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29)
2023(21175)
2022(18209)
2021(16647)
2020(14352)
2019(32838)
2018(32535)
2017(62944)
2016(34415)
2015(38974)
2014(38926)
2013(38727)
2012(35736)
2011(32339)
2010(32512)
2009(30408)
2008(30255)
2007(27353)
2006(24121)
2005(21292)
作者
(103190)
(86204)
(85989)
(81578)
(54761)
(41623)
(38973)
(33869)
(32694)
(30976)
(29209)
(29178)
(27574)
(27445)
(26910)
(26602)
(26077)
(25594)
(24954)
(24815)
(21568)
(21308)
(21287)
(19813)
(19446)
(19316)
(19293)
(19247)
(17635)
(17343)
学科
(144104)
经济(143935)
(115976)
管理(107358)
(96351)
企业(96351)
方法(67818)
数学(57038)
数学方法(56192)
(51257)
(40256)
业经(38001)
中国(35608)
农业(33948)
(30418)
(27588)
(27423)
财务(27331)
财务管理(27276)
地方(26757)
(26111)
贸易(26099)
企业财务(25844)
理论(25422)
(25323)
技术(23963)
(23887)
环境(22402)
(21545)
(20947)
机构
学院(503171)
大学(499170)
(200978)
管理(197367)
经济(196690)
理学(170399)
理学院(168562)
研究(166314)
管理学(165278)
管理学院(164398)
中国(126469)
(106299)
科学(105652)
(98056)
(91585)
(85831)
业大(81092)
研究所(77941)
中心(76967)
农业(76572)
(76364)
财经(73343)
北京(66735)
(66582)
(63284)
师范(62555)
(60961)
经济学(59818)
(59810)
经济学院(54153)
基金
项目(338182)
科学(264785)
基金(244532)
研究(242133)
(214922)
国家(213079)
科学基金(182458)
社会(151031)
社会科(142898)
社会科学(142853)
(134211)
基金项目(128795)
自然(121399)
自然科(118591)
自然科学(118556)
自然科学基金(116435)
(112103)
教育(111569)
资助(102436)
编号(98884)
成果(79120)
重点(76088)
(73773)
(72136)
(70780)
课题(68035)
创新(65842)
科研(65340)
大学(62545)
教育部(62492)
期刊
(223740)
经济(223740)
研究(141301)
中国(94809)
(92774)
学报(84191)
科学(76198)
管理(73875)
(72453)
大学(63492)
农业(62905)
学学(60340)
教育(51216)
技术(45913)
(44423)
金融(44423)
业经(40439)
财经(35749)
经济研究(34328)
(33910)
(30675)
问题(29409)
技术经济(26358)
(25809)
统计(25253)
科技(23683)
(23071)
图书(22892)
理论(22667)
商业(22638)
共检索到738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立  朱立志  
本文以马铃薯为研究对象,以玉米和小麦为对照作物,根据2005—2013年相关粮食生产和农业投入品统计数据,核算并对比3种粮食作物的生产碳排放,并运用指数分解法将马铃薯生产碳排放的变化分解为产量效应、投入品效应、价格效应、结构效应和成本效应。研究表明:按照干物质当量折算产量后,马铃薯单位产量生产碳排放略低于玉米,明显优于小麦,是生产碳排放效率最高的粮食作物。就马铃薯生产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而言,2007年之前产量效应发挥主导作用,2007年之后碳排放由产量主导型转变为投入品主导型,成本效应成为主导效应,并导致生产碳排放增加。成本效应与农业投入成本正相关,投入品成本变化主要源于投入量增减,而受价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劲  祁春节  
由于柑橘类水果的自然属性及其经济食用价值的不同,导致农业投入品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对各类柑橘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性。本文基于柑橘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采用1990-2011年的时序数据,通过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就农业投入品价格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柑橘各类品种比较优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比较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新良  卿树涛  
采用回归分析法对1979~2009年影响我国农业产值变化的主要投入品要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农用化肥使用量对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变化有显著的贡献,农用机械总动力对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变化有正的但不显著的影响,农药使用量在短期而言可促进农业产值增加,但从长期看,农药的使用会导致农业产值下降,相反,农用塑料薄膜施用量对我国长期均衡农业生产总值则有显著的负的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国志  李宗植  
本文对中国农业1981—2007年能源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LMDI模型对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农业碳排放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技术进步对农业碳减排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具有一定随机性,能源消费结构的不断恶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碳排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峰  王学真  羊文辉  
