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0)
2023(1929)
2022(1691)
2021(1669)
2020(1369)
2019(2933)
2018(2997)
2017(5144)
2016(3593)
2015(4317)
2014(4375)
2013(3946)
2012(3641)
2011(3438)
2010(3667)
2009(2921)
2008(2931)
2007(2666)
2006(2381)
2005(2135)
作者
(11995)
(10090)
(10076)
(9375)
(6518)
(5179)
(4525)
(3943)
(3930)
(3911)
(3609)
(3595)
(3510)
(3503)
(3452)
(3378)
(3088)
(3019)
(3011)
(2920)
(2803)
(2731)
(2629)
(2421)
(2416)
(2406)
(2309)
(2202)
(2200)
(2187)
学科
(6273)
经济(6269)
(5440)
管理(5011)
教学(4395)
理论(4048)
教育(3973)
(3935)
(3882)
(3636)
企业(3636)
中国(3360)
学法(3120)
教学法(3120)
学理(2842)
学理论(2842)
(2386)
农业(2384)
研究(2357)
方法(2343)
数学(1909)
数学方法(1815)
(1607)
及其(1569)
地方(1519)
(1501)
(1496)
制度(1487)
技术(1480)
(1466)
机构
学院(46350)
大学(45507)
研究(20864)
(16089)
科学(15999)
中国(13098)
(12953)
农业(12817)
研究所(12041)
业大(11725)
(11464)
管理(11057)
经济(10981)
(10833)
技术(9748)
(9045)
理学(8915)
(8900)
理学院(8735)
中心(8490)
管理学(8281)
管理学院(8208)
农业大学(7958)
(7852)
(7493)
(7242)
(7231)
师范(7078)
北京(6988)
教育(6855)
基金
项目(31977)
科学(21924)
研究(21099)
基金(18980)
(18979)
国家(18778)
(15136)
科学基金(13512)
(12604)
教育(11799)
自然(10024)
自然科(9794)
自然科学(9785)
基金项目(9718)
自然科学基金(9584)
社会(9407)
编号(8907)
资助(8772)
社会科(8659)
社会科学(8656)
科技(8429)
课题(8367)
重点(8089)
成果(7898)
计划(7877)
(7584)
(6926)
(6923)
(6605)
科研(6495)
期刊
学报(15725)
(15264)
中国(15206)
(14806)
经济(14806)
教育(13753)
研究(13010)
科学(10999)
大学(10838)
农业(10461)
学学(10264)
(5869)
技术(5536)
业大(5383)
林业(5040)
职业(4817)
管理(4444)
农业大学(4266)
(4256)
(3765)
技术教育(3173)
职业技术(3173)
职业技术教育(3173)
(3169)
金融(3169)
科技(2969)
(2658)
论坛(2658)
自然(2530)
中国农业(2505)
共检索到76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佩华  
采用马铃薯新型栽培种,经初次轮回选择改良后,在四川省凉山州开展了选留其后代材料群体遗传多样性无性世代评价、鉴定、筛选,并继续进行轮回选择、半同胞轮回选择或直接采集F1分离世代植株的实生籽,继续培育评价筛选。结果表明,初步获得了9个具有不同抗病性、长势强劲或品质优的不同类型种质资源,克服了其原生境的短日性,且开花繁茂,性状稳定,其性状表现出与普通栽培种Mira、凉薯97有较多的相似性,为综合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白金达  何卫  李天  王克秀  胡建军  陈萍萍  高燕  
试验采用L16(2×43)正交设计安排试验,研究三因素四水平和一因素两水平(即:定植密度4种、不同KH2PO4用量4水平、不同多效唑浓度4水平、不同品种2个)对秋季马铃薯原原种(小薯)生长和产量及个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有显著降低株高的作用,除CK外,不同浓度对植株的矮化效果差异不显著。产量通径分析表明,基质栽培中的株高对产量、主茎粗对产量的正效应均较小;不同密度之间的产量有极显著性差异;不同KH2PO4用量存在不同水平的显著性差异;不同多效唑浓度之间的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E4F3G2无论是平均产量和结薯个数来说都是较好的处理组合,平均薯重最低的为2.92 g,最高的达4.39 g,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先群  曹通  辛智海  李旭  李丽  黄团  
为了给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抗寒品种选育提供基因资源,采用测定叶片渗透率、SOD酶活性以及离体叶片低温胁迫方法对地方品种普安紫洋芋和费乌瑞它自然及辐射变异株系的抗寒性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从处理组间渗透率与SOD来看,普安紫洋芋和费乌瑞它变异株系不同温度处理组的渗透率与SOD检测结果一致,均是常温对照组(CK)>0℃(或-3℃)处理组>4℃处理组;各处理单株之间渗透率与SOD差异较大。从离体叶片低温胁迫鉴定来看,当最低处理温度为-6℃时,费乌瑞它自然变异抗寒株系Ⅲ-25-5的存活率为85.7%,其CK的存活率为57.1%;当最低处理温度为-7℃时,费乌瑞它辐射变异株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万林  
