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4)
- 2023(7853)
- 2022(7013)
- 2021(6523)
- 2020(5834)
- 2019(13358)
- 2018(13275)
- 2017(25929)
- 2016(14684)
- 2015(16746)
- 2014(17173)
- 2013(17209)
- 2012(16468)
- 2011(15043)
- 2010(15387)
- 2009(14158)
- 2008(14600)
- 2007(13552)
- 2006(11486)
- 2005(10464)
- 学科
- 济(60130)
- 经济(60064)
- 业(39929)
- 管理(39857)
- 企(31974)
- 企业(31974)
- 方法(30828)
- 数学(27189)
- 数学方法(26846)
- 财(16609)
- 农(16582)
- 学(15479)
- 中国(15048)
- 制(12191)
- 贸(12050)
- 贸易(12047)
- 易(11700)
- 业经(11169)
- 地方(10807)
- 务(10744)
- 农业(10731)
- 财务(10712)
- 财务管理(10679)
- 银(10147)
- 企业财务(10133)
- 银行(10101)
- 融(9588)
- 金融(9586)
- 行(9556)
- 理论(9532)
- 机构
- 大学(222089)
- 学院(219182)
- 济(85930)
- 经济(83929)
- 管理(78770)
- 研究(77558)
- 理学(67680)
- 理学院(66813)
- 管理学(65351)
- 管理学院(64933)
- 中国(57440)
- 科学(51219)
- 京(47695)
- 农(46785)
- 所(42486)
- 财(40425)
- 研究所(38749)
- 业大(37765)
- 农业(37566)
- 中心(35738)
- 江(34173)
- 财经(32222)
- 北京(29829)
- 经(29174)
- 范(29050)
- 师范(28659)
- 州(27108)
- 院(26820)
- 经济学(26622)
- 省(25045)
- 基金
- 项目(143302)
- 科学(109880)
- 基金(102823)
- 研究(98447)
- 家(92141)
- 国家(91385)
- 科学基金(75510)
- 社会(60370)
- 社会科(57078)
- 社会科学(57055)
- 省(56182)
- 基金项目(54283)
- 自然(50877)
- 自然科(49713)
- 自然科学(49691)
- 自然科学基金(48821)
- 划(48033)
- 教育(46090)
- 资助(43674)
- 编号(39195)
- 成果(33233)
- 重点(32838)
- 部(31972)
- 发(29994)
- 创(28848)
- 计划(28340)
- 科研(28335)
- 课题(27558)
- 创新(27084)
- 性(26603)
共检索到325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建飞 段绍光 庞万福 卞春松 刘杰 金黎平
早熟马铃薯品种熟期短,经济效益高,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作物之一。为了解马铃薯熟性的遗传规律,为早熟品种选育的亲本选配提供依据,以早熟品种中薯3号为亲本分别与早熟、中早熟和晚熟亲本品种杂交形成的6个杂交组合后代为材料,对不同类型的杂交组合后代的熟性和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熟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存在细胞质效应的数量性状;配制早熟×晚熟组合既能保证杂交后代中有较高比例的早熟和中早熟材料,也能保证杂交后代中有较高比例的高产材料;中薯3号是一个优良的、配制早熟杂交组合的育种材料。
关键词:
马铃薯 熟性 早熟育种 亲本配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天俊 王英超 张坤婷 潘淑英 宋桂敏 王通 李振国 刘炳才 李秀红
对3个不同绵羊类群(无角道塞特二代公羊、杜泊一代公羊、杜泊二代公羊)共8个样本应用20个随机引物扩增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在20个随机引物中,有7个随机引物扩增出不同程度的清晰可辨的RAPD谱带,其中标记总数为35条,多态标记数为24条。共得到147条清晰的谱带。杜泊一代与杜泊二代2个种群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080 9;杜泊一代与无角道塞特2个种群间遗传距离最大,为0.515 2。
