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60)
2023(13414)
2022(11660)
2021(10717)
2020(9070)
2019(20575)
2018(20242)
2017(39104)
2016(21591)
2015(23993)
2014(23669)
2013(23489)
2012(21312)
2011(19293)
2010(18926)
2009(17118)
2008(16610)
2007(14348)
2006(12331)
2005(10435)
作者
(65326)
(54233)
(53863)
(50923)
(34262)
(26120)
(24283)
(21367)
(20609)
(19012)
(18386)
(18216)
(17089)
(17043)
(16628)
(16582)
(16520)
(16088)
(15414)
(15299)
(13722)
(13152)
(12900)
(12227)
(12197)
(11908)
(11880)
(11818)
(10922)
(10813)
学科
(83881)
经济(83796)
管理(60018)
(58429)
(47508)
企业(47508)
方法(41425)
数学(36222)
数学方法(35811)
(23043)
中国(20532)
(20044)
(19698)
业经(18797)
(16483)
贸易(16478)
地方(16304)
(16002)
农业(15631)
技术(13681)
环境(13678)
理论(13631)
(13272)
(13050)
(12984)
财务(12920)
财务管理(12898)
企业财务(12223)
(11933)
(11397)
机构
大学(306385)
学院(304714)
管理(121425)
(118692)
经济(116227)
理学(106810)
理学院(105599)
研究(104884)
管理学(103611)
管理学院(103092)
中国(74507)
科学(69288)
(65308)
(59708)
(54118)
业大(53481)
研究所(50193)
(50029)
农业(47633)
中心(46749)
(42214)
财经(41526)
北京(40667)
(39091)
师范(38583)
(37923)
(37885)
经济学(34615)
(34356)
技术(32773)
基金
项目(220568)
科学(171755)
基金(159958)
研究(153371)
(143141)
国家(142004)
科学基金(120392)
社会(95589)
社会科(90597)
社会科学(90571)
(86407)
基金项目(85864)
自然(81857)
自然科(79952)
自然科学(79929)
自然科学基金(78492)
(73691)
教育(69778)
资助(65746)
编号(61198)
重点(49681)
成果(47740)
(47454)
(46685)
(45995)
科研(42977)
创新(42934)
计划(42641)
课题(41867)
大学(40031)
期刊
(121354)
经济(121354)
研究(83956)
学报(57936)
(53153)
中国(52261)
科学(50117)
管理(42421)
大学(42318)
学学(40211)
农业(37199)
(35320)
教育(30519)
技术(24743)
(21329)
金融(21329)
业经(20456)
经济研究(20183)
(19564)
财经(19134)
科技(16690)
(16301)
业大(16212)
问题(15942)
(15634)
图书(15546)
技术经济(14947)
理论(14555)
资源(13838)
实践(13475)
共检索到423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千友  罗雪妹  
利用马铃薯播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量三项统计指标分析马铃薯长期趋势变化,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单产水平、播种面积对总产量的贡献程度,采用ARMA模型预测2020年马铃薯播种面积、单产水平以及总产量。研究结论为:在近30余年期间,马铃薯总产量的增加主要受马铃薯播种面积扩大的影响。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按照过去30余年马铃薯生产发展速度,到2020年马铃薯播种面积将达到1.195亿亩,能够实现农业部2016年初提出的发展目标;鲜薯总产量达到12030.7万吨,鲜薯单产水平达到1006.850公斤/亩,这两项指标距离农业部提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勤志  马文杰  冯中朝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998—2005年我国马铃薯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马铃薯物质费用投入对目前我国马铃薯的生产有一定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生产技术水平,加大部分物质费用的投入对提高我国马铃薯产量有积极的作用;增加对土壤改良的投入和劳动投入对马铃薯生产具有正的效应,对土地投入的动力费用已经过剩了;农户负担和马铃薯出售价格对马铃薯产出增长具有负面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善军  何英彬  罗其友  蔡为民  王卓卓  段丁丁  
[目的]基于我国马铃薯总产高、单产低的现状,在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背景下,优化马铃薯生产布局和马铃薯生产资源配置,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率。[方法]文章对全国范围内马铃薯生产区域的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在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2006~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析的方法,从效率优势、规模优势和综合优势3个方面对我国各主产省份的马铃薯进行生产优势差异分析。[结果]效率比较优势方面:相比全国平均水平,甘肃、黑龙江、辽宁、青海、新疆、云南、四川、重庆、西藏、江西、福建和广东有明显优势;规模比较优势方面:相比全国平均水平,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宁夏、青海、云南、四川、贵州、重庆、福建有明显优势;综合比较优势方面:相比全国平均水平,甘肃、内蒙古、陕西、宁夏、青海、云南、四川、贵州、重庆、福建有明显优势。最后,从自然因素、科技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马铃薯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差异的原因。[结论]提出通过调整马铃薯种植区域分布、完善马铃薯市场体制、加大新品种和技术推广力度等建议来提高马铃薯生产区域的比较优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国勇  范艺文  贾宁  
