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68)
2023(3856)
2022(3164)
2021(2797)
2020(2256)
2019(5097)
2018(4828)
2017(8630)
2016(4700)
2015(5090)
2014(5064)
2013(4981)
2012(4658)
2011(4416)
2010(4197)
2009(3760)
2008(3642)
2007(3119)
2006(2904)
2005(2601)
作者
(14405)
(12298)
(11867)
(11312)
(7596)
(5802)
(5455)
(4875)
(4570)
(4246)
(4157)
(4107)
(4007)
(3862)
(3798)
(3765)
(3641)
(3573)
(3516)
(3279)
(3006)
(2922)
(2898)
(2797)
(2753)
(2606)
(2604)
(2599)
(2453)
(2434)
学科
(25132)
经济(25118)
地方(10235)
管理(9743)
方法(8100)
(7769)
数学(7048)
数学方法(6927)
地方经济(6851)
(6308)
中国(5844)
(5635)
企业(5635)
(5430)
业经(4692)
环境(4497)
土地(4253)
农业(3984)
资源(3840)
(3592)
(3574)
理论(3327)
(3271)
金融(3270)
(2907)
经济学(2750)
(2614)
(2613)
(2609)
区域(2608)
机构
学院(67309)
大学(67146)
研究(26397)
(26048)
经济(25427)
管理(24620)
理学(21415)
理学院(21075)
管理学(20561)
管理学院(20430)
中国(19510)
科学(18269)
(14837)
(13640)
研究所(12721)
(12415)
中心(12066)
(10984)
师范(10899)
业大(10870)
(10495)
(10137)
(10097)
农业(9792)
北京(9255)
师范大学(9077)
科学院(8515)
财经(8456)
(8100)
经济学(7887)
基金
项目(49774)
科学(39909)
基金(36027)
研究(35247)
(32748)
国家(32517)
科学基金(27499)
社会(22655)
社会科(21492)
社会科学(21487)
(20016)
基金项目(19465)
自然(18026)
自然科(17536)
自然科学(17533)
(17455)
自然科学基金(17170)
教育(15542)
编号(13992)
资助(13725)
(12355)
重点(12161)
成果(10422)
(10391)
(10329)
课题(10077)
计划(9845)
创新(9787)
国家社会(9769)
发展(9730)
期刊
(29416)
经济(29416)
研究(18231)
中国(14252)
科学(11621)
学报(11446)
(10444)
管理(8259)
大学(8208)
学学(7801)
教育(7503)
农业(7397)
(6262)
资源(6214)
技术(6071)
业经(4563)
经济研究(4459)
(4409)
金融(4409)
(4166)
统计(4121)
(3822)
科技(3661)
问题(3531)
决策(3393)
(3283)
财经(3265)
(3143)
理论(3113)
地理(3075)
共检索到98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利明  胡振新  
通过2006年10月—2007年6月在马绍尔群岛海域利用金枪鱼延绳钓调查所取得的43个站点的大青鲨兼捕数据,以及测得的温度、盐度、溶解氧浓度等环境数据,应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分析各水层(40~280 m,每40 m为一层)中各环境因子与大青鲨渔获率的关系,建立"栖息地综合指数(integrated habitat index,IHI)模型",用来预测其空间分布,并利用另外的18个站点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模型的预测能力良好;(2)不同的水层影响大青鲨分布的环境因子不同;(3)大青鲨较适宜的栖息水层为80~120 m;(4)大青鲨IHI较高的海域有两个,分别为9°N~12°N,17...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利明  武亚苹  
为了可持续利用黄鳍金枪鱼资源,实验利用2009年10—12月吉尔伯特群岛海域海上实测的34个站点海洋环境垂直剖面数据,黄鳍金枪鱼渔获率数据,应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进行建模,预测渔获率,并通过Wilcoxon检验来判断预测渔获率与名义渔获率是否存在显著相关性。根据预测渔获率估算黄鳍金枪鱼的栖息地综合指数(IHI),通过对各水层IHI均值分析和Pearson相关系数,判断模型的预测能力。使用2010年11月—2011年1月在吉尔伯特群岛海域实测的16个站点40~80 m水层和0~240 m水体的环境数据,验证模型。结果表明:(1)拟合的各水...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宋利明  吕凯凯  杨嘉樑  胡振新  
耳石是鱼类生态的重要信息载体。根据2009年11月-2010年1月马绍尔群岛海域采集的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样本中获得的222对矢耳石,对其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观察发现,矢耳石上有3条凹沟,可将矢耳石分为背区、翼区、吻区和侧区4个区。t检验表明,左右矢耳石形态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999)。对矢耳石12个形态参数作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背区长(DL)、翼区前长(WFL)、翼区长(WL)和最大厚度(MST)可以代表矢耳石尺度特征,背区夹角(DA)和翼区夹角(WA)代表矢耳石角度特征。DL与MST的关系可用指数表达,叉长(FL)与DL间可用多项式表达、叉长与WFL和矢耳...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宋利明  惠明明  
