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42)
2023(9238)
2022(8372)
2021(7972)
2020(6684)
2019(15781)
2018(15884)
2017(30401)
2016(16985)
2015(19381)
2014(19387)
2013(18966)
2012(17195)
2011(15338)
2010(15294)
2009(13554)
2008(13103)
2007(11101)
2006(9559)
2005(8025)
作者
(48672)
(40056)
(39961)
(38060)
(25604)
(19428)
(18212)
(16042)
(15331)
(14330)
(13952)
(13351)
(12674)
(12620)
(12379)
(12325)
(12240)
(11920)
(11425)
(11411)
(10142)
(9864)
(9664)
(9127)
(9099)
(9058)
(8939)
(8819)
(8151)
(8061)
学科
(62259)
经济(62190)
管理(46241)
(43738)
(36801)
企业(36801)
方法(32042)
数学(27700)
数学方法(27246)
(16453)
中国(15387)
(15111)
(14571)
业经(13595)
理论(13432)
地方(12968)
农业(11018)
教育(10854)
(10833)
技术(10613)
(10275)
贸易(10270)
(9950)
环境(9928)
(9763)
财务(9702)
财务管理(9684)
(9534)
企业财务(9169)
(8986)
机构
大学(233456)
学院(232756)
管理(94911)
(83961)
理学(83160)
理学院(82241)
经济(81877)
管理学(80605)
管理学院(80217)
研究(74865)
中国(52394)
(49936)
科学(49823)
(38175)
(37866)
业大(37446)
(36723)
研究所(34970)
中心(33450)
(32428)
(31885)
师范(31607)
北京(31592)
财经(30419)
农业(30096)
(27677)
(27365)
技术(27216)
(26976)
师范大学(25416)
基金
项目(166852)
科学(129637)
研究(122031)
基金(118438)
(103327)
国家(102460)
科学基金(87723)
社会(72650)
社会科(68685)
社会科学(68663)
(66921)
基金项目(63731)
自然(59118)
自然科(57720)
自然科学(57710)
教育(57434)
自然科学基金(56615)
(56170)
编号(51326)
资助(49689)
成果(41307)
重点(37229)
(36102)
课题(35483)
(34806)
(34693)
创新(32299)
科研(32004)
项目编号(31559)
大学(31214)
期刊
(87553)
经济(87553)
研究(64994)
中国(42738)
学报(39147)
科学(35018)
(34407)
管理(33579)
教育(32907)
大学(28797)
学学(26875)
(25976)
农业(24673)
技术(22069)
(14789)
金融(14789)
业经(14565)
图书(14421)
财经(13560)
经济研究(13138)
(12680)
科技(12230)
理论(12116)
实践(11476)
(11476)
(11355)
技术经济(11228)
情报(11082)
问题(11075)
(10663)
共检索到324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顒  
采用MS基本培养基,分别加入甘露醇、BAP、CCC等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不同的条件下,对马铃薯新品种川芋56试管种质(试管苗、试管薯)进行繁殖、保存、生产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试管苗快速繁殖以液体MS+70ppm B9的培养基效果好,用此方法培育的试管苗不仅健壮而且繁殖系数可提高10倍以上。试管苗保存最佳配方为:固体MS+6ppm BAP;生产试管薯的最优组配为:黑暗条件下,液体MS+500~700ppm CCC+3~5ppm BA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万林  何卫  李天  胡建军  王克秀  唐铭霞  陈萍萍  王余明  
本研究以川芋117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壮苗培养基筛选和添加香豆素或B9诱导结薯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川芋117最佳壮苗培养组合为:蔗糖浓度40 g/L、活性炭0.5 g/L、CCC 100 mg/L、烯效唑0.8 mg/L的MS培养基。添加香豆素或B9的试验表明香豆素在增加川芋117所结薯中大薯数有显著作用,大薯数较高,适宜浓度为100 mg/L。B9在浓度为40 mg/L时各指标结果最理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萍  马朝宏  颜谦  丁海兵  