为了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出产率,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和提高对外贸易出口量,对影响马铃薯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马铃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检验模型回归效果,确定了关键影响因素,得出了种植面积、种子秧苗投入、化肥投入、农药投入和劳动投入五大因素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特征和贡献特征,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发展我国马铃薯生产的对策建议。
[期刊] 预测  [作者] 安辉  王立婷  谷宇  
本文基于2002年至2010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AH模型对住房价格进行拟合,并从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两个角度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土地价格水平、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住房贷款利率、人均收入等六个解释变量在住房价格长期趋势方面有较大作用,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及人口是住房价格短期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不同区域的住房价格影响因素也会有所不同。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万力  施建刚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还不够成熟,供需失衡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简单准确的预测房市需求,从而相应地调控商品房供应已经成为摆在政府调控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拟从具有可操作性的角度,依据房地产价格和交易量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寻找一种实践中可行的房地产需求预测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少民  吴韧强  
由于世界石油价格具有的波动性、非线性以及非平稳性,如果直接利用ARIMA模型,不但会因为求积降低预测模型的精度,而且在长期的预测上也将趋于收敛;如果直接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虽可以任意精度近似任意的动态系统,但仍有一些不易解决的难题。如,难以确定神经网络的隐层节点数,存在过学习现象,训练过程中存在局部极小问题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俊霞  贾金荣  
马铃薯产业是我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马铃薯国际贸易是获取贸易利益、延长产业链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我国马铃薯供给与需求和进出口的分析,我国马铃薯国内生产性供给前景较好,马铃薯加工品需求量大导致我国对进口供给依赖较大,中国马铃薯国际贸易结构呈现低端化特点: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进口以加工品为主,且马铃薯加工品进口呈现贸易赤字。我国马铃薯国际贸易应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走产业化经营道路,开拓新市场避免贸易风险,充分利用WTO规则维护国家民族利益。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力阳  罗其友  高明杰  刘洋  
基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对西北山地地区农户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地地区农户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较低,增长空间大;中等规模农户技术效率平均值高于小规模和大规模农户;农户个体特征中专业化程度、农户认知水平和劳动力数量对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有正向作用;生产性服务变量中仅有施肥服务对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土地特征变量中土地规模对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有负向关系。政府需鼓励农户生产向提质增效导向转变,探索农户马铃薯适度经营规模,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万晓宁  孙爱军  
