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20)
- 2023(17213)
- 2022(14653)
- 2021(13624)
- 2020(11265)
- 2019(25403)
- 2018(25015)
- 2017(47258)
- 2016(26002)
- 2015(28761)
- 2014(28518)
- 2013(28171)
- 2012(26172)
- 2011(23811)
- 2010(23814)
- 2009(21484)
- 2008(20815)
- 2007(18164)
- 2006(16019)
- 2005(14173)
- 学科
- 济(106988)
- 经济(106889)
- 管理(69531)
- 业(66391)
- 企(52097)
- 企业(52097)
- 方法(42720)
- 数学(36811)
- 数学方法(36413)
- 中国(30803)
- 农(30372)
- 地方(28599)
- 学(25394)
- 业经(24154)
- 财(23052)
- 农业(20887)
- 贸(19696)
- 贸易(19683)
- 易(19023)
- 环境(17980)
- 制(17799)
- 技术(16802)
- 和(16757)
- 银(16653)
- 银行(16575)
- 融(16323)
- 金融(16320)
- 理论(16060)
- 行(15948)
- 地方经济(15627)
- 机构
- 学院(365661)
- 大学(365474)
- 济(142349)
- 管理(139718)
- 经济(139214)
- 研究(132014)
- 理学(120736)
- 理学院(119214)
- 管理学(117049)
- 管理学院(116406)
- 中国(96438)
- 科学(86354)
- 京(79631)
- 农(70127)
- 所(68583)
- 研究所(63042)
- 财(62194)
- 业大(60798)
- 中心(58764)
- 农业(55190)
- 江(53955)
- 范(50902)
- 北京(50617)
- 师范(50286)
- 财经(49574)
- 院(48146)
- 经(45121)
- 州(44141)
- 经济学(41590)
- 师范大学(40784)
- 基金
- 项目(256451)
- 科学(199540)
- 基金(183302)
- 研究(181770)
- 家(163431)
- 国家(162032)
- 科学基金(136714)
- 社会(112884)
- 社会科(106819)
- 社会科学(106789)
- 省(101778)
- 基金项目(98257)
- 自然(91063)
- 自然科(88862)
- 自然科学(88834)
- 自然科学基金(87184)
- 划(86471)
- 教育(82502)
- 资助(74460)
- 编号(73513)
- 发(58799)
- 重点(58504)
- 成果(58330)
- 部(54598)
- 创(52978)
- 课题(51652)
- 创新(49471)
- 科研(49249)
- 计划(48741)
- 大学(45985)
- 期刊
- 济(159274)
- 经济(159274)
- 研究(106391)
- 中国(72443)
- 学报(66893)
- 农(64121)
- 科学(59349)
- 管理(50299)
- 大学(48954)
- 学学(46382)
- 农业(44450)
- 财(44139)
- 教育(42179)
- 融(31679)
- 金融(31679)
- 技术(30105)
- 业经(27908)
- 经济研究(25599)
- 财经(23218)
- 业(23053)
- 问题(20724)
- 科技(19938)
- 经(19833)
- 图书(18889)
- 资源(18454)
- 版(18247)
- 业大(17953)
- 技术经济(16940)
- 理论(16814)
- 商业(16748)
共检索到539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农定飞 韩方虎 杨美临
以金沙江一级支流马过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GIS支持下,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前后(2002年2013年)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变化;应用缓冲区分析法,选取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分维数、蔓延度、香浓多样性指数等对景观结构变化进行评价,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前后流域景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流域内不同地利用类型均发生了变化,流域尺度上表现为人工表面、水田面积明显增加,草地、水体、灌木等面积明显减少,但流域主要植被类型未发生变化,仍以森林为主;高覆盖度植被分布面积有一定程度减小,但总体仍以中覆盖度、中高覆盖度和高覆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亦秋 鲁春霞 邓欧 焦有权
通过1973—2010年4期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和景观格局指数计算,分析水电梯级开发背景下以流域主要干支流为轴线的不同缓冲区内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异动态。结果表明:各缓冲区内不同时期的综合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在0.13~0.39之间变动,由内向外综合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有增大的趋势;各缓冲区内各时间段的土地利用均达到理论可利用程度的60%以上,内圈开发利用更加活跃,处于土地利用发展时期的时间也更长;内圈受到的人为干扰最大,形状指数最小,斑块的几何形状最简单,外圈相反;各圈层的景观破碎度指数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内外圈分别由于人为活动和自然景观本身的复杂性而使得景观多样性指数偏大;外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亦秋 鲁春霞 邓欧 杨广斌
研究水利工程生态效应区域响应,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弱化水利工程的负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提出猫跳河流域梯级开发生态效应区域响应概念模型的基础上,从时间尺度和生态空间尺度上,把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河流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生产生活系统,按照生态效应区域响应的层次顺序进行分析和概括。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资料,比较全面地分析了猫跳河流域河流生态系统中水文情势与水量、水质与水环境、水生生物群落等非生态和生态变量的区域响应;陆地生态系统中大气环境质量、区域气候变化、陆地植被与野生动物等非生态和生态变量的区域响应;人类生产生活系统中土地资源、耕地面积、人群健康等方面的区域响应。结果表明:猫跳河流...