为提高马铃薯茎尖剥离脱毒培养过程中的成苗率,对马铃薯茎尖诱导培养基的pH值、糖和琼脂浓度对黄化苗发生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pH值及琼脂的使用浓度对预防黄化苗的发生有显著作用,当它们分别在6.0~6.5和7 g/L时,黄化苗发生率最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宇波  柳俊  谢从华  蔡兴奎  
试验以马铃薯试管苗叶片为原生质体来源 ,通过研究材料预处理方法对原生质体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培养方式及培养基中糖醇与细胞分裂和愈伤组织形成的关系 ,优化并建立了高效稳定的原生质体培养体系 ,获得了 2个双单倍体系的叶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源  陈耀锋  李春莲  余玲  任慧莉  李映梅  
以克新12号、克新13号、东农303和早大白4种马铃薯试管苗茎段为材料,研究各品种的组织培养体系。结果发现,克新13号和克新12号的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2 mg/L 6-BA+1 mg/L 2,4-D;东农303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2 mg/L 6-BA+0.5 mg/L 2,4-D;早大白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2 mg/L 6-BA+0.5 mg/L 2,4-D。用上述最适诱导培养基培养,各品种的愈伤诱导率分别为100%,100%,100%和90%。克新13号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30 g/L蔗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柳寒  谢婷婷  徐君  柳俊  
以3个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品系Solanum chacosense(cha)、CE76和E3为试验材料,于基础培养基添加3种浓度(10、15、20μmol/L)的嘧啶醇,探讨不同浓度嘧啶醇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同时对添加嘧啶醇的培养基中生长的试管苗进行恢复培养后,选用RAPD和ISSR两种分子标记进行遗传稳定性分析,为嘧啶醇在马铃薯资源保存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嘧啶醇可显著抑制3个马铃薯品系试管苗的生长(P<0.01),且不同浓度的嘧啶醇对不同马铃薯品系试管苗产生的抑制效率不同;恢复生长研究表明嘧啶醇不会导致试管苗的玻璃化或恢复生长缓慢等变异;遗传稳定性研究显示使用嘧啶醇保存的不同品系试管苗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一盛  何卫  王西瑶  王克秀  唐铭霞  彭洁  王余明  贾巍巍  
为探索山梨醇对马铃薯试管苗低温保存的影响,本研究以马铃薯品种川芋117试管苗为材料,对其在4℃低温下的保存时间、生理变化以及保存后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Ms培养基内添加20 g·L-1山梨醇,结合4℃的低温处理,能显著抑制马铃薯试管苗的株高,减缓其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下降速度;通过复壮检测,加入20 g·L-1山梨醇4℃低温保存后的马铃薯试管苗,在株高、叶数、茎粗、茎节数、根长等性状上未发现明显变异;通过RAPD技术对200条随机引物进行筛选检测,无明显的变异条带,加入20 g·L-1山梨醇4℃低温保存的马铃薯试管苗,在储存过程中未发现遗传物质改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萍  马朝宏  颜谦  
为降低甘薯试管苗的生产成本,对0~4茬甘薯试管苗的生长特性、移栽成活率及结薯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茬甘薯试管苗可作为基础苗被用于试管苗扩繁,亦可移栽入网棚内生产原原种;3~4茬苗虽成苗率低,但结薯习性与对照差异不大,故最好用于网棚移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君  杨文杰  蔡兴奎  柳俊  
将35个不同基因型的马铃薯试管苗单节段接种在添加20μmol/L嘧啶醇的MS培养基中,在光照16 h/d和(17±1)℃温度条件下培养6个月后,分析嘧啶醇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除基因型CE76外,20μmol/L嘧啶醇对于参试基因型试管苗生长速度均有显著的延缓作用,但在基因型间存在较大差异。80%左右的基因型在添加嘧啶醇的培养基中培养6个月后其试管苗株高低于8 cm,其抑制率在50%以上。添加嘧啶醇培养基中培养的试管苗长势健壮,节间距显著缩短而节数没有显著减少,嘧啶醇也强烈地抑制根伸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邢宇俊  程智慧  
