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50)
- 2023(3758)
- 2022(3180)
- 2021(3031)
- 2020(2589)
- 2019(5781)
- 2018(5565)
- 2017(10625)
- 2016(6058)
- 2015(6297)
- 2014(6457)
- 2013(6415)
- 2012(5890)
- 2011(5322)
- 2010(5201)
- 2009(4700)
- 2008(4694)
- 2007(4139)
- 2006(3428)
- 2005(3050)
- 学科
- 济(21589)
- 经济(21565)
- 业(15932)
- 管理(15107)
- 企(13069)
- 企业(13069)
- 方法(11797)
- 数学(10558)
- 数学方法(10393)
- 学(7084)
- 财(6066)
- 农(5364)
- 中国(4691)
- 务(4290)
- 财务(4281)
- 财务管理(4269)
- 业经(4204)
- 企业财务(4138)
- 制(3993)
- 技术(3980)
- 地方(3970)
- 农业(3849)
- 银(3526)
- 银行(3507)
- 环境(3476)
- 理论(3368)
- 和(3353)
- 融(3335)
- 金融(3335)
- 行(3317)
- 机构
- 大学(85374)
- 学院(84863)
- 研究(32413)
- 管理(29719)
- 济(29682)
- 经济(28970)
- 理学(26017)
- 理学院(25660)
- 管理学(25033)
- 管理学院(24889)
- 科学(24405)
- 农(22542)
- 中国(22331)
- 所(18485)
- 农业(18239)
- 京(18221)
- 业大(18030)
- 研究所(17405)
- 中心(14154)
- 财(13864)
- 江(12843)
- 院(12051)
- 省(11825)
- 农业大学(11628)
- 室(11410)
- 财经(11332)
- 北京(10892)
- 实验(10654)
- 范(10583)
- 技术(10534)
- 基金
- 项目(64197)
- 科学(49095)
- 基金(46114)
- 家(43309)
- 国家(43009)
- 研究(39816)
- 科学基金(35267)
- 省(26601)
- 自然(25457)
- 自然科(24907)
- 自然科学(24896)
- 自然科学基金(24413)
- 基金项目(24326)
- 社会(24156)
- 社会科(22958)
- 社会科学(22948)
- 划(22813)
- 资助(19426)
- 教育(18139)
- 重点(15341)
- 计划(15222)
- 科技(14176)
- 编号(13842)
- 发(13426)
- 部(13335)
- 科研(13224)
- 创(13197)
- 创新(12510)
- 业(11856)
- 专项(11474)
共检索到117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彦云 李紫辰 曹君迈 徐胜明 莫磊
【目的】通过对NaCl胁迫下马铃薯脱毒苗主要生化及农艺性状指标的分析,以期筛选出早期判断马铃薯耐盐品种的关键指标。【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NaCl胁迫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L)脱毒苗的耐盐性。【结果】随盐浓度的升高,青薯168的CAT、POD活性下降,克新1号、大西洋在34 mmol·L~(-1)盐处理下,CAT、POD活性出现峰值后下降; 3个品种脯氨酸含量和茎粗增加,EC升高,株高降低,根条数、叶片数和鲜重减少(P大西洋>青薯168。【结论】电导率、叶片数、株高可作为早期耐盐品种筛选的评价指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慧菊 郭华春
以马铃薯品种‘宣薯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的方法,对马铃薯幼苗离体叶片进行不同条件的低温胁迫。低温处理后的叶片,分别测定其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POD活性、SOD活性、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评价马铃薯苗期耐寒性的关键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和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马铃薯幼苗相对电导率逐渐增大;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POD活性和SOD活性总体上表现为先急剧升高后降低,再缓慢升高的变化;MDA含量呈先急剧增加,后下降的变化;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不断上升的变化。相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涛 霍秀文 王淑英 刘建文 徐宝平
为阐明嫁接对黄瓜耐盐性的影响。对日光温室黄瓜嫁接苗和自根苗在150 mmoL/L的NaCl胁迫下的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及光合特性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黄瓜嫁接苗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A)、叶绿素(Chl.)含量均明显高于自根苗;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均明显高于自根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均明显高于自根苗;丙二醛(MDA)含量和气孔限制值低于自根苗。以上结果表明,嫁接苗能提高黄瓜的耐盐性。
关键词:
黄瓜 嫁接苗 耐盐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丽丽 马殿荣 林志强 孙健 陈温福
采用人工气候箱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杂草稻幼苗生长、根系特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3个试验材料苗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和地下部干质量均降低,且降幅均为越光﹥长白9号﹥WR03-12。低NaCl胁迫下,WR03-12主根长有增加趋势。随NaCl浓度增加,3个材料根系总根长、根系体积、总表面积、吸收面积和活性吸收面积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越光最大,长白9号居中,WR03-12最小。随NaCl浓度增加,3个材料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增加,增幅均为WR03-12﹥长白9号﹥越光,脯氨酸含量也随胁迫浓度增加而上升,增幅为越...
