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25)
- 2023(4175)
- 2022(3468)
- 2021(2918)
- 2020(2463)
- 2019(5457)
- 2018(5210)
- 2017(9572)
- 2016(5522)
- 2015(6128)
- 2014(5899)
- 2013(5998)
- 2012(5937)
- 2011(5486)
- 2010(5353)
- 2009(4860)
- 2008(4871)
- 2007(4482)
- 2006(3978)
- 2005(3744)
- 学科
- 济(22454)
- 经济(22422)
- 管理(14965)
- 业(12189)
- 方法(10437)
- 企(9797)
- 企业(9797)
- 学(9270)
- 数学(9216)
- 数学方法(9068)
- 环境(7023)
- 中国(5742)
- 农(5121)
- 财(4862)
- 贸(4590)
- 贸易(4589)
- 易(4481)
- 划(4466)
- 业经(4271)
- 融(3954)
- 金融(3954)
- 地方(3866)
- 和(3665)
- 制(3604)
- 发(3550)
- 银(3437)
- 农业(3435)
- 银行(3400)
- 资源(3370)
- 行(3283)
- 机构
- 大学(86020)
- 学院(83040)
- 研究(36552)
- 济(32636)
- 经济(31975)
- 管理(26478)
- 科学(26152)
- 中国(25631)
- 农(24039)
- 理学(22761)
- 理学院(22429)
- 管理学(21701)
- 管理学院(21584)
- 所(21112)
- 农业(19766)
- 研究所(19648)
- 京(19357)
- 业大(17844)
- 中心(15509)
- 财(14053)
- 院(13518)
- 江(13290)
- 室(12608)
- 农业大学(12384)
- 北京(12303)
- 省(12212)
- 实验(11519)
- 业(11387)
- 科学院(11380)
- 研究院(11166)
- 基金
- 项目(60204)
- 科学(45793)
- 基金(43703)
- 家(42124)
- 国家(41820)
- 研究(36391)
- 科学基金(33571)
- 自然(24582)
- 自然科(24034)
- 自然科学(24023)
- 省(23918)
- 自然科学基金(23601)
- 社会(22234)
- 基金项目(22023)
- 划(21416)
- 社会科(21035)
- 社会科学(21028)
- 资助(19423)
- 教育(16275)
- 计划(14755)
- 重点(14745)
- 发(13825)
- 科技(13601)
- 部(12853)
- 科研(12618)
- 创(12598)
- 创新(12019)
- 业(11875)
- 编号(11708)
- 专项(11252)
共检索到126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庆恒 张善发 杜晓东 邓岳文 黄荣莲
2006年4月,从流沙港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中挑选11个纯黄壳色个体为繁殖群体建立了黄壳色选系F1。同时,随机选取了50个个体作为繁殖群体建立了对照组。2007年10月,从两个组分别选取相同规格的个体,比较了不同温度和盐度条件下两个组的耗氧率(OCR)和排氨率(NR)。结果表明:(1)在15~30℃,两个组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黄壳色选系的OCR和NR变化范围分别为0.117~1.009 mg/(g.h)和0.013~0.028 mg/(g.h),对照组的OCR和NR变化范围分别为0.142~0.827 mg/(g.h)和0.016~0.028mg/(g.h)。(2)在15℃,对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庆恒 邓岳文 杜晓东 符韶
2006年4月,从湛江流沙港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养殖群体挑选黑色、红色、黄色和白色壳色马氏珠母贝个体为亲本建立建立黑色、红色、黄色和白色壳色选系F1。分别在受精后第8天、14天和21天,从4个壳色系随机各取样50个幼虫,测量每个个体的壳长与壳高,并利用方差分析比较4个壳色系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实验期间4个壳色系的平均壳长和壳高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在第8天、14天和21天,黑壳色系具有最大的平均壳长,分别为(105.77±6.47)μm、(132.20±13.48)μm和(198.17±22.61)μm;白壳色系具有最小的平均壳长,分别为(94.35±...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壳色系 F1幼虫 生长比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庆恒 张善发 杜晓东 邓岳文 黄荣莲
2006年4月,从流沙港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中挑选11个纯黄壳色个体为繁殖群体建立了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黄壳色选系F1(SG1)。同时,随机选取养殖群体中50个个体作为繁殖群体建立了对照组(CG)。2007年10月,从2个组分别选取相同规格的个体,比较了生长适温(15~30℃)下2个组的消化酶活力。结果表明:(1)马氏珠母贝肝胰脏中具有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活力,在15~30℃条件下,三者活力由高到低依次为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2)在15~30℃范围内,马氏珠母贝淀粉酶活力随温度升高先上升再下降,在温度25℃时达到最大值;SG1组和CG组淀粉酶活力变化范围分...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琨 张林浩 姚子航 廖永山 邓岳文 王庆恒
