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27)
2023(3388)
2022(2942)
2021(2734)
2020(2501)
2019(5846)
2018(5714)
2017(10812)
2016(6184)
2015(6977)
2014(6874)
2013(6776)
2012(6320)
2011(5841)
2010(5940)
2009(5539)
2008(5293)
2007(4664)
2006(4121)
2005(3692)
作者
(21529)
(18114)
(17821)
(16754)
(11398)
(8748)
(8023)
(7125)
(7011)
(6441)
(6190)
(6125)
(6044)
(5938)
(5894)
(5657)
(5420)
(5305)
(5294)
(5247)
(4790)
(4732)
(4366)
(4215)
(4213)
(4211)
(3953)
(3912)
(3905)
(3730)
学科
(26821)
经济(26797)
方法(16559)
管理(15570)
数学(15357)
数学方法(15007)
(14247)
(12124)
企业(12124)
(7706)
中国(5589)
(5070)
(4796)
理论(4509)
(4212)
贸易(4210)
(4104)
业经(4022)
地方(3751)
环境(3466)
(3455)
(3388)
技术(3333)
农业(3163)
(3121)
(3115)
金融(3113)
(3046)
(2880)
银行(2849)
机构
大学(91574)
学院(89831)
研究(35361)
(32956)
经济(32284)
管理(31328)
理学(27563)
理学院(27196)
科学(26226)
管理学(26139)
管理学院(26009)
(24604)
中国(24588)
(20359)
(20194)
农业(20090)
业大(19504)
研究所(18976)
中心(15190)
(13748)
(13395)
农业大学(12880)
(12744)
(12715)
北京(12609)
(12555)
技术(11525)
(11491)
科学院(11477)
实验(11419)
基金
项目(66099)
科学(50341)
基金(47881)
(45642)
国家(45338)
研究(39362)
科学基金(36883)
自然(27920)
自然科(27325)
自然科学(27312)
(26835)
自然科学基金(26793)
基金项目(24312)
(23735)
社会(23259)
资助(22013)
社会科(22005)
社会科学(21996)
教育(19066)
计划(16125)
重点(15955)
科技(14902)
编号(13904)
(13897)
(13851)
科研(13734)
(13621)
创新(12793)
(12047)
专项(11822)
期刊
(32297)
经济(32297)
学报(24357)
研究(22959)
(21796)
科学(19168)
中国(18397)
大学(17003)
学学(16367)
农业(15066)
管理(12749)
(9538)
(8581)
教育(8543)
技术(8142)
业大(7685)
统计(6826)
农业大学(6426)
(5997)
金融(5997)
(5849)
经济研究(5787)
(5773)
决策(5453)
财经(5363)
林业(5246)
科技(5230)
技术经济(4865)
中国农业(4650)
(4598)
共检索到130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娟  梁延超  余斌  李成  王玉萍  程李香  张峰  
【目的】薯条是马铃薯重要的加工产品,马铃薯在收获后需要长期贮藏,贮藏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变化会导致贮藏马铃薯块茎成分的改变,并影响块茎生理和生化特性的改变,最终影响薯条加工后的色泽和质地特性。根据商业化贮藏和加工的需求,在田间农艺性状符合薯条加工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不同贮藏条件下品质性状早期选择和筛选,分析薯条加工型品种的色泽和质地特性的变化特点,并从现有品种和品系中根据色泽和质地特性参数筛选适合薯条加工的品种,为提高薯条加工型品种选育效率和方法提供有效手段。【方法】对马铃薯品种和品系的块茎产量、芽眼深度、薯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温媛媛  李妍  李建国  王美美  于长辉  沈宜钊  高艳霞  李秋凤  曹玉凤  
