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6)
2023(1240)
2022(1002)
2021(865)
2020(793)
2019(1665)
2018(1608)
2017(2264)
2016(1258)
2015(1438)
2014(1305)
2013(1356)
2012(1353)
2011(1114)
2010(1106)
2009(913)
2008(914)
2007(753)
2006(708)
2005(552)
作者
(6197)
(5252)
(5115)
(4874)
(3344)
(2516)
(2300)
(2064)
(1935)
(1858)
(1820)
(1775)
(1750)
(1663)
(1612)
(1588)
(1580)
(1571)
(1540)
(1512)
(1417)
(1255)
(1197)
(1185)
(1179)
(1171)
(1149)
(1131)
(1131)
(1105)
学科
管理(3108)
(2650)
(2443)
(2284)
企业(2284)
(1956)
经济(1944)
(1894)
(1342)
(1334)
虫害(1211)
理论(1162)
(1133)
财务(1132)
财务管理(1130)
企业财务(1109)
水产(1092)
教学(1088)
动物(1087)
方法(1006)
(991)
及其(981)
动物学(957)
(929)
防治(929)
病虫(885)
病虫害(885)
学法(821)
教学法(821)
环境(738)
机构
大学(20262)
学院(19598)
研究(8748)
(8680)
科学(8471)
农业(7154)
业大(6172)
中国(5853)
(5789)
实验(5771)
(5649)
研究所(5463)
实验室(5306)
重点(4760)
(4535)
农业大学(4529)
管理(4296)
(4124)
(4120)
中心(3886)
技术(3819)
(3728)
经济(3592)
理学(3570)
工程(3561)
理学院(3473)
(3238)
科学院(3201)
管理学(3161)
(3155)
基金
项目(16227)
科学(11765)
(11764)
国家(11690)
基金(11518)
科学基金(9288)
自然(8112)
研究(8013)
自然科(7904)
自然科学(7903)
自然科学基金(7763)
(7151)
基金项目(6157)
(6034)
计划(4851)
科技(4677)
资助(4413)
重点(4131)
专项(4126)
教育(4118)
科研(3724)
大学(3446)
(3443)
(3422)
(3312)
创新(3211)
社会(3187)
(3149)
技术(3122)
社会科(2979)
期刊
学报(8847)
(8049)
科学(6173)
大学(5681)
学学(5572)
农业(5544)
中国(4964)
管理(3832)
研究(3443)
技术(3237)
业大(3164)
(3109)
经济(3109)
(2965)
农业大学(2703)
实验(2584)
(2384)
中国农业(2119)
林业(2027)
(1997)
教育(1720)
自然(1603)
自然科(1511)
自然科学(1511)
农业科学(1370)
科技(1345)
农林(1252)
(1252)
(1217)
水产(1130)
共检索到28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勇  刘绍友  
在室内5种定温条件下,对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vigintiociomaculataMots.的生命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瓢虫的发育过程中有2个高死亡率阶段,即1龄幼虫期和4龄幼虫期.在20,23,25,28,30℃的温度下,种群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0449、0.0830、0.1107、0.0917和0.0619,稳定年龄组配中成虫比例分别为17.71%,8.47%,6.98%,8.58%和11.38%。作者还对其它种群动态参数和种群受干扰后恢复时间的应用实例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静  肖达  张帆  王甦  
【目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广泛应用于害虫生物防治。生命表是研究外界环境因子对昆虫发育、繁殖、存活及种群动态影响的工具。室内恒温下异色瓢虫生命表研究已有报道,但是在田间释放时经历的是昼夜波动温度。与恒温相比,波动温度能显著改变昆虫的生物学特性。论文通过构建室内恒温和温室波动温度下异色瓢虫种群生命表,比较分析异色瓢虫在两种条件下的生活史和生命表参数,为规模化生产、释放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发挥其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分析室内恒温和温室波动温度下异色瓢虫发育历期、存活率和繁殖率数据,并利用统计软件SPSS...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军侠  高宝嘉  张芳  姜文虎  
