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77)
2023(4745)
2022(4005)
2021(3749)
2020(3218)
2019(7170)
2018(6925)
2017(13150)
2016(7474)
2015(8100)
2014(8184)
2013(8025)
2012(7743)
2011(7126)
2010(7143)
2009(6365)
2008(6558)
2007(5770)
2006(5079)
2005(4603)
作者
(24507)
(20534)
(20438)
(19545)
(13556)
(10080)
(9159)
(7883)
(7790)
(7561)
(7297)
(7168)
(7109)
(6748)
(6662)
(6359)
(6098)
(6081)
(6070)
(5983)
(5258)
(5164)
(5011)
(4884)
(4864)
(4575)
(4562)
(4362)
(4275)
(4249)
学科
(27928)
经济(27887)
管理(18614)
(17726)
(13790)
企业(13790)
方法(12250)
(10631)
数学(10502)
数学方法(10309)
(7524)
地方(7214)
(6897)
中国(6446)
(5503)
贸易(5500)
业经(5396)
(5319)
(5316)
农业(5190)
(5090)
金融(5088)
环境(5057)
技术(4820)
(4756)
银行(4736)
理论(4730)
(4548)
(4521)
财务(4511)
机构
大学(112063)
学院(110226)
研究(44288)
(39839)
经济(38913)
管理(36683)
理学(31889)
科学(31420)
理学院(31357)
中国(31022)
管理学(30479)
管理学院(30263)
(25778)
(24582)
(23725)
研究所(22991)
农业(20719)
业大(19747)
中心(19002)
(18870)
(17098)
(16544)
(15993)
师范(15691)
财经(15458)
北京(14577)
(14089)
(14017)
(13754)
科学院(13615)
基金
项目(79417)
科学(61548)
基金(58417)
(54668)
国家(54287)
研究(51742)
科学基金(44079)
社会(31934)
自然(31240)
基金项目(30719)
自然科(30450)
自然科学(30433)
社会科(30229)
社会科学(30217)
(30115)
自然科学基金(29862)
(27397)
资助(24422)
教育(23288)
重点(19205)
编号(18554)
(17488)
(17290)
计划(17271)
(16008)
科研(15980)
成果(15637)
创新(15178)
科技(15144)
(14712)
期刊
(42350)
经济(42350)
研究(29627)
学报(26085)
科学(22200)
(22125)
中国(20845)
大学(17921)
学学(17253)
农业(15073)
(13975)
管理(12404)
教育(9842)
(9264)
金融(9264)
(8316)
财经(7653)
(7080)
业大(7040)
技术(6696)
资源(6670)
经济研究(6603)
(6567)
业经(6093)
问题(5875)
农业大学(5670)
科技(5594)
林业(5513)
(4915)
现代(4567)
共检索到159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梁金玲  汪振华  章守宇  徐胜南  吴程宏  陈玲  
为了解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虾类群落组成特征,于2013年夏季(7月)、秋季(10月)和2014年冬季(3月)、春季(5月)对马鞍列岛海域进行了桁杆虾拖网调查,分析了该海域虾类的种类组成、优势度、资源密度及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探讨了主要优势种密度对虾类总密度的影响。结果全年在马鞍列岛海域采集虾类20种,隶属于2目9科16属。种类数以秋季最多(16种),春季次之(14种),冬季(13种),夏季最少(12种)。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和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在各个季节皆为优势种,是影响马...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鑫  唐议  
从公共参与的内涵着手介绍其在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中的作用,以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中的公共参与为研究对象,从资源保护和管理力度两个方面分析了保护区引入公共参与的背景,通过介绍渔民参与保护区管理的方式,着重分析了公共参与的积极性、法律问题以及实施公共参与管理的问题。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建议:增强公共参与的意识;健全保护区公共参与的法律制度;赋予公共参与者一定的管理权利;协调公共参与管理的实施问题。研究亮点:在我国,公共参与海洋保护区的管理是海洋保护区管理的新问题,在理论研究方面存在很多空白。鉴于理论研究给实践提供的技术支撑,从公共参与的角度探讨海洋特别保护区的管理,结合案例分析,考察这种管...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夏陆军  陈万东  郑基  蔡厚才  伍尔魏  毕耜瑶  谢旭  俞存根  
根据2013年11月、2014年2月、5月、9月在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开展渔业资源调查所获得的虾类调查资料,将生物量作为虾类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对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虾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海域共鉴定出虾类25种,隶属于9科17属,虾类生物量各季节由高到低依次为夏季(32358.0 g)、秋季(13033.0 g)、冬季(3938.6 g)、春季(3635.6 g);(2)虾类数量分布季节变化明显,且岛礁区偏外的开阔海域虾类生物量比较高;(3)不同季节优势种更替较显著,春季优势种为日本鼓虾、鲜明鼓虾和细巧仿对虾,夏季优势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凯  章守宇  汪振华  赵静  蒋日进  