以贝壳棱柱层放射肋条纹颜色与生长性状为育种目标,结合家系选择与群体选择培育了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黑色放射肋选育品系(简称黑壳色系, black shell color line, BF)。为了探究黑壳色系的生产性能,本研究比较了选育系F5(BF5)和对照群体(controlgroup,CG)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多项生产性能指标,包括受精率、孵化率、变态率、生长性状、对低温和高盐的耐受性以及育珠性能。结果显示BF5群体的受精率、孵化率、幼虫第10天和第20天的存活率以及变态率均大于CG群体,差异不显著(P>0.05);在20日龄以后, BF5群体的平均壳长均显著大于CG群体(P<0.05),其中BF5群体240日龄、330日龄和600日龄的平均壳长分别比CG群体提高了17.47%、21.34%和20.28%。33℃高温胁迫30 d后, BF5和CG群体的存活率分别为84.4%和63.9%,差异显著(P<0.05); 16‰低盐胁迫30 d后, BF5和CG群体的存活率分别为69.2%和56.7%,群体间差异显著(P<0.05)。植核后150 d至育珠期结束(270 d), BF5的存活率显著高于CG群体(P<0.05), BF5最终存活率比CG提高了18.92%;BF5和CG的商品珠率和优质珠率差异不显著(P>0.05); BF5的留核率、珍珠层厚度显著高于CG (P<0.05),提高率分别达到18.97%和22.61%,表明BF5具有更好的育珠性能。本研究表明, BF5具有更好的生长、抗逆和育珠性能,为马氏珠母贝育种和产业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静 刘志刚 孙小真 王辉 杜晓东
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为实验手段,结合形态学特征统计,对经过3代壳色及生长速度群体选育的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Dunker)黑、白、红、黄4种壳色选育系的生长及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为进一步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马氏珠母贝4种壳色F3选育系的壳色纯化率分别达到黑壳色95.83%、白壳色88.33%、红壳色100%、黄壳色95.0%;各选育系的生长速度均大于普通养殖群体,系间的生长速度也存在显著差异。4种壳色选育系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P)分别为82.51%,81.93%,75.30%,77.03%;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233 ...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郭奕惠 刘宝锁 范嗣刚 张博 陈晓玲 喻达辉
收集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F4选育组和对照组不同月龄生长数据,对壳长、壳高、壳宽和体质量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月龄选育组和对照组生长性状间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相关系数范围分别为0.470.88和0.440.92。除选育组6月龄壳宽与其他性状间相关系数大于对照组相应数值外,选育组生长性状间相关系数均小于对照组。各月龄选育组和对照组估算体质量的多元回归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方程判定系数(R2)范围分别为0.6250.848和0.7450.9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选育组 对照组 相关分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尹立鹏 邓岳文 杜晓东 王庆恒
以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速长系F2为材料,分析了贝龄对植核贝生长、成活率和育珠性状影响。实验设2.0龄贝植核组(A)、2.0龄贝对照组(B),1.5龄贝植核组(C)和1.5龄贝对照组(D),按照常规技术进行插核手术与海区养殖,育珠期为450 d。在插核后第15、30、60、180、270和450天,比较各组的平均体质量和成活率差异;在插核后270 d和450 d,比较A和C组留核率、珍珠层厚度、优质珠率和珍珠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插核后第15、30、60、180和270和450天,4个组的平均体质量和成活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和D组的成活率显著大于...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东 张继红 王文琪 杜美荣 任黎华 王忠
为探索虾夷扇贝(Datinopecten yessoensis)夏季大量死亡的生理原因,模拟虾夷扇贝筏式养殖区夏季水温变化情况,采用室内控温实验,研究了温度剧烈和缓慢变化对虾夷扇贝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及其影响的差异性。实验设置10℃、15℃、20℃、25℃4个温度梯度,设计温度骤变(每小时升温5℃)和温度缓变(每天升温1℃)2种温度处理方式,测定升温前后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显示,温度变化对虾夷扇贝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琼 顾志峰 王爱民 战欣 石耀华
