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75)
- 2023(9755)
- 2022(8559)
- 2021(7870)
- 2020(6859)
- 2019(15518)
- 2018(15721)
- 2017(29688)
- 2016(16774)
- 2015(19137)
- 2014(19295)
- 2013(18613)
- 2012(17145)
- 2011(15531)
- 2010(15918)
- 2009(14895)
- 2008(14699)
- 2007(13509)
- 2006(11550)
- 2005(10257)
- 学科
- 济(62126)
- 经济(62056)
- 管理(43874)
- 业(40759)
- 企(32430)
- 企业(32430)
- 方法(28647)
- 数学(25054)
- 数学方法(24764)
- 农(19433)
- 中国(17409)
- 财(16789)
- 学(14561)
- 制(13956)
- 理论(12986)
- 业经(12925)
- 地方(12792)
- 贸(12391)
- 贸易(12388)
- 农业(12338)
- 易(12008)
- 银(10827)
- 银行(10787)
- 行(10309)
- 体(10222)
- 融(10155)
- 金融(10147)
- 和(10132)
- 务(10074)
- 财务(10035)
- 机构
- 学院(236286)
- 大学(233185)
- 济(90091)
- 经济(87901)
- 管理(84862)
- 研究(79636)
- 理学(72457)
- 理学院(71645)
- 管理学(70111)
- 管理学院(69699)
- 中国(58962)
- 科学(51076)
- 京(49461)
- 农(45144)
- 财(42621)
- 所(41610)
- 研究所(37851)
- 业大(37759)
- 江(37276)
- 中心(37019)
- 农业(35897)
- 财经(33549)
- 范(32187)
- 师范(31786)
- 北京(30842)
- 经(30190)
- 州(29580)
- 技术(29428)
- 院(28545)
- 经济学(27227)
- 基金
- 项目(154082)
- 科学(118096)
- 研究(114068)
- 基金(106454)
- 家(93052)
- 国家(92249)
- 科学基金(77161)
- 社会(67871)
- 社会科(64027)
- 社会科学(64006)
- 省(63405)
- 基金项目(55939)
- 教育(55255)
- 划(52840)
- 编号(49595)
- 自然(49553)
- 自然科(48384)
- 自然科学(48366)
- 自然科学基金(47459)
- 资助(44375)
- 成果(41258)
- 重点(35551)
- 课题(35289)
- 部(33552)
- 发(33489)
- 创(32044)
- 创新(29857)
- 科研(29778)
- 项目编号(29504)
- 年(29103)
- 期刊
- 济(101125)
- 经济(101125)
- 研究(66696)
- 中国(48649)
- 农(41598)
- 学报(40527)
- 财(34503)
- 科学(34298)
- 教育(34199)
- 大学(29612)
- 管理(28952)
- 农业(27880)
- 学学(27796)
- 技术(22328)
- 融(19827)
- 金融(19827)
- 业经(18400)
- 经济研究(16455)
- 财经(16332)
- 业(14668)
- 经(14073)
- 问题(13423)
- 版(12618)
- 图书(11808)
- 职业(11365)
- 商业(11204)
- 统计(11134)
- 贸(11026)
- 技术经济(11013)
- 理论(10702)
共检索到349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唐首杰 杨洁 王成辉 李思发 赵金良
家养动物是研究长期人工选择对动物基因组产生选择效应机制的独特对象,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是一种受人工干预(驯养、选育)历史较短的优良养殖对象,可作为研究新近发生的人工干预对动物基因组产生影响的遗传机制的良好模型。本研究以1个尼罗罗非鱼埃及野生群体为对照组,以4个"新吉富"罗非鱼选育系群体、2个企业自主选育群体和5个驯养群体为实验组,采用3种模型分析方法(岛屿模型、分级岛屿模型和贝叶斯似然法),在12个微卫星位点上进行F_(st)-离群值点检测(F_(st)-Outlier test)。结果显示,在本研究所分析的12个微卫星位点中,4个"新吉富"罗非鱼选育系群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首杰 杨洁 赵金良 王成辉 李思发
人工驯养和选育是家养动物适应性进化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国大陆尼罗罗非鱼引进群体经历了长期的人工驯养和选育,是研究鱼类在驯养、选育条件下适应性进化的良好材料。本实验以尼罗罗非鱼1个埃及土著群体为对照组,以中国大陆具有代表性的尼罗罗非鱼5个驯养群体和4个选育群体为实验组,采用12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分析了驯养群体和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瓶颈效应。结果显示,土著群体、驯养群体和选育群体平均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AE)分别为5.433、5.113~6.515和3.239~6.734,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812、0.796~0.859和0.657~0.858,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76...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唐首杰 李思发 蔡完其
通过对线粒体DNA控制区和CO I基因序列的联合分析,研究了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3类遗传生态群体(包含4个野生群体、2个驯养群体、1个选育良种"浦江1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情况。结果表明:(1)在所分析的7个群体中,共确定了64种单倍型,群体间无共享单倍型。(2)4个野生群体内线粒体DNA的单倍型多样度(Hd)在0.857~0.943之间,核苷酸变异位点数在31~40之间,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在0.275%~0.461%之间,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的范围为4.043~6.800;2个驯养群体的相应参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714~0.800、18~...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罗永巨 曹谨玲 陈剑杰 龚竹林 甘西