为了解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岩礁生境斑头六线鱼的摄食习性,基于2009年3月~2010年2月多网目组合刺网调查获取的252尾斑头六线鱼样本,研究了斑头六线鱼的饵料组成和摄食策略。结果表明斑头六线鱼主要摄食端足类的麦秆虫,是以麦秆虫为主食的狭食性鱼类。斑头六线鱼摄食种类随季节变化,春季、夏季和秋季主要摄食端足类,表现为狭食性的摄食特性,冬季主要摄食蟹类、腹足类和其他类,表现为广食性的摄食特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徐开达  张洪亮  谢汉阳  梁君  张龙  朱文斌  
根据2010年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与2011年2月(冬季)对中街山列岛水域进行的4个航次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甲壳动物资源状况和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该海域四季共捕获甲壳动物33种,隶属于2目,17科,27属,其中虾类20种、蟹类12种、虾蛄类1种;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四季均为该海域的优势种;甲壳类生物量密度以秋季最高(426.96 kg.km-2),而尾数密度以冬季最高(1.38×107ind.km-2),春季两者都最低(91.13 kg.km-2和2.43×106ind.km-2),秋季和春季的生物量密度差异极显著(P<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尚素琴  张红勇  田赋斌  汝阳  周惠丽  
为明确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目前的蝶类组成及多样性状况,选取保护区全部5个林场(麻家寺、官滩沟、兴隆山、马坡和上庄)的8个代表性样线:麻家寺(Ⅰ)、官滩沟(Ⅱ)、兴隆山(Ⅲ)、银山(Ⅳ)、红庄子沟-骆驼岘-马滩(Ⅴ)、秦家湾-徐家峡-分豁岔(Ⅵ)、窑沟-双垄沟(Ⅶ)和马啣山(Ⅷ),进行蝶类调查,共采集蝴蝶标本1 271号,经鉴定隶属7科42属65种。蛱蝶科的种类数(21种)最多,眼蝶科的个体数(729只)最多,是保护区的优势类群,绢蝶科(39只)和凤蝶科(3只)都只有1种,是保护区的稀有物种。初步计算并分析了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徐开达  卢占晖  薛利建  王伟定  梁君  周永东  
根据2010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与2011年冬季(2月)对中街山列岛水域进行的共4个航次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蟹类资源状况和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该海域四季共捕获蟹类12种,隶属于7科,8属;调查海域优势种有5种,分别为双斑(Charybdisbimaculata)、日本(Charybdis japonica)、泥足隆背蟹(Carcinoplax vestita)、隆线强蟹(Eucrate crenata)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其中双斑和日本是主要优势种;4个季节广温广盐种比例均最高;生物量密度和尾数密...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芃   蒋日进   印瑞   刘明智   龙翔宇   单晓鸾   张秋宏   郝辉擘   李齐群  
为了解七星列岛产卵场保护区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8年4月、5月、11月和2019年4月、5月、11月使用大型浮游生物网采集6个航次的样品,分析该海域鱼卵和仔稚鱼种类组成、时空分布、群聚结构以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 6个航次共采集到鱼卵1490粒,仔稚鱼278尾,隶属于9目26科60种。鱼卵优势种为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等,仔稚鱼优势种为鳀(Engraulis japonicus)、康氏侧带小公鱼(Stolephorus commersonnii)。鱼卵、仔稚鱼资源密度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调查海域的东部, 2019年较2018年增多。聚类分析和非参数多维标度分析(NMDS)排序结果显示,鱼卵和仔稚鱼群聚组成呈极显著差异(P=0.001),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区域划分特征。曼特尔检验(Manteltest)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结果显示,温度、盐度、溶解氧等环境因子与鱼卵和仔稚鱼的分布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保护区在建立初期对鱼类早期资源的补充和修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该海域以小型鱼类和低经济价值鱼类为主,在现有渔业资源恢复措施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重要经济种类的资源保护以及合理开发与利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章文  曹铁如  胡卫华  
