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
- 2023(40)
- 2022(36)
- 2021(32)
- 2020(40)
- 2019(87)
- 2018(105)
- 2017(125)
- 2016(91)
- 2015(99)
- 2014(97)
- 2013(68)
- 2012(79)
- 2011(84)
- 2010(87)
- 2009(65)
- 2008(61)
- 2007(61)
- 2006(57)
- 2005(39)
- 学科
- 学(438)
- 水产(294)
- 动物(283)
- 动物学(257)
- 济(205)
- 经济(205)
- 方法(116)
- 数学(104)
- 数学方法(102)
- 业(88)
- 企(74)
- 企业(74)
- 治(73)
- 管理(73)
- 防(73)
- 防治(73)
- 及其(69)
- 贝(64)
- 害(63)
- 统计(63)
- 生物(57)
- 传(55)
- 遗(52)
- 遗传(52)
- 虫(50)
- 各种(47)
- 叶(44)
- 斯(43)
- 基因(41)
- 鱼(40)
- 机构
- 大学(1358)
- 学院(1268)
- 研究(699)
- 科学(660)
- 农(570)
- 农业(511)
- 室(498)
- 实验(486)
- 所(483)
- 中国(481)
- 实验室(479)
- 研究所(466)
- 重点(454)
- 水产(401)
- 洋(364)
- 海洋(358)
- 业(345)
- 部(338)
- 业大(327)
- 院(320)
- 研究院(310)
- 省(287)
- 技术(282)
- 江(280)
- 海洋大学(275)
- 济(272)
- 中心(269)
- 农业大学(269)
- 科学研究(267)
- 经济(265)
共检索到1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琨 赖卓欣 刘雅 郝瑞娟 王庆恒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carboxykinase,PEPCK)是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当动植物处于温度胁迫等不良环境条件时,它可通过催化草酰乙酸转化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继而生成葡萄糖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在抗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鉴定了马氏珠母贝(Pinctadafucatamartensii)的PEPCK基因,分析了低温胁迫下PmPEPCK表达量的变化,筛选和比较分析了马氏珠母贝耐低温选育系(lowtemperatureresistantline,R)F3和北部湾野生群体(BeibuGulfwildpopulation,W)的PmPEPCK外显子区的SNP位点。序列分析表明,PmPEPCK基因全长2557bp,5?UTR和3?UTR分别为56bp和466bp,开放阅读框2055bp,编码684个氨基酸。PmPEPCK在所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肝胰腺表达量最高(P<0.05),说明PmPEPCK参与贝体的低温响应的过程。对PmPEPCK的外显子区SNP进行分析,共得到108个SNP,其中47个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在R和W群体间差异显著(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宋欣霖 杨佳雯 韩书雅 赖卓欣 王庆恒 邓岳文
Rab蛋白是膜泡运输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在囊泡运输和水产动物的免疫应答中行使重要功能。本研究鉴定了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的Rab7基因(Pm-Rab7),分析了Pm-Rab7在6个组织中和温度胁迫(低温组17℃、对照组22℃、高温组32℃)下的表达模式,筛选和比较分析了马氏珠母贝耐低温选育系(low temperature resistant line, R) F_(3)和北部湾野生群体(Beibu Gulf wild population, W)的Pm-Rab7外显子区的SNP位点。结果显示:Pm-Rab7序列全长为1153 bp,5′端、3′端和开放阅读框(ORF)序列长度分别为30、505和618 bp,共编码205个氨基酸;Pm-Rab7具有一个RAB保守结构域,并与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相似度最高,为92.79%。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Pm-Rab7与太平洋牡蛎等软体动物聚为一支。Pm-Rab7在所检测的组织都有表达,其中在性腺和鳃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外套膜和肝胰腺等其他组织(P0.05);说明该基因的表达与马氏珠母贝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密切相关。Pm-Rab7基因的外显子区域在R和W中共检测到7个SNP位点,其中3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在2个群体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些位点可能与马氏珠母贝耐低温性状相关。结果表明,Pm-Rab7可能在马氏珠母贝耐低温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讨马氏珠母贝对温度变化胁迫的环境适应性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羽媛 郭志颖 梁海鹰 林丽旋 郝瑞娟 焦钰
为了探究TLR6(Toll like receptor 6)在马氏珠母贝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实验采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了马氏珠母贝TLR6基因(Pm-TLR6)c DNA全长序列,并且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检测了Pm-TLR6在马氏珠母贝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哈维氏弧菌刺激后和植核移植后血淋巴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Pm-TLR6c DNA全长2295 bp,其中5′非编码区(UTR)长94 bp,3′UTR长89 bp,开放阅读框(ORF)长2112 bp,编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TLR6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梅芳 余祥勇 刘永 毛勇 于非非
