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4)
- 2023(8853)
- 2022(8067)
- 2021(7739)
- 2020(6494)
- 2019(15130)
- 2018(15151)
- 2017(29391)
- 2016(16237)
- 2015(18250)
- 2014(18364)
- 2013(18211)
- 2012(16623)
- 2011(14912)
- 2010(14607)
- 2009(13184)
- 2008(12575)
- 2007(10671)
- 2006(9077)
- 2005(7735)
- 学科
- 济(60142)
- 经济(60076)
- 管理(44430)
- 业(42064)
- 企(35481)
- 企业(35481)
- 方法(30511)
- 数学(26378)
- 数学方法(26053)
- 学(16506)
- 农(15618)
- 中国(14414)
- 财(14152)
- 业经(13210)
- 地方(12309)
- 理论(10776)
- 和(10729)
- 农业(10543)
- 贸(10331)
- 贸易(10327)
- 环境(10178)
- 易(10006)
- 技术(9876)
- 务(9419)
- 财务(9361)
- 财务管理(9346)
- 制(9330)
- 企业财务(8848)
- 教育(8808)
- 划(8725)
- 机构
- 大学(228054)
- 学院(225980)
- 管理(91680)
- 济(81770)
- 理学(80533)
- 经济(79830)
- 理学院(79589)
- 管理学(78100)
- 管理学院(77712)
- 研究(76502)
- 中国(53743)
- 科学(52587)
- 京(49321)
- 农(40831)
- 所(40008)
- 业大(38667)
- 研究所(37235)
- 财(35425)
- 中心(33568)
- 农业(32383)
- 江(31374)
- 北京(31050)
- 范(30120)
- 师范(29813)
- 财经(29394)
- 院(28165)
- 经(26759)
- 州(25938)
- 技术(25173)
- 师范大学(24305)
- 基金
- 项目(165249)
- 科学(128049)
- 基金(118719)
- 研究(116852)
- 家(105199)
- 国家(104358)
- 科学基金(88499)
- 社会(69854)
- 社会科(66013)
- 社会科学(65995)
- 省(65117)
- 基金项目(64363)
- 自然(60914)
- 自然科(59454)
- 自然科学(59441)
- 自然科学基金(58325)
- 划(55356)
- 教育(52843)
- 资助(49242)
- 编号(47818)
- 成果(37967)
- 重点(36980)
- 部(35347)
- 发(34534)
- 创(34149)
- 课题(32594)
- 科研(32381)
- 创新(31826)
- 计划(31749)
- 大学(30133)
共检索到311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梦芸 刘奎彬 门福义
本文研究了萌芽期间的带毒种薯和无毒种薯在超弱发光强度、过氧化物酶同功酶活性、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碳氮代谢等方面的生理变化以及植株生育和块茎形成等指标。结果表明,带毒种薯和无毒种薯对上述生理指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带毒种薯在生产能力上表现了显著的弱势。在高温贮藏条件下,带毒种薯和无毒种薯的上述差异更为明显。可见种薯萌芽期的生理变化对病毒的感应十分敏感,因此根据种薯生理变化进行病毒的早期鉴定和优质种薯的选择也许是可行的。
关键词:
马铃薯种薯 带毒种薯 生理签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居玉玲 古瑜 王炳君 蒋蕾 罗智敏 李戍彤 魏众济
采用激素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贮存在 3种温度下 ,4个不同处理的微型薯内源激素GA3、IAA和ABA含量的变化及对微型薯休眠的影响 ;微型薯经外源激素和化学药剂处理后 ,在不同贮存温度下 ,观察其萌芽状况。结果表明 :GA3,ABA和IAA的含量呈上下起伏的变化 :萌芽前 ,ABA含量下降 ,而GA3含量上升 ,二者的比值随着打破休眠而缩小 ;在外源激素和化学药剂处理试验中 ,1%硫脲浸泡微型薯 1h ,在 2 5℃条件下萌芽最早 ,且芽长而粗 ;10mg/LGA3和 10mg/LIAA + 10mg/LGA3亦能提前打破休眠 ;温度对促进微型薯的萌芽及对外源激素和化学药剂的吸收...