农业补贴政策作为农业保护政策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转移支付 ,从而达到促进农业发展、保护本国农业生产者利益的作用。本文拟从理论上分析农业补贴政策的经济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欣旺  李莹  陈伟维  陈丹梅  
农业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实力的农业产业集群才有可能健康快速地发展,因而对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甘肃省定西马铃薯产业集群为例,采用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模型-GEM模型,从基础、企业和市场三个角度对该集群竞争力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其蕴含的政策涵义进行了阐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雨朦   杨丹辉  
我国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和最大的碳排放国,在数字化背景下,研究数字化投入对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对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引入数字化投入的我国工业碳排放LMDI分解模型,使用OECD公布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定量评估各驱动因素对碳排放量变化的绝对影响与相对贡献,重点关注数字化投入的作用。研究表明:2006-2021年,我国工业碳排放历年的增长量逐步减少,我国工业正处在减碳过程之中;分解结果中数字化相关的总效应为负,意味着数字化对于我国工业碳排放的降低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数字化相关的规模效应为正,技术效应为负,但在绝对值上技术效应大于规模效应,总体表现出“减碳”效果;分时期研究表明:从“十一五”到“十四五”时期,数字化投入的减碳效果正在逐步加深;分行业研究表明:数字化相关效应的表现在工业各行业部门中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基于此,应重视数字化碳减排效应,加速推进工业领域实现“数绿融合”;加大行业数字化投入,提升数字化低碳技术供给能力;鼓励不同行业部门特别是高耗能行业探索数字化减排新方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伦闰琪  罗其友  高明杰  杨亚东  
[目的]马铃薯是粮菜饲多用途作物,在贫困地区农民增产增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马铃薯价格进行预测分析,对于保障马铃薯生产者利益、稳定马铃薯生产和促进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利用2005—2019年共15年的马铃薯批发市场价格数据,运用ARIMA预测模型、GM(1,1)预测模型和组合预测模型对2020年马铃薯批发市场价格进行预测。[结果]ARIMA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在10%以内,可以利用该模型对马铃薯批发市场价格价格进行预测;建立的GM(1,1)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较好,模型精度为1级,可运用该模型进行价格预测;建立的组合模型预测效果较好,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均优于两种单一模型;利用组合预测模型对2020年马铃薯批发市场价格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2020年马铃薯批发市场价格从高位逐渐回落。[结论]2020年马铃薯批发市场价格的下滑态势会对马铃薯市场产生不利影响,马铃薯生产者应根据预测结果主动调整生产策略,控制生产规模,提前制定替代种植计划,以规避价格下滑带来的经济损失。组合预测模型能更好地发挥各单一模型的优势,使预测误差最小化,并可以提供稳定的预测性能,长期预测效果较好。预测模型应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参数和优化模型结构,以实现精准预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玉清  
财政投入最优规模是经济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国内外很多文献都有相关论证,并且得出了不同结论。通过构建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农业生产函数模型,并代入我国1981—2004年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发现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最优规模为8.26%,实际投入规模要小于此最优水平。因此未来应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确保农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健康增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力阳  罗其友  高明杰  