利用2006年10月至次年1月在马绍尔群岛海域与2009年10~12月和2010年11月至次年1月在吉尔伯特群岛海域延绳钓探捕所取得的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的生物学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个海域的黄鳍金枪鱼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马绍尔群岛海域和吉尔伯特群岛海域黄鳍金枪鱼的优势叉长分别为120~140 cm和100~140 cm,平均叉长分别为(129±1.08)cm和(119±0.78)cm,差异性显著;(2)性别比例(雄性∶雌性)分别约为1.07∶1和1.40∶1,无显著性差异;(3)马绍尔群岛海域黄鳍金枪鱼的性腺成熟度高于吉尔伯特群岛北部海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嘉樑  黄洪亮  宋利明  饶欣  吴越  齐广瑞  
根据2012年9–11月在库克群岛(the Cook Islands)海域利用金枪鱼延绳钓调查所获得的共计43个站点的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渔获率数据,以及测得的温度、盐度、叶绿素浓度、水平海流及垂直海流数据等环境因子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各水层(40~280 m,每40 m为一层)及整个水体中各个环境因子与长鳍金枪鱼渔获率的关系,并利用43个站点内随机选择的验证站点对不同水层的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长鳍金枪鱼在各水层及整个水体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分布呈偏正态分布;(2)调查期间建模站点和验证站点内的预测CPUE与名义CPUE间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嘉龙   刘慧   朱国平  
南极磷虾作为南极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其栖息地适应性研究对可持续利用磷虾资源和理解南大洋生态系统均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同的模型算法可能导致估算的磷虾栖息地适宜性出现较大的偏差。为了探索构建磷虾栖息指数模型的合适方法,本文利用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平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海表面叶绿素(sea surface chlorophyll,SSC)、海冰密集度(sea ice concentration,SIC)等环境因子,分别采用神经网络拟合和一元非线性拟合方法,并结合最小值法、最大值法、连乘法、算术平均法、几何平均法、加权算术平均法等算法构建了磷虾栖息地适宜性指数 (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结果显示,神经网络模型预报结果更符合磷虾实际栖息分布情况,而一元非线性拟合预测结果较为连续。最大值法和最小值法计算结果差异较大,容易引进较大的误差。连乘法的预测效果较好,算术平均法、几何平均法和加权算术平均法的预测结果相似,且较为稳定。本研究表明,神经网络模型是构建南极磷虾HSI模型的合适方法。此外,使用连乘法和加权算术平均法等算法能够提高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而最大值法和最小值法要慎重使用。本研究的方法和结论有助于评估类似物种在栖息地方面的适宜性,对未来磷虾资源的评估和南极生态系统管理具有启示意义。同时,该研究也为其他生态学领域中栖息地适宜性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利明  刘海阳  谢凯  赵海龙  
为了减少延绳钓渔业中镰状真鲨的误捕率,本研究利用2009年10月—12月和2010年11月—2011年1月在吉尔伯特群岛海域作业的延绳钓渔业调查数据:钓钩深度数据,温度、盐度、溶解氧浓度和叶绿素浓度垂直剖面数据,作业参数,渔获统计数据等,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钓钩预测深度计算模型,利用Wilcoxon检验对2种钓具和2种钓钩钩型之间镰状真鲨误捕率进行显著性检验,利用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镰状真鲨的捕获环境。结果显示,(1)实验钓具和18/0圆型钓钩可显著降低镰状真鲨的误捕率;(2)镰状真鲨误捕率最高的深度、温度、盐度、叶绿素、溶解氧范围分别为40.0~79.9 m,24.0~24.9℃、29...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戴小杰  许柳雄  宋利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余为  方星楠  陈新军  张忠  
为探究海洋经济物种栖息地空间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利用和开发渔场,利用2012—2018年我国鱿钓渔船在赤道海域的捕捞数据,选取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叶绿素浓度(chlorophyll-a,Chl-a)、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涡旋动能(eddy kinetic energy,EKE)和海平面异常(sea level anomaly,SLA)7个环境因子以月为单位建立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MaxEnt),分析赤道海域茎柔鱼栖息地的月间时空变化及环境因子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各月最大熵模型模拟精度AUC值较高,均超过0.8。适宜栖息地的月间时空分布特征显著,1~8月份适宜栖息地向东南海域移动,随后月份逐渐转向西北海域。环境因子贡献率表明各月间环境因子对茎柔鱼栖息地分布影响具有明显差异,关键环境因子对模型的累计贡献率均超过60%。整体来看SST、NPP、PAR和EKE是影响茎柔鱼栖息地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关键环境因子的适宜范围呈现出明显的月间变化。各月茎柔鱼分布对SST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且海流和涡旋可能会茎柔鱼渔场分布具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赤道海域茎柔鱼栖息地存在明显的月间分布特征,环境因子对栖息地分布影响具有明显差异。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然  林龙山  李渊  宋普庆  陈永俊  张静  