通过比较不同pH值(5.5~9.5)、不同盐度的海水等作为基础液对马氏珠母贝精子保存的影响,选择其中无激活精子作用又对其生理特性(活力,寿命,受精能力等)无影响者,加入二甲亚砜抗冻剂配制成超低温保存的抗冻保护液,精液与保护液按1∶10和1∶20的比例混合,样品按4组不同的降温程序平衡后转入液氮冷冻,比较其超低温冻存的效果。结果表明:以海水(pH7.5~8.0)为基础液,配制10%DMSO作为抗冻保护液,精液与保护液比例为1∶20,在低温(0~4℃)中平衡约30min,在距液氮面15cm、5cm处分别停留5min、10min后转入液氮(-196℃),冻存精子效果良好。冷冻24h、48h及5个月后...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精子 超低温保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碧丹 卢金昭 梁海鹰 张美珍 申铖皓 张彬
为了探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基因在马氏珠母贝中的免疫应答机制,本实验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了马氏珠母贝TNFR27(PmTNFR27)基因cDNA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了马氏珠母贝在脂多糖(LPS)、聚肌胞苷酸(Poly (I:C))及镉胁迫后,PmTNFR27 mRNA在其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PmTNFR27 cDNA全长为1 524 bp,5′UTR长为186 bp,3′UTR长为248 bp,包含28 bp的poly(A)尾巴,开放阅读框(ORF)为1 062 bp,编码353个氨基酸;结构域预测表明PmTNFR27具有一个典型的CRD结构域和一个跨膜蛋白结构域,符合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特征;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贝类种间的相似性不高,但功能结构域位置较保守。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马氏珠母贝与其他贝类聚为一簇。qRT-PCR结果显示,PmTNFR27 mRNA在马氏珠母贝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鳃中相对表达量最高。LPS刺激后,PmTNFR27基因在鰓中的相对表达量于3 h显著上升并达到最高值,于72 h降到最低值,最高值约为最低值的9.67倍;Poly (I:C)刺激后,PmTNFR27基因在鰓中的相对表达量在6、12 h显著上升并达到最高值,至96 h时降到最低值,最高值约为最低值的13.16倍。镉胁迫后,3 h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24、48 h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表明PmTNFR27可能参与了马氏珠母贝的免疫应答反应。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究TNFR在贝类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庆恒 郝瑞娟 郑哲 邓岳文 杜晓东
硫酸角质素具有丰富的携带大量负电荷的磺酸基团,参与生物矿化的成核过程。磺基转移酶催化磺酸基团的转移,对硫酸角质素的生物合成起决定性作用。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克隆马氏珠母贝磺基转移酶PmCHST1a全长,并通过RNA干扰技术检测PmCHST1a对硫酸角质素合成及贝壳珍珠层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PmCHST1a基因全长1385 bp,编码366个氨基酸;含有磺基转移酶结构域,具有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定位于高尔基体上。组织差异表达分析发现,PmCHST1a在中央膜显著高表达。注射PmCHST1a的RNAi探针后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石耀华 王嫣 顾志峰 王爱民 苏树叶
Rab家族基因在囊泡的形成、转运、黏附、锚定和融合等各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在已有的马氏珠母贝RabcDNA片段的基础上,采用RACE方法克隆了该基因的全长。cDNA长度2519bp,编码区长618bp,编码206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具有Rab家族的全部保守结构,与人类等其他生物的Rab7亚家族的同源性最高。RT-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在马氏珠母贝的鳃、足和胃组织中没有扩增产物,在卵、感染和未感染凿贝才女虫Polydora ciliata的马氏珠母贝的肝脏和血液中均检测到了与预期大小相符的扩增产物,存在组织差异性表达。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Rab 克隆 表达特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菁 李桂英 林楷琪 刘付柏 李金凤 黄宝松 王忠良
含C1q结构域蛋白(C1q domain containing, C1qDC)是经典补体途径的起始分子, 能够识别免疫复合物, 启动补体系统经典途径。本研究基于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全基因组测序数据, 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1qDC基因进行了鉴定, 同时对其系统进化关系、序列结构、基序组成、染色体定位和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从马氏珠母贝全基因组数据中共鉴定出285个C1qDC基因; 根据系统进化关系聚集为5个亚类, 并不均匀分布在14条染色体上; 所有C1qDC序列均含有保守基序1。比较转录组数据分析显示, 在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攻毒4 h后, 马氏珠母贝C1qDC基因家族中有56个基因在血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 上调表达基因32个, 下调表达基因24个。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 随机挑选的8个C1qDC基因的表达模式与转录组数据一致。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马氏珠母贝C1qDC基因的进化模式及其在贝类免疫应答中的调控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赖卓欣 刘雅 王庆恒 郑哲 邓岳文
(Fructose 1,6-bisphosphatase,FBP)是催化糖异生过程中的限速酶,当动植物体处于温度胁迫等不良环境条件时,FBP通过参与糖异生途径以维持机体的糖平衡,在动植物抗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通过RACE技术获得了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FBP(Pm-FBP)基因c DNA全长序列,并使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在马氏珠母贝不同组织的表达量,以及在17℃(低温组),22℃(对照组),32℃(高温组)条件下鳃中的时序表达模式。序列分析表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红玉 何毛贤 管云雁