关键词:
杂草稻 幼苗 形态 生理 NaCl胁迫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宣钦 刘怀攀 罗庆云 於丙军 刘友良
用等渗(-0.53 MPa)PEG-6000、NaC l、Na+-盐和C l--盐溶液分别处理野大豆种群BB52(耐盐性较强)和N23232(耐盐性较弱)的种子和幼苗。结果表明:除PEG处理对两种群种子发芽无明显影响外,其余各等渗盐处理下其相对发芽率均显著下降,其中Na+-盐处理下降最明显;两种群所有处理幼苗的叶片相对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值(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下降。这些处理对N23232的影响大于BB52,其中Na+-盐的影响最大,PEG影响最小。可见,NaC l胁迫对野大豆造成的伤害中,离子毒害较...
关键词:
野大豆 等渗 Na+-盐 Cl--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进 别之龙 黄远
采用早多佳和津春2号黄瓜作接穗,耐盐的超级拳王作砧木嫁接,以自根苗为对照,对不同接穗嫁接黄瓜苗在NaCl胁迫下的生长及生理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100 mmol/L的NaCl胁迫下,早多佳嫁接苗叶面积和茎粗减少的程度比津春2号嫁接苗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高于津春2号嫁接苗;但NaCl胁迫下早多佳嫁接苗的根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含水量、SOD活性、MDA含量与津春2号嫁接苗无显著差异。相同NaCl胁迫条件下,早多佳自根苗的根干质量显著大于津春2号自根苗,地上部含水量、SOD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雨豪 杨清华 党科 杨璞 高金锋 高小丽 王鹏科 陆平 刘敏轩 冯佰利
【目的】评价糜子资源对盐胁迫的耐受性,探究盐胁迫下不同耐盐性糜子品种形态结构变化及生理响应,建立糜子耐盐性鉴定的指标体系。【方法】在人工气候箱内用质量分数1%NaCl溶液胁迫,对100份糜子资源萌发期发芽势、发芽率、胚芽鞘长、根长、芽长、根重、芽重及苗期生理指标进行测定。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苗期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进行综合评价,评估糜子品种对盐胁迫的耐受性。【结果】在质量分数1%NaCl胁迫处理下,糜子品种萌发期幼苗芽长小于对照,但不同品种降低幅度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各萌发期指标相对值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盐害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根鲜重、发芽指数、发芽率在萌发因子中的负荷量较大,可作为萌发期糜子耐盐性筛选的主要鉴定指标。聚类分析表明,伊选大红糜、污咀黍、白黍等11个品种为高度耐盐品种资源,呼盟黑粘糜、小黑黍、临河双粒黍、陕78等4个品种为高度盐敏感品种资源。耐盐性品种与盐敏感性品种在形态结构和生理指标上存在较大差异。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耐盐性品种叶表面出现盐囊泡并增多变大,气孔张开度变化不明显。盐敏感性品种气孔关闭,叶片表面蜡质增多粗糙,气孔保卫细胞受损破裂出现凋亡。透射电镜显示,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增加,耐盐性品种叶绿体外部形态变化不明显,在胁迫12 h后仍能维持正常的内部结构。而盐敏感性品种叶绿体由椭球形或椭球形变成球形且淀粉粒增多,叶绿体外被膜逐渐解体,基粒排列紊乱随机分布,类囊体膨胀,甚至解体消失。耐盐性品种相对电导率增加幅度小于盐敏感性品种,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Y(Ⅱ)和NPQ)降低幅度小于盐敏感性品种。【结论】质量分数1%NaCl溶液可作为糜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适宜盐浓度。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可作为糜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指标,扫描电镜下气孔的状态、透射电镜下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可作为糜子耐盐性鉴定的细胞学指标,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参数可作为糜子耐盐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克秀 何卫 胡建军 陈萍萍 唐铭霞 牟文平 杨麟 白金达 卢跃华
本文对脱毒马铃薯组培苗周年繁殖效率作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周年实际繁殖总量较理论繁殖总量有较大差距,且随着快繁代数的增加这种差距成指数曲线迅速增加。在快繁过程中,快繁总代数较其他因素更能影响和决定一年的繁殖总量。因此,采用一些特殊的组培技术来增加快繁速度和快繁总代数,可显著增加周年的繁殖总量。可通过减少繁殖周期从而增加周年繁殖总代数对繁殖总量的提高产生作用。缩小这种理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距即提高一年的实际繁殖总量是可行的,且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此外,影响周年繁殖总量的重要因素还包括脱毒试管苗繁育技术和一些客观因素。本文通对脱毒试管苗一年的繁殖效率进行分析,从而寻求到周年生产最大量的有效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桑有顺 冯焱 陈涛 汤云川 王波 沈学善 黄钢
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脱毒试管苗为材料,设置传统水培(CK)、安装加热棒(T1)及安装加热棒和保温棚(T2)3个处理,研究不同加温措施对马铃薯试管苗水培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都平原气温较低的冬季,通过在传统水培设施上安装加热棒和覆盖保温棚,可使水培苗床水温保持在15~22℃,使水培苗较传统方法提早生根6.4 d,提早出苗13 d,同时有利于形成壮苗,其根长、茎粗、株高、叶片数和鲜重等指标均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在水培苗扦插后42 d,当CK处理刚上到雾培阶段时,T1处理单株结薯数已达1.70颗,T2处理已达3.57颗。因此,水培加温处理有利于组培苗提前扦插,培养健壮水培苗,并提早雾培苗结薯,具有...