采用闭锁群体继代选育的方法(Closed population continuing selection and breeding method)对美国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进行提纯选育,并利用选育获得的尼罗罗非鱼亲本作为母本,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作为父本进行杂交生产子一代(简称"美奥"罗非鱼),再对子一代开展网箱养殖对比实验,以养殖实验的结果来评价选育尼罗罗非鱼的效果。结果表明:(1)实验组美国品系尼罗罗非鱼雌性后备亲本留种率P2世代分别比第P0、P1世代提高了103.16%和35.92%,P1世代比P0世代提高了49.47...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先仁 李思发 唐首杰 蔡完其
利用18对微卫星引物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国内外8个养殖群体进行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8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3.61~5.1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2.81~3.76,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861 1~0.925 0,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03 9~0.697 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22 9~0.637 3。表明这8个养殖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2)在对8个群体的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度进行估算基础上所作聚类分析表明,8个群体分为两大支,3个"吉富"群体明显聚为一支,其他5个群体聚为一支,反映了这8个群...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微卫星 遗传差异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赵金良 王伟伟 李思发 李学军 赵丽丽
应用AELP技术初步分析了我国引进的萨罗罗非鱼群体的遗传指纹特征,8对选择性引物在25个个体中共检测到247个扩增片段,每对引物扩增出的片段数目为27-34,平均扩增片段数目为30.9。群体的平均多态位点比例为16.6%。共检测出25个基因型,每个个体含有独自的基因型。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相似度为0.929-0.995,群体遗传变异较小。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萨罗罗非鱼的种质保存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萨罗罗非鱼 AFLP 遗传指纹 遗传变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俊伟 筴金华 张艳红 任炳琛 罗明坤 梁从飞 赵岩 赵金良
利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第二代遗传连锁图谱中微卫星标记,对尼罗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回交一代(BC1)和回交二代(BC2)群体遗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8个微卫星位点中筛选出9个在尼萨回交一代和回交二代中存在差异的扩增位点,这些多态性位点可作为尼萨回交一代和回交二代群体遗传鉴别的重要依据。尼萨回交一代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670,多态信息含量为0.423;回交二代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460,多态信息含量为0.365,回交二代群体的遗传多态性低于回交一代群体。与回交一代相比,尼萨回交二代群体...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伍勇 简伟业 秦谷雨 罗明坤 魏继海 唐首杰 赵金良
为评估不同群体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组合的杂交效果,分别选择了尼罗罗非鱼新吉富、苏丹群体和奥利亚罗非鱼茂名、以色列群体为亲本,在小土池中开展二元组合杂交试验,并以新吉富群体自繁作为对照组,统计各杂交组合出苗量和后代雄性率差异。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种内配组的出苗量显著高于尼奥杂交组合,杂交组合内以新吉富♀×以色列♂组合的尾日均出苗量最高;尼奥杂交组合后代的雄性率显著高于尼罗罗非鱼种内配组,杂交组合内以新吉富♀×茂名♂组合杂交后代的雄性率最高。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杨慧 朱文彬 董在杰 吕帆 公翠萍 刘念 袁新华
通过测定中国台湾红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和马来西亚红罗非鱼群体的形态参数,采用单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比较了3个红罗非鱼群体的形态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对比分析了3个群体间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6个可数性状分析结果表明,3个群体在可数性状上无显著差异。在与出肉率有较高相关系数的比例性状上,中国台湾红罗非鱼群体与以色列红罗非鱼、马来西亚红罗非鱼群体均存在显著差异。8个可量比例性状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均表明,以色列红罗非鱼群体和马来西亚红罗非鱼群体形态最接近,而与中国台湾红罗非鱼群体形态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34.804...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姜冰洁 傅建军 朱文彬 王兰梅 方敏 董在杰