通过在转基因741杨林中,对靶标害虫舞毒蛾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比较研究,证明转基因741杨林中舞毒蛾世代存活率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种群趋势指数降低了82%~92%,表明转基因杨可以减少靶标害虫的自然种群数量。经存活曲线分析得知舞毒蛾种群的个体死亡主要发生在幼龄幼虫期,特别是对1,2龄幼虫的致死能力更为明显。经过对转基因741杨林中舞毒蛾各死亡因子的致死力比较分析可知:由毒蛋白直接引起的食物和环境共同作用、病菌致死以及间接引起的化蛹死亡率升高的最为明显,转基因741杨林中舞毒蛾各龄期幼虫寄生性天敌的寄生率较之未转基因林下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飞萍  蔡秋锦  钟景辉  
在 2 5℃温度条件下 ,用黄金间碧竹 (Bambusavulgariscv .vittata)叶饲养竹缺爪螨 (AponychuscorpuzaeRimando) ,应用生存分析理论和多维矩阵模型组建竹缺爪螨种群生命表 ,计算得种群主要参数为 :内禀增长率rm =0 0 811,净增殖率R0 =5 836 8,平均世代长度T =2 1 75 32d ,周限增长率λ =1 0 845 d ;并分析了种群在不同年龄的生命状态 ,各发育期重叠情况以及稳定的年龄—阶段分布 ;最后讨论了应用这 2种方法组建螨类生命表的优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洁  张孝羲  
在4种温度(23.9℃,27.7℃,32.2℃,33.7℃)及3种相对湿度(RH85%,76%,54%)组合情况下,对烟草甲实验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世代平均周期T,净生殖率R0和内禀增长率rm3种生命表参数,并研究和分析了温、湿度因素对它们的影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玉书  朴春树  仇贵生  张平  孟威  方红  
在室内20,25,30,35℃恒温条件下,采用富士苹果叶片饲养观察二斑叶螨、山楂叶螨和苹果全爪螨。组建4种温度下3种害螨实验种群生命表,计算出各温度下3种害螨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雌成螨寿命、产卵期和产卵量等主要生命、生殖参数,并通过生命表资料统计出种群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世代平均周期、种群加倍时间和周限增长率等种群动态参数。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芸  尤民生  
通过在29℃恒温条件下的饲养观察,组建了黄曲条跳甲年龄特征生命表和繁殖特征生命表,并计算出反映种群增长动态的几个重要参数.结果表明:黄曲条跳甲世代总存活率为0.58,种群趋势指数为88.01,净繁殖率为87.8879,世代平均历期为43.9 d,内禀增长能力为0.1020,瞬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0.2720、0.1700,周限增长率为1.1074,双倍时间为6.8d;在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期(卵、幼虫、蛹)年龄组占88.94%,成虫期年龄组占11.0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永浩  花蕾  相建业  
在室温25℃、光照16 h、相对湿度20%条件下,组建了二斑叶螨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实验种群的内禀增长力rm为0.1817,周限增长率λ为1.1993d-1,净增殖率R0为25.863 2,平均世代周期T为 17.902 9 d,种群增长1倍需要3.814 5 d。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艳琼  李友莲  
为了明确黄绿绿僵菌的致病机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黄绿绿僵菌分生孢子在马铃薯瓢虫幼虫体表的侵染及穿透过程。结果表明,黄绿绿僵菌对马铃薯瓢虫的侵染要经历孢子的附着、萌发、入侵和菌丝的延伸与增殖等阶段;黄绿绿僵菌接种12h后附着于虫体表面的分生孢子萌发,24h后体积膨大并从一侧伸出芽管,之后逐渐生长成菌丝,沿体壁蔓延,若遇到合适的侵入部位,前端即产生附着胞向体壁穿透,并在体内繁殖,最终伸出虫体表面,使其布满白色菌丝。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海鸿  薛瑶  雷仲仁  
