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1)
- 2023(10521)
- 2022(9445)
- 2021(8878)
- 2020(7464)
- 2019(17361)
- 2018(17360)
- 2017(33437)
- 2016(18569)
- 2015(20975)
- 2014(20905)
- 2013(20760)
- 2012(19018)
- 2011(17193)
- 2010(17061)
- 2009(15340)
- 2008(14929)
- 2007(12737)
- 2006(11050)
- 2005(9423)
- 学科
- 济(70987)
- 经济(70907)
- 管理(50340)
- 业(48008)
- 企(39817)
- 企业(39817)
- 方法(35460)
- 数学(30651)
- 数学方法(30271)
- 农(19086)
- 学(18511)
- 中国(17061)
- 财(16089)
- 业经(15800)
- 地方(14266)
- 理论(13003)
- 农业(12921)
- 贸(12248)
- 贸易(12244)
- 和(11982)
- 易(11838)
- 环境(11648)
- 技术(11273)
- 制(10989)
- 教育(10557)
- 务(10440)
- 财务(10380)
- 财务管理(10362)
- 划(10084)
- 企业财务(9824)
- 机构
- 大学(267005)
- 学院(263620)
- 管理(105729)
- 济(97478)
- 经济(95253)
- 理学(92856)
- 理学院(91757)
- 管理学(89993)
- 管理学院(89538)
- 研究(89001)
- 中国(62244)
- 科学(60044)
- 京(57133)
- 农(47946)
- 所(46046)
- 业大(44309)
- 研究所(42855)
- 财(42290)
- 中心(39022)
- 农业(38174)
- 江(37243)
- 范(36542)
- 师范(36164)
- 北京(35674)
- 财经(35103)
- 院(32041)
- 经(31960)
- 州(30379)
- 师范大学(29523)
- 技术(28635)
- 基金
- 项目(189838)
- 科学(148153)
- 基金(136964)
- 研究(135457)
- 家(121122)
- 国家(120127)
- 科学基金(101881)
- 社会(82701)
- 社会科(78257)
- 社会科学(78232)
- 省(74888)
- 基金项目(74003)
- 自然(68809)
- 自然科(67168)
- 自然科学(67148)
- 自然科学基金(65922)
- 划(63808)
- 教育(62232)
- 资助(56231)
- 编号(55103)
- 成果(44739)
- 重点(42517)
- 部(41368)
- 发(39939)
- 创(39372)
- 课题(37946)
- 科研(36766)
- 创新(36669)
- 计划(35962)
- 大学(34805)
- 期刊
- 济(101924)
- 经济(101924)
- 研究(73347)
- 学报(48317)
- 中国(45253)
- 科学(43117)
- 农(42939)
- 管理(36298)
- 大学(35087)
- 学学(32995)
- 农业(30518)
- 教育(30283)
- 财(29455)
- 技术(21711)
- 融(17288)
- 金融(17288)
- 业经(16739)
- 财经(16013)
- 图书(15822)
- 经济研究(15483)
- 业(15457)
- 科技(13950)
- 经(13481)
- 版(13387)
- 问题(13378)
- 理论(13296)
- 业大(13058)
- 实践(12446)
- 践(12446)
- 技术经济(12428)
共检索到365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海霞 聂先舟 刘明月 熊兴耀
综述了马铃薯花色素苷的种类、含量及抗氧化特性,比较了二倍体遗传模型和四倍体遗传模型花色素相关基因及克隆,重点阐述了基因R和P的克隆与表达。
关键词:
马铃薯 花色素 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万林
分别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二倍体马铃薯栽培种(2n=2x=24)和四倍体马铃薯栽培种(2n=4x=48)的色素遗传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比较分析了Salaman遗传模型和Dodds遗传模型的异同,认为色素在二倍体和四倍体栽培种中的遗传位点是相同的,以Dodds的二倍体遗传理论为基础发展和完善后的色素遗传模型可以解释色素在二倍体和四倍体栽培种中的遗传现象。
关键词:
马铃薯栽培种 二倍体 四倍体 色素 遗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艳梅 孟然然 李周 王兆富 郝大海 李灿辉
彩色马铃薯是天然色素的潜在来源之一。本试验综合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pH示差法,初步定性和定量分析了6个彩色马铃薯品种块茎的花色素苷。结果表明,不同颜色马铃薯块茎花色素苷的类型和含量不同。紫色马铃薯师大6号和小乌洋芋的主要花色素苷为锦葵色素-3-葡萄糖苷,含量分别为1.086和0.376 mg/g.FW。红色品种的主要花色素苷为天竺葵色素-3-葡萄糖苷,含量为0.159~0.873 mg/g.FW。同一品种块茎不同组织的花色素苷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基于上述结果,对花色素苷的简易测定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花色素苷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杰华 杨志辉 张凤国 杜洪忠 刘大群