关键词:
随机扩增多态DNA 绵羊 遗传距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红 毕阳 李昌健 王毅 李生娥 刘耀娜 王斌
【目的】研究抗/感干腐病的马铃薯品种‘青薯168’和‘陇薯3号’块茎间愈伤能力的差异,从木质素与软木脂积累以及苯丙烷代谢角度探讨导致差异的原因。【方法】以抗病品种‘青薯168’和感病品种‘陇薯3号’块茎为试材,人工模拟损伤后置于常温下进行愈伤,通过测定损伤块茎愈伤期间失重率的变化和块茎在不同愈伤时期接种硫色镰孢(Fusarium sulphureum)后病情指数的变化评价愈伤效果,利用间苯三酚-HCl和甲苯胺蓝-中性红染色法分别观察块茎损伤部位木质素与软木脂的形成,并量化木质化细胞层厚度和软木脂荧光强度以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 块茎 愈伤 苯丙烷代谢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自强 于肖夏 鞠天华 马艳红 于卓 蒙美莲 李长青
为明确36个马铃薯品种在DNA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差异,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多态性进行了分析。试验从9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适宜于36个马铃薯品种基因组DNA扩增的引物10对,PCR扩增获得301个SSR条带,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71.1%。引物STACCA3和SSR111扩增的SSR指纹图谱差异明显,可作为36个马铃薯品种间鉴别的分子依据。36个马铃薯品种间的遗传距离(GD)变幅为0.33~0.85,平均为0.54,其中,大于GD平均值的品种有20个,占供试品种的55.56%。以GD值0.57为基准,将36个马铃薯品种划分成7类,从DNA分子水平揭示出各供试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 SSR分析 遗传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思泱 于卓 蒙美莲 马艳红 刘宇杰 甘霖 张自强 李长青
为了解彩色马铃薯黑美人、拉塞特-01、底西芮、青薯168、水洗红、涩皮红6个品种在DNA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差异性,对彩色马铃薯种质鉴定及杂交选育提供依据,试验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个ISSR适宜引物共扩增出151个条带,其DNA片段长度多为250~2000bp,其中多态性条带136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8.2%。6个彩色马铃薯品种间的遗传距离(GD)为0.4388~0.6444,平均为0.5394。以GD值0.55为基准,6个材料聚为3类:第一类为底西芮、青薯168和涩皮红,第二类为拉塞特-01和黑美人,水洗红单独聚为一类,6个彩色马铃薯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存...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品种 遗传差异 ISSR分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苏胜彦 董在杰 曲疆奇 梁政远 张建桥 刘伟 马良骁 袁新华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利用杂种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期望从可能产生的多个复合杂交组合中寻找可能的优良组合。实验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方差组分剖分、灰色关联度、比较不同方法的预测效果对建鲤、黄河鲤、黑龙江野鲤3个鲤群体双列杂交F1代杂种优势的利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未考虑PIT标记和考虑PIT标记时所测性状对体重影响作用不同。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2个时期的体长(体长和标记体长)对体重均有影响;(2)不同组合、组合内家系间以及初始体重和雌性的互作固定效应显著;(3)3种不同预测方法的分析表明,组合Hyj,Hjy和JJh可在复合育种时优先考虑。实验结果表明,杂交F1代体重与初始体重和性别(尤其是雌性)...