为了研究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进化关系,以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莫桑比克罗非鱼(O.mossambicus)、吉富罗非鱼(GIFT)和3种红罗非鱼(中国台湾红罗非鱼、马来西亚红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7个群体为材料,对其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的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比对,分析7个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变异情况。在324个样品中检测出180个多态性位点和98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为0.944,核苷酸多样性为0.036。中性检验Tajima’s D值显示GIFT、莫桑比克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群体在经历瓶颈效应和/或纯化选择后种群规模扩大。7个罗非鱼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0~0.071,种群遗传分化指数(Fst)值为0.016~0.994。AMOVA分析显示,大多数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70.78%)。研究还发现,本实验中的奥利亚罗非鱼遗传多样性最低,其余6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利用COⅠ基因对7个罗非鱼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丰富了罗非鱼种群特别是红罗非鱼的遗传背景数据,对其种质资源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罗非鱼 COⅠ基因 群体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何杰 徐跑 董在杰 朱健 张守领 张成锋 杨弘 农肖颖 梁政远 缪凌鸿
研究所用60个家系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IFT strain Nile 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简称吉富罗非鱼)样本均为由世界渔业中心所在地马来西亚引进的原种。采用传统形态学测量方法,测量每尾鱼的体质量、体长、体高、体宽、头长、尾柄长和尾柄高后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群体内的形态差异。结果显示,吉富罗非鱼体高与体质量的相关性最大(R2=0.9002)。在体长与体质量对应的点状分布中,总群体、雌雄群体和每个家系群体中均呈现出2条带状,分布于2条带的个体间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对应的个体数量之比接近常数0.7;体高、体宽、头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颉晓勇 李思发 蔡完其
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选育新品种新吉富罗非鱼(F8-9)群体、基础群体(F0)、以及选育中群体(F6-7)在选育过程中出现的遗传变异进行观察与分析。19个微卫星位点扩增后的等位基因数为3~11个,随引物不同而异,合计得到115个等位基因,大小在70~270bp之间。五群体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F0:(0.3083±0.1834)、F6:(0.2982±0.1889)、F7:(0.2923±0.1898)、F8:(0.2572±0.1923)、F9:(0.2743±0.1597),表明随着选育的进展,群体呈现出纯化趋势。AMOVA分析表明,在总遗传变异中,93.24%来自选育群体内,仅6.67...
关键词:
新吉富罗非鱼 选育 遗传变异 微卫星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传涛 李思发 颉晓勇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连续选育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F6、F7、F8、F94个世代群体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7条引物在4个世代的88尾个体间共检测到172个位点。(2)F6、F7、F8、F94世代的多态座位比例分别为:23.4%、21.1%、19.4%、18.3%,呈递减状态,U检验差别不显著(P>0.05);4世代的Nei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8961、0.9084、0.9186、0.9254,呈递增状态,t检验差别不显著(P>0.05);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485、0.1314、0.1178、0.1083,呈递减状态,t检验差别不显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军 周应祺 钱卫国 曹道梅 李玉伟 陈鹿
为了探究麦穗鱼群体动态结构的特征参数,以及这些参数可能反映的行为机理,本实验使用2台摄像机从俯视和侧视2个方向同时拍摄由13尾麦穗鱼组成的群体,获取连续时间内麦穗鱼群体中各个体的三维位置数据,对个体间最近邻近距离、视角、转角变化量、个体游泳速度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麦穗鱼个体最近邻近距离多数处于0.5~2 BL,偏好的最近邻近距离为0.6~0.8 BL;麦穗鱼总是将最邻近的个体保持在本鱼80°视野范围内;避免碰撞时,个体鱼转角改变量为0~30°;在无人为干扰的自然环境下,个体鱼以0.75 BL/s左右的速度配合其他个体保持运动速度一致性。实验观察证实,视觉对麦穗鱼个体间的分布起着关键性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思发 蔡完其
用LKB平板电泳仪、4.4%聚丙烯酰胺凝胶对南京罗非鱼良种场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养殖群体肌、肝、脑、心、眼中的10种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的结果表明,奥利亚罗非鱼的群体未见多态位点,平均杂合度为0,是超“纯”的养殖群体;尼罗罗非鱼群体中有20%的尼奥杂交鱼,其体形酷似尼罗,难以肉眼鉴别。由此可见,我国尼罗罗非鱼养殖群体中已存在遗传渐渗问题,须注意防杂和提纯。在剔除了杂交鱼后,该场尼罗罗非鱼群体的平均杂合度为0.040,EST有多态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