基于对甘肃、重庆和广东3省(市)3个山区马铃薯主产县453个马铃薯种植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测算我国山地地区不同规模农户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并采用Tobit模型探究农户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山地地区农户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较低,若消除技术无效率项,产出仍有31.6%的提升空间;农户马铃薯种植大、中、小三种规模类型中,中等规模农户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最高,小规模次之,大规模最低;土地块均面积、劳动力数量、农户专业化程度、参加合作社以及农户认知水平等因素对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土地规模对生产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从政府、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等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提升山地地区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阳  朱立志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已成为制约农民收入、造成农村落后的关键因素。中国是马铃薯的生产大国,其生产效率的提高对我国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发展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研究基于2014年对甘肃省定西市样本农户马铃薯种植的调查数据,采用DEA模型测算农户种植马铃薯的生产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对影响马铃薯生产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户生产马铃薯的综合技术效率较低,规模效率成为制约其生产效率提升的瓶颈;家庭纯收入、马铃薯的种植比例和引进新品种3个变量在0.01水平下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户主的年纪在0.05水平下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达到显著;马铃薯的收购价格、农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国勇  范艺文  贾宁  
为了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出产率,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和提高对外贸易出口量,对影响马铃薯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马铃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检验模型回归效果,确定了关键影响因素,得出了种植面积、种子秧苗投入、化肥投入、农药投入和劳动投入五大因素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特征和贡献特征,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发展我国马铃薯生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明杰  鲁洪威  李婷婷  薄沁箐  罗其友  
为明确马铃薯产量波动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保持我国马铃薯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本研究运用VAR模型对1982-2018年影响我国马铃薯产量波动的因素进行分析,揭示我国马铃薯生产影响机制,最后对合理引导我国马铃薯生产平稳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结果显示:(1)自然因素对产量波动多为负向影响,经济、科技和政策以正向影响为主;(2)自然、科技和市场因素对马铃薯产量波动的影响较大,科技进步与政策影响较为长远。研究认为应从制定适当生产引导政策、提升马铃薯生产效率水平、增强应对自然因素冲击能力、拓展多种马铃薯产品消费途径四个方面采取对策措施,稳定马铃薯生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剑波   吴驰宸  
提升隐含碳生产率是产业部门碳减排的关键。基于2002—2020投入产出数据与能源碳排放数据建立隐含碳生产率指标,利用LMDI-PDA综合分解法,系统梳理各效应、各细分产业部门对产业部门整体隐含碳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研究结论为:直接排放率效应对28个产业部门中的大部分产业部门的隐含碳生产率提升起到阻碍作用,排放能效效应以及能源资本替代效应则主要起积极作用;隐含碳生产率效应普遍推动三次产业隐含碳生产率上升,排放结构效应则阻碍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隐含碳生产率的增长,负向效应分别为-0.0166万元/吨、-0.0190万元/吨;对产业部门整体隐含碳生产率增长贡献最大的两个产业部门是其他服务业和建筑业。研究结论为加速推进产业低碳变革提供了理论与数据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善军  何英彬  罗其友  蔡为民  王卓卓  段丁丁  
[目的]基于我国马铃薯总产高、单产低的现状,在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背景下,优化马铃薯生产布局和马铃薯生产资源配置,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率。[方法]文章对全国范围内马铃薯生产区域的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在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2006~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析的方法,从效率优势、规模优势和综合优势3个方面对我国各主产省份的马铃薯进行生产优势差异分析。[结果]效率比较优势方面:相比全国平均水平,甘肃、黑龙江、辽宁、青海、新疆、云南、四川、重庆、西藏、江西、福建和广东有明显优势;规模比较优势方面:相比全国平均水平,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宁夏、青海、云南、四川、贵州、重庆、福建有明显优势;综合比较优势方面:相比全国平均水平,甘肃、内蒙古、陕西、宁夏、青海、云南、四川、贵州、重庆、福建有明显优势。最后,从自然因素、科技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马铃薯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差异的原因。[结论]提出通过调整马铃薯种植区域分布、完善马铃薯市场体制、加大新品种和技术推广力度等建议来提高马铃薯生产区域的比较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