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1)
2023(7844)
2022(6166)
2021(5648)
2020(4854)
2019(11010)
2018(10986)
2017(20598)
2016(11063)
2015(12044)
2014(11864)
2013(11434)
2012(10207)
2011(8682)
2010(9213)
2009(8976)
2008(9329)
2007(8285)
2006(7633)
2005(7346)
作者
(29329)
(24772)
(24513)
(23064)
(15957)
(11635)
(11074)
(9305)
(9258)
(8887)
(8343)
(8342)
(8158)
(7869)
(7804)
(7263)
(7236)
(7044)
(7014)
(6956)
(6116)
(6098)
(5911)
(5751)
(5582)
(5533)
(5527)
(5330)
(4890)
(4667)
学科
(69274)
(66507)
企业(66507)
管理(50448)
(50422)
经济(50339)
业经(24656)
(22015)
(19913)
方法(19002)
(17181)
财务(17176)
财务管理(17163)
企业财务(16230)
(15164)
农业(14809)
技术(14787)
(12701)
(12638)
企业经济(12076)
数学(11787)
数学方法(11721)
中国(11710)
体制(11534)
(11514)
(10875)
经营(10796)
理论(10793)
技术管理(9965)
决策(8588)
机构
学院(157560)
大学(151562)
(71928)
经济(70839)
管理(67148)
理学(56693)
理学院(56215)
管理学(55789)
管理学院(55456)
研究(48928)
中国(41419)
(36800)
(31717)
财经(27720)
(25755)
科学(25514)
(25247)
(25136)
(23874)
中心(21945)
经济学(20982)
研究所(20876)
商学(20290)
北京(20240)
财经大学(20126)
商学院(20123)
业大(19825)
(19546)
农业(19410)
经济学院(18846)
基金
项目(95183)
科学(77420)
研究(75135)
基金(70057)
(59576)
国家(58579)
科学基金(52389)
社会(49724)
社会科(47136)
社会科学(47120)
(38192)
基金项目(36793)
教育(33476)
自然(31722)
自然科(31011)
自然科学(31002)
自然科学基金(30548)
编号(30208)
(29956)
(28173)
资助(27221)
成果(24030)
(23956)
(21706)
(21388)
创新(21298)
(21063)
重点(20813)
国家社会(20804)
课题(20286)
期刊
(89994)
经济(89994)
研究(51751)
中国(33860)
(33834)
管理(31361)
(25239)
科学(18851)
业经(17203)
农业(17175)
(16994)
金融(16994)
学报(16593)
技术(16319)
教育(16201)
财经(14716)
大学(14260)
经济研究(13678)
学学(13415)
(12900)
(11798)
问题(11197)
技术经济(10487)
财会(10486)
世界(10053)
现代(9245)
(8665)
会计(8662)
商业(8436)
经济管理(8343)
共检索到253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马福元是深圳赛格集团的创始人,在全国率先实行国企董事会制度,转换内部机制,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他开拓创建的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创办了华强北电子市场,让中国电子工业走向世界。他是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奠基人。2015年逝世,享年84岁。马福元是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奠基人,是深圳电子工业杀出一条血路的代表性人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启娴  
职业教育的改革在八十年代几乎成了苏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环节。在短短的10年内,职业教育经历了两次方向不同的改革,即1984年和1988年改革。前者已为后者所取代,成为历史,后者目前仍在实施之中。民间与官方对这两次改革微辞甚多。回顾并研究这两次改革的社会背景、内容特点及实践效果,有助于我们在前进中思考并更冷静地把握我国职教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裴明贤  
八十年代以来的越南高等教育改革裴明贤当代越南教育改革始于五十年代中期,1954年越南解放,1956年,在对以往法国殖民统治时期的高等教育进行改造和引进前苏联高教模式的基础上,实施了高等教育改革,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为越南高等教育的发展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这个年代,改革、创新,充满生机和希望。今天,我们自豪地站在这个新旧年代的交替点上,回眸已经逝去的岁月,检视那写着历史性探索的往昔,该是怎样的一种思绪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英言  
八十年代以来英国金融业的发展与变革英言80年代以来,英国金融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86年“金融大震”(BigBang)非常形象地反映了金融业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将对80年代以来英国金融业的发展与变革作一综述。一、英格兰银行的变化1.英格兰银行管理...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丁东风  
我国加入WTO,税制改革是必然趋势 这场对当今及未来一段时间有着重要影响的税制调整,涉及广、程度深,其重要性与风险性不言而喻,如此,分析研究其他国家的税制改革,借鉴与吸收其经验与教训就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汪霞  
