烟叶品质的改善效果。[结果]在分离得到的87株菌株中,菌株yc10被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可以同时降解烟叶中淀粉、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和果胶,且产生的各种降解酶活性均处于中高水平。菌株yc10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发酵时间36 h,发酵pH值7,发酵温度37℃,接种量6%(体积分数),装液量80 mL,摇床转速200 r·min~(-1)。在最佳产酶条件下培养菌株yc10,并将其粗酶液作用于4种烟叶A、B、C、D,结果发现4种烟叶中淀粉、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和果胶均被降解,且烟叶中总糖含量增加。烟叶A经过菌株yc10发酵后,酮类、酸类、酯类、杂环类、醇类和醛类物质的含量均增加。[结论]从烟叶表面分离得到1株假单胞菌yc10,可产生多种降解酶;优化发酵条件后,对烟叶中淀粉、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和果胶的降解效果均有提升,发酵液作用于烟叶48 h后可使大分子化合物含量降低、总糖含量增加、烟叶中香气成分含量增加,起到提质增香的效果。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降解酶 烟叶 品质改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谭洪新 庞云 王潮辉 罗国芝 刘文畅
尝试在养殖中期逐渐降低碳源添加量至零,探讨驯化硝化型生物絮体对生物絮凝高密度南美白对虾养殖系统的水质、生物絮体细菌群落动态变化和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实验在3个跑道式养殖系统中进行,放养密度均为685尾/m3。水质结果表明养殖前145 d,每日按日投饵量的100%150%添加葡萄糖,能很好地降低氨氮的浓度,但对亚硝酸盐氮处理效果不明显。投糖量下降至零后,氨氮仍能维持在较低水平,亚硝酸盐氮浓度明显下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生物絮体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异养型和硝化型生物絮体的主要优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魏淑秋
一、引种的基本规律人类引种驯化的历史和农业发展的历史一样悠久。引种驯化产生了农业,又伴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发展。然而,直到本世纪初,人类虽然在几千年间成功地驯化了很多人类赖以生存的物种,却没有形成一套理论和方法。本世纪以来,各国研究者总结了引种的理论和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三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梦芝 王洪荣 曹恒春 李国祥 张洁
【目的】研究特定氨基酸在人工瘤胃体外培养条件下如何影响瘤胃微生物群系特征及其发酵。【方法】研究中以3只瘘管山羊作为瘤胃液供体,采用底物去除技术,底物设计分别为:全量必需氨基酸组(TEAA),组氨酸、赖氨酸、蛋氨酸和支链氨基酸(BCAA)的缺省组。【结果】底物对培养液pH均值没有显著性影响,但各组pH值随时间的变化模式有所不同;培养液氨氮浓度较高,在10.99~30.51mg/100ml范围变动,各组氨氮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模式也有明显的不同;特定氨基酸缺省对微生物蛋白产量限制程度不同,以BCAA缺省对微生物蛋白产量的限制最大,相对于全量组混合微生物蛋白下降了44.52%。研究还发现底物对微生物区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邢嘉韵 兰时乐 李姣 王惠群
采用随机区组盆栽试验,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研究33.33%(T1)、16.67%(T2)、8.33%(T3)的巨大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菌剂对‘费乌瑞它’马铃薯生长生理及其根际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和T3都能提高‘费乌瑞它’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也能提高收获期的块茎产量和水分利用率,根际土壤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含量增加,其中,T2处理的效果最明显,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7.17、6.40μmol/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温晓健 巫建军 李永先 王璇 理永霞 张星耀
[目的]以浙江省松材线虫病疫区健康和枯死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为研究对象,探究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侵染前后马尾松树体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同时为利用马尾松内生微生物防治松材线虫病积累微生物种质资源。[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健康和枯死马尾松不同组织内的(根部、干部和针叶)真菌和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对分离的木霉菌株构建系统发育树,并分析了松材线虫取食木霉对其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从健康和枯死马尾松树体内分别分离得到真菌19个属共106个菌株和10个属共86个菌株,优势类群均为木霉属真菌。不同组织间真菌多样性水平存在差异,干部和针叶的多样性指数高于根部。健康马尾松真菌的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依次为2.37、0.87和0.51,高于枯死马尾松的1.72、0.76和0.39,二者的相似性指数小于0.5。从健康和枯死马尾松树体内分别分离得到细菌13个属共59个菌株和12个属共56个菌株,优势类群均为伯克氏菌属、肠杆菌属和沙雷氏菌属细菌。健康和枯死马尾松中均为干部的细菌多样性最高,针叶的细菌多样性最低,二者的相似性指数大于0.5。木霉作为马尾松树体内的优势类群,本次共分离到6个种,通过取食实验发现木霉FXY7显著抑制了松材线虫的种群数量。[结论]健康马尾松树体内的真菌多样性高于枯死马尾松,二者的真菌菌群相似性较低,而且不同组织间真菌菌群相似性也较低,但健康和枯死马尾松的细菌群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表明松材线虫入侵会影响马尾松体内的真菌多样性,但对细菌的影响较小。本研究中还分离到多株可能对松材线虫病具有生防潜力的内生菌,为探索松材线虫病的新型防控技术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松材线虫 马尾松 真菌 细菌 多样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欧阳颖丽
针对电动轮自卸卡车故障率高,运行成本较大的问题,德兴铜矿于2012年6月开始了一项名为CI的电动轮持续改进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的实施,德兴铜矿在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改善道路和油耗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珊 周汇 单胜道
以竹炭为载体,将硝化菌、反硝化菌等微生物固定在竹炭(比表面积365m2.g-1,孔比容积0.34mL.g-1)上,研究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对氨氮的去除及影响因素。考察初始氨氮质量浓度、固定化微生物投加量、溶解氧、pH等因素对氨氮去除的影响,研究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去除氨氮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竹炭吸附法和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氨氮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初始氨氮质量浓度、竹炭固定化微生物投加量、溶解氧、pH等因素均影响氨氮的去除效果。随竹炭固定化微生物投加量增加,氨氮去除率和去除量均趋于增大,但投加量增加到一定量时,氨氮去除率和去除量增幅均趋缓。pH为8的偏碱性环境利于竹炭固定化微生物对氨氮的去除。竹炭固定化...
关键词:
竹炭 固定化 微生物 氨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翠玲 郭玉文 佟超然 徐兰成 王珍
对北京大兴县林场和河南省民权国营林场2块试验林,面积分别为1.86hm ̄2和3.2hm ̄2,连续四年(1992-1995)进行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定位观测和定量分析,研究杨树不同混交模式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异及其对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和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杨树混交可以提高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5种处理间存在差异(P=79%)。(2)不同混交处理,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P=87%),其中转化酶、磷酸酶在A、C处理中增长较明显;5种酶活性之间差异极显著(P>99%)。(3)杨树混交林的土壤营养元素、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与林地生产力关系密切。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萌 由士权 康绍斌 程晓辉 郭红仙
微生物封堵技术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向岩土中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从而在较短时间形成封堵。该文对砂土中混凝土裂缝利用微生物封堵法进行试验,设置两个试验组灌入不同的营养物质,分别记录试验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流出液的pH值、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OD600及不同种类微生物数量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灌入不同营养物质25d后,试块均发生较明显的封堵现象,单位时间内的流量有了显著降低,其中一个灌注马铃薯提取物的试验模型由平均85mL/h下降至0.5mL/h,另一个灌注加铁的马铃薯提取物的试验模型由平均70mL/h下降至0.3mL/h。研究结果证实了微生物代谢在砂土中混凝土裂缝封堵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渗漏 微生物封堵 混凝土 砂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