关键词:
马铃薯 水培技术 加温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昆 李明娜 曹世豪 孙彦
以白颖苔草(Carex rigescens)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100,200,300,400,500mmol·L(-1))处理下白颖苔草地上部生长和生理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了不同浓度盐处理对白颖苔草生长的影响,并计算确定了其耐盐性的阈值。结果表明,盐处理对白颖苔草的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随NaCl处理浓度增加,白颖苔草的株高、叶长和叶宽均呈下降趋势,同时枯叶率显著升高(P0.05),当NaCl浓度超过300mmol·L(-1)时,两指标发生显著变化(P0.05)。以白颖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婷婷 孟丽丽 刘晓蕊 陈有君 刘坤雨 袁昊田 蒙美莲
[目的]探究不同氮效率马铃薯品种氮代谢对低氮胁迫的响应及分子机制,为马铃薯氮高效育种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氮高效马铃薯品种冀张薯12号和氮低效马铃薯品种尤佳70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式,设置低氮(3 mmol/L纯氮)和正常施氮(15 mmol/L纯氮)处理,在出苗后30 d测定植株的干质量、氮积累量及氮代谢相关酶(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并依托Illumina HiSeq 2000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利用DESeq进行差异基因分析,通过GO富集和KEGG Pathway数据库注释参与马铃薯氮胁迫响应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2种施氮量下冀张薯12号茎叶和根系的干质量、氮积累量以及NR、NiR、GS、GOGAT活性均高于尤佳70。与正常施氮相比,低氮胁迫下2个马铃薯品种茎叶和根系的干质量、氮积累量及叶片的NR和NiR活性均显著降低,根系的GS活性显著提高;尤佳70叶片的GS活性、GOGAT活性和根系的GOGAT活性均显著降低,冀张薯12号根系的NiR活性显著降低。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在2个施氮量对比组中,尤佳70叶片和根系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有6 173个和249个,冀张薯12号叶片和根系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有3 455个和1 990个。GO和KEGG结果显示,冀张薯12号的差异基因主要涉及氮代谢、氨基酸代谢等生物过程,尤佳70的差异基因主要涉及光合作用等生物过程。尤佳70和冀张薯12号根系中富集到氮代谢通路的差异基因分别有1个和8个,叶片中分别有11个和8个。尤佳70和冀张薯12号叶片的氨基酸相关代谢途径中涉及上调差异表达基因最多的均是苯丙氨酸代谢,其中编码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化酶、4-香豆酸-CoA连接酶的基因表达显著上调。[结论]在低氮条件下,氮高效品种冀张薯12号氮代谢相关酶活性较高,能减缓低氮胁迫对氮代谢的影响,进而保证较高的氮效率。
关键词:
马铃薯 氮胁迫 氮代谢酶活性 转录组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居玉玲 古瑜 王炳君 蒋蕾 罗智敏 李戍彤 魏众济
采用激素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贮存在 3种温度下 ,4个不同处理的微型薯内源激素GA3、IAA和ABA含量的变化及对微型薯休眠的影响 ;微型薯经外源激素和化学药剂处理后 ,在不同贮存温度下 ,观察其萌芽状况。结果表明 :GA3,ABA和IAA的含量呈上下起伏的变化 :萌芽前 ,ABA含量下降 ,而GA3含量上升 ,二者的比值随着打破休眠而缩小 ;在外源激素和化学药剂处理试验中 ,1%硫脲浸泡微型薯 1h ,在 2 5℃条件下萌芽最早 ,且芽长而粗 ;10mg/LGA3和 10mg/LIAA + 10mg/LGA3亦能提前打破休眠 ;温度对促进微型薯的萌芽及对外源激素和化学药剂的吸收...
关键词:
马铃薯 微型种薯 休眠 激素 萌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天英
“津引薯8号”脱毒马铃薯天津市兆发马铃薯新技术有限公司刘天英“津引薯8号”脱毒马铃薯,是一个早熟高产新品种。该项生产技术是天津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市兆发马铃薯新技术有限公司的发起者和组织者王炳君女士,经过34年苦心钻研脱毒马铃薯生产技术,利用生物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林丽 颜霞 赵亚兰
用肿囊腐霉的孢子悬液分别对脱毒马铃薯抗病自交系 F1 和感病自交系 F的扦插苗进行接种 ,并测定了接种后根中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过氧化物酶 (POD)、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 ,接种后 ,脱毒马铃薯抗病自交系 F1 的 PAL 活性曲线呈现 2个峰 ,而感病自交系 F的 PAL 活性曲线呈现 1个峰 ;病原菌感染早期 ,F1 ,F的 POD和 SOD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到后期 ,F1 的 POD和 SOD活性均迅速回升 ,而 F的则继续维持低水平 ;F1 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接种后呈现 1个峰 ,到后期维持较高含量 ,而 F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持...
关键词:
马铃薯脱毒苗 青枯病 根部生理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