【目的】探究饲粮中不同比例生马铃薯条加工副产品与稻草混贮(以下简称“混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以下简称“青贮”)对荷斯坦奶公牛育肥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血液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马铃薯加工副产品在养牛生产中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60头健康、体况良好、体重相近((461.33±33.47)kg)的荷斯坦公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4个处理组为T20组(精料+20%混贮+80%青贮)、T40组(精料+40%混贮+60%青贮)、T60组(精料+60%混贮+40%青贮)和T80组(精料+80%混贮+20%青贮),各试验组饲粮精粗比和精料组成一致,预试期10 d,正试期150 d。【结果】(1)不同比例混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奶公牛的平均日增重(ADG)差异不显著(P>0.05)。T20组干物质采食量(DMI)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1)比T40组提高了4.30%(P<0.01),比T60组提高了5.24%(P<0.01),比T80提高了6.01%(P<0.05)较T20、T60和T80组分别降低了4.08%(P<0.01)、3.14%(P<0.05)和5.60%(P<0.01)。(2)与T80组相比,前3组饲粮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T20组粗蛋白(CP)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T60和T80组(P0.05)。(3)提高饲粮中混贮比例,不影响各组瘤胃pH、丙酸和丁酸含量(P>0.05)。但T60和T80组氨态氮(NH3-N)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显著低于T20组(P<0.05),乙酸含量显著高于T20组(P<0.05)。(4)T20组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T60和T80组(P<0.05),T80组尿素氮(UN)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较T20、T40和T60组分别升高了29.05%、20.96%和11.31%,T20组的葡萄糖(GLU)浓度显著高于T60和T80组(P0.05)。(5)T40组的经济效益最高(17.96元/(天·头)),其次是T20(16.91元/(天·头))、T60(16.79元/(天·头))和T80组(15.91元/(天·头))。【结论】随着混贮替代青贮的比例增加,奶公牛的养分消化率、瘤胃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会有一定影响,替代40%全株玉米青贮时,生产性能表现最佳,经济效益最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娟  梁延超  隋景航  余斌  王润润  张小微  程李香  王玉萍  张峰  
【目的】蒸煮是马铃薯食用最主要的加工方式,马铃薯商业化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蒸煮加工的品质性状进行定量化分析和分类。根据商业化加工的需求在品种选育中进行蒸煮品质性状的早期选择和筛选,确定蒸煮加工型品种的品质性状特征和相关参数,同时从现有品种和品系中根据商业化加工参数筛选适合不同用途需求的蒸煮品种,是提高蒸煮加工型品种选育效率和方法的有效手段,为制定蒸煮加工型品种选育目标提供基础。【方法】在对马铃薯品种和品系的块茎产量、块茎大小、薯型、薯肉颜色、芽眼深度、抗病性和商品率的初步选择基础上,筛选14个品种和品系进行蒸煮试验,在普通蒸锅中放入块茎蒸煮25 min,蒸熟后,在室温环境冷却20 min,7 d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悦善  李成  王东霞  徐刚  王玉萍  程李香  张俊莲  王蒂  张峰  
【目的】加工型马铃薯微型薯作为生产高质量脱毒原种用种薯,其休眠持续时间和发芽时间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探究加工型马铃薯微型薯种薯在不同贮藏温度下,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微型薯中内源激素含量与其休眠期的关系,可为加工型马铃薯微型薯种薯的高质量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微型薯在3种不同贮藏温度(4℃、10℃、20℃)下连续贮藏150 d,其内源赤霉素(GA3)、吲哚-3-乙酸(IAA)和脱落酸(ABA)的含量,分析不同贮藏时间和温度下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对微型薯休眠解除程度影响,并根据内源激素水平动态变化进行激素与休眠的相关性推导。【结果】在整个贮藏期(150 d)间,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芳弟  王鹏  窦俊焕  郭天顺  齐小东  王利立  