关键词:
马铃薯 微型种薯 休眠 激素 萌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林丽 颜霞 赵亚兰
用肿囊腐霉的孢子悬液分别对脱毒马铃薯抗病自交系 F1 和感病自交系 F的扦插苗进行接种 ,并测定了接种后根中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过氧化物酶 (POD)、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 ,接种后 ,脱毒马铃薯抗病自交系 F1 的 PAL 活性曲线呈现 2个峰 ,而感病自交系 F的 PAL 活性曲线呈现 1个峰 ;病原菌感染早期 ,F1 ,F的 POD和 SOD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到后期 ,F1 的 POD和 SOD活性均迅速回升 ,而 F的则继续维持低水平 ;F1 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接种后呈现 1个峰 ,到后期维持较高含量 ,而 F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持...
关键词:
马铃薯脱毒苗 青枯病 根部生理变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家金 彭昕琴 刘代 邹剑锋 熊兴耀
对马铃薯愈伤组织在常温(23~25℃)和低温(4℃)下保存90d过程中所发生的部分生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SOD活性逐渐下降,但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常温条件;POD活性、Pro及可溶性糖含量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POD活性明显低于常温条件,但Pro及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常温条件.
关键词:
马铃薯 愈伤组织 低温保存 生理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建军 何卫 王克秀 桑有顺 唐铭霞 陈涛 陈萍萍 谢江
本文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和脱毒试管苗周期性繁殖总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脱毒后可以有地提高产量和品质。而脱毒微型薯的生产,特别是雾化栽培技术的应用,较之常规基质栽培大大提高了种薯繁育效率并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正规的马铃薯供种体系,可为种薯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种薯生产体系总的发展趋势是技术更加成熟稳定和简化、繁育年限更短、效益更高。选用脱毒马铃薯种薯较之一般种薯更能显著的提高经济效益。在脱毒试管苗快繁过程中,繁殖总代数比每代繁殖增大倍数更重要。所以,减少繁殖周期从而增加一年内繁殖总代数对增加繁殖总量更为有效。同样,起始脱毒苗量也很重要,是纯粹的总量繁殖系数,增加起始脱毒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巧梅 谢晓亮 温春秀 马恢 尹江 吴志明
对张家口分离的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Hebei)的CP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以提纯的马铃薯植物总RNA为模板,应用RT-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PCR扩增产物克隆到质粒pMD18-T上,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cDNA片段由885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94个氨基酸组成的33 kD蛋白,与PVS外壳蛋白的大小一致,与国际基因库登记的几个株系相比,结果表明,PVS-Hebei与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2.4%~95.6%,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3.9%~98.0%,进化树分析表明,PVS明显存在2个组(组Ⅰ和组Ⅱ),PVS-Hebei归类为Ⅰ组,与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明月 秦玉芝 何长征 胡新喜 熊兴耀
为探寻南方冬闲田马铃薯高产优质的播种技术,分别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5月和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在湖南农业大学蔬菜试验基地进行春马铃薯播种时期、种植密度和播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南方冬闲田马铃薯生产最适宜的播种期为12月中、下旬,产量(20 952.60~24 924.30 kg/hm2)较高,效益好,不耽误后茬水稻的生产;种植行株距以50 cm×20 cm的产量和商品薯率较高;适宜的播种方式是种薯芽眼朝下,适当深播(10 cm),可获得出苗齐、出苗率高、长势旺盛的植株,同时可获得较高的商品薯率与马铃薯产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文才艺 吴元华 张艳红
感染马铃薯Y病毒脉坏死株系 (PVYN)后 ,敏感烟草体内的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升高 ,而抗性烟草的PPO活性降低 ,但其活性值均高于敏感烟草健康植株 ;敏感烟草从接种PVYN 后第 8d起出现 2条新的PPO同工酶谱带 ,而且随着病害程度的加重其强度增加 ,抗性烟草则没有新的PPO同工酶谱带出现 .在未接种的情况下 ,抗性烟草体内的PPO活性明显高于敏感烟草 ,其PPO同工酶谱带数比敏感烟草多 1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天英
“津引薯8号”脱毒马铃薯天津市兆发马铃薯新技术有限公司刘天英“津引薯8号”脱毒马铃薯,是一个早熟高产新品种。该项生产技术是天津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市兆发马铃薯新技术有限公司的发起者和组织者王炳君女士,经过34年苦心钻研脱毒马铃薯生产技术,利用生物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淑娜 金光辉 李鑫 王鹏程 张春雨