分别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二倍体马铃薯栽培种(2n=2x=24)和四倍体马铃薯栽培种(2n=4x=48)的色素遗传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比较分析了Salaman遗传模型和Dodds遗传模型的异同,认为色素在二倍体和四倍体栽培种中的遗传位点是相同的,以Dodds的二倍体遗传理论为基础发展和完善后的色素遗传模型可以解释色素在二倍体和四倍体栽培种中的遗传现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锦芳  郑本川  李浩杰  蒲晓斌  崔成  柴靓  蒋俊  蒋梁材  
利用自主选育的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系CWH-2(P1)和白菜型菜用种千筋京水菜(P2)进行甘白远缘杂交并用P1回交再连续自交获得134个BC1F4株系。对甘白杂交134个BC1F4株系进行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统计及频次分布分析。结果表明,鉴定出芥酸含量1.5%以下、硫苷含量30μmol/g以下、含油率43%以上、产量290 kg/667m2以上,可以直接用于育种的优良株系6个;同时,鉴定出一批具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极端值的特殊材料。本研究鉴定出的优良株系为甘蓝型油菜育种储备了优良材料,具极端值的特殊材料为开展相关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储备了基础材料。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宇波  柳俊  谢从华  蔡兴奎  
试验以马铃薯试管苗叶片为原生质体来源 ,通过研究材料预处理方法对原生质体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培养方式及培养基中糖醇与细胞分裂和愈伤组织形成的关系 ,优化并建立了高效稳定的原生质体培养体系 ,获得了 2个双单倍体系的叶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建飞  段绍光  庞万福  卞春松  刘杰  金黎平  
早熟马铃薯品种熟期短,经济效益高,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作物之一。为了解马铃薯熟性的遗传规律,为早熟品种选育的亲本选配提供依据,以早熟品种中薯3号为亲本分别与早熟、中早熟和晚熟亲本品种杂交形成的6个杂交组合后代为材料,对不同类型的杂交组合后代的熟性和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熟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存在细胞质效应的数量性状;配制早熟×晚熟组合既能保证杂交后代中有较高比例的早熟和中早熟材料,也能保证杂交后代中有较高比例的高产材料;中薯3号是一个优良的、配制早熟杂交组合的育种材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丽淑  樊吴静  杨鑫  谭冠宁  唐洲萍  何虎翼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方式下不同播种深度对马铃薯土壤水热及产量的影响,为冬种马铃薯栽培技术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费乌瑞它、丽薯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黑膜覆盖、稻草覆盖和常规种植3种栽培方式下的5、10、15和20 cm 4种不同播种深度处理,测定马铃薯土壤含水量、温度、物候期及产量等农艺性状。【结果】与常规种植相比,丽薯6号黑膜覆盖和稻草覆盖2种栽培方式下的土壤温度均提高1.9℃,在苗期、发棵期、结薯期,黑膜覆盖5~1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最大;在黑膜覆盖播种深度5和10 cm处理下,2个马铃薯品种的生育期最短;丽薯6号和费乌瑞它分别在黑膜覆盖播种深度为10和15 cm时,各农艺性状、产量(57.20、36.30 t/hm2)和经济效益表现最优。【结论】广西冬种马铃薯丽薯6号、费乌瑞它2个品种的最佳栽培方式分别为黑膜覆盖播种深度10和15 cm,研究结果可为广西冬种马铃薯生产合理选择和应用栽培方式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志鸿  张金文  王蒂  陈正华  
【目的】创造块茎高直链淀粉含量的转基因马铃薯材料。【方法】采用RT-PCR技术分别克隆了马铃薯Sbe1基因CDS内300bp的片段SⅠ和Sbe2基因CDS内410bp的片段SⅡ,并将SⅠ和SⅡ顺序连接得到融合片段SⅢ;以载体pHANNIBAL和pART27为基础,构建具有SⅢ反向重复结构的植物表达载体pRNAiⅢ;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马铃薯优良品种陇薯3号、甘农薯2号和大西洋。【结果】获得了融合片段SⅢ,构建了以Sbe1基因和Sbe2基因为靶标的RNA干扰载体pRNAiⅢ,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24个转基因株系,其中21个转基因株系试管薯的淀粉粒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表观直链淀粉含量介于59.3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先群  冉江  黄团  李丽  