【目的】对四倍体马铃薯F1群体杂种的真伪性进行SSR分子标记鉴定,并对群体与其亲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为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天薯10号与炸条加工型品种克新17号进行杂交,获得227份F1群体基因型(KT1KT227)。采用轮筛法从70对马铃薯SSR引物中筛选扩增条带清晰、差异性较强、具有双亲特异条带的引物,利用筛选出的引物分析227份马铃薯杂交后代单株的杂种真伪性和遗传多样性,利用NTSYSpc 2.1软件分析群体和亲本的遗传关系。【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段惠敏   刘玲玲   夏露露   袁剑龙   程李香   陈爱荣   张峰  
【目的】筛选低升糖型马铃薯品种,是控制血糖、减少肥胖、保护口腔健康的需要,也是满足多元消费需求和增加马铃薯产出效率的重要途径,为实现低升糖指数马铃薯品种选育和生物育种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8个国内外主栽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考证块茎农艺性状、分析蒸制加工前后块茎总淀粉、直链淀粉、快速消化淀粉、慢速消化淀粉、抗性淀粉、可溶性糖、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和保留程度,以及加工后块茎风味品质和体内外升糖指数。【结果】8个品种产量为21.50—49.90 t·hm~(-2),商品率为60.04%—90.21%,长宽比为1.21—2.90;品种风味感官评价得分为64—73;物性分析仪测定结果,硬度为9.78—19.97 N,粘附性为0.44—1.66 mJ,内聚性为0.052—0.070,弹性为0.51—1.02 mm,咀嚼性为0.28—1.38 mJ。蒸制前后,8个品种总淀粉含量范围分别为67.07%—76.72%和57.69%—67.40%DW(dry weight,DW);直链淀粉含量范围为5.36%—19.23%DW和5.43%—6.83%DW;快速消化淀粉含量范围为1.18%—8.23%DW和14.31%—28.56%DW;慢速消化淀粉含量范围为3.33%—7.69%DW和12.81%—27.65%DW;抗性淀粉含量范围为53.71%—70.36%DW和11.80%—25.80%DW;可溶性糖含量范围为25.98—56.86 mg·g~(-1) DW和11.38—50.24 mg·g~(-1) DW;总膳食纤维含量范围为29.62%—36.17%DW和43.67%—52.55%DW;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范围为17.69%—23.70%DW和30.31%—44.12%DW;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范围为11.07%—18.48%DW和7.37%—14.09%DW;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范围为42.26—64.14 mg·g~(-1) DW和0.71—4.82 mg·g~(-1) DW。加工后8个品种总淀粉含量变化范围为-15.49%—-5.97%,直链淀粉含量变化范围为-12.39%—0.56%,快速消化淀粉、慢速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0.44%—25.86%、5.12%—23.09%和-56.8%—-29.88%,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范围为-27.07%—15.70%,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变化范围分别为11.41%—25.19%和-4.73%—0.77%,可溶性蛋白质变化范围为-60.86%—-39.67%;相关性分析发现,升糖指数与块茎总淀粉、快速消化淀粉和慢速消化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抗性淀粉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则呈显著负相关;8个品种体内升糖指数为58.08—100.64,体外升糖指数为57.80—92.47。【结论】体外升糖指数可作体内升糖指数的替代评价方式,块茎总淀粉、快速消化淀粉、慢速消化淀粉、抗性淀粉和不可溶膳食纤维含量是选育和筛选低升糖型马铃薯品种的关键指标,Lucinda是蒸煮加工后风味品质较好的低升糖指数型马铃薯品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青霞  林必博  张鑫  李辉军  刘悦善  徐刚  程李香  王玉萍  张俊莲  王蒂  张峰  
【目的】选择具有2n配子的马铃薯原始栽培种和野生种品系,与当地主栽品种杂交、回交多年获得马铃薯渐渗系,从中筛选适宜的马铃薯炸片品系和最佳抗低温糖化渐渗系亲本,开辟马铃薯原始栽培种和野生种利用的新途径和方法。【方法】通过马铃薯渐渗系后代群体田间农艺性状选择,不同储藏条件对炸片品质影响分析以及块茎中还原糖、酸性转化酶、游离氨基酸、薯片色泽和丙烯酰胺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始栽培种S.phureja和野生种S.chacoense来源的渐渗系产量、干物质含量、商品率显著高于S.vernei和S.raphanifolium来源的渐渗系。低温储藏(4℃)180 d中,不同渐渗系还原糖积累能力显著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秀芳  