中国是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并且在马铃薯出口构成中,鲜、冷藏马铃薯(0701)占有十分重要的出口地位,再加上2015年中国提出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的规划,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国鲜、冷藏马铃薯出口贸易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有意义。为此,利用国外市场占有率、出口价格、RCA指数和TC指数对中国鲜、冷藏马铃薯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指标下,中国鲜、冷藏马铃薯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利用回归分析对中国鲜、冷藏马铃薯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出口价格、地理距离、出口对象国的GDP会反向影响出口数量,中国的人口数量会正向影响出口数量,货币兑换比率、中国马铃薯产量和出口...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白金达  何卫  李天  王克秀  胡建军  陈萍萍  高燕  
试验采用L16(2×43)正交设计安排试验,研究三因素四水平和一因素两水平(即:定植密度4种、不同KH2PO4用量4水平、不同多效唑浓度4水平、不同品种2个)对秋季马铃薯原原种(小薯)生长和产量及个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有显著降低株高的作用,除CK外,不同浓度对植株的矮化效果差异不显著。产量通径分析表明,基质栽培中的株高对产量、主茎粗对产量的正效应均较小;不同密度之间的产量有极显著性差异;不同KH2PO4用量存在不同水平的显著性差异;不同多效唑浓度之间的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E4F3G2无论是平均产量和结薯个数来说都是较好的处理组合,平均薯重最低的为2.92 g,最高的达4.39 g,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彤  李万峰  
2014年下半年以来,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不断增强,短端利率上行凌厉,而中国的经济和金融数据在2014年8、9月增速进一步放缓,人民银行降息的预期不断增强,决策层降低全社会资金成本的意愿很强烈。长期利率的六率决定法则长期利率一般以十年期国债利率为研究指标,以5~10年为最合适的研究周期。基本上讲,长期利率可以由六方面决定:技术进步率、人口增长率、资本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胡英泽  
山西省文倚村保存了清代康熙、道光、同治、光绪四个不同朝代的鱼鳞册,是研究我国北方传统乡村地权分配及其长期趋势的珍贵资料。清代文倚村四个朝代以户为单位的地权分配基尼系数分别为0.585、0.530、0.549、0.572,反映了地权分配相对集中且长期稳定的特点。文倚村的地权分配除了诸子分家、土地交易等因素外,还受到村庄内部家户构成及其变化的影响。文倚村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多姓村庄,不同时期都有新增和消失的小姓业户,迁入、迁出的小姓业户与村庄的大姓业户进行土地交易,村庄大姓与小姓、老户与新户的地权分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限制了地权分配的过度集中与分散,这对深化地权分配研究、认识北方传统乡村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澳雪   高明杰   罗其友   李国景  
[目的]开展科技进步对马铃薯单产的影响,为提升单产水平提供路径借鉴。[方法]使用2011—2021年16个主产省份的马铃薯成本收益数据,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广义科技进步对马铃薯单产的贡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马铃薯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化来源构成。[结果](1)2021年广义的技术进步对马铃薯单产的贡献份额为59.25%,处于较高水平。(2)2011—2021年我国马铃薯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持续下降而后恢复上升并保持稳定的特征。其中,2011—2012年降幅最大,源于技术进步贡献率下降;2020—2021年的上升源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双驱动。(3)五大产区分析显示,南部产区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呈现年均上升态势,年均涨幅2.1%,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其余四个产区呈现年均下降态势,其中西南产区年均降幅最大,为2.9%,技术进步的下降起到决定作用;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对东北产区下降都有作用,但仍以技术进步变化影响为主。(4)2011—2021年16个主产省份中马铃薯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出现涨幅的省份有6个,按排名分别为新疆、四川、宁夏、湖北、黑龙江、山西,但增长来源不同,新疆和黑龙江以纯技术效率贡献为主,四川和山西以规模效率贡献为主,技术进步变化主导宁夏和湖北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其余11个主产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变化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下降来源存在差异,华北产区的河北和山东、西南产区的贵州和云南、西北产区的甘肃和青海马铃薯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主要源于技术进步,重庆和陕西则是受到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双重拖累。[结论]加大优质脱毒种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推广机械化种植技术,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精准控药,加快高产技术的研究和提高薯农的技术知识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