【目的】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大多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研究结果可用于田间自然条件下种群发生的预测。然而,西花蓟马在自然界中接触的不是恒温,而是昼夜波动的温度。论文旨在比较恒温和昼夜波动温度下西花蓟马实验种群的生命表参数,探讨用恒温构建的西花蓟马生命表结果来预测自然条件下蓟马种群发生动态的准确性。【方法】分别在恒温(26℃)和均温相同的昼夜波动温度(20—32℃)条件下,构建西花蓟马实验种群在菜豆豆荚上的年龄-阶段特异生命表,比较2种温度条件下西花蓟马的生活史和种群参数。因为卵的孵化率随着成虫年龄变化,所以根据孵化卵的数量来计算年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漆永红  李秀花  马娟  李敏权  陈书龙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采用人工接种的方式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侵入甘薯部位以及在甘薯植株内的种群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腐烂茎线虫自甘薯秧苗的基部侵入,逐步向上迁移危害。在移栽后4周,线虫仅在地下茎下部3 cm部分危害;移栽后8周,线虫扩展到地下茎接近地面部位;移栽后10周,线虫扩展到地上茎部分;移栽后12周,线虫已转移到新结甘薯块根上危害;但未发现线虫侵入甘薯须根。在装有500 g沙壤土的塑料管中移栽甘薯秧苗,在接种量为每克土壤含1~2头线虫时,24 d后秧苗的发病率为40%,发病指数低于10,60 d后发病率达到100%,病指为20~24,120 d后的病指为52~60;在接种量为每克土壤含...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查瑞传  
生命表就是一张根据分年龄死亡率来考察一批人的生命过程的表。它的基础是一套按年龄排列的死亡率,因此也叫死亡率表或死亡表。它实质上反映着在一定的分年龄死亡率水平下,各个年龄的人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晓鸣  王自力  陈勇  赵杰军  叶寿德  王绍云  
白蜡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表明:白蜡虫繁殖力强,怀卵量为8000~12000粒.♀-1,死亡率高,世代死亡率高达99%以上,高繁殖力和高死亡率是白蜡虫种的特征,白蜡虫以高繁殖力补偿高死亡率,使种群延续。白蜡虫阶段死亡差异较大,卵期死亡率为9.58%,1龄若虫死亡率为85.25%,死亡高峰期在新孵1龄若虫寻找寄主植物叶片上定叶的过程中;2龄若虫的死亡率为45.50%,死亡高峰期在2龄若虫初期从叶片上转移到枝条上定杆的过程中;成虫期死亡率94.64%。1龄若虫死亡率最高,占总死亡率的70%左右;2龄若虫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10%~15%;成虫期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2%~5%。平均种群增长趋势指数为3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永浩  周长勇  花蕾  
【目的】了解二斑叶螨在菜豆、桃、苹果、凤仙花4种寄主植物上的种群变化规律,为二斑叶螨的测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温((25±1)℃)、光照16 h、相对湿度20%的条件下,组建二斑叶螨在菜豆、苹果、桃、凤仙花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二斑叶螨在菜豆、桃、苹果、凤仙花4种寄主上的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210 5,0.192 6,0.181 7,0.149 7;在菜豆、桃、苹果、凤仙花4种寄主植物上,随着时间的增加,二斑叶螨每雌产雌数总体上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二斑叶螨在以上4种寄主植物上平均每雌产雌数分别为1.867 4,1.436 2,2.851 2,1.034 2。【结论】二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师光禄  刘贤谦  李捷  张仙红  李连昌  
1989-1993年在山西太谷枣区对枣镰翅小卷蛾的自然种群进行了系统调查,编制了1-3代5年的生命表及平均生命表。分析得出,第1代的卵和1-2龄幼虫是其世代及年度的薄弱环节;1-2代,2-3代,3代-翌年1代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2.45、2.7和0.21,在年份间种群由上升到平衡;第1代的风雨致死,第2代的4-5龄幼虫及蛹的虫寄生,越冬代(即第3代)的打枣致死、蛹期天敌取食及冬季消亡对种群的控制作用较大;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关键因子是作者提出的新方法,文中给出了详细的分析步骤,关键因子:第1代为4-5龄幼虫天敌取食,第2代为蛹期虫寄生,越冬代为4-5龄菌寄生和蛹冬季消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