荷兰的马铃薯加工业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情报所王秀芳荷兰的马铃薯播种面积约为20万hm2,全国平均单位面积产量40500~43500kg/hm2,居世界首位,而较高产出的分流主要是靠种薯出口,仅优质合格种薯出口一项年收入近5亿荷兰盾。此外,在荷兰国内采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程红  郑顺林  马海艳  张开勤  袁继超  
【目的】为研究马铃薯氮利用效率,筛选氮高效利用品种,进一步研究氮营养高效利用机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4个品种为材料,设3个施氮水平,以MS营养液为基础营养液,通过营养液沙培试验,研究马铃薯氮高效利用品种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结果】马铃薯苗期和块茎膨大期的含氮率、干物质积累量、氮积累量和收获时的产量存在较大的变异系数,可作为筛选的主要指标,而苗期的根冠比差异较明显,可作为筛选的辅助指标;以此为依据,在确定最适氮水平条件下,通过二次加权平均法及聚类分析法筛选出马铃薯氮高效利用品种费乌瑞它、川芋117,氮低效品种川芋56和凉薯97。【结论】马铃薯苗期和块茎膨大期的含氮率、干物质积累量、氮积累量和收获时的产量可作为氮高效利用的筛选指标,在确定最适氮水平条件下,二次加权平均法及聚类分析法筛选马铃薯氮高效利用品可靠性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后猛  张允刚  刘亚菊  王欣  唐维  闫会  马代夫  李强  
【目的】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和人民对食品营养保健功能的要求,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徐紫薯3号为母本,万紫56为父本。【方法】采用经诱导开花、有性杂交、单系选择、多年多点鉴定的方法。【结果】选育出优质鲜食及加工型高花青素甘薯新品种徐紫薯8号。徐紫薯8号生长稳健、净同化率高,光合产物的合成和分配效率高,鲜薯和薯干产量高,花青素含量高,食味好,加工品质高,早熟性好。【结论】该品种2018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申请,登记编号为GPD甘薯(2018)320033。通过对徐紫薯8号的形态特征、品质特性、抗病能力、生产力水平和产量形成等特点进行研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长征  刘明月  宋勇  艾辛  夏志兰  熊兴耀  
为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以大西洋马铃薯为材料,研究了光合强度和CO2浓度对马铃薯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叶片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约为1 400μmol/(m2?s),光补偿点约为50μmol/(m2?s).在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之间,随着光合强度的增加,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升高,胞间CO2浓度降低;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升高,其CO2的饱和点约为2 000μmol/mol.在CO2的饱和点以下,随着CO2浓度的增加,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持续增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华兰  彭亚丽  李婷  谢鹰飞  唐丽梅  王榕  熊兴耀  王万兴  胡新喜  
为揭示南方马铃薯连作障碍产生的机理,以金湘为材料,研究马铃薯连作对南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开垦土壤种植的马铃薯产量为43.69 t/hm~2,未见块茎发生疮痂病,连作土壤马铃薯产量显著降低,为25.63 