关键词:
鲤 方差组分 灰色关联度分析 杂交预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雪 吴觉天 王毅 姜红 毕阳 司敏 张静荣 徐洁
【目的】研究外源ABA处理对采后‘陇薯3号’马铃薯块茎愈伤效果的影响,分析苯丙烷代谢及抗氧化酶在愈伤中的作用机理。【方法】以‘陇薯3号’马铃薯块茎为试材,人工损伤后用不同浓度脱落酸(ABA)处理,评价处理块茎在常温((20±3)℃,湿度(80±5)%)及黑暗条件下的愈伤效果,分析100 mg·L(-1)ABA处理后块茎伤口处组织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和代谢产物积累以及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变化,扫描电镜观察伤口处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结果】不同浓度ABA处理均有效促进了块茎愈伤,其中以100 mg·L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秋菊 崔学强 邓杰玲 黄昌艳 殷文忆 张自斌
为获取性状优良的子代单株用于后续新品种培育和优质亲本的选配,采用iPBS与形态学双标记鉴定方法,对‘粉条纹’石斛(母本)与‘丹绒之星’石斛(父本)杂交组合进行遗传鉴定研究。结果表明:iPBS标记鉴定36个子代植株均为真杂种,在遗传距离0.71处,亲本及36个子代可分为3大类群,子代先与父本聚为一类再与母本聚合,两亲本与子代的遗传相似系数父本(0.686 1)>母本(0.510 5);形态学鉴定显示两亲本在各个性状上均存在较大差异,子代假鳞茎高度均值为25.48 cm,假鳞茎直径1.14 cm,叶片长度14.17 cm,叶片宽度3.45 cm,子代株型与叶型大小主要介于双亲间;子代花横径均值为4.96 cm,花纵径均值为5.75 cm,两者优于双亲的比例分别为16.67%和2.78%,多数子代植株花型较父母本偏小;在花部性状中,上萼宽、侧萼长宽和侧瓣长4个性状表现出一定超亲优势,唇瓣长和花梗数2个性状展现出较强的中亲优势,其余性状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衰退趋势;子代在花色遗传上以父本的白紫色系为主,并在双亲花色色谱基础上展现梯度变化。综上,iPBS分子标记可有效提高鉴定石斛兰杂种的效率,形态学标记鉴定有助于高效选育性状优良的子代个体,2种标记方法均可有效缩短石斛兰杂交育种进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佩华
采用马铃薯新型栽培种,经初次轮回选择改良后,在四川省凉山州开展了选留其后代材料群体遗传多样性无性世代评价、鉴定、筛选,并继续进行轮回选择、半同胞轮回选择或直接采集F1分离世代植株的实生籽,继续培育评价筛选。结果表明,初步获得了9个具有不同抗病性、长势强劲或品质优的不同类型种质资源,克服了其原生境的短日性,且开花繁茂,性状稳定,其性状表现出与普通栽培种Mira、凉薯97有较多的相似性,为综合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
新型栽培种 群体改良 种质资源 性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明 朱维贤 刘卫民 邹万君 张丽芳 蒋瑜 汪忠明
在引进CIP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组合在云南省应用成功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高原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引进现有组合的亲本材料开展了马铃薯杂交制种关键技术的研究试验,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适合于云南高原地区的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的制种技术。结果表明,杂交制种时,应选择母本适当的花期,并进行重复授粉,可有效提高结果率;昆明地区7~9月份温湿度适中,较适宜马铃薯杂交制种。而一天中早上温湿度更适宜马铃薯杂交制种,下午则温度偏高,湿度较低,因此上午授粉的平均结果率高于下午的平均结果率。开花数、结果率、果实大小以及产籽量等,从母本的第一台花序到第四台花序依次减少;母本天然结果是传媒昆虫引起的,母本本身属雄性不育,因此...
关键词:
马铃薯 杂交实生种子 杂交制种技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春 梁思慧 陈正武 陈娟 李燕 乔大河 郭燕 张小琴
【目的】探明黄色芽叶茶树新品种黄金芽自然杂交后代的生化品质,为特异叶色茶树品种黄金芽的系统鉴定、本地化改良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111份黄金芽自然杂交后代单株的没食子酸、咖啡碱、EGC、C、EC、EGCG、GCG、ECG和茶氨酸等生化性状,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生化品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2个生化性状的变异系数为8.47%~126.53%,平均为34.90%,GCG最大,没食子酸(82.91%)其次,咖啡碱最小;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983~2.088,平均为1.896,咖啡碱最大,酯型儿茶素(2.057)其次,没食子酸最小。12个生化性状相关性存在一定规律,儿茶素类指标间相关性较强,9个儿茶素类指标的36对相关系数中25对达极显著正相关,1对达显著正相关;咖啡碱与EGCG、ECG、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94、0.357、0.460和0.386;茶氨酸与咖啡碱、EC和非酯型儿茶素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12、-0.228和-0.190,与EGCG、ECG、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2、-0.414、-0.402和-0.430。