The Xiangtou Mountain National Reserve has an extremely rich biodiversity characterized by its abundant biota species, ancient region origin, typical floras and faunas as well as a diversity of animal species that are of?great benefit to human or of?great economic or research value. However, the Res...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仇建标  彭欣  谢起浪  陈少波  黄晓林  仲伟  余海滨  冀德伟  
为了解洞头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多样性,分别于2006年秋季(10月)和2007年春季(4月)对洞头列岛4个断面开展了春秋航次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72种,包括软体动物44种,甲壳动物13种,藻类11种,多毛类2种,棘皮动物1种,其它动物1种。从季节来看,虽秋季航次的物种数(66种)稍高于春季(63种),但平均生物量和丰度却都是春季航次(分别为1 129.23 g/m2、707 ind/m2)明显高于秋季航次(分别为576.98 g/m2、461 ind/m2)。各断面主要优势种为疣荔枝螺、日本笠藤壶和粒屋顶螺等,它们占总生物量和丰度的60%以上。从多样性指数来看,洞头列...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高天珩  田辉伍  叶超  段辛斌  
2010年9-11月、2011年5-7月和9-11月、2012年5-7月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流宜宾、合江及江津江段进行了4次鱼类资源调查,共采集鱼类样本27 836尾,隶属于7目17科111种(亚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27种,产漂流性卵鱼类45种,外来鱼类6种。宜宾、合江及江津江段鱼类物种数分别为85、91及91种,宜宾与合江江段鱼类相似度指数为69.23%,合江与江津江段为71.70%,宜宾与江津江段为77.78%。铜鱼(Coreius heterodon)、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长鳍吻(Rhinogobio ventralis)及圆口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解丹丹  苏志尧  
基于3个标准样地(100 m×100 m)植被的全面调查,研究了石门台自然保护区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山顶矮林3类典型森林群落冠层树种的结构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山顶矮林冠层树种组成分别为31科41属48种、23科39属49种和38科58属75种;科、属、种组成复杂,优势科和优势种明显,3类群落共有的科和种分别为茶科Theaceae和木荷Schima superba;常绿阔叶林结构稳定,除密度和盖度外,胸径、树高和冠幅均高于针阔混交林和山顶矮林,山顶矮林结构稳定性次之,针阔混交林结构极不稳定;除物种丰富度外,山顶矮林、针阔混交林的物种Shannon-Wi...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斌  张远  渠晓东  刘思思  孟伟  丁森  
2010年9月、2011年5月和8月对辽河干流自然保护区开展了鱼类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共有鱼类28种,以杂食性耐污小型鱼类为主,其中鲤科鱼类占65.52%。与历史资料相比,鱼类种类大幅减少,且表现出营养结构简单化、鱼类资源小型化的特征。保护区鱼类群落组成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化,可分为石佛寺水库上游、石佛寺水库下游和感潮河段3个区段。保护区上游鱼类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指数高于下游;鱼类物种数秋季高于春季,而鱼类个体数均匀程度春季高于秋季。典范对应分析发现秋季TN(F=3.25,P=0.012)和水温(F=2.86,P=0.016)为显著影响鱼类群落的环境因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开锋  靳铁治  孙长铭  官君红  屈毅  李晓梅  王静  翟嫚  刘利军  
2010年9月采用样方法对陕西库峪岷县高原鳅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鱼类进行了调查。共调查到4种鱼类,即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es)、岷县高原鳅(Triplophysa minxianensis)、拉氏(Phoxinus lagowskii)和多鳞铲颌鱼(Scaphesthesmacrolepis)。结果显示各种鱼类的分布海拔表现出差异性;保护区鱼类的优势种是拉氏;个体最大的鱼类是多鳞铲颌鱼。鱼类种类多、多样性高的区域均出现在保护区的950~1200m的中海拔区域;同时该区域的鱼类资源量较高、平均体重较大,最大个体的鱼类也出现于此区域。作为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岷县高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宋颖  唐议  
综合分析了海洋保护区与渔业管理间的关系:海洋保护区能够在生态功能上保护生物多样性、在社会功能上提供教育研究原型、在经济功能上增加渔民就业机会,能从多方面强化渔业综合管理的目标;而渔业管理可为海洋保护区提供立法依据、完善构建框架、增强管理效果,能从多方位推进海洋保护区的建设进程。将海洋保护区应用于渔业管理,应采取编写具有协调性和统领性的法律、成立海洋保护区委员会、完善海洋保护区的监测体系、加大针对海洋保护区的科研力度等一系列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