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1)
2023(6895)
2022(6122)
2021(5607)
2020(5018)
2019(11676)
2018(11495)
2017(22605)
2016(12680)
2015(14190)
2014(14538)
2013(14589)
2012(13865)
2011(12548)
2010(12686)
2009(11740)
2008(11991)
2007(10994)
2006(9152)
2005(8208)
作者
(39973)
(33741)
(33574)
(32138)
(21342)
(16428)
(15443)
(13265)
(12487)
(12102)
(11452)
(11193)
(10926)
(10822)
(10784)
(10719)
(10591)
(9993)
(9796)
(9568)
(8689)
(8262)
(8228)
(7734)
(7626)
(7609)
(7584)
(7519)
(6996)
(6870)
学科
(52798)
经济(52744)
(33763)
管理(33012)
方法(28001)
(26670)
企业(26670)
数学(25173)
数学方法(24918)
(14229)
(14065)
(13281)
中国(12380)
地方(10209)
(9937)
贸易(9937)
(9691)
(9646)
业经(9486)
(9251)
农业(9240)
财务(9233)
财务管理(9207)
企业财务(8764)
(8181)
银行(8142)
(7871)
金融(7869)
(7828)
(7695)
机构
大学(189519)
学院(188109)
(74959)
经济(73285)
管理(68681)
研究(65997)
理学(59633)
理学院(58895)
管理学(57719)
管理学院(57365)
中国(47839)
科学(44251)
(40965)
(39838)
(35812)
(34233)
业大(33307)
研究所(33021)
农业(32951)
中心(30303)
(28321)
财经(27765)
(25191)
北京(24745)
(24255)
师范(23924)
经济学(23629)
(23055)
(22526)
经济学院(21581)
基金
项目(128003)
科学(98683)
基金(92389)
研究(86981)
(83448)
国家(82817)
科学基金(68527)
社会(53916)
社会科(51108)
社会科学(51088)
(50517)
基金项目(49293)
自然(46551)
自然科(45477)
自然科学(45456)
自然科学基金(44659)
(43314)
教育(40343)
资助(38557)
编号(34218)
重点(29700)
(28444)
成果(28019)
(27420)
(26117)
计划(25959)
科研(25456)
创新(24560)
课题(24002)
教育部(23507)
期刊
(76925)
经济(76925)
研究(50189)
学报(38110)
(36283)
中国(33151)
科学(31634)
(27655)
大学(26930)
学学(25734)
农业(24047)
管理(22155)
教育(16590)
(15601)
金融(15601)
技术(14905)
财经(14008)
(13568)
经济研究(12692)
业经(12245)
(11975)
问题(10953)
(10840)
业大(9623)
技术经济(9496)
统计(9374)
科技(8983)
理论(8788)
(8633)
商业(8541)
共检索到265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纵丹  员涛  李佳蔓  周安佩  胡世俊  何承忠  
采用选择性扩增片段多态性(AFLP)技术对马缨杜鹃5个不同完整性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7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27条带,其中多态带382条,多态带百分率为72.49%;5个居群间的多态性百分率在52.23%~69.64%之间,居群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57.80%;Nei’s基因多样性变化范围在0.113 9~0.173 8之间,Shannon信息指数为0.186 8~0.277 7;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68 8,表明83.12%遗传变异发生在居群内,居群间基因流为2.462 4,足以维持居群间现有的遗传结构;AMOVA分析结果表明,18.34%的遗传变异存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月燕  陶巧静  李波  许丹叶  
以西洋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um功能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西洋杜鹃基因组DNA,并且运用L16(44)正交试验设计,在4个水平上对影响西洋杜鹃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反应的镁离子(Mg2+)浓度、Taq酶用量、三磷酸碱基脱氧核苷酸(dNTPs)浓度、引物浓度等4个因素进行了优化,确立了一套适用于西洋杜鹃的稳定可靠、重复性强的SRAP-PCR反应体系。实验发现,其最佳反应体系(20.0μL)为:Mg2+浓度1.750 mmol·L-1,dNTPs浓度0.175 mmol·L-1,Taq酶1.500×16.67 nkat,引物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鲜艳  陈发棣  张飞  陈素梅  房伟民  
利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对11份不同地理居群野生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25个ISSR引物共扩增到203条扩增带,其中有187条呈多态性,多态性比率平均为91.9%;29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到446条扩增带,其中有435条呈多态性,多态性比率平均为97.5%;11个居群间的Ne′is遗传距离分布在0.088 7~0.615 5之间。聚类分析表明,紫花野菊、野路菊及其变种能很好地区分开来,但是野生菊资源的遗传变异与地理分布相关性似乎并不明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鲜艳  张飞  陈发棣  郭慧敏  陈素梅  
