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56)
2023(12295)
2022(10742)
2021(10018)
2020(8180)
2019(18953)
2018(19000)
2017(36340)
2016(19838)
2015(22253)
2014(22426)
2013(22299)
2012(20751)
2011(18836)
2010(18858)
2009(17051)
2008(16451)
2007(14360)
2006(12770)
2005(11365)
作者
(58583)
(48371)
(48056)
(45398)
(30807)
(23167)
(21776)
(19104)
(18431)
(17364)
(16586)
(16296)
(15367)
(15363)
(14850)
(14797)
(14358)
(14322)
(13771)
(13696)
(12059)
(12011)
(11624)
(11021)
(10876)
(10812)
(10809)
(10708)
(9818)
(9544)
学科
(83985)
经济(83903)
管理(54196)
(52798)
(42410)
企业(42410)
方法(33614)
数学(28590)
数学方法(28286)
中国(24925)
地方(23403)
(23045)
业经(19675)
(17809)
(17468)
农业(15808)
(14501)
贸易(14488)
(13956)
(13792)
环境(13787)
(13720)
技术(13586)
理论(13325)
(13293)
银行(13251)
(12967)
金融(12966)
地方经济(12820)
(12775)
机构
大学(279848)
学院(279712)
管理(111277)
(109025)
经济(106499)
研究(97838)
理学(95753)
理学院(94643)
管理学(93078)
管理学院(92582)
中国(71990)
科学(61959)
(61403)
(49859)
(48498)
(47161)
研究所(45427)
中心(43630)
业大(42655)
(41245)
北京(39448)
(39074)
师范(38703)
财经(38472)
农业(36757)
(35549)
(34906)
(34353)
师范大学(31255)
经济学(31106)
基金
项目(191093)
科学(149306)
研究(141221)
基金(135994)
(118332)
国家(117263)
科学基金(100160)
社会(86612)
社会科(81957)
社会科学(81937)
(76096)
基金项目(72856)
自然(65131)
教育(64081)
(63711)
自然科(63566)
自然科学(63553)
自然科学基金(62377)
编号(58726)
资助(55811)
成果(47752)
(44830)
重点(42594)
(41206)
课题(40849)
(39770)
创新(36987)
科研(36151)
项目编号(35841)
发展(35726)
期刊
(125704)
经济(125704)
研究(85218)
中国(56676)
学报(44409)
(44018)
管理(41600)
科学(41396)
教育(35328)
(34188)
大学(33075)
农业(31242)
学学(30880)
(24972)
金融(24972)
技术(24884)
业经(22199)
经济研究(19386)
财经(17780)
图书(16898)
问题(16188)
(15793)
(15028)
科技(14541)
理论(14358)
技术经济(13593)
实践(13334)
(13334)
现代(13105)
商业(12805)
共检索到418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勇  呙琴  
回顾了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概况,阐述并分析了国内外马铃薯淀粉,特别是马铃薯变性淀粉的研究现状。根据马铃薯淀粉的特性和羧甲基淀粉的研究状况,提出了关于研究和开发马铃薯羧甲基淀粉的建议,其中重点是从马铃薯羧甲基淀粉的制备、性质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德霖  刘淑华  姚裕琪  谢智明  
1982~1990年的系统研究表明,选择淀粉含量在16.5%以上的马铃薯普通栽培种(S.tuberosum)和新型栽培种(Neo-tuberosum)杂交,可以筛选出淀粉含量达20%以上的高淀粉品种。通过对4组600多对相关数据的测定,证实了从实生苗当代就进行高淀粉单株筛选的可靠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晓文  熊兴耀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以H2O2(双氧水)作为马铃薯淀粉漂白剂的漂白工艺,对影响马铃薯淀粉漂白的因素淀粉乳质量分数、氧化剂体积分数、漂白时间、反应温度和溶液pH值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氧化漂白最优工艺参数为:淀粉乳质量分数40%,H2O2体积分数3.0%,反应温度40℃,漂白时间50 min,溶液pH值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佩华  
以高、低两类淀粉型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在秋季栽植条件下不同氮营养水平对块茎淀粉积累特性的影响,为秋马铃薯的优质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块茎发育中各施氮量下块茎总淀粉、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含量呈"S"曲线变化,符合Logistic方程Y=K/(1+ae-b T),但不同施氮量对各淀粉积累强度,达到最大积累强度出现的时间存在差异,品种之间的影响也不完全一致。2高淀粉品种XS-1,直链淀粉的最大积累强度在中等施肥水平较低,低、高施肥水平较高,支链淀粉、总淀粉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低淀粉品种XS-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直链淀粉的最大积累强度呈下降,支链淀粉呈不断上升趋势,总淀粉呈先上...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  吕文河  吕典秋  宿飞飞  李辉  胡林双  杨焕春  刘振宇  王绍鹏  刘尚武  
为研究施氮水平对不同淀粉型马铃薯块茎产量、淀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选用生育期相近的高淀粉品种‘克新22号’和低淀粉品种‘克新19号’为试验材料,施氮量设0、75、150、225和300kg/hm~2共5种处理,在收获后,分别测定马铃薯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和淀粉直支比,探讨施氮水平对这些性状的影响规律。施氮量在0~300kg/hm~2时,‘克新22号’品种的块茎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其中,施氮量在225kg/hm~2时,块茎产量最高;而‘克新19号’品种的块茎产量则呈持续增加的趋势。2个品种块茎干重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总淀粉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呈降低变化;而块茎鲜重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总淀粉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则呈先增后降的单峰曲线变化;施氮量在75kg/hm~2时,块茎鲜重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总淀粉含量达到最高。