本文较全面地综述了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生理小种及其对甲霜灵的敏感性等表现型群体遗传结构特征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世界各国晚疫病菌交配型的分布、生理小种组成及病菌对瑞毒霉抗性菌株的出现频率。同时综述了几种分子标记,如mtDNA指纹、RFLP、RAPD、AFLP和SSR在研究晚疫病菌基因型及遗传多样性方面的应用及研究成果。并指出了中国今后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研究工作的重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史倩倩 周琳 李奎 王雁
花色素是由植物类黄酮代谢途径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决定了花、果实和种子的颜色。随着类黄酮代谢途径的研究不断地深入,多种植物编码合成花色素的结构基因也已得到克隆,并研究证明花色素合成结构基因与转录因子(MYB、b HLH和WD40)有着极其复杂的相互作用模式。本文主要对花青素合成相关的MYB、b HLH和WD40转录因子及其在调节结构基因表达和花青素合成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华 菅蓁 郭耀东
【目的】获得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提取最佳工艺。【方法】分析了提取剂、盐酸用量、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用含体积分数0.1%盐酸的甲醇作为提取剂,40℃水浴中超声波辅助提取,提取时间50 min,料液比1∶7,提取2次。各因素对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结论】得到了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下花色素苷的提取率为73.10%。
关键词:
葡萄果皮 花色素苷 提取工艺优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华 牟杰 张超 马越 赵晓燕
通过在紫马铃薯皮花色苷溶液中添加0.01%抗坏血酸或10%葡萄糖并进行加热处理测定其活化能的变化,同时对紫马铃薯皮中花色苷的热降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马铃薯皮花色苷热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其热降解活化能在pH值3.0时为74.08kJ·mol-1,pH值增加和降低时其活化能减小。添加抗坏血酸后其活化能为原来的81.49%,其稳定性下降,而添加葡萄糖后活化能增加3.16%。因此,葡萄糖作为辅色剂提高了紫马铃薯皮花色苷的稳定性。
关键词:
紫马铃薯皮 花色苷 热降解动力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万林 李先平 吴毅歆 阎发祥 隋启君
研究了米拉等10个马铃薯品种的22个杂交组合无性一代的块茎产量等8个块茎性状的群体遗传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单个块茎重遗传的父本遗传力达56.7%,淀粉含量遗传的母本遗传力和亲本间非加性效应分别达40.5%、44.9%,皮色、块茎产量和结薯数遗传的非加性效应分别达69.1%、82.8%、88.8%;肉色、块茎外观和薯形遗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在42.2%~57.8%之间,相差不大。2个亲本(至少有1个)的一般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后代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而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一般配合力都很低的杂交组合。根据一般配合力选择亲本配制大量...
关键词:
马铃薯 遗传 块茎性状 配合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万林 李先平 吴毅歆 阎发祥 隋启君
研究了mira等10个马铃薯品种的22个杂交组合无性一代的块茎产量等8个块茎性状的群体遗传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单个块茎重遗传的父本遗传力达56.7%,淀粉含量遗传的母本遗传力和亲本间非加性效应分别达40.5%、44.9%,皮色、块茎产量和结薯数遗传的非加性效应分别达69.1%、82.8%、88.8%;肉色、块茎外观和薯形遗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在42.2%—57.8%之间,相差不大。两个亲本(至少有一个)的一般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后代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而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一般配合力都很低的杂交组合。根据一般配合力选择亲本配制...