关键词:
猫跳河流域 梯级开发 生态效应 区域响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卫明 艾志强 刘德富 周晓明
为进一步了解水电开发对河流健康的影响,本文以雅砻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为例,构建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无人为干扰和干扰较小的河流为参照,以指标变化率衡量水电梯级开发前后河流受扰动程度,分别采用综合评价法和赋值评分法进行了定量评价。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雅砻江下游河段的综合健康指数为0.71,该研究区域在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综合健康指数分别为0.74、0.70和0.69,均处于亚健康状态;赋值评分法结果显示建库前的河流健康指数(RiveR health index,Rhi)为19.1,等级为健康,建库后为14.3,等级为亚健康,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本文以期完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并为生态修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薇 陈进 王波
长江中上游干流及主要支流正在大规模地进行水电开发,随着这些梯级水库群的建设,自然河流中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流量过程和水热过程发生变化,导致流量和水温均化,引起了一些河流生态环境问题。根据现有资料统计,结合金沙江下游正在建设的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对比分析了梯级水电工程径流调节后与天然过程的差异程度,探讨了河流径流过程和水温过程均化现象对生境的影响。将均化系数λ引入,定量计算了水库调节对天然径流的均化作用;采用宽度平均的立面二维k-ε水温模型,初步分析了梯级水电工程对水温过程均化作用。最后提出减小梯级水库对长江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梯级开发 水库 径流 水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裴厦 谢高地 鲁春霞 章予舒 陈龙
水库的梯级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累积作用,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在提供产品方面,水利工程梯级开发提高了猫跳河的供水、供电能力。随着人类的调整,不同时间提供的产品种类有所侧重。在休闲娱乐方面,红枫湖和百花湖建设初期,旅游业大肆发展,但是随着污染的加剧和水库功能的调整,两大湖的旅游业已经凋败。调节环境方面,水库在调蓄洪水和调节大气组成方面有重大的正面效应,但是由于河流径流的改变,水库的建设大大减弱了河流的自净能力。在支持生命方面,水库的梯级修建,改变了天然河道,使得猫跳河流域丧失了一些物种的生境,生物多样性较同等条件天然生境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维词
乌江流域梯级开发是我国一项较大的流域开发系统工程 ,2 0世纪 6 0年代国家规划在乌江干流建立 11个梯级电站 ,装机容量达 834万kW。目前普定、东风和乌江渡水电站已建成 ,其余的正在建设或筹建中。乌江流域梯级开发在促进该流域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将带来不良环境效应。结合乌江流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从五个方面分析流域梯级开发将产生的不良环境效应 ,并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乌江 水电站梯级开发 环境效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锦 丁雅静
资源禀赋对资源开发效率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一直是资源开发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聚焦于水资源,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构建水电梯级开发效率评价方法,并以水电梯级开发效率为被解释变量,以水资源禀赋为核心解释变量,包括径流资源总量和径流空间格局,以水电开发模式为中介变量,包括集约性开发模式和多样性开发模式,共纳入331座大中型水电站,组成了22条流域的面板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水资源禀赋对水电梯级开发效率的影响路径。主要结论为:(1)纳入水电开发的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后,流域间的水电梯级开发效率差异较大,多数流域处于低效率或较低效率,在1996~2020年间案例流域的平均效率为0.258;(2)水资源禀赋显著影响了水电梯级开发效率。径流资源总量产生正向影响,水电集约性开发模式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径流空间格局产生负向影响,水电集约性开发模式和多样性开发模式在其中都发挥了中介作用;(3)径流资源总量越丰富,越有利于水电集约性开发。径流空间格局越复杂,越不利于水电梯级开发。集约性开发模式和多样性开发模式在适合的水资源禀赋条件下都能提升水电梯级开发效率。这些结论将为优化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戚信跃 付延钱 程炳林 郭文扬 朱丽虹
一、梯级开发金华北山蔬菜的必要性 婺城区地处浙江省金华市郊,承担着市区15万人口的吃菜任务。由于夏季持续高温(最高温达41.2℃),冬季气候寒冷(最低-9.6℃),使蔬菜生产出现明显的季节差异,突出表现在蔬菜供应中的“三淡”,即“春淡”、“秋淡”和“冬淡”,其中尤以“秋淡”较为明显。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蔬菜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今后若在平原产粮区继续扩大蔬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雅杰 段芷薏