2个品种的淀粉直支比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降低的变化趋势。‘克新22号’品种的块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总淀粉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施氮量在150kg/hm~2时获得较高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产量。‘克新19号’品种的块茎直链淀粉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一直呈持续增加的变化,而块茎的支链淀粉及总淀粉产量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施氮量225kg/hm~2时获得较高的支链淀粉和总淀粉产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光磊  李新华  金锋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压热法研制了抗性淀粉的制备条件。分析了淀粉乳浓度、压热时间、pH值以及冷藏时间对抗性淀粉产率的影响。在压热法制备的基础上,进行酶法处理,确定了耐热-α淀粉酶、普鲁兰酶的最佳用量,使抗性淀粉产率得到极大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志鸿  张金文  王蒂  陈正华  
【目的】创造块茎高直链淀粉含量的转基因马铃薯材料。【方法】采用RT-PCR技术分别克隆了马铃薯Sbe1基因CDS内300bp的片段SⅠ和Sbe2基因CDS内410bp的片段SⅡ,并将SⅠ和SⅡ顺序连接得到融合片段SⅢ;以载体pHANNIBAL和pART27为基础,构建具有SⅢ反向重复结构的植物表达载体pRNAiⅢ;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马铃薯优良品种陇薯3号、甘农薯2号和大西洋。【结果】获得了融合片段SⅢ,构建了以Sbe1基因和Sbe2基因为靶标的RNA干扰载体pRNAiⅢ,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24个转基因株系,其中21个转基因株系试管薯的淀粉粒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表观直链淀粉含量介于59.3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玉汇  王丽  杨宏羽  余斌  李元铭  张俊莲  王蒂  
【目的】创造块茎高支链淀粉或纯支链淀粉含量的转基因马铃薯材料。【方法】以构建的由Patatin启动子驱动的pBI121g-PgABI为干扰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马铃薯优良品种甘农薯2号。用PCR、Southern blotting、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转基因植株,并对转基因植株的微型薯进行淀粉含量的测定。【结果】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10个转基因株系。PCR和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目的基因已被整合到基因组中,通过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转基因株系中GBSSI的表达均受到明显抑制,且在6个转基因株系中检测不到mRNA的表达。进一步通过real-time...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夏更寿  郭志平  
以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克新12号脱毒薯为材料,通过2 a试验研究不同生育期追施钾肥对高淀粉马铃薯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施钾肥的时期对马铃薯的增产提质的效果有显著影响.以"苗期+块茎形成期"分次追施钾肥的效果最佳,其次是块茎形成期一次追施钾肥,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32.1%、27.1%,大中薯率分别较对照提高21.1%、18.8%,淀粉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7.89%、7.50%,净同化率分别较对照提高34.7%、25.3%,叶绿素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3.7%、12.4%,根系活力分别较对照提高13.8%、13.0%.对产量和品质指标、生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大中薯率、净同化率相关极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玉芹  袁正求  冯岳  黎萍  周蒙  姚威  张剑  
【目的】探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协同酶解马铃薯淀粉的工艺条件,为降低微藻生产生物柴油成本提供参考。【方法】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协同酶解马铃薯淀粉,以葡萄糖含量为测定指标,选取反应温度、底物质量浓度、加酶量(m(α-淀粉酶)∶m(糖化酶)=3∶1)、反应时间4个影响因素,进行L25(5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电子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法对酶解产物的物理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0℃、底物质量浓度0.1 g/mL、加酶量为干基底物淀粉质量的0.6%、反应时间4 h、反应pH 4.0,在此条件下,马铃薯淀粉水解液...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海燕  闫琦  王宪举  丁路明  
为探究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淀粉渣最优的青贮方式,本研究分别以马铃薯淀粉渣(PP)、马铃薯淀粉渣+玉米粉(PC)、马铃薯淀粉渣+燕麦草粉(PG)作为青贮原料,再以添加乳酸菌(LAB)作为处理,以添加等量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CK),经过30 d发酵后,对所有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进行测定。结果发现:1) PG青贮的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相比于PG、PP青贮显著降低(P 0.05)。2) PP、PC和PG青贮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含量差异显著(P <0.05)。综合适口性以及青贮后的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各项指标,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粉混合青贮效果较好,而添加乳酸菌后青贮效果更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吕萍  牛旭斐  蒲明芳  