主成分分析提取到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3.541%,第1主成分的决定生化因子包括酯型儿茶素、儿茶素总量、EGCG和ECG,是评价111份黄金芽后代生化性状优劣的关键;各材料主成分得分和排序表明,HJY-F1-52、HJY-F1-82、HJY-F1-61和HJY-F1-46生化性状较优,可作为优良株系开展后续研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11份黄金芽后代可分为4类,第Ⅱ类主要生化特点为咖啡碱、EGCG、ECG、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含量较高,而茶氨酸含量较低;第Ⅳ类主要生化特点是咖啡碱、C、EGCG、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含量较低,茶氨酸含量较高;第Ⅰ类和第Ⅲ类介于二者之间。【结论】黄金芽自然杂交后代生化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合主成分综合得分,筛选出HJY-F1-52、HJY-F1-82、HJY-F1-61和HJY-F1-46共4份生化性状表现较优的茶树种质,可进一步研究形成新品种,开发茶叶新产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洋 王瑞 何祥凤 赵祥云 王树栋 王文和
为了研究百合观赏性状的遗传和变异规律,以亚洲百合品种Easy Dance与Pearl Carolina杂交获得的161株杂交后代为研究对象,对株高、花色、斑点、花冠直径、内轮外花被长和宽、外轮花被片长和宽、花丝长、子房长、花柱长等11个主要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的花色多呈不同深浅的橙色,只有少量的黄色个体,表现为不完全显性;斑点在后代中分离出的4种类型为两种斑点、只有刷状斑点、只有突起型斑点和无斑点,其分离比为10∶3∶2∶1。9个数量性状间的变异系数为10.64%~26.20%,其中内轮花被片长变异系数最小,花丝长变异系数最大。株高、花冠直径、内轮花被片长、内轮花被片宽、外轮花被片长、子房长、花柱长分别占中亲值的148.09%、121.97%、114.12%、127.59%、119.59%、124.99%和122.09%,表现出了一定的杂交优势,外轮花被片宽和花丝长表现出减小的趋势。9个数量性状在后代中的中亲优势率为-2.38%~48.09%,除了外轮花被片宽和花丝长外,其他7个性状均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9个数量性状组成的36对相对性关系中,有20对达到了极显著相关(p<0.01)和3对达到了显著相关(p<0.05),各性状间相关性紧密。杂交后代性状分离广泛,出现了大量的超亲个体,有利于选择性状优良的单株。
关键词:
百合 杂交 性状 遗传变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先群 冉江 黄团 李丽
为了鉴定马铃薯引进品种和变异材料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利用9对SSR引物对12个引进品种、12个费乌瑞它自然和辐射变异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对24份马铃薯参试材料的DNA进行PCR扩增共获得178条扩增条带,其中167个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3.8%,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数为18.6条。多态性条带中有84.4%的条带大小为120~950bp。24份参试材料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479~1.000。聚类分析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5处,参试材料可明显分为4个类群,全部变异材料均聚在1个类群,品种间的多态性和遗传距离大于变异材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建霞 雷海英 温日宇 郭耀东 王润梅 周凤
利用SSR标记技术对山西省12份马铃薯主栽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1对多态性高、谱带清晰的引物,共检测到79个等位位点,其中,77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达97.5%;S189、S151和STM001这3个引物扩增的DNA指纹图谱差异明显,可作为12份马铃薯品种间鉴别的分子依据;12份材料的遗传距离介于0.209 2~0.626 9之间,平均值为0.421 7。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32处,将12份材料划分为4类,第Ⅰ类有3个品种(费乌瑞它、大西洋和冀张薯8号),同薯24和紫花白分别归为第Ⅲ类和第Ⅳ类,其余7个品种归为第Ⅱ类(其中全部为山西省选育的马铃薯品种,亲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铭霞 何卫 胡建军 王克秀 陈萍萍 牟文平 杨麟
简单重复序列(SSR)是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一种有效分子标记。选用四川省现有及引进的马铃薯品系(种)42份,利用已发表的马铃薯SSR引物进行扩增,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供试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1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6对多态性高、扩增稳定、重复性好的引物,16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3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6,占总扩增位点的89.2%。利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四川省栽培的马铃薯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
关键词:
马铃薯 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