八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课程改革轨迹汪霞一、课程改革问题的提出七十年代末澳大利亚已建立了较为庞大的中小学教育系统,但其狭窄的中小学课程导致了高退学率,并且造成了社会及性别上的教育不平等。自八十年代以来,课程问题便一直成为澳大利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二十世纪的帷幕正在徐徐降下,二十一世纪的曙光已经依稀可见。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刻,人们都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教育当然也不例外,世界教育在风云变幻的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中经历了激烈巨大的变化。归结起来是否可以说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在本世纪初工业化国家完成初等教育的普及;二是在二次大战以后又完成了中等教育的普及和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三是发展中国家随着政治上的独立,教育由极端落后向普及教育迈进。这三件都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琴  
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上兴起第二次基础科学教育改革浪潮。此次改革中,各国均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标,不约而同采取了一些共同的措施以推动基础科学教育改革。这些共识之举包括:1.理论先行,为科学教育改革提供理念指导;2.颁布科学教育政策文件,制定科学教育标准;3.围绕科学教育目标,全面推行课程改革;4.改革科学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明确科学教师标准;5.整合校内外资源,提供科学教育资源保障。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天鸣  
制造业向来被视为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代表。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的制造业竞争力一直雄居各国之首。但从六十年代开始,随着西欧、日本经济的起飞,其制造业竞争力亦迅速提高。到了七十年代初,美、日、欧在世界制造业领域里已呈现三足鼎立之势。而进入八十年代后,三方的制造业竞争力仍在进一步发生着变化。本文的目的旨在简要评析美、日、欧制造业竞争力在八十年代的消长情况及其原因所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裴万辉  
1.由单个产品发展到家族产品。原来的反倾销法只涉及被调查的单个产品,即哪个产品有倾销行为且被指控,就对该产品进行调查,若该产品被证实构成倾销,则只对该产品(面不涉及与该产品有关的其他家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而现在的反倾销法不仅涉及到构成倾销的这一单个产品,而且要殃及到与该产品有关连的其他家族产品。例如,某一进口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速建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改革成败的关键。经过三十年的时间,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得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得到更好的发挥,保证了经济发展的稳定运行,有效增强了中国经济总体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国有企业改革中也存在相关配套改革相对滞后、垄断行业国有改革进展缓慢、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等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的趋势涉及深化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建立与完善、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童年成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放权让利阶段、探索两权分离与推行承包制阶段、转换经营机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文章沿着这一脉络,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及其经验得失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路。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麒植  李军林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对改革历程和穿插其间的理论争论进行回顾,是应对新时代挑战的重要理论准备。而国有企业作为改革的核心,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以小见大的启发意义。国企研究相关文献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三类——国企低效论、国企有效论和制度论。国企低效论以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为理论基础,但是其对经济活动的刻画过于简化,无法有效地对经济秩序变化的动态过程进行细致分析,因此其国企低效的结论也值得商榷。国企有效论和制度论均从不同角度关注经济变迁过程,为国企和政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赋予了新的、符合现实的职能。但是二者仍然没有相互融合,尚未形成逻辑自洽的系统性理论,因此也无法完整地回答国企的定位和效率问题。进一步讲,对国企效率问题的理解核心在于对"经济秩序如何形成"这一宏大问题的探讨,这需要跨学科的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