结合形态学性状和分子标记对12份不同地理居群野菊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居群野菊各形态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14.06%~67.50%),叶柄长、叶长/叶柄长、花序径、舌状花长、舌状花宽和舌状花长/舌状花宽可能是造成野菊不同地理居群间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25个ISSR引物共扩增到246条扩增带,其中229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比率平均为92.5%;29对SRAP引物组合共产生651条扩增带,其中638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比率平均为98.0%,从分子水平揭示了野菊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2个居群间的Nei's遗传距离分布在0.211 7~0.494 9之间;聚类分析表明,南京野菊和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宛涛  蔡萍  张辰波  伊卫东  李方祯  张洪波  
【目的】阐明内蒙古冷蒿居群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的关系。【方法】采用居群遗传学方法及RAPD技术,对内蒙古不同生态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4个冷蒿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11个引物对14个冷蒿居群总DNA共扩增出93条带,其中77条表现出多态性,多态性标记所占的比例为82.8%,冷蒿居群表现出丰富的RAPD多态性。构建的14个冷蒿居群的遗传关系聚类图显示,扎尼河冷蒿居群与扎兰屯冷蒿居群的遗传距离最小,其次为卓伦高勒冷蒿居群与蔡木山冷蒿居群,贺兰山和吉兰泰冷蒿居群与其他冷蒿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均较大。【结论】RAPD技术适用于冷蒿居群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冷蒿居群的亲缘关系与其地理分布有着密切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瞿印权  杨德明  徐雯  杜溶讫  何天友  施成坤  荣俊冬  陈礼光  郑郁善  
[目的]研究花吊丝竹居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种质资源有效利用和良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12条ISSR引物对48份种质(共3个居群)花吊丝竹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2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102个,种质和居群水平上的多态位点百分比(PPB)分别为82. 26%和50. 27%,Ne’基因多样性指数(He)分别为0. 220 4和0. 206 6,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 349 4和0. 300 5,表明花吊丝竹居群间存在中等水平的遗传变异。根据Nei’s遗传多样性计算出不同居群间分化水平(Gst)=0. 163 3,表明16. 3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居群内的遗传变异为83. 67%。居群间的基因流Nm为2. 562 1,表明花吊丝竹居群间存在较大基因流,很大程度减少居群间遗传差异。基于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结果表明,48份种质可分为3组,3个居群可分为2组,居群间地理距离与亲缘关系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虽然花吊丝竹主要靠营养生殖来繁衍后代,其居群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且居群内遗传多样性大于居群间。此外,福建居群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广西和广东地区居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宁宁  张颢  杨春梅  汪国鲜  李绅崇  单芹丽  唐开学  
以收集的8个绢毛蔷薇居群的80份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SSR技术分析其遗传多样性。80个样本的多态位点百分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69.66%、0.1425、0.2296。比较8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标,显示居群间遗传变异55.53%,居群内遗传变异44.47%。茂林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H=0.0879,I=0.1331,多态位点百分率为25.8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8个居群可聚类为2组。居群遗传分化系数(Gst)和基因流(Nm)分别为0.5553和0.4005,表明绢毛蔷薇基因分化明显,基因交流受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安定  张建利  谢元贵  龙秀琴  
选择贵阳市乌当区典型杜鹃Rhododendron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群落数量分析法等方法,对其不同杜鹃群丛的植物组成、结构、重要值、α多样性分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贵阳乌当杜鹃群落分为4种植物群丛,分别为Ⅰ:锈叶杜鹃Rhododendron siderophyllum+白栎Quercus fabrei群丛;Ⅱ:锈叶杜鹃+白栎+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群丛;Ⅲ:锈叶杜鹃+麻栎群丛;Ⅳ:锈叶杜鹃+麻栎+藤黄Garcinia hanburyi群丛。②杜鹃群落主要以锈叶杜鹃为主,麻栎、白栎为辅的植物群落结构类型。③杜鹃群丛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黎明  蒋显锋  
【目的】根系真菌能够显著影响植物的养分利用效率,继而影响植物的生长状态,针对广泛分布于中国云南、四川和西藏高海拔地区的红棕杜鹃,本研究开展了大理马耳山红棕杜鹃群落的根系真菌多样性研究,以期深入了解作为群落建群种或优势种的红棕杜鹃在高海拔区域的生态优势。【方法】本研究采集了大理马耳山30 m×30 m样方内的10株红棕杜鹃成年植株的须根,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样本内的真菌多样性。并基于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实现真菌群落分类学注释,同时开展了根系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功能型与关联网络分析。【结果】试验共获得有效序列587644条,132个OTU,分属于3门11纲22目37科42属。主要隶属于子囊菌门(73.71%)、担子菌门(17.81%)和球囊菌门(0.119%);优势纲、目、科分别为锤舌菌纲(60.52%)、伞菌纲(17.77%)、座囊菌纲(5.87%)、柔膜菌目(58.02%)、伞菌目(13.94%)、煤炱目(5.79%)、水盘菌科(27.95%)、晶杯菌科(16.18%)、口蘑科(9.96%);在属的水平上,瓶头霉属(27.95%),小杯伞属(9.96%)和树粉孢属(6.56%)占比最高。通过FUNGuild软件解析出杜鹃根系真菌多种生态群,主要包括植物内生菌,排泄物腐生菌,木腐生菌,兰花根菌真菌等多种生态类型。总体而言,杜鹃花类菌根真菌(ERM)在红棕杜鹃根系真菌群落的组成中占比较少,多数为各种类型的腐生菌和其他多种营养型的真菌。【结论】与相同区域同海拔的其他杜鹃花属植物相比,大理马耳山红棕杜鹃根系的真菌群落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但相比起低海拔地区其他杜鹃群落的根系真菌群落而言,试验区域的根系真菌多样性明显较低,符合高海拔地区真菌多样性降低的趋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志勇  师文贵  于林清  赵成贵  李鸿雁  