对本实验室和其他学者已经发表的马氏珠母贝外套膜和珍珠囊的454焦磷酸测序转录组数据以及NCBI中的EST数据进行了重组装、同源序列比对和GO注释分析。重组装获得了30266个contig,平均长度522 bp,其中最长的contig为4144 bp;NR数据库BLAST分析获取了2310个相似性contig(E≤10?5),其中1902个在模式动物(人、小鼠、海胆、线虫、斑马鱼、果蝇或者太平洋牡蛎和珠母贝)中可以查找到同源序列。基因注释(GO)结果表明,注释到生物学过程的3846个contig可分为23个亚类,其中代谢过程蛋白、细胞过程蛋白和生物学调控蛋白为contig数量最多的3个亚类;注释...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包杰 姜宏波 董双林 田相利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比较研究了两种体色刺参(红刺参和青刺参)幼体在不同温度、盐度、光照下耗氧率(OCR)和排氨率(AER)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温度7~27℃范围内,红刺参和青刺参OCR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二者OCR变化范围分别为7.58~25.94和13.12~25.61μg/(g·h);红刺参OCR在7和12℃下显著低于青刺参,而在22℃下则显著高于青刺参。2)红刺参AER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青刺参AER随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在温度17℃达到最高值,而后下降。二者AER变化范围分别为0.62~2.57和0.90~2.22μg/(g·h)。红刺参AER在7℃下显著低于青刺参,而在27℃下显著...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顾志峰 王嫣 石耀华 方建光 王清印 毛玉泽 王爱民
在"珍珠贝育种规划(Pearl Oyster Breeding scheme,POBs)"中,马氏珠母贝的两个地理种群——印度养殖种群和三亚野生种群正在作为两个基础群(Basic population)建立专门化品系,通过杂交获得杂种优势,构建杂交配套系以培育优良品种。从形态上看,印度养殖种群体个体大,而三亚野生种群体个体小;三亚野生种群的壳宽系数为0.18,大于印度养殖种群的0.15,三亚野生种群的贝体外形较凸,而印度养殖种群的贝体外形扁平。三亚野生种群的壳重指数(25.30)大于印度养殖群体(18.80)。通过成像色度检测分析系统分析,每个种群都有自己的颜色特征值——三刺激值和颜色参数;比...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沈伟良 尤仲杰 施祥元
研究了毛蚶稚贝不同规格及不同盐度下的呼吸和排氨率。结果表明,耗氧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升高,当盐度达到30后开始下降。排氨率也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在盐度27后开始下降。同时,O∶N值也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升高,在盐度30后开始下降。而中等规格(2·41±0·20mm)稚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要高于其余两种规格稚贝,使得规格和耗氧率及排氨率并不形成完全的负相关。
关键词:
毛蚶 稚贝 规格 盐度 耗氧率 排氨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小玉 喻达辉 黄桂菊 郭奕惠 龚世园 王爱民
用AFLP标记对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印度家系的亲本及其子一代(F1)进行了遗传分析。27对引物共扩增出1 013个位点,其中835个位点在F1代分离,178个位点不分离,多态位点比例82.4%。分离位点中,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的位点458个,占分离位点数的54.9%。偏孟德尔分离规律的位点377个,占分离位点数的45.1%。分离比为3∶1的位点共有482个,占分离位点数的57.7%,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的位点251个,占52.1%(占分离位点数的30.1%);分离比为1∶1的位点共有353个,占分离位点数的42.3%,符合孟德尔规律的位点207个,占58.6%(占分离位点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符韶 谢绍河 邓岳文 梁飞龙
为了评价红、金黄、白和黑壳色系F3育珠性状,设立两个实验,分别利用马氏珠母贝红、金黄、白和黑壳色系F3作为植核(受体)贝和小片(供体)贝进行植核育珠。实验Ⅰ:利用红、金黄、白和黑壳色系F3为插核贝和小片贝建立16个组合,另外利用以普通养殖群体为插核贝、金黄壳色系F3为小片贝建立了1个组合,共建立17个组合,育珠期为24个月;实验Ⅱ:分别利用红、金黄、白和黑壳色系F3为植核贝和小片贝建立16个组合,育珠期为18个月。结果表明,育珠期结束后实验Ⅰ和Ⅱ的4个壳色系F3平均壳高和成活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Ⅰ和Ⅱ的黑壳色系F3具有最大的平均壳高,实验Ⅰ金黄壳色系F3具有最高的成活率,实...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壳色系F3 壳色性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梁华芳 黄东科 吴耀华 王成桂 黎明江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和盐度(S)对体质量为(98.8±4.3)g龙虎斑(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的呼吸和排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S对龙虎斑的耗氧率(RO)和排氨率(RN)有显著影响(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