利用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标记对马氏珠母贝红色壳家系第一代到第三代(F1、F2、F3)及回交家系(BC1)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7对SRAP引物共产生63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5条,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7.86条多态标记。在F1,F2及F3三代中,Shannon信息指数和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显示世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呈下降趋势,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随着世代的增加,相邻世代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而世代内遗传相似性逐渐增加。BC1与F1的遗传相似度高于F3与F1间,表明回交能使后代...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 遗传变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章超桦 吴红棉 洪鹏志 邓尚贵 雷晓凌
对马氏珠母贝肉的营养成分及游离氨基酸组成进行了较系统的食品化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马氏珠母贝含粗蛋白 74.9% (干基 ) ,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中 ,富含Glu(2 .2 1% )、Asp(1.45 % )、Gly(1.0 1% )等呈味氨基酸 ;蛋白质营养价高 ,氨基酸价为 82 ,第一限制氨基酸是含硫氨基酸 (1973年FAO/WHO标准 ) ;无机盐含量丰富 ,尤其是微量元素Zn和Se ;游离氨基酸中 ,牛磺酸含量最高达 1.38% ,占总量的 74%。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罗贝 林海生 王庆恒 秦小明 曹文红 高加龙 郑惠娜
L-氨基酸氧化酶(LAAO)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免疫蛋白酶,为探究马氏珠母贝LAAO(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 LAAO, PmLAAO)基因序列的特征及其在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p)刺激后的表达变化,该研究克隆得到了PmLAAO的cDNA全长,其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767 bp,共编码588个氨基酸,具有FAD结合域和氨基酸氧化酶的结构域,是氨基酸氧化酶家族的一员。多序列比对结果和系统发育树显示,PmLAAO与双壳类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近,其中,与加州贻贝LAAO具有的相似度最高。qRT-PCR结果显示PmLAAO在鳃、外套膜、闭壳肌、性腺、消化腺中均有表达,在鳃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在Vp刺激后,PmLAAO在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受刺激后48 h表达量最高。这些研究结果为新型免疫蛋白酶LAAO在双壳贝类中的功能活性提供了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少杰 闫芳 郑哲 田荣荣 邓岳文 焦钰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是一种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水解酶。MMP-17是一种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连接于细胞表面,参与调控有机体的内环境稳定、宿主防御等多种生理过程。为研究MMP-17在马氏珠母贝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实验运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马氏珠母贝MMP-17(Pinctada martensii MMP,PmMMP-17)基因c DNA全长序列,并对其序列特征及功能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Pm-MMP-17基因c DNA全长2 794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923 bp,编码640个氨基酸,5'UTR长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罗少杰 邓岳文 郑哲 焦钰 王庆恒
通过甲基化敏感多态性扩增(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技术,检测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外套膜的边缘膜区(mantle edge,me)、套膜区(mantle pallial,mp)和中央膜区(mantle central,mc)的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水平;回收具特异性的清晰甲基化修饰片段进行测序、比对分析并筛选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对筛选基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利用15对引物进行扩增实验,平均每个个体外套膜3个区域能够产生(1163.25±124.34)条清晰可辨的条带,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庆恒 廖永山 杨创业 郝瑞娟 邓岳文 杜晓东
本研究分析了自主研发的微胶囊饲料替代微藻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育珠性能、生长相关基因和矿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共设置了3个实验组,其中,EG1组投喂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EG2组投喂微胶囊饲料+亚心形扁藻,EG3组投喂微胶囊饲料。养殖170 d后,比较马氏珠母贝的育珠性能、闭壳肌生长相关基因EGFR、FGF18、GHITM和TβRI以及外套膜的中央膜和边缘膜矿化相关基因pearlin、DPT、pif177和N19的表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