本研究基于巴马县盘阳河流域整治前后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通过景观格局指数刻画分析区域景观格局变化,同时基于当量因子法构建当地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系数表,测算分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一是2016—2018年林地面积减少,其作为优势斑块类型的支配地位下降,景观的连通性降低;建设用地扩张迅速有集聚发展的趋势。二是巴马县盘阳河流域整体景观的破碎度和异质性增强,各类斑块形状趋于复杂。三是区域气候调节和水文调节功能较为突出,林地作为优势地类生态贡献率最高。四是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略有下降,水资源供给、气候调节和净化环境等功能的价值下降最为明显,美学景观功能价值略有上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秋燕 胡宝清 曾令锋
水电开发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对当地土地利用方式与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以红水河库区典型区域广西大化县为研究对象,基于1988年~2006年四期遥感影像资料,运用遥感与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特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对景观类型脆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整个研究期内研究区土地变化核心是水田、旱地、园地、城乡建设用地、水域、中覆盖荒草地、低覆盖荒草地、灌木林地与有林地,其中园地、城乡建设用地、水域面积显著增加,水田、有林地、灌木林地、中覆盖荒草、低覆盖草地、旱地大幅度减少,裸岩砾石地相对变化幅度不大;②各个研究期内土地利用变化有较明显的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严登华
通过1986、1996和2000年的LandsatTM影像解译,得到东辽河流域景观分布的矢量和栅格图;在Arc Info8 0 1平台下,进行空间分析,得到东辽河流域景观的动态变化;在FRAGAT3 2下,对东辽河流域各年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在Matlab6 3平台下,建立Markov模型,进行了景观格局的动态分析和预测。东辽河流域景观的组成不合理,林地景观所占面积的比率严重偏低。1986年~2000年间,旱田景观显著的增加,工矿、交通和居民地景观略有增加,其他景观均有所下降。从多年平均变化来看,耕地景观的变化最为剧烈。1986年~1996年间,东辽河流域各类景观主要向水田景观转变;而1996...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锦 丁雅静
【目的】揭示水电梯级开发过程中其水资源效率的演变规律,以提升水电梯级开发的水资源效率来促进节水开发。【方法】本文构建1996—2020年间中国22条流域水电开发的面板数据,共纳入331座大中型水电站,运用固定效应与调节效应模型,分析水电梯级开发规模对流域水资源效率的影响,并检验开发模式在该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机制。【结果】研究发现:(1)随着水电梯级开发规模增长,水资源效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2)针对该U型相关关系,集约性开发模式与多样性开发模式都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且多样性开发模式的调节效应更强。(3)流域水资源禀赋与水电梯级开发的水资源效率间呈正相关关系,相比集约性开发模式,多样性开发模式更有利于加强这种正相关关系。【结论】上述结果证明了水电梯级开发能节水,但只有当开发规模超过59%的阈值后,节水效果才稳定且明显。为促进节水开发,在梯级开发起始阶段,宜推广集约性开发模式;当开发规模超过阈值后,宜推广多样性开发模式;径流资源禀赋越稀缺,越应实行多样性开发模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国坤 邓伟 吕宪国 宋开山 李恒达 张洪岩
论文利用遥感和GIS技术手段,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的模型,对新开河流域湿地近33年(1969—2001年)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①随着流域人口的增加、土地利用活动的加强和水文条件的变化,新开河流域湿地不同程度地转化为草地、耕地、沙地和盐碱地,植物群落发生逆向演变。期间湿地总面积经历了大幅度减少到显著增加的落起过程;②新开河流域湿地景观破碎化严重,2001年沼泽地平均斑块面积、最大斑块面积、最大斑块周长较1969年分别减少了71.02%、71.08%、64.76%,景观破碎化指数由0.78上升到0.93。有关研究成果可为该流域湿地保护及其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京 常庆瑞 陈涛
【目的】查清延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为该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改善水土保持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ENVI 4.0软件对2006年延河流域遥感图像进行处理,结合野外考察,在ArcGis 9.0平台下获得延河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分布图;从景观格局的角度,根据国标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二级分类体系,将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划分为住宅用地(城镇住宅用地、农村宅基地)、耕地(水浇地、旱地)、园地(果园)、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草地(天然牧草地、其他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内陆滩地、湖泊水面、水库水面、河流水面)和其他土地(裸地、沙地、沼泽地、设施农用地)共7个大类17个二级类,分析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