依据20122013年在南沙群岛西南部和北部湾口海域进行的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调查海域中鲨鱼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兼捕到鲨鱼16种,分别隶属于5目10科。其中,2012年秋季航次出现鲨鱼6种,北部湾口海域以阴影绒毛鲨(Cephaloscyllium isabellum)和网纹绒毛鲨(C.fasciatum)为优势种,南沙群岛西南部海域以阴影绒毛鲨和短吻角鲨(Squalus brevirostris)为优势种;2013年春季航次出现鲨鱼13种,北部湾口海域以阴影绒毛鲨为绝对优势种,南沙群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袁秀  孙燕燕  王计平  于莉莉  
黄河三角洲是国际重要水鸟停歇地,由于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水鸟栖息地面积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通过引用淡水对栖息地进行恢复,能大大提高水鸟的生境质量,增加水鸟的多样性。然而该地区淡水资源短缺,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大,生态用水量严重不足,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淡水、海水和废水资源,发挥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净化环境的功能成为水鸟栖息地恢复的关键问题。本文总结了黄河三角洲的水鸟多样性及其生境需求,归纳了水资源的应用现状。在淡水资源短缺情况下,使用淡水、海水和废水3种不同水源补给湿地时,水鸟及其栖息地的特征和面临的挑战。结合水鸟迁徙、黄河来水的时间特征、水鸟栖息地斑块尺度和区域尺度需求特征、不同水源的用水现状、恢复效果及空间分布特征等要素,提出了综合利用海水、淡水和废水对区域和斑块尺度的生境类型进行配置的生态补水恢复模式,建议斑块尺度重点考虑水深及水面植被比例,区域尺度重点考虑水资源分布及自然和人工不同类型湿地的空间优化配置,最后从多样性维持以及不同水资源综合有效利用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本文结果旨在为黄河三角洲湿地恢复和水鸟生物多样性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胡益峰  蒋红  李卫丁  陈琼  徐灵燕  
根据2011年嵊泗绿华岛养殖区春、夏、秋3个季度的水质和沉积物监测结果,分析评价表明:养殖区水温、盐度、pH、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氧(DO)、无机氮(DIN)和叶绿素a(Chl.a)呈季节性变化,养殖区海水富营养化严重,且富营养化水平春季﹥夏季﹥秋季;夏季海水有机污染水平(A值)最轻,春季和秋季达轻度污染水平。该海域海水环境主要受长江径流、养殖污染等影响,而无机氮含量较高是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该海域赤潮高发的原因之一。沉积物中汞(Hg)、砷(As)、铜(Cu)、铅(Pb)、镉(Cd)、铬(Cr)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根据Hakanson评价法,潜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夏萌  高春霞  戴小杰  吴峰  
根据我国金枪鱼延绳钓科学观察员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3个航次在印度洋西南部海域(1°33°S,40°75°E)采集的336尾大青鲨的数据,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雌、雄大青鲨的优势叉长组分别为150229.9 cm和150250 cm,雌雄性比符合1∶1,且雌、雄大青鲨叉长无显著性差异;马达加斯加岛北部热带海域兼捕的大青鲨群体组成以大型性成熟个体为主[x=(207.6±30.6)cm],马达加斯加岛东南部温带海域兼捕的群体以中小型未成熟个体为主[x=(170.9±47.1)cm]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柳晓雪  高春霞  田思泉  秦松  马金  赵静  
根据2016-2018年4个季节的浙江南部近海黄鲫(Setipinna taty)的调查数据与水温、水深和盐度等水文数据构建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探究黄鲫的适宜栖息地空间分布特征,预测最适宜栖息地分布。结果显示,黄鲫最适栖息水温为11.2~33.6 ℃,最适水深为19~46.6 m,最适盐度为27.8~33.2。通过交叉验证发现,基于几何平均模型(Geometric Mean Model,GMM)拟合的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模型精确度较高。最优模型预测结果显示,黄鲫的最适栖息地分布存在一定季节变化,全年HSI高值区出现在春季和夏季,其次为冬季和秋季。春季适宜性较高的栖息地集中在28°N以南、121.5°E以西,夏季分布在27.5°~28.5°N、122°E以东,秋季分布在27.5°~29°N、122.5°E以西和27.5°N以南、121.33°E以西两个区域,冬季分布在122.5°E以西。黄鲫是浙江南部近海重要的渔业种类,本研究通过探索黄鲫的栖息地分布和变化,旨在为黄鲫资源的变化预测与养护策略提供科学证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洪峰  罗磊  候玉宝  付志超  谢辉  高学斌  
在以往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栖息地、食物和人为干扰三个角度选择了与朱鹮栖息地质量密切相关的12个主要环境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分别是营巣树种、营巢树高度、夜栖树种、夜栖树高度、水田面积、湿地面积、海拔高度、食物丰富度、湿地水质、旅游活动、农药使用和生产活动。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12个影响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并赋予权重和分值以建立朱鹮栖息地质量评估体系,根据各个评价指标的得分总和将栖息地分为最适宜、适宜、基本适宜、不适宜和极不适宜五个等级。以朱鹮新扩散区内的城固孙坪和再引入区的宁陕寨沟野化放飞区为实例,应用这个评价体系对两处栖息地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孙坪是朱鹮的适宜栖息地,但农药使用和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