为了鉴定马铃薯引进品种和变异材料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利用9对SSR引物对12个引进品种、12个费乌瑞它自然和辐射变异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对24份马铃薯参试材料的DNA进行PCR扩增共获得178条扩增条带,其中167个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3.8%,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数为18.6条。多态性条带中有84.4%的条带大小为120~950bp。24份参试材料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479~1.000。聚类分析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5处,参试材料可明显分为4个类群,全部变异材料均聚在1个类群,品种间的多态性和遗传距离大于变异材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玉汇  王丽  杨宏羽  余斌  李元铭  张俊莲  王蒂  
【目的】创造块茎高支链淀粉或纯支链淀粉含量的转基因马铃薯材料。【方法】以构建的由Patatin启动子驱动的pBI121g-PgABI为干扰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马铃薯优良品种甘农薯2号。用PCR、Southern blotting、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转基因植株,并对转基因植株的微型薯进行淀粉含量的测定。【结果】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10个转基因株系。PCR和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目的基因已被整合到基因组中,通过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转基因株系中GBSSI的表达均受到明显抑制,且在6个转基因株系中检测不到mRNA的表达。进一步通过real-time...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海洋  苗红梅  张体德  魏利斌  李春  王慧丽  段迎辉  琚铭  
【目的】探明芝麻栽培种与野生种种间杂交的亲和性,分析杂交后代遗传特征。【方法】以26个基因型(Sesamum indicum L.)与刚果野芝麻(Sesamum schinzianum Asch)和野芝1号(Sesamum radiatum Schum&Thonn)野生种为杂交亲本,借助胚培养技术获得种间杂交后代。采用SSR标记和生物学方法鉴定并分析杂交种F1的遗传特性。【结果】通过胚培养技术获得2 430个种间杂交F1株系,对部分材料的检测表明杂种阳性率为95.83%。刚果野芝麻×栽培种的正反交杂交率分别为34.62%(A)和11.54%(C),野芝1号×栽培种的正反交杂交率分别为1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翠红  黄明  陈淳  杨瑰丽  周丹华  黄钰婷  罗文龙  陈志强  王慧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花药培养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48对DNA指纹图谱标记以及10个已开发的分子标记对Y58S花培后代改良株系M196S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以及高分辨溶解曲线检测.DNA指纹图谱鉴定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M196S的血缘与亲本的遗传相似度为0.45~0.69;基因分型结果表明,改良后的株系M196S含有2个纯合稳定的基因Wxb(低直链淀粉基因)和Rf3(野败不育恢复基因).研究结果证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可在早期为花药培养后代高效地选择出目标植株,同时可鉴别出混杂的母本杂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和顺荣  木德伟  王建忠  李世强  蒋春秀  海秀芝  赵卫华  
马铃薯晚疫病是世界性的毁灭性病害,也是影响迪庆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将会使迪庆马铃薯产业崩溃。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较为困难,必须采用综合防治的措施来控制或减轻发生危害,为提高预防及综合防治能力,迪庆州土肥站对马铃薯晚疫病避病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经在迪庆冬作马铃薯生产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避病增产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