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65)
- 2023(3848)
- 2022(3045)
- 2021(2632)
- 2020(2115)
- 2019(5147)
- 2018(4797)
- 2017(9396)
- 2016(4655)
- 2015(4846)
- 2014(4416)
- 2013(4503)
- 2012(4200)
- 2011(3728)
- 2010(3921)
- 2009(3713)
- 2008(3688)
- 2007(3414)
- 2006(3260)
- 2005(3067)
- 学科
- 济(24277)
- 经济(24265)
- 管理(15017)
- 业(13353)
- 企(11522)
- 企业(11522)
- 方法(8656)
- 数学(7736)
- 数学方法(7624)
- 财(7140)
- 中国(5781)
- 环境(5416)
- 关系(5216)
- 地方(5196)
- 务(4862)
- 农(4850)
- 财务(4850)
- 财务管理(4847)
- 企业财务(4731)
- 学(4271)
- 业经(4145)
- 经济关系(4065)
- 对外(4039)
- 划(3952)
- 外经(3863)
- 融(3859)
- 金融(3859)
- 对外经济(3803)
- 制(3447)
- 农业(3270)
- 机构
- 大学(65444)
- 学院(63523)
- 济(29943)
- 经济(29446)
- 管理(24309)
- 研究(23780)
- 理学(20774)
- 理学院(20567)
- 管理学(20107)
- 管理学院(19987)
- 中国(17769)
- 财(15229)
- 京(13586)
- 科学(12640)
- 所(11589)
- 财经(11312)
- 经(10304)
- 研究所(10284)
- 中心(10148)
- 江(9819)
- 农(9411)
- 经济学(9235)
- 院(9025)
- 北京(8896)
- 财经大学(8433)
- 业大(8387)
- 经济学院(8320)
- 范(7728)
- 州(7715)
- 师范(7627)
- 基金
- 项目(41395)
- 科学(33281)
- 基金(31373)
- 研究(29738)
- 家(27373)
- 国家(27157)
- 科学基金(23790)
- 社会(20261)
- 社会科(19374)
- 社会科学(19365)
- 基金项目(16125)
- 省(15419)
- 自然(15069)
- 自然科(14780)
- 自然科学(14776)
- 自然科学基金(14493)
- 教育(13229)
- 划(12902)
- 资助(12724)
- 编号(10517)
- 重点(9477)
- 部(9088)
- 发(9017)
- 国家社会(8967)
- 成果(8767)
- 创(8683)
- 创新(8112)
- 教育部(7996)
- 科研(7984)
- 大学(7886)
共检索到105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8月21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在北京举行的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成果发布会暨"一带一路"与绿色金融前沿研究30人论坛成立仪式上表示,推动"一带一路"绿色投资是一件非常必要和紧迫的事。
关键词:
绿色投资 “一带一路”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带路绿色指数课题组 周月秋 殷红 严瑾 邱牧远
本文在全面搜集、整理各国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一带一路"绿色金融(投资)指数,对"一带一路"沿线79个国家的绿色经济表现和绿色发展能力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水平和能力差异较大,各国未来增长的环境、资源压力巨大。为应对上述挑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未来发展中应按照自身资源禀赋与现实条件,制定差异化的绿色发展策略。金融机构应积极践行绿色负责任投资理念,通过创新引领资金流向"一带一路"的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稳 李靓 荆逢春
出口信用保险助力绿色“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要途径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从理念、愿景到行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天下情怀,更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关键词:
绿色“一带一路” 出口信保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解然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生态环境复杂,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普遍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绿色"一带一路"能够为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安全、塑造"一带一路"正面国际形象、输出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提供坚实保障和重要支撑。本文梳理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如何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绿色发展 机遇 挑战 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蓝庆新 梁伟 唐琬
绿色作为"一带一路"的底色,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可为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和建设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有益于增进我国与沿线各国的政治互信,实现与沿线各国的合作共赢、包容性发展,减少"一带一路"建设障碍。目前,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生态基础薄弱和绿色发展诉求不一、"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与绿色发展存在矛盾、中国企业"一带一路"绿色开发能力不足、发达国家在"一带一路"区域的绿色竞争等问题。因此,在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需要优化绿色投资区位选择,着力推广绿色发展理念、经验和实践,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积极推动适用性绿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培育和提升企业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加强绿色"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关键词:
绿色“一带一路”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翟东升 蔡达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也是影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和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大趋势下,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既为共建国家尽早尽快、尽最低成本实现绿色转型传递了中国力量,也为破解全球性环境问题、促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贡献了中国智慧。9年来,在各方努力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建设绿色“一带一路”仍面临复杂严峻形势。下一阶段,应将强化企业绿色发展能力、加强人文交流互鉴、做好规则标准对接、聚焦重点地区行业、升级改造传统行业、发挥金融保障作用以及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等七方面作为重点,加强绿色低碳国际合作,让绿色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曹明弟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绿色金融理应成为对外战略的"润滑剂",改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国家话语权在经历了业内普遍认定"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元年"的2015年之后,"绿色金融"在2016年再次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绿色金融"理应成为对外战略的"润滑剂",改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国家话语权,助力中国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解然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生态环境复杂,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普遍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绿色"一带一路"能够为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安全、塑造"一带一路"正面国际形象、输出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提供坚实保障和重要支撑。本文梳理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如何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绿色发展 机遇 挑战 对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殷虹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将"发展绿色金融"定位为推进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这彰显了我国在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决心和信念,巩固了绿色金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战略性地位,表明中国绿色金融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并将继续在全世界发挥引领作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绿色化 绿色金融 风险管理标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贤森 廖小瑜
绿色产业是实现"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基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着力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要通过绿色金融共享、绿色产业合作、环境法律对接等方式,具体落实与有效帮助"一带一路"建设中绿色产业的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绿色产业 绿色金融 环境法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姚淑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振 申恩威
在我国"十三五"规划中,中国政府提出要"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绿色投资是基于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平衡,将资金投于环境污染治理、生态系统循环保护,资源节约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由于大多数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环境问题突出,他们既需要大量的投资,更需要改善生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张立光
我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对外投资行为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是国际关注的重点,但由于政策框架、标准体系不健全等因素,企业对外绿色投资仍存在一些问题,而且在地缘政治、投资回报、法律意识、宗教文化差异等方面面临风险。在此背景下,山东各级政府和企业组织需高度重视绿色投资风险,严格遵守绿色投资原则,形成产业转型升级与"一带一路"投资良性互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协天紫光 薛飞 葛鹏飞
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规模的迅猛增长,"中国污染转移论"也被大肆渲染。为了探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与"一带一路"地区绿色发展的关系,文章基于DDF-GML指数系统测算了沿线56个国家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了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OFDI显著促进了沿线东道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这种促进作用将随着东道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逐渐减弱;同时,其他国家的整体投资则显著抑制了东道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经济规模和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经济规模较大或人力资本充裕的国家,通过引进中国OFDI,将更有利于本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反之,则作用效果并不明显。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树立中国负责任投资大国的形象,而且正面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投资动机的质疑,为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保根 田斌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我国对沿线国家投资合作力度不断加大,在该区域的利益日益拓展,同时面临的风险也在随之上升。对此,我们既要增强风险意识,深入评估风险挑战,深刻理解风险成因,又要认识到风险的必然性,不为风险所惧、不被干扰所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以积极姿态在"一带一路"开展投资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