【目的】研究不同抗性马铃薯品种接种疮痂病菌后生理特性的变化,为辅助培育马铃薯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马铃薯抗病品种垦薯1号和感病品种荷兰15号感染疮痂病后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分析不同抗性马铃薯品种块茎感病后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丙二醛的变化规律。【结果】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 POD、PPO、SOD、丙二醛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接种后抗病品种POD、PPO活性均显著高于感病品种。疮痂病菌侵染马铃薯块茎后SOD活性处于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且感病品种酶含量高于抗病品种。接种疮痂病菌促进了抗、感品种中MDA含量的升高,且感病品种中MDA的含量始终高于抗病品种。【结论】不同抗性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块茎中POD、SOD、PPO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抗病品种块茎内POD活性和PPO活性在接种前后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感病品种在块茎内POD活性、PPO活性相对较低,说明块茎中POD活性和PPO活性在马铃薯品种抵抗疮痂病侵染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感病品种接种前后的SOD活性均明显高于抗病品种,接种后抗、感品种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疮痂病菌可诱导感病品种中SOD活性增加的效应更为明显。不同抗性马铃薯块茎接种疮痂病菌后,抗、感品种中MDA含量有所升高,感病品种高于抗病品种,表明感病品种细胞和生物膜被破坏的更严重。综上所述,接种疮痂病菌后,POD活性、PPO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可作为筛选马铃薯抗疮痂病品种的辅助指标。
关键词:
马铃薯 疮痂病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万林
分别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二倍体马铃薯栽培种(2n=2x=24)和四倍体马铃薯栽培种(2n=4x=48)的色素遗传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比较分析了Salaman遗传模型和Dodds遗传模型的异同,认为色素在二倍体和四倍体栽培种中的遗传位点是相同的,以Dodds的二倍体遗传理论为基础发展和完善后的色素遗传模型可以解释色素在二倍体和四倍体栽培种中的遗传现象。
关键词:
马铃薯栽培种 二倍体 四倍体 色素 遗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茂林 李树莲 周晓罡 丁玉梅 田志敏 董禄凤 计加富 谢维云
芽生长过长和细弱的种薯,需要抹芽播种,块茎表现出生理年龄老化,干瘪皱缩。抹芽种薯出苗晚,苗期的抗逆性差,植株生长势较弱,早衰。植株主茎细,匍匐茎多,形成块茎小而多,单株产量低、单薯重量低,商品率不高。最终产量降低15.56%~49.97%。单薯重量减少0.008~0.044 kg,单株重量减少0.01~0.22 kg,商品薯率减少12.49%~45.08%。
关键词:
马铃薯 种薯 抹芽播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邬备 李卓 向青苗 钱怀源 谢方平 刘大为 王修善
马铃薯切块播种是节约用种成本、打破薯种休眠的有效途径,针对马铃薯播种机传统圆形取种勺对切块薯种适应性较差,导致漏播率高,播种合格率低的问题,对马铃薯播种机取种勺进行了设计与仿真优化。在测定薯种力学特性参数的基础上,利用EDEM软件,选取Hertz-Mindlin接触模型,构建了切块薯种离散元模型。通过对切块薯种取种充种状态进行分析,以传统圆形取种勺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切口式马铃薯播种机取种勺,并确定了影响取种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切口圆心角、切口深度和切口个数为试验因素,以取种成功率、重种率和空种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三因素三水平虚拟仿真正交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切口式取种勺取种能力明显优于传统圆形取种勺,当切口圆心角为60°,切口深度为15 mm、切口数量为3个时,其取种效果最优。利用优化后的取种勺进行切块薯种播种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取种成功率为82.2%,重种率为7.1%,空种率为10.7%,相比于传统圆形种勺,其重种率降低约12个百分点,取种成功率提升约12.5个百分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进堂 李旭华 邹金秋
[目的]甘肃定西是全国马铃薯三大产区之一,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定西马铃薯"已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马铃薯及脱毒种薯产业优势基本形成。文章系统分析甘肃定西马铃薯及其脱毒种薯的发展现状、区位优势、定西存在问题,明晰进一步做大做强马铃薯及脱毒种薯产业的思路建议。[方法]课题组在甘肃定西马铃薯主产区安定、渭源、通渭、陇西、临洮等4县1区的10个乡镇、20个村、40个社、400户农户,通过逐户走访、与干部群众座谈、查阅资料文献等方法,分析总结得出相关结果和建议。[结果]甘肃定西马铃薯具有主食化加工势头强劲、脱毒种薯产业科技支撑显著增强、促进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等显著特色,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体现出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瓶颈制约因素。比如主食加工专用品种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够强、种薯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以及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该文通过总结现状、分析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定西马铃薯及脱毒种薯产业的思路与建议。[结论]甘肃定西马铃薯及脱毒种薯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必须做好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体系建设、品牌推广体系建设、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仓储营销体系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