采用形态标记和SSR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对13个野生扁蓿豆居群的单位面积分枝数、花序花朵数、单枝花序数、花序结荚数、花序种子数、单荚种子数和种子千粒重等种子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扁蓿豆野生居群间种子产量性状的变异为19.97%~109%,种子产量变异最大,变幅为0.08~11.208 kg/hm2(P0.05),而其他性状差异均显著,根据形态性状聚类结果显示:13个野生居群可分成4大类群;SSR分子标记分析表明:各居群的遗传距离变异范围为1.00~0.11,可见扁蓿豆野生居群间的种子产量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经UPGM...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滑  郝俊民  王宝庆  裴东  
Eight Juglans populations (4 populations of J. sigillata and 4 of J. regia), which are distributed in Yunnan, Sichuan, Henan, and Shanxi Province,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ir genetic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using 8 microsatellite loci. A moderate level of genetic diversity was observed at po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怀山  鄢秀芹  鲁敏  王道平  安华明  
【目的】通过分析评价贵州野生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资源居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刺梨资源的保护和发掘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刺梨EST-SSR引物中筛选扩增效果好、多态性较高的10对引物,对收集的12个野生刺梨自然居群(共255份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应用POPGENE 1.31软件进行分析,并根据Nei’s标准遗传距离,利用NTSYS-pc2.10e软件对各居群进行聚类分析,同时进行Nei’s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Mantel相关性检验。【结果】居群内Shannon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雪萍  何正权  陈发菊  梁宏伟  李凤兰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神农架地区4个居群28个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Baill.)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6个10 bp寡核苷酸引物共检测到87个位点,多态位点49个,多态百分率56.3%,而居群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30.2%.用POPGENE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居群的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为0.111 8,Shannon’s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为0.165 1,总的居群基因多样性为0.169 2,基因分化系数为0.339 2.这表明神农架地区珙桐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其遗传变异以居群内遗传变异为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健  马庆国  雪来提·牙生  孙东  孙世国  裴东  
采用FISH-AFLP技术,选取8对EcoRⅠ+3和MseⅠ+3引物组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24个核桃品种(无性系)、2株实生古树及4个农家类型在DNA水平上进行了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在获得的1 011条谱带中,981条呈多态性,多态性百分率达97.5%;不同引物组合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88 71.234 7,平均为1.208 5;基因多样度为0.118 3 0.141 2,平均为0.129 7;Shannon信息指数为0.184 6 0.225 8,平均为0.206 6。总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为中等。经8对引物检测的30个品种及类型均得到数目不等的特异带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红竹  张绮纹  周春江  
利用10对AFLP引物对杨属5个派20个种及杂种的44份杨树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些材料中,不同引物组合的多态性均为100%,表明杨属种间及无性系间在DNA水平上存在广泛变异。利用UPGMA法对AFLP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相似系数在0.765~0.971之间,派间聚类与经典形态分类完全一致,派内种间及种内无性系间聚类与形态分类基本相同。构建了44份材料的指纹图谱,在该图谱中,每个材料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条带。最后,探讨根据分子标记结果进行杂交亲本选配及杂种子代早期选择的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