t/hm~2,疮痂病薯率显著增加,为6.7%;种植1季春马铃薯后,连作土壤和新开垦土壤pH均降低,有效磷、全磷、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放射菌总数降低,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均增加,土壤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增加,转化酶活性降低;与新开垦土壤和第1季土壤相比,连作土壤的pH值及全氮、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碱解氮含量降低,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连作土壤的细菌总数和放射菌总数减少,真菌总数增加,真菌总数与细菌总数的比值显著增加;连作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转化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增加,脲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降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文丽  袁剑龙  段惠敏  蒋彤晖  刘玲玲  张峰  
【目的】马铃薯块茎质地综合评价有利于对马铃薯加工品质性状的细分和准确定位用途,辅助马铃薯品种的选择和选育,同时加快马铃薯产品的开发。【方法】以主栽马铃薯品种块茎为材料,采用穿刺、二次压缩(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和剪切 3 种质构检测模式分析块茎质构参数:穿刺距离、穿刺起始力、穿刺速度、压缩形变量、压缩速度、压缩间隔时间、压缩起始力、剪切起始力和剪切速度;根据最佳质构测试参数测定 8 个不同品种块茎质地参数,分析质地参数间的相关性和块茎品质评价最佳质地参数。【结果】鲜块茎穿刺最优参数:探头型号为圆柱金属探头(TMS 2 mm Steel),穿刺距离为 2 mm,起始力为 2.5 N,检测速度为 50 mm·min~(-1);TPA 压缩最优测试因素(鲜/熟):鲜、熟块茎圆柱体样品直径和高度均为 10—15 mm,检测探头的选择对鲜块茎质地无显著差别,熟块茎最优探头型号为圆柱铝制探头(TMS 36.0 mm Aluminum Cylinder);最优参数(鲜/熟):形变量 50%/60%,检测速度 60 mm·min~(-1)/80 mm·min~(-1),间隔时间 6 s/10 s,起始力均为0.7 N;剪切最优参数(鲜/熟):长方体样品(30 mm×15 mm×10 mm),探头型号为轻型单刀探头(TMS Perspex Knife Edge),检测速度均为 60 mm·min~(-1),起始力为 1 N/0.5 N。不同品种块茎相关性分析表明,弹性与薯皮脆性存在显著相关性,与穿刺和剪切其他质地参数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鲜块茎穿刺、TPA 压缩与剪切质地参数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性(0.410—0.959);熟块茎 TPA 压缩和剪切质地参数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性(0.441—0.952)。【结论】穿刺、TPA 压缩和剪切质构检测模式适合鲜块茎质地品质的客观评价,其中,薯皮硬度、薯皮脆性、TPA 硬度、内聚性、咀嚼性和剪切硬度可作为比较鲜块茎质地差异的重要参数;TPA 压缩和剪切质构检测模式适合熟块茎质地品质的客观评价,其中,TPA 硬度、粘附性、内聚性、弹性、咀嚼性和剪切硬度可以作为比较熟块茎质地差异性的重要参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梦芸  刘奎彬  门福义  
本文研究了萌芽期间的带毒种薯和无毒种薯在超弱发光强度、过氧化物酶同功酶活性、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碳氮代谢等方面的生理变化以及植株生育和块茎形成等指标。结果表明,带毒种薯和无毒种薯对上述生理指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带毒种薯在生产能力上表现了显著的弱势。在高温贮藏条件下,带毒种薯和无毒种薯的上述差异更为明显。可见种薯萌芽期的生理变化对病毒的感应十分敏感,因此根据种薯生理变化进行病毒的早期鉴定和优质种薯的选择也许是可行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欢妍  黄科  高琪昕  张维  雷艳  何长征  
为开发来源广泛、经济实惠和性能优良的马铃薯微型薯繁育基质,采用3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菌渣、河沙、珍珠岩3种基质的配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由马铃薯微型薯产量(Y)与菌渣配比(X1)、河沙配比(X2)、珍珠岩配比(X3)间的回归方程Y=36.331 63–1.819 65X1+3.391 04X2+2.568 47X3–1.786 37X12–4.208 21X32+2.122 50X1X2+4.327 50X1X3可推断,珍珠岩配比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菌渣配比,最后是河沙配比;河沙配比与珍珠岩配比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菌渣配比与河沙配比、菌渣配比与珍珠岩配比间的交互效应显著;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