研究了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菌株5-4在不同培养基、光照、温度、pH值、振荡培养方式等条件下产生毒素的情况,并用番茄种子发芽法检测了毒素的毒性。结果表明,适宜马铃薯晚疫病菌粗毒素培养的培养基为黑麦液体培养基,培养基pH值为6.0-7.0,培养温度20-22 C,在黑暗条件下连续振荡培养16 d时产生的粗毒素的毒性最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洁  曹琳琳  王越  王力明  苗佳琪  杜鹃  柳俊  蔡兴奎  
为提高马铃薯试管苗质量,优化种苗生产,改良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体系,采用无糖组织培养技术,以马铃薯早熟品种"华薯1号"的脱毒试管苗为材料,以MS培养基附加4%蔗糖培养基为对照(CK),比较无糖培养技术对试管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探究无糖组培下不同培养基、支撑物及接种方式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组织培养相比,无糖组织培养下试管苗生长速度快,试管苗更健壮,在马铃薯脱毒种苗生产上更具优势。无糖组织培养条件下,去除MS培养基中的有机成分,仅包含无机成分,对脱毒种苗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更能有效降低污染。以蛭石为支撑物代替琼脂的试验结果显示,以蛭石为支撑的脱毒种苗生长速度快,节间较长,有"徒长"迹象。在以蛭石为支撑物培养条件下,比较单双节段的扦插试验结果显示,双节段扦插的种苗生长状况显著优于单节段扦插,且双节段扦插成活率更高,节段较大便于机械手操作。进一步将无糖组织培养试管苗扦插至网室生产微型薯,与传统的有糖培养试管苗相比,两者微型薯的结薯数量和大小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建立的新型无糖组织培养技术,可缩短马铃薯种苗的培养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简化微型薯生产扦插繁育程序,为实现马铃薯种苗机械化扦插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姚裕琪  梁德霖  孔繁春  
结合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工作,对用于该菌生长的豆类培养基进行了比较,从中选出日本菜豆制作的培养基,在对晚疫病菌菌株的分离、培养、保存等方面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开展晚疫病菌的研究工作十分有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志刚  李瑞宁  黄文文  
马铃薯试管薯诱导是构建种薯工厂化生产的现代繁种工业体系的关键技术之一,但该技术正受制于试管薯诱导率低及个体质量小的问题。试管薯的生育进程包括试管苗壮苗、试管薯诱导和膨大,并受基因、物理环境和外源激素等因素的影响。作为物理环境因子,光驱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光密度与光谱对试管薯的诱导、膨大期物质积累以及光合产物的转运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光环境因子优化是提高马铃薯脱毒试管薯产量和质量的可行途径之一。试管薯是植物储藏器官,探索光密度和光谱影响其生育进程的机制,将有助于从物理光谱角度,更精细地获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崇坚  谢从华  柳俊  李培武  张文  
对鄂马铃薯 1号 (E1)及南中 5 5 2 (N5 5 2 )在不同光照处理下试管苗的结薯情况及内源生长物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各诱导物质在整个培养期间变化较大 ,其中以块茎大量形成期增加最为明显。试验发现 ,内源GA3 水平负相关于单株结薯数 ,但为匍匐茎伸长所必需 ,JA含量则与块茎形成呈正相关。而GA3 与ABA及JA的比值皆显著负相关于单株结薯数。说明各生长物质为试管苗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 ,而它们之间的平衡水平则可能调控着块茎的形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大清  王雪英  李亚男  
 选用马铃薯Mira和N552继代脱毒苗为材料,在人工诱导条件下研究水杨酸 (SA)、茉莉酸甲酯 (MJ)对试管马铃薯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SA和JA均能提高微薯的结薯率,其中SA的最佳浓度为10. 0×10-1mol/L,MJ的最佳浓度为 10×10-6 mol/L,但Mira和N552对SA和MJ诱导反应的敏感程度有差异。SA对Mira和N552的单株结薯数影响较小,但对提高两品种的单株结薯重有明显作用。MJ对Mira的单株结薯数和单薯重有显著促进效应,但对N552的作用不显著。与对照比较, SA和MJ处理均导致茎叶和微薯的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但对淀粉含量表现为茎叶中的下降,微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