甘肃定西是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被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最好的马铃薯产区之一",也是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产业之一。基于此,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定西地区为例,以调研所获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对以马铃薯开发加工为核心的价值链进行分析,探寻马铃薯产业开发价值链运转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延伸、优化定西马铃薯价值链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带动甘肃乃至全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小霞  李建武  齐恩芳  文国宏  李高峰  吕和平  马胜  刘石  黄伟  张荣  
为探究超高淀粉马铃薯品种‘陇薯8号’的淀粉积累特性及调控的关键基因,以露地平播种植的‘陇薯8号’为试材,对盛花期(T_1)至其后15(T_2)、30(T_3)、45(T_4)和60 d(T_5)的块茎进行蔗糖、淀粉含量测定与转录组测序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取样期内,蔗糖含量在T_1—T_3期显著降低,之后有所回升;总淀粉含量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不断增加,其中T_2—T_3为激剧增长期,T_3—T_5增长较缓慢。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4 634个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块茎中的转录表达数据,4个相邻时期比较组T_1 vs T_2、T_2 vs T_3、T_3 vs T_4和T_4 vs T_5的差异表达基因总数分别为1 279、427、184和300个,功能注释和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共有24个淀粉与蔗糖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在各时期差异表达,其中只有蔗糖合酶基因Soltu.DM.09G031820和Soltu.DM.07G013370、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Soltu.DM.01G049590、淀粉合酶基因Soltu.DM.02G027020和糖原磷酸化酶基因Soltu.DM.03G007710在整个取样期都高水平表达,且在T_2和T_5时期的表达量均高于低淀粉品种‘陇薯13号’。结合蔗糖、淀粉含量和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推测Soltu.DM.09G031820、Soltu.DM.07G013370、Soltu.DM.01G049590和Soltu.DM.02G027020可能在‘陇薯8号’块茎淀粉的合成和积累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罗文  王晓力  王永刚  朱新强  陈季贵  曾凡逵  刘刚  杨红岩  
试验旨在研究马铃薯浓缩蛋白替代仔猪日粮中豆粕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相近的断奶仔猪64头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4组,每组16头,设2个重复,每个单位组8头,公母各半,组间遗传相似。对照组以玉米-麦麸-豆粕常规仔猪饲料作为基础饲粮;试验组以逐级增加的马铃薯浓缩蛋白的添加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相应含量的豆粕,各处理饲粮其他主要成分含量相等,试验期42 d。仔猪在不同时期采食量看,除了第4,5,6周,其他时期中试验组Ⅰ与其余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之间仔猪腹泻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马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扬凡  邵美琪  刘畅  郭庆港  王培培  陈秀叶  苏振贺  马平  
【目的】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AG-3)引起的马铃薯黑痣病是马铃薯生产中重要的土传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利用微生物杀菌剂防治马铃薯黑痣病是环境友好、切实可行的措施之一。本研究旨在获得有效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生防细菌并明确其防病作用方式,为生防细菌发酵工艺的优化、微生物杀菌剂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峙培养法和温室盆栽试验筛选有效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生防细菌,通过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16S rDNA序列以及gyrA、gyrB、rpoB和rpoC多基因序列分析对生防细菌进行分类鉴定。通过盆栽试验比较生防细菌菌株发酵液、无菌体上清液和菌体悬浮液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效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脂肽提取物进行分离,通过抑菌活性测定结合质谱(UPLC-Triple TOF-MS/MS)技术鉴定生防细菌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测定马铃薯根际黑痣病菌的DNA拷贝数。【结果】通过对2 106株细菌进行筛选,获得3株有效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生防细菌,其中HMB33604菌株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效果较高,达到52.9%。通过生理生化及多基因序列比对,将HMB33604菌株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该菌株发酵液和上清液对马铃薯黑痣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2.2%和66.4%,而菌体悬浮液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效果仅为16.9%,证明该菌株主要通过产生抑菌活性物质而起到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作用。HMB33604菌株可以产生泛革素(fengycin)、伊枯草菌素A(iturin A)和表面活性素(surfactin),抑菌试验证明泛革素和伊枯草菌素是HMB33604菌株产生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这两种脂肽类抗生素能够显著抑制黑痣病菌的生长,并且造成菌丝畸形。菌株发酵液和无菌体上清液均显著降低马铃薯根际黑痣病菌的DNA拷贝数,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60.3%和64.0%;而菌体悬浮液处理后根际黑痣病菌的DNA拷贝数仅降低10.3%。【结论】获得一株有效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生防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HMB33604,该菌株主要通过产生抑菌活性物质而发挥生防作用。泛革素和伊枯草菌素是HMB33604菌株产生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泛革素和伊枯草菌素不仅造成黑痣病菌菌丝畸形,还可显著降低马铃薯根际黑痣病菌的数量,从而有效防治马铃薯黑痣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