关键词:
马铃薯 遗传 块茎性状 配合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春太 周珺 姚行成 陈先红 王军 林位夫
为探讨不同橡胶树品种叶片中花色素苷含量特征,首先通过对不同提取材料、提取液和提取时间的研究,以确定巴西橡胶树叶片花色素苷的最佳提取条件,然后对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测试,并利用最佳的橡胶树花色素苷提取条件对抗寒性不同的橡胶树品种的花色素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用1%盐酸乙醇作为橡胶树古铜期叶片花色素苷提取液的效果最好,最佳的提取时间为6 h;橡胶树叶片花色素苷的稳定性受p H值影响较大,随着p H升高其稳定性明显下降,其对光强也比较敏感,但对温度较不敏感,可见,黑暗和酸性条件能较好地保持花色素苷的稳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晓南 张启翔
花色素苷是影响植物色彩表达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概述了花色素苷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基因克隆 ;评述了影响花色表现的因素 ,包括花色素的种类、结构、环境pH值、共色作用、金属离子络合等 ;并介绍了花色基因工程的进展 ,为研究花色素苷的代谢和创新花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花色素苷 生物合成 基因工程 花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昭其 庞学群 段学武 季作梁
荔枝果实外观颜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及其存在的状态 ,果皮褐变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荔枝果皮存在高活性的花色素苷酶 ,而同样富含花色素苷的水果如苹果、葡萄、草莓和杨梅等则不含花色素苷酶活性。容易褐变的糯米糍荔枝含有较高的花色素苷酶和PPO活性 ;不容易褐变的桂味、兰竹则含有较低量的花色素苷酶和PPO活性。在荔枝采后褐变过程中 ,花色素苷酶活性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PPO活性随褐变加重而下降 ,POD活性则逐渐升高。因此推测 ,荔枝果皮花色素苷的降解及果皮褐变除了与PPO和POD有关之外 ,还可能与花色素苷酶有关。
关键词:
荔枝 花色素苷 花色素苷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子瑜 黄先群 唐章林 黄团 李丽
简述了诱变育种中常用的物理诱变、化学诱变和定点诱变的方法、原理,以及这些方法在马铃薯育种上的应用及研究概况,提出了马铃薯诱变育种存在的问题和对马铃薯诱变育种前景的展望。
关键词:
马铃薯 诱变 育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会慧 张秀丽 李鑫 王良再 胡举伟 孙广玉
以叶片富含花色素苷的紫丁香Syringa oblata和花色素苷含量低的紫丁香变种白丁香Syringaoblata var.alba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丁香新生叶、半展开叶和展开叶中花色素苷对叶片光合机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丁香新生叶片叶绿素含量较低,而花色素苷含量较高,其含量是白丁香叶片的17.3倍,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低于白丁香20.17%,并且吸收的光能用于电子传递的比例(φEo)和单位反应中心用于电子传递比例(ETo/RC)也显著低于白丁香,紫丁香新生叶片的光化学效率和电子传递速率明显低于白丁香。紫丁香新生叶片中的花色素苷减少了PSⅡ对光能的吸收,降低了PSⅡ反应中心的...
关键词:
丁香属 花色素苷 光合机构 光保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秀红 杨金橘 温道远 韩晓雪 茹广欣
【目的】以全红杨、中红杨、金红杨、红霞杨和翡翠杨5个彩叶杨树品种为试材,以探究不同光照所产生的过剩光能对不同品种的彩叶杨树叶片光保护能力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高光胁迫(温度为25/15℃,光照强度为500μmol·m~(-2)·s~(-1)为对照,连续处理3 d,每天取样对色素含量,DPPH清除能力等多个生理指标进行测定,3 d后将受胁迫后的样本置于智能温室内进行适当遮阴处理恢复光照,在恢复的2 d后进行再次取样测定,进行对比。【结果】高光胁迫下花色素苷含量高的品种能激发叶片产生更强的光保护作用。在进行高光胁迫期间,全红杨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变化幅度、花色素苷含量及增加幅度和非酶抗氧化剂活性(DPPH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均显著高于其余4个品种。5个品种的彩叶杨树的花色素苷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的增加均十分显著,但叶绿素含量及组成比例随光照时间延长没有显著差异,即5个品种的光捕获能力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高光胁迫同时造成全红杨的O~-_2产生速率的增加幅度较低,叶黄素库容量(V+A+Z)在整个实验阶段未表现出显著变化、过氧化氢酶(CAT)、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低于其余4个品种。【结论】在高光胁迫及恢复状态下,花色素苷含量与DPPH活性关联密切,花色素苷在彩叶杨树叶片中的光保护作用主要来自于对叶片中非酶抗氧化能力的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